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耋耋百家咏中华”征稿启事(代发)

诗词

 一、征稿目的:为了繁荣中华民族文化,弘扬诗词优良传统,借助古代诗会形式,在大庆国际艺术村"八老诗会"的基础上,经原黑龙江省军区寇铁司令员(大庆国际艺术村首任村长)和唐作厚司令员的积极策划,拟通过网络面向全国、海外华侨、港澳台诗家征集佳作,汇编《耋耋百家咏中华》诗集,面向社会发行。
       二、征集对象:75岁以上男女诗家。
       三、征集内容:围绕老年生活,爱我中华进行创作,体裁为七言律诗,每人只限一首,符合格律,新旧韵皆可,并附百字小传、一寸免冠照片。
        四、征稿日期:从即日起到2014年1月末为止,以邮戳为准。来稿不收任何费用,书出版后,每位作者赠书一本。来稿要写清通信地址、电话与手机号码、邮编。小传一定要注明出生年月。
        五、本书编委成员:主编:唐作厚、衣殿臣;副主编:王颖、陆伟然、黄益庸;编委:邱杰、郑恢、丁继春、赵佩绂。
        六、征稿电子版请发:ntx1105cn@sina.com    负责人:聂体学,电话:15561850707。
纸面征稿请寄:哈尔滨市南岗区邮政街162号16楼2号  衣殿臣  收,电话:13836124925。邮编:150001;或:哈尔滨市香房区民生路东五道街十二号141信箱王颖 收,电话:13936678710。邮编:150040。
              
