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菜
情愫流痕
那个年代,春忙过后农家院总是要添上一头小猪崽的。爷爷跟我说:“好好喂它,等来年卖了钱给你买新衣裳。”不知是为了爷爷的嘱托,还是因为来年的新衣,总之割草喂猪成了我幼时乐此不疲的工作。
猪崽的主要食物就要数这种矮墩墩的野草了,我不知道别处管这种叶肥色绿的杂草怎么称呼,而在我们鲁南一带,人们习惯称之为“马蜂菜”。
长在农家的孩子,对各种野草的辨识是必修的课程,割草更是最初级的劳动。无论是兔儿喜爱的“猫眼蒿”;羊儿喜爱的“马蹄蒿”;猪崽喜爱的“马蜂菜”,还是杂乱丛生的拉拉秧,幼时的我都能一一认得出。那时,和玩伴们相约在田间地头,边割草边嬉戏,间或上树摘果,时而下地摸瓜,想来总是一副美美的画面!
我割草的工具是一把圆头的小铁铲和一个竹编的小挎篮,主要的草种就是喂猪崽的马蜂菜。记得有一次,我和伙伴们玩过了头,等日头偏西时,我的小竹篮里还不及半,回家定会遭到姑姑们的奚落,于是我就采用了我们一贯的伎俩,用树枝把篮子的中部做“十”字撑起来,再把那半篮的马蜂菜盖在上面,看上去满盈盈的,回家后径直倒在猪食槽里,可谓神不知鬼不觉。而现在回想起,姑姑们怎么会识不透我的小把戏呢,只是大人们不愿戳穿一个孩子的自尊心,或者根本没有指望一个孩子去养活这头猪崽。可是每当我想起这些儿时的童趣,总会觉得愧对了当年那头为我换来新衣的猪喽!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关于马蜂菜的诸多往事也模糊在琐碎的记忆中。
一天中午,母亲端来一盘凉拌野菜,这看似极其普通却鲜见上桌的马蜂菜,令儿子很是新奇,不停的追问是何美味。而父亲和我却不以为然,乡野农家,谁又不曾饱尝过那些上苍的恩赐呢?香喷喷的荠菜水饺;浓涩涩的银银菜疙瘩汤;热辣辣的南瓜花菜煎饼,无不蕴含着浓浓地乡土气息!而那肥厚敦敦的马蜂菜,既然被赋予了“菜”的名讳,更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佳肴了,那墨绿如染的淳朴颜色和着绵长浓郁的泥土味道,更是让人一下子回到了广袤无垠的乡野田间!
马蜂菜从春天发芽,直到暮秋枯死,漫长的三个时节,它跨过了萎靡和衰败,密密麻麻遍布在田园间、果树下、畦田埂、沟渠畔,它不畏狂风暴雨,不惧烈日炎炎,生生不息,淡定自若,彰显出极其强大的生命力!或许正如传说的那样,马蜂菜遮蔽着太阳躲过了后羿的冷箭,神话赋予了马蜂菜晒不死的身躯,于是人们在无言的感叹中欣赏的远不止是它的美味,而更多是一种不畏艰难困境,不屈不挠的斗志和无欲无求的精神!
当下,家乡的马蜂菜正是朝气蓬勃,即便我已逝去诸多关于马蜂菜的记忆或其它,或许还参伴着某种意义上的悲哀和苍凉,而一切都成为了过去,不复再来,唯有重生!
2015年7月11日
苏北于绿萝阁骄阳正午
文章评论
心远
在鲁南每个农人家的孩子,大概都有一个这样的童年。读苏北文字,像又 温故了一遍自己的童年,这些野草我都认得,用树枝子把草支撑得看起来多一点,这事我也干过。读着这些,非常亲切。还有马蜂菜,儿时,它常也是我们家餐桌上美味。还好,我们无数次挥镰割刈,马蜂菜还在;无数次狂风暴雨,马蜂菜还挺立。祝福苏北!
梨雪榴火
小胖胖野菜在你的神来之笔也变得那么斗志昂扬
再见 希里
大叔好棒啊,要是当作我们高考作文题就好了,嘻嘻,赞一个。改天我把我写的东西给你看看呗?有空吗
撒哈拉沙漠
最爱凉拌!
暖夏
100分!
上善若水
不知是不是我们山东说的蚂蚱菜。农村的孩子也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是我觉得他们心中所承载的东西也许会稍微沉重一些。会早早的懂事成熟,并理解父母的艰辛。我还常常记起暑假时的雨天,可以休息不用去地里。我自己在屋里扎蝈蝈笼子,父亲在蜂窝煤的小炉子上煎茄盒,那时的心情平静平安。所有很多人回忆起最美好的时候总会回忆起童年。即使沉重也仍然不失美好。你说呢?
水晶
这些活动在我们幼师眼里叫传统游戏,现在正在推广呢呵呵
原野清风
故乡的田野、村庄,亲人,是生命中最难以忘却的印痕……马蜂菜,承载了童年的欢乐和记忆。乡村时光,尽管清贫,亦有那么多的欢乐和无忧。无奈的,却是再也回不去的岁月。短小精悍的文字,意蕴悠悠,浅浅感伤,令人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