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心理救助志愿者在地震灾区的感怀》
个人日记
易呈寄语:
转眼之间就三年多就过去了,我常想起在灾区救助的日日夜夜,常和灾区的村民联系,也常接到他们的短信并邀请我回灾区“耍”!每当此时,我就想,我其实真的并没有做些什么!反倒是灾区的村民教给我很多很多!最遗憾的是,我们一直都没有后续的跟踪治疗和服务!2008年10月我筹划第二次去灾区救助却因种种原因没能去成!以后也未有合适机缘成行!
据我了解,灾区非常缺乏后续的心理救助! 创伤治疗需要固定人员长期的跟踪治疗和无私奉献!我却不能做些什么!面对这些常让我不由地泪流满面,人生就是这样充满遗憾!我只能应了给我们团队提供后勤保障的香港彩蝶生态发展基金会执行长常持法师告诫多次的,要我“随缘量力”!也因此,我的所谓感怀也就一直难以写下续文(二)!
我只能常常祈愿所有灾区亡灵快乐安详!得以解脱!解脱!解脱!愿所有幸存者幸福美满!愿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 2011.9
在灾區的那段特殊日子里,我學會了做義工不僅僅要有奉獻的熱情,更要有專業的助人能力;我找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歸宿,也真正感悟到“隨緣量力”對此生的重要意義!感恩灾區发生的一切!愿灾區百姓快樂安祥!順利平安!易呈合十祈禱! 2014.5
5.12 七年祭,请所有珍爱生命的人们,为了逝去的生命,为了我们生存的地球,为了自己和亲友们,吃素,布施,持戒,行持善法,戒杀放生,诵经回向。愿逝者安乐,愿一切生者平安健康,和谐幸福,颐养天年,愿遍虚空法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日月清明,世界和平,无有灾疫,刀兵不起。愿一切有情和谐相处,究竟解脱。阿彌陀佛!易呈合十!
2015.5.12
中国卫生部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四川什邡红白镇营地负责人
中国香港彩蝶生态发展基金会什邡市灾后重建小组心理救助专案助理
蔡易呈
一、营地概况
我们营地位于四川5.12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地区之一,距离什邡市市区大约40公里的红白镇最深处的峡马口村,这里地震前山清水秀,人民安居乐业,悠闲自在。
村里多处发生泥石流、塌方,一组地处危险地带,进村的唯一通道经常发生山体滑坡,道路受阻。红白镇是什邡市距离汶川县最近的镇,峡马口村是红白镇最靠近汶川的一个村,与汶川中间隔了一组山脉,山脉东南面是马红白镇峡马口村,山脉的西北面是汶川县映秀镇。峡马口村距离汶川县城大约30公里;海拔在1500米到2000米之间,周围山峰环绕,最高山峰海拔超过4000米;村里夏天昼夜温差大,湿度很高,冬天有最深达30厘米的雪;
村里共有村民1160多人,共348户人家,60岁以上的老人有188人,学龄学生109人(不包括幼儿园),地震中全村共有37人遇难,其中遇难学生19人,成人18人,受伤人员约90多人;全村95%以上房屋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砖混结构房屋都存在不同程度受损,大部分倒塌,木结构房屋(约占全村的10%左右)大多只是屋顶瓦片掉落,部分倾斜;村里所有煤矿企业垮塌严重,全部停产,人员待岗。
地震前,村中经济主要以采煤、旅游(尤其是以农家乐)为主,农业为辅,养殖业为补充;地震后,村里煤矿垮塌关闭停产,大部分以矿工为业的村民因此失去经济来源;因房屋垮塌严重,村中农家乐全部停业,以旅游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村民损失严重,几乎无法依靠自己重新开业!村里农业主要以种植玉米、土豆为主,中草药为辅,地震中损失严重,尤其是土豆很小,几乎从地震后就停止生长,无法外卖只能自留自用!
震后的峡马口村,除了幸免于难的村民、劫后余生的学生,还先后来了空降部队某部官兵、江苏省赴川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卫生部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银川特警、其他各类志愿者等。
在地震过去1个月后,绝大多数村民尽管还没有从地震的震痛中走出来,他们已开始陆续开始投入到重建家园中去了。
1.村民们对于在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救灾解放军官兵、武警部队官兵在灾情发生后的行动反应,心存感激,大力赞颂共产党和国家政府以民为本,体恤民情,关爱老百性。也特别感谢灾区之外的世界各地爱心人士及全国人民的关爱与救助。对于到当地做志愿工作的志愿者表现出高度的欢迎和热情。
2.能比较充分地认识到天灾的不可抗力,走出悲痛,奋发图强重建家园,是对遇难的亲人和朋友的最好安慰,才能对得起热心帮助他们的全国人民。
3.对当地个别党政干部在救灾中的“不作为”“不及时”等救助不力表现出相当的愤怒情绪;对当地学校教学楼的建筑质量提出严重的质疑,要求相关部门给予遇难的孩子及人民一个说法。惩治腐败分子。
4.没有遭遇亲人遇难的村民,情绪是相对稳定的,大多都积极投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中,有沙部分村民已经外出打工。遭遇亲人遇难的村民情绪就不太稳定,特别是女性村民,情绪就更不稳定了,甚至影响到饮食、睡眠等生活事件,产生了无助和绝望感,失去生存的意志,有轻身念头;男性村民就表现出沉默寡言,不能停下来地干活,刻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压抑负面情绪的做法,抽烟、喝酒的量大为增加,甚至有暴力倾向。
