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的日子(1)

个人日记

                     

             喜欢居家的日子,尽管我很敬业。素面朝天,短发轻挽(正行进在长发的路途上),一袭睡衣,慵懒闲淡。有了很多很多的时间,连花儿都享福了。每天为她们淋浴,那株病恹恹的百合竹在我的精心调理下像个小伙子,黑黑的,壮壮的,那生命的活力真是一个椰风挡不住。暂别了忙忙碌碌,该还自己一个整洁的家了。

               更多时候,我上网听音乐,看空间,码文字。
对空间有很多话想要说,可能说出来的却只是简单的:有你们,真好!很多情感都是这样的吧,相思入骨唯剩无语凝眸只要心相通,隔着千里也握手。这就是文字的魔力,它会让素不相识的人读成老朋友,然后,叠成自己,仿佛在遥远的一隅,有个自己在与你对视。正因此吧,对真情文字我心怀虔诚、敬畏,甚至仰慕,偶尔的玩笑只是为了稀释太浓的情结。 对颂歌之类不太感兴趣,空间是心灵休息的地方,是家。居家的日子是素颜的日子,尽管每个人都有很多心事埋在心底,但说出的总是想说的,别忘了还有个人叫“自己”。

            我好像是个随性的人,好像是吧?经历了亲人的突然离世,我真的不敢再执着。有一段时间怀疑人生,怀疑爱情,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那种迷茫、无根、无助。。。彻骨的痛苦过后,我选择了随性的生活。随性生活如水,安静不起波澜 。
不是智者亦喜水,喜她的轻柔,她的滋润、澄清、包容,亦喜自己的人生如水柔顺而下,直至归海。每次去海边,我都会像孩子一样贪恋,久久不愿上岸。只有在大海的怀抱我的身心才真正放松,那种阔、那种柔会瞬间融化一切忧伤,我需要这种彻底的放松。来度假的京牌车一辆接一辆,有些感慨。生命需要休闲生活的滋润,慢点走,金钱才温情,人生才有味道。   
            
              
喜欢居家的日子不是标榜幸福,我想说的是,不论什么,只要是当时至真至纯的意愿,就值得珍视。谁都有过幸福的当口,保证不论将来如何,都保持无怨无悔的心情。可365里路一步步走来,往往就不能安之若素了。有时晚上睡不着,我会随着他的鼾声呼吸,想让他带我进入梦乡。开始很合拍,可一会就乱了,而且很憋得慌。  看来共患难行,同呼吸,难。所以夫妻间应有空间,身体的,心灵的,否则不是一起憋死就是有一个逼得逃离。可说得清夫妻之理、婚姻之道,却难说感情。花田之错错在谁?那种含泪转身的频频回望又无奈了谁?说不清,只知道,有的人拼力逃离围城,却用一生寻找家。

           喜欢居家的日子。寂寞的时候,我便上上网,或是静静地躺着发呆,然而最愉悦的还是听钥匙在锁孔的旋转声。女人,终是女人。男人呢,忽略其粗线条的外在,北雁南飞,倦鸟归巢,人皆此情吧。
 


文章评论

文之梅

[url=http://user.qzone.qq.com/744604037] [/url] [url=http://user.qzone.qq.com/744604037][ft,#2595b7,]清茶淡梅 [/url] [url=javascript:][ft,#2595b7,][/url] [ft,#2595b7,] [url=javascript:][ft,#2595b7,][/url] [url=javascript:][ft,#2595b7,][/url] [ft,,2]幸福的女人! [url=http://user.qzone.qq.com/787351604] [/url] [url=http://user.qzone.qq.com/787351604]我[/url][url=http://user.qzone.qq.com/744604037][ft,#2595b7,]@清茶淡梅 [/url]知道吗?很羡慕你身材保持的那样好。 [url=http://imgcache.qq.com/qzone/em/ve163.gif][img]http://imgcache.qq.com/qzone/em/ve163.gif?pt=3&ek=1&kp=1&sce=0-12-12[/img][/url]

