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菩萨十大愿

个人日记




顶礼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普贤行愿品

第一大愿 礼敬诸佛

  礼拜对于修行的意义极为重大,能以此强化三宝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礼敬,是由景仰佛陀功德而通过身、口、意三业体现的行为。包括平日见到的所有佛像、法宝,都应发自内心地发起尊重之心,外在体现为顶礼、合掌、问讯。这种礼敬对我们个人修学极为重要,有一分恭敬,就能得到一分佛法的受益。如果我们时刻想着佛菩萨的功德和智慧,妄想就难有可乘之机。由此可见,恭敬本身就具有净化内心的作用。心中有佛,生命就会拥有依怙和目标。而礼敬诸佛,则能使我们从内在身心到外在行为变得调柔而谦恭。 

第二大愿 称赞如来

  我们称赞如来,是认识到如来的功德。如来具有圆满的智慧与慈悲,我们通过赞叹如来而忆念其功德,从而生起见贤思齐,高山仰止之心。当心完全融入这些功德时,凡夫心也将之消融。时时赞叹并忆念佛陀的功德和慈悲,还能帮助我们强化修行目标。所以,赞叹如来是非常重要的修行内容。称赞有两种:一是恰如其分地赞叹他人的长处。一是以有所得之心谄曲奉承。前者是清净的,能令众生欢喜;后者是染污的,且会妨碍修行。以善心赞叹他人,不仅能带来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更能使我们充分认识他人长处,从善如流。赞叹他人,还能帮助我们有效克服我慢、我执和嫉妒。一个我慢或嫉妒心特别重的人,是不会称赞别人长处的。我们赞叹佛陀的大慈大悲,赞叹佛陀的的智慧无量。因赞叹而心向往之,以身、口、意三业模拟佛陀的心行。这种忆念的过程,本身就是修行。

第三大愿 广修供养

  每个学佛者多少会有过供养的行为,如以香、花、灯或其它财物供养三宝。在佛教中,与供养内涵接近的是布施,都是供给对方所需。但供养更强调了亲近、奉事、尊重的成分。而布施则含有对弱者的同情、怜惜、爱护之义。故对佛、菩萨及父母、师长、是以恭敬心供养。而且,若能以供养心修布施,将更有利于平等心的修习,将迅速成就清净、圆满的功德。“人天路上,修福为先”。福报从何而来?正是通过供养、布施而来的。就像收获是通过播种而来。供养的对象,又称为福田。福田有三,一是悲田。如穷困者及弱势群体;二是恩田。为父母等有恩于我们的人;三是敬田。为三宝或师长等为我们恭敬的善知识,这些都是培植福德的土壤。重要的是有了福报,人生和修行道路才能畅通无阻。生存自然需要福报,但修行也更需福报。如果没有福报,修行也会遇到很多障碍。另一方面,供养还能帮助我们克服悭贪和吝啬的心理。凡夫最大的特点就是贪著,将属于自己的物品也视为自身的一部分。烦恼便因这种对“我所”的执著而产生,物品损坏后会为之伤感,失去后为会为之心痛,赠予他人更是万般不舍。贪著和我执,是对我们伤害极大的两 种烦恼,而供养正是破除它们的重要法门。

第四大愿 忏悔业障

  修行过程中,不仅要积累资粮,更应忏悔业障。业是由行为构成,包括身业、语业、意业。所以说,身体、语言、思想是业力产生的三大渠道。其中,最难把握的是思想行为,即每日的起心动念。每个心念都会在识田留下影像,并形成正面或负面的心行力量,形成不同的业力,包括善、恶、无记三种。这些业力在未来的生命中继续活动并运作,给生命带来不同的结果。其中,善业代表正面的力量,有利于生命的和谐的发展;恶业则代表负面的力量,阻碍生命的健康发展。凡是我们造作的业力,必定会感得苦乐的果报,这就是“业决定论”。故学佛须深信因果真实不虚。惟有这样,才能策励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业是决定的,不作不得,作已不失,唯一可行的办法是通过真诚的忏悔来弥补。

