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墩 问道 .焦溪诗钞之十四 【一】

焦溪诗钞

白公问道

刺史访山阿    松阴鸟窠

居巢险恶    宦海风波

初识无鳞鲤    惊看短尾螺

欣然留翰墨    色相俱消磨

 
1.  
仙人墩,是焦溪东面秦望山的一个山峰,山清水秀、长松蟠曲,曾是唐代高僧鸟窠和尚隐居之所,离古镇约一公里左右。公元825年白居易来访,同鸟窠和尚和有一段著名对话,散见于各种佛学典籍。
2.  无鳞鲤:芦岐庵中有一池,内有珍品无鳞鲤,据传是鸟窠禅师放生,留下了这个珍贵鱼种。经过了一千多年,最令人扼腕长叹的是,十多年前,附近烟花厂爆炸,祸及池鱼,现在已经绝种了。
3.  无尾螺:芦岐庵中有一池,内有珍品无尾螺,是鸟窠禅师在焦溪所购,剪尾螺蛳,不能成活的自吃,能成活的放生。现在依然繁衍不息。
    

背景材料

公元825年,白居易受好友常州刺史贾鰊相邀,到常州客。席间贾鰊介绍当地民俗风情、坊间趣闻,还谈起了鸟窠禅师癖“巢居长松、酷爱螺”,白居易在杭州时就早有耳闻,鸟窠禅师曾在杭州的秦望山驻锡,以高僧大德、巢居鸟窠闻名于时,可惜无缘相见,于是提出要去拜访,贾鰊欣然同意。第二天,贾鰊与白居易各乘小轿,上秦望山寻访鸟巢禅师,经过半天跋涉,登上了仙人墩,南望芙蓉湖、水光潋滟,近处满山长松蟠曲,松涛阵阵、灵鹊迎客,果见鸟巢禅师在树上闭目养神。鸟巢禅师闻声下树,回到芦岐庵中接待。
    方丈室明窗净几,纤尘不染,一番寒喧之后,白居易道:“高山高树卧高僧,但当居高思危。”鸟巢禅师微微一笑答道:“高职高位冠高名,可知其高更险。”白居易闻言思忖,自己原本在朝任职,因言事耿直、两度遭贬,曾屈就江州司马,杭州知府,现在又外放苏州,还遭朋党蜚言攻击,确实宦海沉浮,前途风云、难以预料,鸟巢禅师不愧深隐高人。白居易临别,为芦崎庵的放螺池题写了“化螺”两字的匾额,此匾在清咸丰十年
太平天国毁寺前,始终挂在池后放螺亭内;历代江阴县志对此都有记载,说芦岐庵里有白乐天题匾额“化螺”。

图片 


 

文章评论

梁溪渔夫(不加群)

[ft=,1,&quot] [ft=,4,&quot]陌上野花方半开,家山不见旧时台。 伤心春色啼鹃泣,曾有高人问道来。[/ft] [/ft]

梁溪渔夫(不加群)

[ft=,4,&quot]《鸟巢迹》 魏璞[/ft][ft=,4,&quot] [/ft][ft=,4,&quot]重探灵迹到空山[/ft][ft=,4,&quot] [/ft][ft=,4,&quot]山下茅庵几扣关[/ft][ft=,4,&quot] [/ft][ft=,4,&quot]不为白云招客屐[/ft][ft=,4,&quot] [/ft][ft=,4,&quot]那教清境接人寰[/ft][ft=,4,&quot] [/ft][ft=,4,&quot]螺池水色经年静[/ft][ft=,4,&quot] [/ft][ft=,4,&quot]仙岭松声镇日闲[/ft][ft=,4,&quot] [/ft][ft=,4,&quot]拟约高贤同结社[/ft][ft=,4,&quot] [/ft][ft=,4,&quot]好移竹室住前湾[/ft]

惠山芳草

[ft=,4,]拟约高贤同结社[/ft][ft=,,&amp] [/ft][ft=,4,&amp]好移竹室住陶湾[/ft]

梁溪渔夫(不加群)

[ft=,3,&quot] 几年前,耶路撒路发生了一起公交车爆炸的恐怖袭击,炸死了十来个人,其中包括两名中国人,这两名中国人都是福建人,是去打工的。以色列政府立刻与中国方面联系协商赔偿事宜,但经过中国领事馆的核实,此两人系偷渡客,属于非法入境,于是使馆方面不再配合。[/ft][ft=,3,&quot] [/ft][ft=,3,&quot] 后来,以色列政府专门开了一个会,会议认为,在以色列国土上无辜死亡的人,政府都有责任对其负责,至于这个人偷渡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会议最后决定,对两名死难的中国人一视同仁地按照国民待遇善后。 [/ft][ft=,3,&quot] [/ft][ft=,3,&quot] 会后 ,以色列政府派专人到福建找到两位农民工的家人,抚恤金标准如下:   死者健在的父母按照每月[ft=,,times]1100[/ft][ft=,,宋体]美金的标准发放直到老人去世;未成年子女按每月[/ft][ft=,,times]1100[/ft][ft=,,宋体]美金的标准发放直到成年;有妻子的按照每月[/ft][ft=,,times]1700[/ft][ft=,,宋体]元美金发放直到去世。死者家属要求一次性支付,以色列政府也同意了,最后支付的金额是每位死者赔偿[/ft][ft=,,times]70[/ft][ft=,,宋体]万美金。所有相关的调查费用全部由以色列政府负担。[/ft][/ft] [ft=,3,&quot] [/ft]

无量真祖

先生可以挖掘一下民间流传故事和地名来历与变更,也许可以找到今天的真!从而追逐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