5.村民目前都是住在帐篷里,政府鼓励他们自建过渡房(以后采取补贴的形式),因为本地的木料资源丰富,方便自搭过渡房,
6.村民目前对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各界在物资上的救助都比较满意。担心三个月后,生产恢复不了时,政府的救助也停了,生活会存在困难;因村里的煤矿因地震而关闭,很多村民实际已经失业,且身上也没一技之长,怕找不到工作,由此对未来非常担忧,生活无法保障。
7.家有小孩遇难的父母,对国家关于地震灾区的生育政策不了解,担心生育政策问题;还有部分村民,子女已经遇难,但自己年龄又四十几岁了,再生育已有困难,无后的困境摆在面前,对生活失去希望。
学生:
存活下来的孩子(学生)是劫后余生,都是亲历灾难的降临,目睹废墟中同伴、同学在灾难中被夺去生命,活鲜鲜的生命与血淋淋的惨状,亲闻遍地哭喊声、呼救声,和自己死里逃生,惊魂未定。
1.众多的学生已经对地震产生恐惧、反应敏感,(经常感觉到有余震,一般人是感觉不到的)安全感严重不足;部分学生在震后的表情有些麻木,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缓慢;更有部分学生睡眠不好,常做恶梦;经常想地震后的惨状,耳边还会响起同学的呼救声。
2.学生在帐篷学校时,不愿意回忆地震的事情;行为表现退缩自闭,不能承受有难度的任务的挑战,(那怕是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地震的作文也会造成对学生的二次创伤)注意力更容易分散;不太接纳新鲜事物,但又对志愿者表现出过度的依赖,常问自愿者能待多久之类的问题,很容易表现出失落感,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
3.唱歌和轻松的游戏活动是大、小孩子都喜欢的内容;都希望得到关注和支持;希望志愿者会多陪伴他们一天或者还会回来看他们;都希望志愿者和他们保持联系,留下联系方式。
空降部队某部官兵:空降部队的官兵们,在此次赈灾行动中向和平时代的国人了阐释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展示了中国人民子弟兵的风采:冲锋在前,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团结拼搏,一切为了人民,不给人民添麻烦的作战精神。
1.空降部队的官兵们是5月13日夜进驻红白镇的,是首批外来的救灾力量。
2.经历徒手救灾,连续作战三天,只喝一碗粥(通往红白镇的唯一道路在5月17日才抢通的,前几天救灾的官兵们的后勤保障严重不足)。
3.要完成的任务依次为:救人,抢救人民财产,挖出并掩埋遇难者尸体,保障道路畅通,清除路障和危险,帮助当地灾民清理废墟,重建家园,对口帮助当地村民恢复生产。我们营地的帐篷学校、心理服务站、学校临时厕所都是官兵们冒雨搭建的。
4.纪律严明,不接受采访,不接受当地村民送给的物资,甚至是一瓶水都不接受,但可以自己花钱在当地小商店购买。
5.部队没有轮换,不知归期,每天从营地来回步行四个多小时到村里帮助村民干活。(有人说是9月份以后)
6.峡马口村的“李家沟”成为战士们自由自在的天地,那里地处偏僻,是一条山涧,水很清沏、凉爽,可以洗澡,也可以跳水。战士们更喜欢跳水,光着身跳,每跳一个,都有响彻山涧的欢呼声;他们还挑战谁能钻到水里摸到涧底最深的石头。一切压抑的能量在李家沟得到很大程度的释放
7.救灾心理历程:全力以赴抢救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恐惧——悲痛——化悲痛为力量,连续作战,不停地干——对惨状已经麻木——害怕停下来,脑海会涌现惨烈的画面、强烈的内疚感——找活干,接触群众,帮忙搭建过渡房,干活是快乐的——活少了,开始出现睡眠障碍,救灾景象浮现脑海——想念亲人和家乡,想着归期——渴望精神支持,情绪压抑盼望得到释放。
8、一线救灾官兵急需心理救助和灾后心理康复训练:在和救灾官兵相处一个多月后,官兵们也乐意将真实感受与我们分享;相当多的战士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和创伤,有少数年轻战士还透露说,自己和有些战友晚上不敢单独上厕所或单独睡觉、常做恶梦等等!
江苏赴川卫生防疫工作人员:江苏卫生防疫工作人员是在灾后一周内赴川开始卫生防疫工作的,他们不怕脏、不怕苦,为了灾区人民和一切在抗震救灾前线的人们的生命健康、饮食起居卫生的安全,在默默地做出他们的贡献。全方位的消毒、设置垃圾收集点、收集处理垃圾,巡逻消灭卫生死角成为他们日常工作。大灾之后无疫情是他们的功劳,灾区人民感谢你们,四川人民不会忘记你们!
银川特警:在5月底,银川特警大队抽调了大部分的警力前来支援红白镇,特警进驻镇里的每一个村落,负起维护全镇的治安、交通秩序,保护全镇人民和救灾物资的安全。灾后,本地的治安秩序井然,人民守望相助,团结互帮,让特警们的工作压力降到较低,特警们到帐篷学校和孩子们玩在一起成为抗震救灾的另一道风景线。
世界各地志愿者: 灾后陆续到达灾区的志愿者队伍很多,我所见过主要有:心连心志愿者队伍、李连杰一基金、台湾慈济团队、香港彩蝶灾后重建小组、佛教协会救助队、多背一公斤志愿者组织、各地团委组织的青年志愿者队伍、个人自发的各类志愿者队伍等等;其中台湾慈济团队的专业训练和队员的敬业精神值得内地志愿者组织学习。
二、关于地震带来的反思
这次地震中灾区大批的学校几乎是第一时间变成废墟,令人心痛发人深思!可悲可叹!
