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书家应知(3):不可不知的书法异体字
个人日记
不可不知的田英章书法异体字(转贴)
来自又一村:http://blog.sina.com.cn/sunyyc518
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追古”,即追摹古代书法家的古风古韵!经常临习碑、帖的人会发现,同样一个汉字,在古代会有多种不同的写法,也常见在一幅书法中同一个字会有多种不同写法,偏旁部首移位、多一点少一撇的现象时有发生。尽管这些字的写法在当今看来是错误的,在古代也是不规范的,但它却实实在在地流传了下来,还真有一点“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说法!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一是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朝代更迭会造成字的写法不一;二是即使同一时期、同一人、同一篇文章中的同一个字,书法家为了避免书写雷同显得不美观而变换多种不同写法,有些则是不惜故弄玄虚自己“造字”,把同一个字故意写成似是而非的多种写法。久而久之,文人墨客互相模仿,这些字就慢慢地流传下来,而成为异体字。尽管它是不规范和不被“官方”所承认的,但已是约定俗成。尤其是一些书法大家、官府名流,他们的字即在民间广泛流传下来,就成了今天的所谓“异体字”。而这种书法界流行的“异体字”,比官方承认的“异体字”要多得多!翻开《书法大字典》,你就会发现,同一个字有时多达几种甚至十几种不同写法,这就是“书法界的异体字”,已经约定俗成为书法界公认的“经典”。例如:大清康熙皇帝为承德避暑山庄题写的“避暑山庄”匾额中的“避”字,其中“辛”字下部就多写了一横,在当时就是明显的错字,但身边的众位大臣没有一个人敢说个“不”字,纷纷上前逢迎说“写得好”!到如今,这个字肯定会被判定为错字,但如果是写书法,它就是正确的!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异体字”!
如今搞书法展览,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这幅字不古!”如果出自大展评委之口,即使你的书法从章法、结体诸方面都相当不错,也很可能会被淘汰掉!这就是说你的字缺乏大量临习古人碑帖的基本功,没有根基,就不会被人看好!为了克服这个弱项,除了临习古人之外,一个捷径就是临摹“书法异体字”!
本文转贴的欧体书法大家田英章先生的“异体字”,就是他在大量临习古代碑帖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的常用、常见的“书法异体字”。临习并熟练掌握它,无疑会使你的书法往“古”字上“靠”会大大前进一步!别犹豫,行动吧!
附:田英章楷书《唐三藏法师玄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