文之梅

[url=http://user.qzone.qq.com/374270126] [/url] [url=http://user.qzone.qq.com/374270126][ft,#2595b7,]右手戒指 [/url][url=javascript:][ft,#2595b7,]删除[/url] [url=javascript:][ft,#2595b7,][/url] [ft,,2]贤妻良母 [ft,,2] [url=javascript:void(0)][ft,#2595b7,]查看全部条评论>>[/url] [url=http://user.qzone.qq.com/787351604][ft,#2595b7,] [/url] [url=http://user.qzone.qq.com/787351604]我[/url][url=http://user.qzone.qq.com/374270126][ft,#2595b7,]@右手戒指 [/url]哎,无聊,哄着自己玩呗。[url=http://imgcache.qq.com/qzone/em/ve112.gif][img]http://imgcache.qq.com/qzone/em/ve112.gif?pt=3&ek=1&kp=1&sce=0-12-12[/img][/url]

文之梅

[url=http://user.qzone.qq.com/364411023] [/url] [url=http://user.qzone.qq.com/364411023][ft,#2595b7,]清风无迹 [/url] [url=javascript:][ft,#2595b7,][/url] [ft,#2595b7,] [url=javascript:][ft,#2595b7,][/url] [ft,,2][ft,#31859b,1,黑体]其实,居家的日子,才是好日子。 [ft,,2] [ft,#2595b7,] [url=http://user.qzone.qq.com/787351604][ft,#2595b7,][/url] [url=http://user.qzone.qq.com/787351604]我[/url]不论男女,终极目标都是为了家。 [ft,#9b9b9b,]

文之梅

[url=http://user.qzone.qq.com/806860472] [/url] [url=http://user.qzone.qq.com/806860472][ft,#2595b7,]春归燕子 [/url] [url=javascript:][ft,#2595b7,][/url] [ft,#2595b7,] [ft,#2595b7,] [url=javascript:][ft,#2595b7,][/url] [ft,,2]一看就好吃[em]e157[/em],陪你干一杯。 [ft,,2] [url=javascript:void(0)][ft,#2595b7,]查看全部条评论>>[/url] [url=http://user.qzone.qq.com/787351604][ft,#2595b7,] [/url] [url=http://user.qzone.qq.com/787351604]我[/url][url=http://user.qzone.qq.com/806860472][ft,#2595b7,]@春归燕子 [/url]不醉不归。[url=http://imgcache.qq.com/qzone/em/ve157.gif][img]http://imgcache.qq.com/qzone/em/ve157.gif?pt=3&ek=1&kp=1&sce=0-12-12[/img][/url]

忠诚

居家过日子的女人最踏实。

文之梅

【这样的女人会变强大】1、遇到不想回答的问题,直视对方的眼睛,微笑沉默。2、走路抬头挺胸,遇见不想招呼的人,点头微笑径直走过。3.对自己有恶意的人绝交。人有绝交,才有至交。4.有人试图和你无理取闹,安静的看着他说:祝你好心情,然后离开。5.爱笑的女孩,运气都不会太差。

天邊的雲

这样的生活是真幸福,恬静淡雅中,是内心无限的安闲舒朗!

文之梅

一顶帐篷,一轮明月。沙滩,海水,人儿。人无语,潮有声。

芳卉心语

[ft=#31859b,4,黑体]------然而最愉悦的还是听钥匙在锁孔的旋转声。[em]e128[/em] 说出了大多数女人的心里话![em]e179[/em] [/ft]