从各类媒体聚焦学校危房,到问责何方?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这次地震相当多的孩子不是死于地震,而是死于危房和救助不力!这样心痛的死亡,在经济高度发展、高呼重视教育的今天,是多么地令人遗憾!
我和我的团队成员曾多次去什邡市红白镇中学和小学及离中学200米左右的学生坟场考察,看着昔日校园成一片废墟!上百座新坟连片及不时在坟场中痛哭的家长们!其境其情,令人动容悲怅!
听劫后余生的孩子诉说当时学校教学楼垮塌的情景,他们的同学死难的惨烈场面;多次听遇难孩子家长、部队救助队伍成员、自发参与救助的当地志愿者讲述当时救助时的场景,看当时救助视频资料及照片,再亲临现场看看废墟中教学楼大梁的所谓钢筋!大批孩子的死难竟成为无辜的牺牲!这是多么惨痛的遗憾与悲哀!!
为什么此次地震倒塌最严重的竟然无一例外地的都是当地学校教学楼?而且大多数都好像是年久失修???
在一个公民社会里,这些公共设施的工程监理应该是所有利益方共同参与的。但是那些家长们没有参与。这悲剧还会重演吗?我们周围,又是否还存在着这样那样人人相关,却无人问询的公共设施?我们自己又参与了吗?
所有这一切都让人不由的令人心酸并深感悲哀!亲历现场时我泪流满面,我们团队中的几位女性咨询师甚至无法忍受愤怒,几天里难以下咽!
三、心理援助者应避免对灾民造成二次心理创伤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大地震短短几分钟,美丽的家园变为废墟,无数鲜活的生命从此停止了呼吸。面对家园的坍塌、亲人的逝去,触目惊心的场面不仅使幸存者,连同每一个亲历现场的救援者、志愿者在心灵上同样承载着巨大的压力,甚至会留下阴影并产生各类心理疾病。
有专家认为,灾难过后的抑郁、悲伤、愤怒、恐惧等消极情绪属于正常的应激反应,大部分人会在生活恢复后慢慢康复。灾后心理危险期为事发后的3个月至1年甚至更长的终生,部分受灾群众易患上的心理疾病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心境障碍(包括抑郁发作)、适应障碍、居丧障碍、心理郁结导致物质依赖(如酗酒等),行为怪异,价值观混乱、甚至有人可能产生自杀行为。灾难过后早期的心理援助能起到缓解压力、疏泄情绪、危机干预的作用。而后期的创伤治疗则是相当长且几乎是伴随终生的事情。
通过在一线营地四十多天的心理援助活动,我个人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心理援助的谈话支持宜在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上循序渐进,避免主动谈及当事者家人生死和直接询问心理伤痛;比如我们团队在灾区心理救助,初期的主要工作就是与当地各界人士及村民接触,了解灾情以取得村民信任。
2、一切以满足灾区人民需要为原则,丢掉自身是拯救者的身份,与幸存者深度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避免说空话,如你很幸运,不要难过、你要坚强、至少你还活着等等;在灾区进行心理救助过程中,我经常告诫并提醒我们团队成员和自己,一定是首先要以满足灾区人民需要为首要原则,针对当地灾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救助!
实际救助中我们团队中就出现过一位有威望的心理专家在处理丧子伤痛时所表现出来的讲道理所谓认知疗法,诸如“人已经死了,不要哭了,哭也没什么用……”此类的在当时不起任何作用的空话!实际上,这个案例在当时最好就是陪伴和倾听,丧子之痛的母亲在当时最需要的就是让她的悲伤得到充分地宣泄!
其他团队的心理救助还出现过,给灾区遇难者家属调整信念价值观等诸如此类的不符合当时灾情需要的无效心理救助,不但让遇难者家属对心理救助失去信任还造成严重的二次心理创伤。这就是不顾真实灾情只顾满足自己需要的典型,这同时也违背了心理救助的初衷与基本原则。
想想在灾区所见到的各类志愿者在给灾区送去温暖的同时也带去了不少问题。比如捐赠的旧衣物中竟然有没有洗过的发霉内衣!捐赠的各类甜点不符合四川当地的口味儿,天热来不及吃造成大量浪费等!
3、受灾后大部分人会排斥自己有心理疾病,因此在谈话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让对方感到自己心理有病的暗示话语以及与精神疾病、心理疾病、心理治疗相关词语等;
我们在灾区进行心理救助时,主要以陪伴与倾听为主,再跟进治疗,比如让受援助者充分地宣泄以释放悲伤,从而缓解心理压力,减轻心理伤痛!
4、当受援助者哭诉时要肯定他(她)这是正常的感受和反应,不要阻止哭诉,适当引导其疏泄情绪;对受援助者在应激状态下出现的过激行为,应谅解,给予耐心陪伴,适当劝解;比如我们在遇到部分遇难学生家长的上访抗议行为就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劝解并取得良好效果!
