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慢性病,其实很简单

个人日记

       中医原本是国粹,多年来被遗忘了许多,如今渐渐复兴的中医,让国人重新认识理解,并让我们自己的国粹发扬光大。
       中医是以天人合一的叁个哲学观的整体理念与辨证论治、相似观的循证观点为最大特色的祖国传统医学体系的基础与核心。中医基础理论的学说主要包括分形阴阳五行学说,藏象五系统学说(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五运六气学说,气血精津液神学说(气:信息-能量-物质学三元-多元说),体质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及养生学说,分形经络说等,其中以藏象学说为核心,信息-能量-物质学说为基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用于指导临床诊疗活动。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同一时期蒙医、藏医受到中医的影响。在朝鲜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许浚撰写了《东医宝鉴》。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加之不规律的饮食,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蛋白、高脂肪,粮食的精细加工,加之生活压力的加大,久而久之很容易导致一些慢性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糖尿病、慢性胃炎、鼻炎等等慢性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从表面看,一些慢性病不会一下影响到生命,但是,让人们的生命质量大打折扣。高血压患者每天要吃降压药,糖尿病患者每天要测量血糖,甚至打胰岛素。胃炎患者发作时会感到胃部灼热,有饥饿感,但是吃东西后会感觉越发的饱胀,让患者忍受着痛苦的折磨。那么中医有没有治疗慢性病的方法呢?
   用西医治疗的人们都知道,用抗生素消炎,“而
滥用抗生素会导致抗药性细菌出现,并可传播给他人,直到无药可医的末日”这一危机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广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才会引起大家的关注。没有明确适应症的滥用、使用抗生素时间过长、剂量过大,与判断错了适应症的误用,除了延误病情外,都会造成耐药性的后
     近几年来,一位从事营养保健学的朋友 ,调理的慢性病不计其数。我随着跟踪学习了解采访了很久,渐渐对调理方法有所了解,原来是依据——中医的祛邪、扶正、固本。调理就是治病,平衡就是健康,久病不易补,清理是第一位的,无毒一身轻。把整个中医理论简单的概括起来,就是清、调、补。提高免疫力,病痛自然会远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