文之梅

摇滚精神   关于“摇滚精神”和 “摇滚思想”:多数摇滚乐爱好者喜欢将摇滚描述为一种精神,然而关于这种精神究竟是什么却众说纷纭。显然,摇滚乐队们创作摇滚乐时,并不是先有了”摇滚精神“这一共识再进行创作;而瀚海般的摇滚音乐里,涵盖的各种思想恐怕也难以一言概之。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摇滚精神大概有:   青年自主意识(包括对社会的反思或者反叛,基于其激烈程度不同);   爱与和平(无政府主义通常也与之联系在一起);   反宗教(在欧美等有宗教背景的国家);   享乐主义或者纵欲主义(以80年代的硬摇滚--流行金属--AOR时期为代表);   悲观主义与虚无主义(以黑金属和厄运金属为代表)。   这些思想并不统一,有时甚至相互矛盾,因此摇滚精神实际上并不是一种提纲、教条式的精神思想,而是建立在各个独立的乐队和具体的作品之上。 摇滚定义 历史上不同的定义  历史上第一首被打上摇滚烙印的作品是美国的白人音乐家Bill Haley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录制的《整日摇滚》(Rock Around the Clock)。那个时候的Bill Haley穿着笔挺的西装,而且还打着领带,头发梳得油光发亮,如果这样的一个人走在大街上,或者站在现在的舞台上演唱这首歌,一定没有人会认为他是在唱摇滚,可偏偏历史把它定义成第一首摇滚作品。这也没什么奇怪,原来人们还觉得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原来人们还觉得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呢!我们可以把它当做是时代和我们开的一个玩笑。这样说来,其实任何具体的定义似乎也都是相对的,因为时代在变,人们的认识领域也在不断地随之拓展、改变。   世界上最难的就是为某种事物下一个定义,因为这需要描述的准确、精练。而世界上最容易的也可以说是为某种事物下一个定义,因为你完全可以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和认识程度给出一个概念。所以很早以前,在国人的传统意识中,一头长发加上皮夹克就是摇滚。然后有人认为,摇滚就是吉他上的SOLO,贝司上的低音,架子鼓上的节奏。现在有人说摇滚是一种精神,可是,也有人说这些都不对。下面是一些所谓的摇滚专家们所给出的定义:   格雷尔·马库斯是闻名遐迩的摇滚名著《神秘列车》的作者,他认为摇滚无非是“一种美国文化”,比如埃尔维斯·普莱斯利无非是“把作为美国人的感受戏剧化,把这种感受的含义、价值和美国生活的利弊作形象的表达”。   卡尔·贝尔兹则在他那本《摇滚故事》中视摇滚为“民间艺术”,一种下意识的俚语表达方式。   查理·勒特称摇滚为“城市之声”,认为它是都市少年们创造的新音乐呐喊。   乔纳森·艾森则在《摇滚时代》中称摇滚为“对西方文化之伪善的反叛是一种深刻的颠覆形式”。   戴夫·哈克《物有所值》中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分析摇滚,认为它是“工人阶级文化”;而保尔·约翰逊则在《新政治家》中视摇滚为资产阶级的阴谋,其目的是招安潜在的革命者,使他们“沉溺于其中而麻木不仁,懒散不堪并脱离实际”。   理查德·戈尔德斯坦在《摇滚之诗》中则认为,摇滚最重要的特点仍是对青春活力的肆无忌惮的挥霍。   美国黑人音乐家Chuck Berry用他的作品给摇滚乐下的定义,这同样是一首50年代摇滚乐诞生初期的作品《Johnny B Goode》。它讲述了一个弹吉他的年轻人走向成功的故事,它以叙事的手法给摇滚乐加上了一个十分诱人的光环,摇滚乐可以让一个普通人走向成功与辉煌。这个普通人可以没有任何的乐理知识,不懂音乐,只要他有理想,只要他勇敢地把自己心里想的唱出来,只要他愿意。另外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发射给外星生物的一艘飞船上,这首歌还作为人类文明的精华被刻录在一张光盘上,用以表达地球人的文明成果。

文之梅

 摇滚,或称“Rock N’Roll”,广义上包括了伴随摇滚乐诞生而发轫的一系列思潮和文化运动,狭义上指摇滚乐。   “摇滚”是一个更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了伴随摇滚乐诞生而发轫的一系列思潮和文化运动,它植根于摇滚乐,但却不仅仅局限于摇滚乐这个音乐风格。比如60~70年代的嬉皮士(爱与和平,摇滚乐影响力最大的一次社会运动)、70年代末的朋克和无浪潮(No-Wave)、朋克之后的新浪潮(New Wave)(在文学等其他艺术上也同步出现)、90年代初英国的锐舞文化(以电音为主要载体,涉及政治的一次青年运动,也被视为摇滚文化的一个分支)。   摇滚乐是一种流行音乐风格,起源于二十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的美国。最初的摇滚乐是黑人布鲁斯、福音音乐、爵士乐与乡村乐的结合。摇滚乐的元素可追溯到20年代的布鲁斯和30年代的乡村乐,然而其在50年代才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音乐风格而广泛流行。