5、对有的患者出现不堪忍受、拒绝合作的行为,应有高度的同情心,体贴宽慰患者。 比如我们对一位遇难学生家长拒绝接触任何人的案例,到第五次我们队员上门时才进入谈话阶段。
其中,最深的一点体会是:在灾区的心理救助志愿者,有些在心理援助方面并没有实践经验,尤其是缺乏突发性灾害心理干预方面的经验,因此,我们团队的一位心理咨询师在和一位从废墟中被挖出的小学生进行谈话中曾说过一句无心的话,结果使原来建立的信任关系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他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尽管事后向他道歉并请求谅解,但还是给他造成了二次心理伤害。
实际上,在创伤治疗领域,普通的心理咨询师是缺乏经验和必要的训练的!这也是我们国内专业心理培训中重要的缺陷,我们只管认证却没有后续的训练和必要的督导体系。
有的时候,当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清理伤者的脓血或恶瘤时,最好就不要去拉开那个伤口!否则对受援助者的伤害是非常大的!而在实际心理救助中,我常看到心理救助者对遇难者家庭的伤痛做如是处理,打开伤口又没有能力处理伤痛,清理“脓血”,有的遇难者家庭被几批心理救助者访问,反复让他们诉说经历但又不能及时做专业救助和有效治疗!
最为典型被反复伤害的例子是被温总理抱过的那位从废墟中挖出的小女孩,事后又被各类媒体反复采访,每次都要让饱受创伤的她诉说亲历的场景,采访时记者所提的问题甚至根本就不会考虑是否伤害到小女孩?每次采访都只是满足了记者和媒体需要,有谁会意识到这样对小女孩的伤害比亲历地震更深更大呢?
所以,我个人觉得不能救助还不如就先放在那里,等时机成熟时再进行处理或者让他们自己自我修复!当然,心理救助者在灾区一般都待得比较短暂,卫生部的轮换日期一般是半个月,基本上是刚刚建立信任就得轮换了。
因此,在志愿者进行心理援助时,应慎之又慎,一定要应尽力避免自己给受援助者带来二次心理创伤。
在灾区的工作经历使我真实的体会到心理危机干预是非常慎重的,稍不留神或许我们就会在无意中做错什么,对于这些经历重大创伤的人来讲,如何让他们获得自己的选择权和安全感是至关重要的,地震使他们的安全感和控制感遭受极大的摧毁,为了获得新生,我相信人类一定拥有自我修复心灵创伤的能力,而我们只是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提示或者启发,他们就能获得新生,就像一个人在河边要过到河的对岸,恰恰这个人又不会游水,可是在河的附近有船,有皮囊,有木筏,甚至在较远一点的地方还有桥,但是这个人并不知道有这些可以过河的工具,因为他对这个地方确实很陌生,我们的目的不是让我们渡他过去,对于这些渡河的工具我们也不知道具体位置,可是我们知道它们存在着,我们能够做的事情是引导他怎样去发觉这些工具,同时又得由他自己选择用什么工具渡河。
尊重他人的意愿就是最好的心理支持,助人者自助,在他们身上我们也获得成长。
四、心理干预为哀者抚平受伤的心灵
强烈的地震对大多数人而言无异是个梦魇,许多人在几分钟之间就不得不面临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家园的残破,躯体完整性的破坏、亲友的死去,自己也成为了大灾难的幸存者。在这样巨大的心灵伤痛经验中,除了救援对幸存者现实生活和生存环境的安顿之外,地震后心理干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那些遭受了巨大财产和亲人丧失的幸存者调整和修复亲人丧失带来的重大心理创伤,这是一个急需面对与解决的问题。因为,在重大地震灾难后,幸存者往往需要面对丧失带来的漫长的痛苦,如何帮助幸存者以较健康的态度和应对方式来渡过这段内心的艰难历程,是我们心理救援专业人员所要作的重大而艰巨的工作。
所以,在地震后的心理救援中,心理干预工作者要让幸存者了解悲伤哀悼的正常过程,这将有助于处理幸存者的悲伤反应。引导幸存者以健康积极的应对态度来面对现实,告诉并鼓励他们可以藉由哭泣与倾诉来走出阴影,告诉他们悲伤反应是正常的、必须的、重要的、真实的反应,需要我们疼惜和接受我们自己的情绪反应,难过与哭泣是自然的反应,流泪有助于哀伤的释放,只有勇敢地面对和经历这些痛苦我们才能走向心理康复的过程。
鼓励幸存者积极面对并公开表达出他们的悲伤或痛苦,鼓励他们勇敢表达出对整个事件经历的描述,表达出对死亡者的各种感觉。而压抑悲伤的后果是我们无法与自身的痛苦接触,导致那些冰冻的悲伤情绪阻塞我们心理能量的自然流动。就像乌云满布的天空需要打雷和下雨才能雨过天晴一样,幸存者经历丧失以后的心灵中的阴霾需要眼泪的洗涤和发泄才能净化,而回避和压抑只会延缓心灵悲伤的修复。如果悲伤的自然历程被阻断则会有以下的心理表现值得注意:强迫性思念死去的亲人、死者情景不断的闯入性的闪回、希望和死者有关的一切都维持不变、灾难后幸存的严重内疚感甚至罪恶感。这些幸存者需要进一步的心理治疗和干预。
作为一名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能够亲临地震灾区对灾民进行心理救助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我为此感到自豪,我将把这段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经历永远珍藏在我的心中。
2008.8 (未完待续)
拓展阅读,请查看
我的博客richdcai.blog.163.com.
转眼之间就三年多就过去了,我常想起在灾区救助的日日夜夜,常和灾区的村民联系,也常接到他们的短信并邀请我回灾区“耍”!每当此时,我就想,我其实真的并没有做些什么!反倒是灾区的村民教给我很多很多!最遗憾的是,我们一直都没有后续的跟踪治疗和服务!2008年10月我筹划第二次去灾区救助却因种种原因没能去成!以后也未有合适机缘成行!
据我了解,灾区非常缺乏后续的心理救助! 创伤治疗需要固定人员长期的跟踪治疗和无私奉献!我却不能做些什么!面对这些常让我不由地泪流满面,人生就是这样充满遗憾!我只能应了给我们团队提供后勤保障的香港彩蝶生态发展基金会执行长常持法师告诫多次的,要我“随缘量力”!也因此,我的所谓感怀也就一直难以写下续文(二)!