  关于忏悔之道,《菩提道次第论》将之归纳为四种:

  一是依止力,是我们皈依之后,通过念佛、拜佛、忆念三宝功德等方式不断祈求三宝加持。同时,发起殊胜的菩提心,一旦发起这种最强大的心灵力量,罪业就迎刃而解了。

  二是能破力,以追悔来摧毁罪业。造业之后,若以至诚恳切之心忏悔,后不复造,就能使重业转轻,轻业消除。就如我们和别人结怨之后,真诚地向对方表示歉意,便能及时化解双方矛盾。

  三是对治现行力,以念佛、诵经、持咒等力量与之对抗,如读诵大乘经典或持大悲咒、百字明咒、忏悔文等。其中,观一切性空对治效果最佳。

  四是遮止力,业有增长广大的能力,就像树种会长成大树。同样,我们所造恶业虽小,却能继续增长。尤其是造作之后不断重复这一行为,其力量将迅速强大。遮止力,便是停止造作,不再对这一业行创造成长的因缘。

第五大愿 随喜功德

  随喜,即随顺,赞叹他从所作善行、功德和成就。任何人作利益众生之事,我们都应由衷地欢喜赞叹。以清净心随喜他人的善行,也是在成就自身的善心。不仅如此,随喜还能获得与行善者相同的功德。无论我们做什么,都离不开心灵的参与。事实上,发什么心做事,最后就成就什么。发凡夫心行善,只能积累人天福报;发菩提心利他,才能成就佛菩萨的品质。所以要以广大无限的心去随喜。也唯有去除我执,才能无私随喜他人,无我地赞叹他人。就像佛菩萨那样,将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为他们的快乐而快乐,为他们的痛苦而痛苦。唯有具足这样的心,才能发自内心地随喜一切善行。而这正是迅速积累佛道资粮的捷径。当然,随喜不仅包括内心的认同,语言的赞叹,还包括相应的行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参与,才是身口如一的随喜,才是由衷、清净的随喜。
第六大愿  请转**
  转**,是比喻佛陀说法。根据印度的传说,转轮王出世时以轮宝号令天下,所向披靡,无坚不摧。以**之喻,标识佛法能摧毁众生的一切烦恼。请法,是表示对法的尊重。如果没有请法的诚意,很可能对得的无上法宝不以为然,这将成为修学道路上的重大障碍。求和请,并非说法者的需要,而是我们自己要培养对法的尊重之心。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心声,二祖“断臂求法”的壮举,无不体现了对法的恭敬和尊重。有了这一提前,我们就能自觉的依教奉行。否则,即使学了很多佛法义理,也难以在心行上真正产生作用。另一方面,因为请转**,佛法才能流传世间并利益更多的人。不然,我们也无缘听闻如此甚深微妙的佛法。此外,在不断的求法、请法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的忆念法。因为凡夫心是和五欲尘劳相应的,若非特别提起正念,通常是纠缠于财色名食睡中。所以,要通过不断的请法使心融入佛法中,融入空性中。我们念佛,就和佛相应;念法,就和法相应;念僧,就和僧相应;念戒,就和戒相应。心中忆念什么,最终就能成就什么。这也是念法,求法的深意所在。