大庆国际艺术村"耄耋百家咏中华"编委会
二0一三年七月二十八日
(附件一 )            “八老诗会”耄耋咏中华作品
                                         
                                   一,黄益庸(87岁)
                          自笑人生如梦幻,匆匆已届耄耋年。
                          生多战乱忧愁事,晚赋升平幸福篇。
                          民族振兴虽共喜,国家强富待加鞭。
                          参加诗会同称老,仰慕前贤学乐天。
                                     二,丁继松(86岁)
                          吟坛八老唱龙江,一片诗情寄夕阳。
                          习习清风沁肺腑,杯杯醇酒暖心肠。
                          南疆浴雾千山白,北国挥镰万亩黄。
                          更喜今朝逢盛世,桃花开罢稻花香。
                                     三,郑恢(82岁)
                          国运蒸蒸万众欢,休官岂肯老林泉。
                          著文习字参诗会,练舞放歌入艺团。
                          协子课孙诚乐耳,助妻烧饭也欣然。
                          健身疗疾求康泰,胸展红旗霞满天。
                                     四,唐作厚(81岁)
                         八老吟声喜讯传,满腔热血洒云天。
                         诗家戮力开新境,书友同心著锦篇。
                         艺苑临风迎雅客,鱼湖泛水结情缘。
                         欣承国粹学唐宋,缀玉联珠写大千。
                                    五,衣殿臣(80岁)
                        八老观光艺术村,吟诗唱和友情深。
                        志同雅爱诗书画,道合欣求善美真。
                        笔下山川皆锦绣,篇中人物自精神。
                        飞觞共论复兴梦,且看中华万象新。
                                     六,陆伟然(79岁)
                        银发何妨心有情,满腔热血总翻腾。
                        山中古柏常青翠,岩下流泉昼夜鸣。
                        每忆烽烟神愈旺,但思国是力犹增。
                        谁言红叶秋将尽,我道征途尚半程。
                                   七,王颖(女•78岁)
                       黑鱼湖畔绿成茵,八老同吟盛世春。
                       烟水风光生画境,荷塘景色壮诗魂。
                       白公尚齿开新路,文相耆英启后人。
                       挥翰谋篇遂为律,长歌一曲酒行频。
                                  八,赵佩绂(76岁)
                       黑鱼湖水碧波扬,遍野良田稻谷香。
                       潋滟荷塘花锦绣,苍茫油海露芬芳。
                       一朝共聚歌华夏,八友同吟唱夕阳。
                       酒饮三杯诗百首,欣逢盛世寿无疆。
(附件二)      
古代四次"诗会"简介
唐宋两代一些官身诗人,在他们致仕赋闲之后,常常自我出资,相聚欢会,饮酒赋诗,以乐天年。据史料记载,从中唐到北宋三百年时间,曾出现过四次"古稀诗会",搞得有声有色,颇为后世文人所景慕与向往。
一,白居易的"尚齿会"
尚齿,即尊崇老人之意。据{全唐诗}及{唐诗记事}记载,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看,也就是大诗人白居易致仕的第四个年头,他在家乡洛阳举行了一次酒会,邀友赋诗,参加者为九人,号称"尚齿会"。因秘书监狄谦漠,河南尹卢贞年未七十,虽然与会,并未列入正式会员。白居易高兴之余,成七言六韵,以诗赋怀纪盛,其他六人也以诗相和,人各一首,甚是热烈。白居易所赋之诗,后人称为{七老会诗},其诗云:"七人五百六十岁,拖紫纤朱垂白须。手里无金莫嗟叹,樽中有酒且欢娱。诗吟两句神还主,酒饮三杯气尚粗。巍峨狂歌教婢拍,婆娑醉舞遗孙扶。天年高过二流傅,人数多于四皓图。除却三山五天竺,人间此会更应无"。白居易此诗还以题代序作了这样的介绍:"胡、吉、郑、刘、卢、张六贤,皆多年寿,予亦次焉。偶于敝居合成尚齿之会,七老相顾,即醉且欢,静而思之,此会稀有,成七言六韵以记之,传好事者。"这里所说的七老,即前怀州司马安定胡果,年八十九;卫尉卿致仕冯翊吉皎,年八十五;前右龙武军长史荥阳郑据,年八十四;前磁州刺史广平刘真,年八十二;前侍御史内供奉官范阳卢真,年七十二;前永州刺史清河张浑,年七十四;刑部尚书致仕太原白居易,年七十四。与会者都超过了古稀之年,岁数相加,恰好是五百六十岁,所以白居易以"尚齿会"名之。谁知此会刚过几个月,又有二老前来要求参加,白居易欢言接受,赋{九老图诗}相赠:"雪作须眉云作衣,辽东华表暮相归。当时一鹤犹稀有,何况今逢两令威?"并在小序中作了说明:"会昌五年三月,胡、杏、郑、卢、刘、张于东都敝居履道坊和尚齿之会。其年夏,又有二老,年貌绝伦,同归故乡,亦来诗会,续命书姓名年齿,写其形貌,附于图右,与前七老,题为九老图,乃以一绝赠之。二老谓洛中遗老李元爽,一百三十六归洛;僧如满,年九十五岁。"从上述所引{七老会诗}和{九老图诗}及其小序中可以看出,"尚齿会"为白居易首创,是一桩诗坛盛事,很有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二,杜衍的"五老会"