我只能常常祈愿所有灾区亡灵快乐安详!得以解脱!解脱!解脱!愿所有幸存者幸福美满!愿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 2011.9
在灾區的那段特殊日子里,我學會了做義工不僅僅要有奉獻的熱情,更要有專業的助人能力;我找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歸宿,也真正感悟到“隨緣量力”對此生的重要意義!感恩灾區发生的一切!愿灾區百姓快樂安祥!順利平安!易呈合十祈禱! 2014.5
5.12 七年祭,请所有珍爱生命的人们,为了逝去的生命,为了我们生存的地球,为了自己和亲友们,吃素,布施,持戒,行持善法,戒杀放生,诵经回向。愿逝者安乐,愿一切生者平安健康,和谐幸福,颐养天年,愿遍虚空法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日月清明,世界和平,无有灾疫,刀兵不起。愿一切有情和谐相处,究竟解脱。阿彌陀佛!易呈合十!
2015.5.12
中国卫生部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四川什邡红白镇营地负责人
中国香港彩蝶生态发展基金会什邡市灾后重建小组心理救助专案助理
蔡易呈
一、营地概况
我们营地位于四川5.12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地区之一,距离什邡市市区大约40公里的红白镇最深处的峡马口村,这里地震前山清水秀,人民安居乐业,悠闲自在。
村里多处发生泥石流、塌方,一组地处危险地带,进村的唯一通道经常发生山体滑坡,道路受阻。红白镇是什邡市距离汶川县最近的镇,峡马口村是红白镇最靠近汶川的一个村,与汶川中间隔了一组山脉,山脉东南面是马红白镇峡马口村,山脉的西北面是汶川县映秀镇。峡马口村距离汶川县城大约30公里;海拔在1500米到2000米之间,周围山峰环绕,最高山峰海拔超过4000米;村里夏天昼夜温差大,湿度很高,冬天有最深达30厘米的雪;
村里共有村民1160多人,共348户人家,60岁以上的老人有188人,学龄学生109人(不包括幼儿园),地震中全村共有37人遇难,其中遇难学生19人,成人18人,受伤人员约90多人;全村95%以上房屋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砖混结构房屋都存在不同程度受损,大部分倒塌,木结构房屋(约占全村的10%左右)大多只是屋顶瓦片掉落,部分倾斜;村里所有煤矿企业垮塌严重,全部停产,人员待岗。
地震前,村中经济主要以采煤、旅游(尤其是以农家乐)为主,农业为辅,养殖业为补充;地震后,村里煤矿垮塌关闭停产,大部分以矿工为业的村民因此失去经济来源;因房屋垮塌严重,村中农家乐全部停业,以旅游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村民损失严重,几乎无法依靠自己重新开业!村里农业主要以种植玉米、土豆为主,中草药为辅,地震中损失严重,尤其是土豆很小,几乎从地震后就停止生长,无法外卖只能自留自用!
震后的峡马口村,除了幸免于难的村民、劫后余生的学生,还先后来了空降部队某部官兵、江苏省赴川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卫生部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银川特警、其他各类志愿者等。
在地震过去1个月后,绝大多数村民尽管还没有从地震的震痛中走出来,他们已开始陆续开始投入到重建家园中去了。
1.村民们对于在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救灾解放军官兵、武警部队官兵在灾情发生后的行动反应,心存感激,大力赞颂共产党和国家政府以民为本,体恤民情,关爱老百性。也特别感谢灾区之外的世界各地爱心人士及全国人民的关爱与救助。对于到当地做志愿工作的志愿者表现出高度的欢迎和热情。
2.能比较充分地认识到天灾的不可抗力,走出悲痛,奋发图强重建家园,是对遇难的亲人和朋友的最好安慰,才能对得起热心帮助他们的全国人民。
3.对当地个别党政干部在救灾中的“不作为”“不及时”等救助不力表现出相当的愤怒情绪;对当地学校教学楼的建筑质量提出严重的质疑,要求相关部门给予遇难的孩子及人民一个说法。惩治腐败分子。
4.没有遭遇亲人遇难的村民,情绪是相对稳定的,大多都积极投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中,有沙部分村民已经外出打工。遭遇亲人遇难的村民情绪就不太稳定,特别是女性村民,情绪就更不稳定了,甚至影响到饮食、睡眠等生活事件,产生了无助和绝望感,失去生存的意志,有轻身念头;男性村民就表现出沉默寡言,不能停下来地干活,刻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压抑负面情绪的做法,抽烟、喝酒的量大为增加,甚至有暴力倾向。
5.村民目前都是住在帐篷里,政府鼓励他们自建过渡房(以后采取补贴的形式),因为本地的木料资源丰富,方便自搭过渡房,
6.村民目前对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各界在物资上的救助都比较满意。担心三个月后,生产恢复不了时,政府的救助也停了,生活会存在困难;因村里的煤矿因地震而关闭,很多村民实际已经失业,且身上也没一技之长,怕找不到工作,由此对未来非常担忧,生活无法保障。
