旧梦呵温锦衾人
酎醴醽醁
——李清照词浅析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一字颦蹙,一字停云,吟哦间,有暗香漫上唇齿。珠帘内,那浅嗅青梅的女子,已从茜纱帐里起身,梅魂玉骨,青丝成瀑,顾盼如水间,是闺阁清雅半帘烟雨,是词韵淋漓一派天真。细瞧去,连娟疏态,衣上酒痕,无一不是宿醉浓睡的遗迹。有道是芳春难住,好梦薄情。想起昨日晚来风急,骤雨肆虐,那一树海棠,堪解语,却不知,是否解心。只短短十二字,便将听觉与主观感受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别具一格。体现出词人惜花无力,借酒移情的小女儿心态。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绣履横斜,心绪涟漪,顾不得声音尚哑,等不及洗漱穿衣,便急急开口询问闻声而至、意欲卷帘的侍女,恐颜色受损花容瘦,恐零落成泥碾成尘。其实,即便不问,也深知必是红衰翠盛的光景,偏不肯相信,非要问个究竟。侍女的一句“海棠依旧”,看似轻描淡写,实则粗疏淡漠,却又跌宕出“知否”之叹,愈发凸显青梅女子的细腻委婉。场景生动,对白隽永,人物饱满,词人语言功底可见一斑。然,纵百般不舍,奈何春情只到梨花薄。这春踪,终是渐杳;这年华,又能留得几时?结句“绿肥红瘦”,委曲工整,词含蓄而意无穷,更令人为之动容,直上心头。
这首小令,是女词人李清照早期的代表之作,写法新颖清婉,意境渐次叠升,入情入性。一词既出,词人才倾朝野,名动一时。后与赵明诚共结鸳盟,为文坛添得一段赌书泼茶的佳话。
若说《如梦令》是词人小女儿伤春情怀的泼墨写意,那么《武陵春》便是对白头人凄凉晚景的唏嘘怅叹。该词写于金人南侵之后,词人客旅金华所作。五十三岁的词人,已是垂暮年华。却国破家亡,身如蓬絮。丈夫谢世,所藏文物大半散失,更使得词人无依无靠,所以词情悲苦,词境凄然,读来尤湿青衫。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残花中酒,最难将息。词人以含蓄委婉之笔,寥寥数字道出残红污锦之况,将满心凄惋细细注入。暮春三月,花落成冢,是处颠沛凋零,悲戚难耐。香骨化尘,词人慵懒非常,甚或梳洗都觉累赘。抬眸,满径残红,一襟晚照,适逢薄暮时分,残存的一丝雅兴,也顿时逃逸。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物是人非,想来,这是最为无奈的缘由,也是最无法逃避的结局。事事休,百般况味,眉头心头。可奈何,野鹤已老,闲云幽泣。徒奈何,琴心不再,空冷七弦。据闻,词人是极爱游山玩水的,《清波杂志》有载,词人“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冬日尚且如此,那春夏秋时节便可想而知了。然而,万种情思,此时,都只作一句“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然,虽喜寄情山水,却因愁深苦重,是以尚未泛舟便已知无处消愁。一个“载”字,将满怀愁绪化为有形,别有一番意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直觉得,李清照真正的知己,是李煜,那个可怜薄命作君王的惆怅客。愁多几许,愁多几重,明明如水,明明如月,欲断还流,拂了还满。
这两首小令,都可谓是词人的代表之作,却蕴含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愫,由深闺小女儿的纯粹伤春到晚年的不胜伤怀,体现出词人因境遇改变而词心移化。由此可知,词者,多言情寄怀之作,亦多入目入心之作。故而,由词观人,最为知心。
文/柳清瞳
于苍梧之境
文章评论
水韵
薇儿好![em]e163[/em] [em]e179[/em]
小丑
被蒙蔽了吧
一弯古月
词韵辨析,入木三分
柳清瞳
初识词人,于一首《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彼时年幼,并不能真正懂得词人心境,只是单纯觉得前两句大气,后两句深婉。而关于诗的后两句,还闹了一个不小的笑话。年约七岁的我,以为诗人是因为过于思念心上人,所以不肯过江~~~~直到后来才知道原委,被自己嘲笑了好久。。
梨花泪~章贵全
得步花岸,得赏名词
梨花泪~章贵全
丫头,借走了!
微雨清荷
[em]e156[/em][em]e156[/em][em]e163[/em][em]e100[/em]
莹莹*石
古词经典,然由懂得的人来细细地,入情入理地解析,就好似让我们做了一回游客,去了那个沈醉守卷的词人闺阁处,看友与词人对谈甚欢,把酒言词,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