世界上的事情,常常是无独有偶。在白居易的"尚齿会"二百年之后,也就是宋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曾一度为相,与范仲淹共同主持过新政的致仕太子太师杜衍于家乡睢阳举行"五老会",饮酒赋诗,绘影图形,娱乐晚年。会上,杜衍即席赋{雎阳五老图}诗云:"五人四百有余岁,俱称分曹与桂冠。天地至仁难补报,林泉幽致许盘桓。花阴月夕随时乐,雪鬓霜髯满座寒。若有睢阳为故事,何妨列向图画看。"其他与会四老,也各赋七律一首,与杜公唱和。杜衍诗首句"四百有余岁",是指五老年岁相加而言,即杜衍本人,以太子太师致仕,年八十岁;冯平,前驾部郎中,年八十八岁;朱贯,前兵部郎中分曹南都,年八十八岁;王焕,前太子宾客,年九十岁;华世昌,前司农卿,年九十四岁。对于睢阳五老诗会,未能参与者以及稍晚的一些名家,如富弼、文颜博、韩琦、邵雍、司马光、张载、程颐、苏辙等人,也纷纷作{睢阳五老图}诗,酬唱相和,一时间诗坛热闹非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事隔八年之后,即宋仁宗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中秋佳节,翰林学士钱明逸,有幸看到了{五老图},随挥笔为之作序云:"夫蹈荣名而保终吉,都贵势而踏跻遐龄。白首一节,人生所难。今致政宫师相国杜公,雅量敏识,圭璋岩庙,清德令望,龟准当世,成功自引,得谢君门。视听难得者则安乐之,所谓难行者则恬居之。燕伸睢阳,与宾客太原王公、故卫河东毕卿、兵部沛国朱公、驾部始平冯公、咸以耆年挂冠,悠游乡梓,暇日宴集,为五老会,赋诗酬唱,怡然相得。宋人形于绘事,以纪其盛。昔唐白乐夭居洛阳,为九老会,于今图识相传,以为胜事,距兹数百载,无能绍者。以今祝昔,则林烈钜美过之。明逸游公门久矣,以乡闾世契,倍厚常品。今假守留钥,日登翘馆,因得图像,占述序引,以代乡校咏谣之万一。"数年之后尚有人和诗与作序,足见"五老会"影响之深远,令人难忘。 
三,文彦博的"耆英会"
杜衍"五老会"三十年后,即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在洛阳又举行一次"耆英会"。所谓耆英,即高年硕德者之称呼。文彦博共邀十二位老人与会,席间他即兴赋{耆英会诗}云:九老唐贤形绘事,元丰今胜会昌春。垂肩素发皆时彦,挥尘清淡尽席珍。染翰不停诗思健,飞觞无算酒行频。兰亭雅集夸修楔,洛杜英游贵序宾。自愧空疏陪几杖,更富款密奉簪绅。当庭尚齿尤多幸,十二人中第二人。"文彦博的这首七言排律,{全宋诗•六•文颜博卷}则题为{耆老会诗}。这里所采用的是司马光的说法,对于这次"耆英会",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一}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唐白乐天居洛阳,与年高者八日游,谓之九老。洛阳士大夫至今居者为多,继而为九老之会再矣。元丰五年,文潞公守洛,又为耆老会,人赋一诗,命画工郑负图于妙觉寺,凡十三人:守司徒致仕韩国公富弼,年七十九:守太尉判河南府潞国公文彦搏,年七十七;司马郎中致仕席汝,年七十七,朝议大夫致仕王尚恭,年七十六;太常少卿致仕赵丙,年七十五;太中大夫充天章阁侍制楚建中,年七十三;朝议大夫致仕王谨言,年七十二;宣徽南院使检校太尉判大名府王拱臣,年七十一;太中大夫张问,年七十;龙图阁直学士通仪大夫张涛,年七十;端明殿学士蒹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司马光,年六十四。本来是十三人的"耆英会",为什么文彦博在诗中说是"十二人"呢?对此{宋诗纪事}引{渑池燕谈}作了说明:"是时宣徽便王拱臣,字君祝,留守大名,贻书二公,预其数。"原来文颜博诗中所指的是实到人数,未包括王拱臣在内。值得注意的是,文彦博的"耆英会",影响也非常大,到了明朝,沈自晋还将其演绎为{耆英会传奇},广为流传。
四,司马光的"真率会"
司马光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以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居住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常与友人以诗唱和。神宗元丰五年,他参加"耆英会"引起兴趣,第二年自己也邀请了六位老人在自己家中聚会,大家相约"酒不过五行,菜不过五味,坦率交谈,不存芥蒂"。诗也不拘一格,或律或绝,一首两首皆可,因此这次聚会定名为"真率会"。就说主人司马光吧,他的{真率会"诗是两首绝句,而摒弃了传统七言律体。其一云:"七人五百有余岁,同醉花前今古稀。走马斗鸡非吾事,拧衣丝发且相晖,。另一首是:“经春无事连翩醉,彼此往来能几家。切莫辞斟十分酒,尽从他笑满头花,”司马光还以题代序,点名这次聚会实在春天,具体时间为三月“二十六日”。聚会出席者有七人,即“伯康(司马旦,前大中大夫)八十八岁;君从(席汝言,前司封郎中)七十八岁;安之(王尚恭,前朝仪大夫)七十七岁;正叔(楚建忠,天章阁侍制)七十四岁;不疑(王谨言,朝以大夫)七十三岁,叔达(宋道,前知州)七十岁;光(司马光,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六十五岁,合五百一十五岁。”这七人中,有五人参加了上一年文彦博的"耆英会",可见老人们是很喜欢以诗会友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真率会"前后,司马光还写了好几首涉及到真率会的诗,说明他对这次聚会的重视,乃至念念不忘。不仅如此,此后又组织了"真率社"还依然存在,范成大的{中秋卧病呈同社}诗便是例证:"近时洛社名真率,箪食壶浆取次游。试向西来老朝散,可能同事便相收。"到了南宋时,"真率社"的影响更为深远,似乎已超过了"尚齿会"、"五老会"和"耆英会",直到清朝还有人津津乐道,如赵翼{将入都留别蓉龛诗人}所说:"连宵置酒烦骊唱,往日联裾似雁行。别后定知真率会,也应为我一停觞。"
此文即将收尾,忽有所感,特赋{读唐宋诗会寄怀}一首小诗,以示期待:"唐贤宋彦树丰碑,洛邑雎域雅韵飞。若也今朝为故事,不知来者属阿谁?"
(原载文学期刊{岁月}2003年第二期,衣殿臣撰稿)

文章评论

雪舞

耄耋之年豪情高,诗情画意尽逍遥。八老同赋友情深,夕阳美景写傲娇。

迷糊

这个活动让我想起了国粹论坛的那些老耄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