7.家有小孩遇难的父母,对国家关于地震灾区的生育政策不了解,担心生育政策问题;还有部分村民,子女已经遇难,但自己年龄又四十几岁了,再生育已有困难,无后的困境摆在面前,对生活失去希望。
学生:
存活下来的孩子(学生)是劫后余生,都是亲历灾难的降临,目睹废墟中同伴、同学在灾难中被夺去生命,活鲜鲜的生命与血淋淋的惨状,亲闻遍地哭喊声、呼救声,和自己死里逃生,惊魂未定。
1.众多的学生已经对地震产生恐惧、反应敏感,(经常感觉到有余震,一般人是感觉不到的)安全感严重不足;部分学生在震后的表情有些麻木,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缓慢;更有部分学生睡眠不好,常做恶梦;经常想地震后的惨状,耳边还会响起同学的呼救声。
2.学生在帐篷学校时,不愿意回忆地震的事情;行为表现退缩自闭,不能承受有难度的任务的挑战,(那怕是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地震的作文也会造成对学生的二次创伤)注意力更容易分散;不太接纳新鲜事物,但又对志愿者表现出过度的依赖,常问自愿者能待多久之类的问题,很容易表现出失落感,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
3.唱歌和轻松的游戏活动是大、小孩子都喜欢的内容;都希望得到关注和支持;希望志愿者会多陪伴他们一天或者还会回来看他们;都希望志愿者和他们保持联系,留下联系方式。
空降部队某部官兵:空降部队的官兵们,在此次赈灾行动中向和平时代的国人了阐释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展示了中国人民子弟兵的风采:冲锋在前,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团结拼搏,一切为了人民,不给人民添麻烦的作战精神。
1.空降部队的官兵们是5月13日夜进驻红白镇的,是首批外来的救灾力量。
2.经历徒手救灾,连续作战三天,只喝一碗粥(通往红白镇的唯一道路在5月17日才抢通的,前几天救灾的官兵们的后勤保障严重不足)。
3.要完成的任务依次为:救人,抢救人民财产,挖出并掩埋遇难者尸体,保障道路畅通,清除路障和危险,帮助当地灾民清理废墟,重建家园,对口帮助当地村民恢复生产。我们营地的帐篷学校、心理服务站、学校临时厕所都是官兵们冒雨搭建的。
4.纪律严明,不接受采访,不接受当地村民送给的物资,甚至是一瓶水都不接受,但可以自己花钱在当地小商店购买。
5.部队没有轮换,不知归期,每天从营地来回步行四个多小时到村里帮助村民干活。(有人说是9月份以后)
6.峡马口村的“李家沟”成为战士们自由自在的天地,那里地处偏僻,是一条山涧,水很清沏、凉爽,可以洗澡,也可以跳水。战士们更喜欢跳水,光着身跳,每跳一个,都有响彻山涧的欢呼声;他们还挑战谁能钻到水里摸到涧底最深的石头。一切压抑的能量在李家沟得到很大程度的释放
7.救灾心理历程:全力以赴抢救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恐惧——悲痛——化悲痛为力量,连续作战,不停地干——对惨状已经麻木——害怕停下来,脑海会涌现惨烈的画面、强烈的内疚感——找活干,接触群众,帮忙搭建过渡房,干活是快乐的——活少了,开始出现睡眠障碍,救灾景象浮现脑海——想念亲人和家乡,想着归期——渴望精神支持,情绪压抑盼望得到释放。
8、一线救灾官兵急需心理救助和灾后心理康复训练:在和救灾官兵相处一个多月后,官兵们也乐意将真实感受与我们分享;相当多的战士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和创伤,有少数年轻战士还透露说,自己和有些战友晚上不敢单独上厕所或单独睡觉、常做恶梦等等!
江苏赴川卫生防疫工作人员:江苏卫生防疫工作人员是在灾后一周内赴川开始卫生防疫工作的,他们不怕脏、不怕苦,为了灾区人民和一切在抗震救灾前线的人们的生命健康、饮食起居卫生的安全,在默默地做出他们的贡献。全方位的消毒、设置垃圾收集点、收集处理垃圾,巡逻消灭卫生死角成为他们日常工作。大灾之后无疫情是他们的功劳,灾区人民感谢你们,四川人民不会忘记你们!
银川特警:在5月底,银川特警大队抽调了大部分的警力前来支援红白镇,特警进驻镇里的每一个村落,负起维护全镇的治安、交通秩序,保护全镇人民和救灾物资的安全。灾后,本地的治安秩序井然,人民守望相助,团结互帮,让特警们的工作压力降到较低,特警们到帐篷学校和孩子们玩在一起成为抗震救灾的另一道风景线。
世界各地志愿者: 灾后陆续到达灾区的志愿者队伍很多,我所见过主要有:心连心志愿者队伍、李连杰一基金、台湾慈济团队、香港彩蝶灾后重建小组、佛教协会救助队、多背一公斤志愿者组织、各地团委组织的青年志愿者队伍、个人自发的各类志愿者队伍等等;其中台湾慈济团队的专业训练和队员的敬业精神值得内地志愿者组织学习。
二、关于地震带来的反思
这次地震中灾区大批的学校几乎是第一时间变成废墟,令人心痛发人深思!可悲可叹!
从各类媒体聚焦学校危房,到问责何方?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这次地震相当多的孩子不是死于地震,而是死于危房和救助不力!这样心痛的死亡,在经济高度发展、高呼重视教育的今天,是多么地令人遗憾!
我和我的团队成员曾多次去什邡市红白镇中学和小学及离中学200米左右的学生坟场考察,看着昔日校园成一片废墟!上百座新坟连片及不时在坟场中痛哭的家长们!其境其情,令人动容悲怅!
