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留有父亲足迹的老建筑
个人日记
哈尔滨位于道里区西九道街的东北电影院(现已无存)原名叫美国电影院,创办于1931年,出资创办人是犹太人。当时的西九道街叫保险街,1937年,美国电影院改名为大光明电影院,解放后才叫东北电影院。
该影院是一座二层灰色的欧式建筑。走进剧场,第一印象是高大、宽敞、明亮。一楼共有34排,每排28个座位。二楼两侧各有4个包厢,每个包厢里可坐5个人,后边有9排阶梯式的座位,整个剧场算起来可以容纳1200多名观众。这和当时道里的“丽都”(后来的“文革”影院)、“巴拉斯”(后来的“兆麟影院”)、“莫斯科”(后来的“话剧院”)相比,规模之大是鹤立鸡群的。
剧场舞台的下面是一个很大的地下室,是供画师画宣传板和放置布景、道具用的。当年苏联红军进哈尔滨的时候,附近的老百姓也曾把它当做避难所,进去做过防空演习。
由于东北电影院的舞台大、剧场大,容纳观众多,所以在上世纪40年代末曾一度改为剧场,上演过话剧和京剧。那时的电影院都是不清场的,循环开演,什么时候买了票都可以进去,也不对号。电影开演以后就有脖子上挂着一个大托盘的服务员在过道里来回地走动卖货。托盘里面装着饼干、奶糖、汽水和切成块的红心萝卜,只要观众一摆手,他就会过来。
解放后,大光明电影院改名为东北电影院,看电影也就实行清场制和对号入座了。文化大革命前,东北电影院的片源非常丰富,经常搞电影周活动。一会儿是苏联电影周:《奥赛罗》《第十二夜》《白痴》《复活》;一会儿是香港电影周:《抢新郎》《危楼春晓》《巴士奇遇结良缘》;一阵儿是印度电影周:《流浪者》《两亩地》;过一阵儿又是朝鲜电影周:《卖花姑娘》《游击队之子》……国产影片更是多得不胜枚举:《神秘的旅伴》《护士日记》《天仙配》《女篮5号》《铁道游击队》《五朵金花》《柳堡的故事》……
“文革”开始了,外国电影也就没有了。这段时间尽是单位组织大家看革命样板戏。“文革”后期也出现过几部国产片《创业》《青松岭》等。
“文革”一结束,电影事业马上蓬蓬勃勃地发展了起来。电影院也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一下子又冒出了不少的外国电影,如南斯拉夫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罗马尼亚的《沸腾的生活》,日本的《追捕》《生死恋》《望乡》,法国的《悲惨世界》,印度的《大篷车》……两毛五分钱一张的电影票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这时,电影院的工作人员个个身价百倍,人人都成了被追逐的热点人物,很多人为了看电影去巴结他们。排长队买电影票也成了影院门前司空见惯的景象。这时的国产影片也大量涌入观众眼帘:《甜蜜的事业》《知音》《小花》《牧马人》《庐山恋》《闪闪的红星》《少林寺》……不起眼的西九道街也因为东北电影院而变得天天热闹得像过节一样……
大约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电影票涨价了。2元、5元、10元,看《泰坦尼克号》甚至要花50元。随着电视的普及、电影票价的上涨,电影院开始萧条了。东北电影院也没有了昔日的辉煌。1989年,它还在惨淡经营着。一年以后,眼前的景象令人惊愕:一片废墟,东北电影院已无影无踪了,它被人们从地球上彻底抹去了!。
文章评论
想离开的背影
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