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如何控制光线 (四)
摄影专题
四、摄影曝光的误区
摄影用光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尽管目前高档数码照先机已经将测光形式、曝光组合、优先模式等智能化到了很高的程度,但是并不能完全解决摄影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很难通过这些软件恰如其分的取得拍摄者预想的结果,稍不留神就可能掉入摄影用光的误区,这是我们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1. 过亮场景缺失反差
摄影过程中遇到的光线状况是极其复杂的,单靠数码照相机的测光计算是远远不够的,况且大多数情况下无法实现作者创作的意图。
我们在摄影实践中看到,遇到过亮场景时,数码照相机几乎无能为力。拍摄出来的沙滩缺少应有的亮度,反差减弱;海面色调不准,缺乏饱和度;雪山昏暗,雪质泛灰等等。这是由于数码照相机在设计上是基于18%度灰为标准测光为根据的。电子智能无法达到人的思维智能的程度,无法适应复杂的光线环境,无法弥补设计缺欠带来的不足。因此,我们在这几种过亮场景拍摄时需要人为的对照相机设定的曝光组合给予调整。
例如: 画面里除了少部分暗调以外,几乎都被大雪覆盖。在天空晴朗的条件下用数码照相机标准曝光组合拍摄,结果大面积白雪呈现灰色调,白雪应有的质感没有表现出来,作品观赏起来不够透彻,有一定的压抑感。这时需要自己根据现场环境亮度增加曝光量,图片中雪的色调就正常了。 例如: 调整曝光组合以后,适当加了0.7EV值以后,曝光量增加了,白雪出现了应有的质感,灰色调转化成了亮白,达到了正常视觉效果。 究其原因,当然是数码照相机内置测光电子系统出现“光盲”造成的。由于过亮场景中有肉眼察觉不出来的无数极其细小的高亮点,这些高亮点给予照相机的感光信号误导了照相机的计算结果。高亮点曝光已经够了,但是大部分的亮光部分还没有到到曝光量,数码照相机内置测光电子系统已经按照18%灰需要的感光量完成任务了,所以雪景显得灰暗。只有增加曝光量以后才能恢复雪景的质感和应有的白度。 1. 过暗场景黑度不足 与过亮场景误读相似,遇到大面积过暗场景时,数码照相机一定会多恩赐一些曝光量。原因也是环境光线误导,造成黑色景物出现深灰色调,失去了色调应有的纯度,此时应该进行减光补偿,达到预想的视觉效果。 例如: 在拍摄工业摄影作品时,经常遇到车间里光线较暗的情况,特别是阴天时,室内光线条件更差。为了拍摄出现场真实状态,无法用闪光灯进行补光,用数码照相机的自控系统拍摄时,就会出现影调(色调)偏差。黑色的场景部分出现了灰色调,色彩也会失真,观赏时的视觉感受不够真实。 这是需要认为进行调整,适当减少0.3-1EV值,使中灰的色调降下去,体现出原本的黑色调。 例如: 数码照相机有着较强大的测光功能,但是遇到极其特殊的情况时,照相机只是遵循以18%度灰为唯一标准的原则测光,这样就会出现一定的感光误差。尽管后期可以适当调整景物反差,但是,由于曝光过度与曝光不足会丢失一部分亮处或者暗处的细节,丢失的细节是无法通过后期PS调整找回来的。 2. 高亮背景诱导失误 在拍摄场景中遇到的情况是复杂的,特别是当主体处于较为平和的光影下时,很容易得到主体的测光数据以及合理的曝光组合。大多以为只要针对主体用中央重点测光或者点测光模式,主体的曝光就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实际上在拍摄时没有料到会出现很多以外。主要原因是由于背景环境中有若干大小不一的亮斑干扰了自控测光器的判断。 例如: 拍摄前为了使修船工面部曝光合适采取了针对其面部点测光的模式,但是拍摄结果其面部仍然过暗,毫无层次。究其原因,点测光是以画面2-5%的面积进行测光,但是照相机的自控测光原件仍然会将周围光线状况考虑进去,仍然会以测光点为主进行测光计算。但是,由于背景光远远超过修船工面部的亮度,电子计算结果远远赶不上人的主观思维正确。 此时已经不适用于白加黑减的原则,因为主体不是较亮的背景也不是较暗的船体,而是处于中等亮度的人的面部。此时,只有通过闪光灯、反光板或者提高感光量的办法解决。 例如: 考虑到用闪光灯补光会照亮背光处的船体影响环境的真实感,用反光板会影响修船工的正常神态。因此,只有采取点测光另外增加2倍感光量的办法。人物面部层次理想,甚至眼神光都被表现出来了,画面的到了较大的改善。 3. 光晕干扰画面 逆光与侧逆光是拍摄风光时的最理想光线,会使得景物具有迷人的轮廓线,同时可以将景物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光影形式区分开来,形成很好的空间视觉效果。但是,由于镜头罩不是万能的,很多时候遮挡不住不应该进入镜头的光线,使画面中产生一条或者数条直线型光斑,严重影响画面,甚至使画面中某些重要主体同时被晕化。 例如: 阳光从山顶以侧逆光的角度照射到梯田上,梯田线条很有节奏,区域光效果较好。但是,一缕不协调的光晕进入了画面,这不是作者想要的效果。由于有这一条光晕的影响,照相机测光器给予画面的光线很可能略有不足,影响画面应有的亮度以及色调的饱和度。 此时,或者变换镜头取景角度,或者用帽子等伸到镜头遮光罩前上方,遮挡住进入镜头的光线,问题就解决了。 例如: 手持帽子能够较理想的遮挡住进入镜头的杂光,去掉了光晕,照相机测光器对景物测得的光线数据更加准确,画面曝光量得到了保证。此时画面里树木不再是先前的暗黑色,而是转化成了深绿色,暗影中的梯田也有了一定的细节。整体画面效果改善了许多。 (未完待续)
例1
当适当减少EV值也就是增加一定曝光量以后,中灰色调恢复到了原本的黑色与深灰色调,高光点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除了过亮的电弧光以外,人物的帽子、工作服等显现出黑白灰渐变的色调。地面灰度均匀,现场若干线条感光恰当,画面恢复了理想的视觉效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