听劫后余生的孩子诉说当时学校教学楼垮塌的情景,他们的同学死难的惨烈场面;多次听遇难孩子家长、部队救助队伍成员、自发参与救助的当地志愿者讲述当时救助时的场景,看当时救助视频资料及照片,再亲临现场看看废墟中教学楼大梁的所谓钢筋!大批孩子的死难竟成为无辜的牺牲!这是多么惨痛的遗憾与悲哀!!
为什么此次地震倒塌最严重的竟然无一例外地的都是当地学校教学楼?而且大多数都好像是年久失修???
在一个公民社会里,这些公共设施的工程监理应该是所有利益方共同参与的。但是那些家长们没有参与。这悲剧还会重演吗?我们周围,又是否还存在着这样那样人人相关,却无人问询的公共设施?我们自己又参与了吗?
所有这一切都让人不由的令人心酸并深感悲哀!亲历现场时我泪流满面,我们团队中的几位女性咨询师甚至无法忍受愤怒,几天里难以下咽!
三、心理援助者应避免对灾民造成二次心理创伤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大地震短短几分钟,美丽的家园变为废墟,无数鲜活的生命从此停止了呼吸。面对家园的坍塌、亲人的逝去,触目惊心的场面不仅使幸存者,连同每一个亲历现场的救援者、志愿者在心灵上同样承载着巨大的压力,甚至会留下阴影并产生各类心理疾病。
有专家认为,灾难过后的抑郁、悲伤、愤怒、恐惧等消极情绪属于正常的应激反应,大部分人会在生活恢复后慢慢康复。灾后心理危险期为事发后的3个月至1年甚至更长的终生,部分受灾群众易患上的心理疾病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心境障碍(包括抑郁发作)、适应障碍、居丧障碍、心理郁结导致物质依赖(如酗酒等),行为怪异,价值观混乱、甚至有人可能产生自杀行为。灾难过后早期的心理援助能起到缓解压力、疏泄情绪、危机干预的作用。而后期的创伤治疗则是相当长且几乎是伴随终生的事情。
通过在一线营地四十多天的心理援助活动,我个人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心理援助的谈话支持宜在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上循序渐进,避免主动谈及当事者家人生死和直接询问心理伤痛;比如我们团队在灾区心理救助,初期的主要工作就是与当地各界人士及村民接触,了解灾情以取得村民信任。
2、一切以满足灾区人民需要为原则,丢掉自身是拯救者的身份,与幸存者深度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避免说空话,如你很幸运,不要难过、你要坚强、至少你还活着等等;在灾区进行心理救助过程中,我经常告诫并提醒我们团队成员和自己,一定是首先要以满足灾区人民需要为首要原则,针对当地灾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救助!
实际救助中我们团队中就出现过一位有威望的心理专家在处理丧子伤痛时所表现出来的讲道理所谓认知疗法,诸如“人已经死了,不要哭了,哭也没什么用……”此类的在当时不起任何作用的空话!实际上,这个案例在当时最好就是陪伴和倾听,丧子之痛的母亲在当时最需要的就是让她的悲伤得到充分地宣泄!
其他团队的心理救助还出现过,给灾区遇难者家属调整信念价值观等诸如此类的不符合当时灾情需要的无效心理救助,不但让遇难者家属对心理救助失去信任还造成严重的二次心理创伤。这就是不顾真实灾情只顾满足自己需要的典型,这同时也违背了心理救助的初衷与基本原则。
想想在灾区所见到的各类志愿者在给灾区送去温暖的同时也带去了不少问题。比如捐赠的旧衣物中竟然有没有洗过的发霉内衣!捐赠的各类甜点不符合四川当地的口味儿,天热来不及吃造成大量浪费等!
3、受灾后大部分人会排斥自己有心理疾病,因此在谈话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让对方感到自己心理有病的暗示话语以及与精神疾病、心理疾病、心理治疗相关词语等;
我们在灾区进行心理救助时,主要以陪伴与倾听为主,再跟进治疗,比如让受援助者充分地宣泄以释放悲伤,从而缓解心理压力,减轻心理伤痛!
4、当受援助者哭诉时要肯定他(她)这是正常的感受和反应,不要阻止哭诉,适当引导其疏泄情绪;对受援助者在应激状态下出现的过激行为,应谅解,给予耐心陪伴,适当劝解;比如我们在遇到部分遇难学生家长的上访抗议行为就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劝解并取得良好效果!
5、对有的患者出现不堪忍受、拒绝合作的行为,应有高度的同情心,体贴宽慰患者。 比如我们对一位遇难学生家长拒绝接触任何人的案例,到第五次我们队员上门时才进入谈话阶段。
其中,最深的一点体会是:在灾区的心理救助志愿者,有些在心理援助方面并没有实践经验,尤其是缺乏突发性灾害心理干预方面的经验,因此,我们团队的一位心理咨询师在和一位从废墟中被挖出的小学生进行谈话中曾说过一句无心的话,结果使原来建立的信任关系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他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尽管事后向他道歉并请求谅解,但还是给他造成了二次心理伤害。
实际上,在创伤治疗领域,普通的心理咨询师是缺乏经验和必要的训练的!这也是我们国内专业心理培训中重要的缺陷,我们只管认证却没有后续的训练和必要的督导体系。
有的时候,当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清理伤者的脓血或恶瘤时,最好就不要去拉开那个伤口!否则对受援助者的伤害是非常大的!而在实际心理救助中,我常看到心理救助者对遇难者家庭的伤痛做如是处理,打开伤口又没有能力处理伤痛,清理“脓血”,有的遇难者家庭被几批心理救助者访问,反复让他们诉说经历但又不能及时做专业救助和有效治疗!