文之梅

中国式摄影:没有自己的语言 只会莫名其妙地“笑” [导读]我不是说摄影镜头前的人物不可以笑,但是这样一种几乎遍及国内所有主流影展的笑法,看多了,确实会让人笑不起来,甚至有点悲哀——中国摄影的悲哀,还是中国主流宣传意识的悲哀?! 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看上去是一件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陈四益先生在《读书》杂志上的一段话,对摄影界也许是一次很好的提醒:记得新中国刚建立的时候,干部讲话都很有个性,即便说的同一件事情,表达的方式也因人而异,活泼泼地,很有生气。后来渐渐变了。先是基层的干部照本宣科,后来高级干部也照本宣科,讲话有如背书。最后,普通百姓也一并照本宣科起来。不信到街上随便找个人,那些套话似乎个个都会,就是没有自己的语言。这可能算是实现了“舆论一律”,但我不知究竟是思想工作的胜利还是失败。……“一律”的语言,让人感到虚假,就像领导下去视察,看到家家户户都一样的笑容、一样的感恩,让人怀疑事前经过排演。 在摄影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的例子比比皆是。当今的中国摄影有什么明显的特色?那就是镜头中的“笑”,尤其凡是主流的摄影比赛,得奖作品几乎笑成一团,让人忍不住偷笑。不是吗,我随手拿出摄影报上刊登的整整一版某次摄影大赛的九幅优秀奖作品,从主体到陪体林林总总几十人在笑,也就是说没有一幅照片中的中国人不是笑意绵绵的——要么是祖孙两代人一起笑,还有和谐家庭三代人笑得不亦乐乎;不管是对着镜头被摄影师逗笑,还是镜头中的人物相互之间(是否发自内心的)笑,让看过这些画面的人都以为中国人已经快乐到了这样的情景,还有什么不可以笑的? 百度百科上说,笑是一种心理状态的表达。科学家指出人类在学会说话之前就会笑,而笑的目的是人团结或嘲笑别人,笑也常被当作对他人(多是异性)调情的一种方式。据说人类也是地球已知物种中唯一会笑的动物,对于其他哺乳动物露出牙齿则是挑衅以及威慑的表现形式。但是如果这样一种唯一会笑的动物,在摄影师的镜头前仅仅只会笑,恐怕也有问题。人的笑来源于主管情绪的右脑额叶——每笑一次,就能刺激大脑分泌一种能让人欣快的激素——内啡呔。它能使人心旷神怡,止痛作用相当于吗啡的40倍,对缓解抑郁症和各种疼痛十分有益。但是镜头中的笑能够抑制这个社会所带来的疼痛吗?我看未必!在这样一个看似歌舞升平的社会,深藏在内部的各种各样的“疼痛”仅仅靠这样的笑是无法缓解的,这一点不说也明白。但是,为什么我们的摄影师总是希望去“制造”这样的笑,我们的评委为什么也总是宽容地“容忍”这么多莫名其妙的笑,这就让人匪夷所思。 我不是说摄影镜头前的人物不可以笑,但是这样一种几乎遍及国内所有主流影展的笑法,看多了,确实会让人笑不起来,甚至有点悲哀——中国摄影的悲哀,还是中国主流宣传意识的悲哀?!这不仅不是艺术,连宣传模式也有点太不自信了吧?这难道就是造成摄影人不会(无法?)用自己语言说话的根源所在? 的确在摄影界,这些年来一些高居要职者只希望看到他们希望看到的图像,也要求所有的媒体和舆论工具刊登那些千人一面的作品。久而久之,造成许许多多的摄影人迷失了方向,唯上是从,在牺牲了自己个性的基础上,换得了一己功名,这算不算是摄影的悲哀?君不见还有许许多多的以摄影大师自居的摄影家,以自己偏爱的模式训练无数初入门者,容不得个性化的空间存在。甚至在摄影教育领域,被打入冷宫的、给与低分甚至不及格的有鲜明个性的学生,也是个案多多。因此提倡用自己的语言说话,这是一个不得不引起重视的问题。 在给学生上的一门《摄影作品研究》课程中,我从不硬性规定学生们必须欣赏和模仿哪一种风格或者流派的拍摄,只是将不同风格的摄影家和作品介绍给大家,分析其创作的动因和可能引起的反响,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判断应该如何去做。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不至于被压抑。而且,不让学生去参加一些主题过于明确、容易扼杀个性的比赛和展览,而是希望他们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做一些专题的深入拍摄和思考,尽可能让自己的个性空间得到应有的发展方向。记得前些日子在纽约,有朋友问起,为什么老牌的摄影图片社玛格南新近吸收了一些风格迥异的成员,如作为玛格南图片社的新人,阿列克·索斯就被破格加盟。我想这也是玛格南的聪明之处:与其在一种一成不变的风格中死亡,还不如让更多的声音出现在一个平台上,或许还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生机。前些年他们引进了马丁·帕尔,也同样引起过争议,那时候作为玛格南的创始人卡蒂尔·布列松也曾经不愉快了好长一段时间。但是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让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声音说话,不正是我们的领袖提倡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吗?关键是你得有这样的心胸,尤其是那些身居高位的掌门人。