第七大愿  请佛住世
  佛法之所以能在世间流传,是因为有佛出现于世。虽然佛陀亲证的真理并非自创,而是本然如是。但若没有佛陀说法,我们也就无从了解佛法。就像每个人都具备与佛无别的智慧德相,却因不识本来面目,佛性虽有若无,只能流转生死。正因为佛陀出世说法,我们才有机缘认识生命真相,找到究竟解脱之道。
  在这个世间,还有很多邪教流行,给世界制造了种种不安定因素。即使有心向道的学佛者,因为没有善知识的引导,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也会正邪不辨,乃至走上歧途。
  每个人都具备佛一样的品质。佛性,即觉悟之义。众生和佛的区别何在?差别只在于迷悟之间。若能当下念念不迷,也同样是在请佛住世。反之,若迷失于五欲六尘和贪、嗔、痴中,便是请佛入灭。所以请佛住世也可从我们个人修行中得到体现。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弘扬佛法来启发人们的本觉智慧。每个众生都具有佛菩萨一般的品质,只因为不了解自身本具的佛性,背觉合尘,心逐尘境,故应以佛法智慧去引导他们,证他们认识到自身的宝藏,点亮心灯,返照自性。若我们以这样的发心和认知来弘扬佛法,同样属于请佛住世的方式。

第八大愿  常随佛学
  常,是恒常;随,是追随。常随佛学,则是向佛陀学习,以佛菩萨因地的修行为榜样,不断向这一目标靠拢。直至最终成就。学佛有两种方式,一是依法学习,佛陀说示四十九年,开示八万四千法门,我们可在其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并以佛陀开示的正见作为修行指南。一是直接向佛菩萨学习,以阿弥陀佛、观音菩萨乃至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因地的愿力和法门作为修学榜样。如观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就叙述了观音菩萨从耳根开始修行,并圆照三昧,成就菩提的经验。我们也可按照这些法门着手修行,沿着佛菩萨走过的修行之路勇往直前。所以说,学佛决不仅仅是求佛菩萨保佑,更要落实在修学实践中。
  在学佛过程中,我们可以寻找一位和自己最有缘的菩萨来学习。如文殊菩萨代表智慧,观音菩萨代表大悲,地藏菩萨代表大愿,普贤菩萨代表大行,,,,,,每个人都可选择其中一位作为修行榜样,将他们的愿力转化为自己的愿力,以他们的品行调整自己的品行。若以观音菩萨为学习榜样,就应充分了解观世音菩萨的品质和功德,以此作为纠正凡夫习气的参照系数。修习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将自己观想为观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曾是普通的凡夫,阿弥陀佛曾是平凡的众生,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也曾和我们一样的,只因为他们发广大心,修殊胜行,才能成就无上佛道。所以说,只要我们也像诸佛菩萨那样发心并勇于直下承担,将来也能和十方诸佛一样修行成就。

第九大愿  恒顺众生
  “恒顺众生”是以利益一切众生为目标。恒,是恒常;顺,是随顺。其原则在于,随顺众生的善心善行,而不是无条件地随顺,一味迁就。否则,随顺众生的种种恶行和非法要求,岂不是和他们一同堕落吗?所以唯有能为众生带来长久利益而无负面影响的事情才能随顺。而对众生没有利益,或只有暂时利益而于未来有负面影响的行为则不能随顺。我们发心利益众生,便应做对众生真正利益的事。众生为无明所惑,其需要往往伴随着贪嗔痴烦恼。如果没有智慧加以分辨,所谓的随顺很可能只是在满足众生的贪嗔痴,对他们非但没有真实利益,甚至会埋下隐患。所以,恒顺众生应以智慧为前提,确定我们的行为能否真正利益众生。

第十大愿  普皆回向
  每做一件事或修行之后,都要进行回向,并有不同的具体内容。所谓回向,是将我们所做的功德指向一个目标。当然,我们最高的回向,是将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当我们发愿将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并不因回向众生而自己一无所获。正相反,由于我们发心无限,所获功德将百千倍、亿万倍地增长,绝非狭隘的发心所能比拟的。所以,我们回向心有多大,最后成就功德就有多大。回向一切众生,也正是要去除一切人为设定的界限,使心回到清净无染的本然状态。我们每做一件好事,哪怕是微小善行,都应如此回向,而这种回向是永不间断的。当我们作如此回向时,等于将一滴水设入大海中,和大海融为一体,并因此获得恒久的力量。
  因此,发心无限,所得无限;发心有限,所得亦有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