最为典型被反复伤害的例子是被温总理抱过的那位从废墟中挖出的小女孩,事后又被各类媒体反复采访,每次都要让饱受创伤的她诉说亲历的场景,采访时记者所提的问题甚至根本就不会考虑是否伤害到小女孩?每次采访都只是满足了记者和媒体需要,有谁会意识到这样对小女孩的伤害比亲历地震更深更大呢?
所以,我个人觉得不能救助还不如就先放在那里,等时机成熟时再进行处理或者让他们自己自我修复!当然,心理救助者在灾区一般都待得比较短暂,卫生部的轮换日期一般是半个月,基本上是刚刚建立信任就得轮换了。
因此,在志愿者进行心理援助时,应慎之又慎,一定要应尽力避免自己给受援助者带来二次心理创伤。
在灾区的工作经历使我真实的体会到心理危机干预是非常慎重的,稍不留神或许我们就会在无意中做错什么,对于这些经历重大创伤的人来讲,如何让他们获得自己的选择权和安全感是至关重要的,地震使他们的安全感和控制感遭受极大的摧毁,为了获得新生,我相信人类一定拥有自我修复心灵创伤的能力,而我们只是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提示或者启发,他们就能获得新生,就像一个人在河边要过到河的对岸,恰恰这个人又不会游水,可是在河的附近有船,有皮囊,有木筏,甚至在较远一点的地方还有桥,但是这个人并不知道有这些可以过河的工具,因为他对这个地方确实很陌生,我们的目的不是让我们渡他过去,对于这些渡河的工具我们也不知道具体位置,可是我们知道它们存在着,我们能够做的事情是引导他怎样去发觉这些工具,同时又得由他自己选择用什么工具渡河。
尊重他人的意愿就是最好的心理支持,助人者自助,在他们身上我们也获得成长。
四、心理干预为哀者抚平受伤的心灵
强烈的地震对大多数人而言无异是个梦魇,许多人在几分钟之间就不得不面临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家园的残破,躯体完整性的破坏、亲友的死去,自己也成为了大灾难的幸存者。在这样巨大的心灵伤痛经验中,除了救援对幸存者现实生活和生存环境的安顿之外,地震后心理干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那些遭受了巨大财产和亲人丧失的幸存者调整和修复亲人丧失带来的重大心理创伤,这是一个急需面对与解决的问题。因为,在重大地震灾难后,幸存者往往需要面对丧失带来的漫长的痛苦,如何帮助幸存者以较健康的态度和应对方式来渡过这段内心的艰难历程,是我们心理救援专业人员所要作的重大而艰巨的工作。
所以,在地震后的心理救援中,心理干预工作者要让幸存者了解悲伤哀悼的正常过程,这将有助于处理幸存者的悲伤反应。引导幸存者以健康积极的应对态度来面对现实,告诉并鼓励他们可以藉由哭泣与倾诉来走出阴影,告诉他们悲伤反应是正常的、必须的、重要的、真实的反应,需要我们疼惜和接受我们自己的情绪反应,难过与哭泣是自然的反应,流泪有助于哀伤的释放,只有勇敢地面对和经历这些痛苦我们才能走向心理康复的过程。
鼓励幸存者积极面对并公开表达出他们的悲伤或痛苦,鼓励他们勇敢表达出对整个事件经历的描述,表达出对死亡者的各种感觉。而压抑悲伤的后果是我们无法与自身的痛苦接触,导致那些冰冻的悲伤情绪阻塞我们心理能量的自然流动。就像乌云满布的天空需要打雷和下雨才能雨过天晴一样,幸存者经历丧失以后的心灵中的阴霾需要眼泪的洗涤和发泄才能净化,而回避和压抑只会延缓心灵悲伤的修复。如果悲伤的自然历程被阻断则会有以下的心理表现值得注意:强迫性思念死去的亲人、死者情景不断的闯入性的闪回、希望和死者有关的一切都维持不变、灾难后幸存的严重内疚感甚至罪恶感。这些幸存者需要进一步的心理治疗和干预。
作为一名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能够亲临地震灾区对灾民进行心理救助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我为此感到自豪,我将把这段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经历永远珍藏在我的心中。
2008.8 (未完待续)
拓展阅读,请查看
我的博客richdcai.blog.163.com.
文章评论
云卷云舒
[B][ft=#3300ff,5,]"这次地震中灾区大批的学校几乎是第一时间变成废墟,令人心痛发人深思!可悲可叹!"[ft=#6633ff,,]那样的危房以及相关建造者就这样成为历史了![/ft][/ft][/B]
心悦
[ft=,2,]悯人之心,慈悲之怀,从来都是高于所谓专业的,致敬![/ft]
心缘
[ft=,2,]敬重易呈[/ft]
狮子王
[ft=,2,]谢谢师兄发表,上净下空师傅上人的开示,妙音以转载,非常感谢。[/ft]
喜臻
[ft=,2,]一个让我认为值得人尊重的人,易呈。向你学习[/ft]
宛仙心理健康咨询顾问
感恩蔡老师!让我们看到您的感怀,很受益![em]e183[/em]
momo
ganen!
常清净心
[ft=,2,][em]e189[/em][/ft]
momo
[em]e163[/em][em]e179[/em]!
佛山-俞微
震撼哪,师兄向你学习!菩萨无我相我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易鑫
很好。有经历、有体验、有深层次的思考。做的恰当到位。
易鑫
今年九月又要开会了!我们班长组织下吧
羚羊【拒闲聊】
感恩!
Meng-S-MX
转发不了[em]e136[/em]
逍遥子
感恩老师的慈悲情怀!感恩老师的智慧用心!感触很多,受益很多!宏举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