文之梅

还是陈四益说得好:人有什么感受,就有什么表达。中国人在教人如何表达上浪费的心力太多,其实,只要把事情做好,表达是无需教的。 是的,表达是无需教的,但是一旦给了你很好的环境,你就一定能说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这就是由此引出的下一个话题:我们的摄影人怎样才能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说话?除了对主流宣传模式的警惕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身处这样一个大环境中,鹦鹉学舌已经成为条件反射,要想努力说出自己的声音,有时候真的很难,需要很深厚的积淀才行。 这让我想起了前些年美国年轻的女摄影家朱·莱昂纳德出版了一本画册《相似物》,拍摄的是美国街头和社区逐渐消失的店面以及类似的物品。这是一部都市转型的叙事诗,构成了1998年到2007年之间包罗万象的400幅照片的堆积物。摄影家从纽约和布鲁克林开始,以其冷静的目光,一直延续到墨西哥城、华沙、东耶路撒冷,甚至乌干达,从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发掘出这些画面。并非是巧合,《相似物》中出现的一些照相机商店和摄影冲印店,也逐渐被数码摄影和连锁店所替代,然而摄影家则以传统的摄影方式对这些逝去的表示了深深的敬意——她拍摄这本画册所使用的就是古典的罗莱相机。这些独特的主题也许同时从两个极端暗示了摄影的永恒和消亡。 她的作品继承了一些先行者的遗风,比如沃克·伊文思在大萧条时期所拍摄的店铺和标志。然而从精神气质上,完成于21世纪转折点上的《相似物》也许更接近于法国摄影家尤金·阿杰,他那些对街景的纪念碑风格的纪实正好发生在19和20世纪之交的转折点上。当然,莱昂纳德的主题也许具有更多当代的风格特征。从这一点上,她的作品有点类似于贝彻夫妇拍摄的工业建筑的肖像式造型。如同贝彻夫妇具有张力的类型学风格,莱昂纳德所关注的主题更小一些,更自由一些。然而历史已经深深嵌入这些影像之中,让无生命的物件成为了历史的组成部分。 画册的最后洋洋洒洒十多页的文字,长短错落,看似摄影家的随笔。然而不是——再翻到后面,每一段文字都有注解:原来是莱昂纳德摘录于报刊杂志的摄影家以及名人的访谈,包括一些摄影专著的精彩论述。 这里我想说的是,莱昂纳德的拍摄是“预谋已久”的,是饱读前人著作的基础上深思熟虑的结果,是这些阅读之后的转换成 图像的“读书笔记”,而非一时的冲动之作,因此有着厚实的灵魂。由此让我联想到:摄影圈一直被艺术界诟病的就是缺乏文化素养——摄影凭借高科技的发展以及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技术含量,使入门变得轻而易举,使普及的程度超出人们的想象。结果也导致了摄影人变得浮躁,容易满足于表面的视觉认同,放弃了对人类精神层面的探索。比如在我的博客上,有人和我讨论一些热门的摄影命题,但是对方却声称他从来不读书不看报,这不是很荒诞的一件事情?不知是否可以做这样一个调查,摄影人购买书籍和摄影器材所花费的比例是多少?也许就能找到症结所在。当然,莱昂纳德的实践直接否定了人们对摄影家是“不学之士”、只会按快门的说法(当然“不读书的摄影家”更多的是嘲讽中国的特殊现象),让人总算感到了些许的欣慰。 用自己的语言说话,也许真的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