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梦醒时分

个人日记

    也许是看多了古今中外的小说的缘故,也许是与生俱来的浪漫,年轻时曾经将爱情看的那样神奇而又圣洁, 梦想着若是有爱情伴着一生,那就是什么艰难困苦都不在话下!还以为爱情就是无私的奉献,甚至要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只要两个人同心同步,何必在乎周围的环境与两人世界之外的其他人呢!更何况什么物质生活就更没考虑了。
    就是这诸多的浪漫的不合实际的悬在高阁之上的梦想铸成我的婚姻。
    离开青年点后,我很快以最简单方式结婚了。婚前婆婆给了我们300元钱去置办衣物,我考虑她自己支撑这个家的难处(周还有五个弟弟两个妹妹)不忍心都花掉,只买了一两件衣服一斤毛线。还给周的弟弟妹妹买了礼物,除去路费,余下的回来交给婆婆。结婚那天,我是坐长途汽车,由弟弟妹妹还有几个同学陪着我去他家。那个年代结婚都不讲什么排场,在家里摆几座酒席,请几位至亲近邻而已,我根本也没在乎形式, 后来爸爸也赶来送我了,毕竟我是父母最宠爱的女儿。
    婚姻生活一接触柴米油盐的实际,马上就如同肥皂泡一般破灭了!

    首先是政治压力。因为周的父亲在文革期间因不堪忍受批斗而服药自杀,所以家里人在生产队很受压制。我第一次去他家时,还看到墙上贴着'周xx自绝于人民死有余辜!'的告示,我知道周的父亲是只身一人闯关东,靠苦干置下了家业,不应落得如此下场。尽管同情,但在外面还是觉得抬不起头!家里劳动力多,说好不让我出去干活挣工分。周是还乡青年,一直参加队里劳动,冬天还要去修水利或者上山打石头。这些体力活他也干得很吃力,而且因为出身不好,自觉低人一等,精神压力也很大。
    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后,我逐渐发现我们之间性格差异很大,以前从未看到他脾气暴躁的一面,现在常因为不值得的小事发火,且不分对象。开始时只对家里其他人大吵大喊而对我还好,可是我特别怕他和家里人有矛盾,总是在中间打圆场,平息事端。我还经常和家里人解释,说他是因为在家务农前途无望而心情不好又无处发泄,可他家人知道他的性格,并不听我为他开脱。反而因为我不会干家务活,尤其是做鞋,浆洗被褥,用锤布石锤被等等这些活计,从没干过,婆婆就不太满意,加之我不懂农村大家庭的规矩,显得和家庭生活方式格格不入。有一次,偶然听到婆婆在几个邻居面前说我的不是,我感到十分委屈而又不敢辩解,周回来后我就向他诉说,原以为他会安慰我几句,或是策略地劝劝他妈妈。没想到他却马上就去质问他妈妈,母子大吵起来。 时间长了,我感觉他实在是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就提醒他,可是说得多了,反而起了副作用 ——导致我们也经常吵,他要是和家里人发脾气,婆婆就说都是我出的主意,我特别冤屈又无处说。
    实在苦闷时,我就逃避,回父母家住些天,可是家里境遇不佳,我怎忍心再加重父母的负担呢?何况选择这条路是我自己一意孤行,当初不是没有其他男同学对我表示好感,只是我只觉得没有谁比周更需要我了,大义凛然地要和他共担风雨,认为自己对他及他的家庭如救世主一般,错将同情当成爱情。谁知会到如此地步呢?
    有两件事让我刻骨铭心,记到如今:一次是爸爸妈妈为了我的事去和婆婆论理,婆婆说:“他们自己要好的,我不知道!要离婚我也不管。”另一件是我和周吵架时,他说:“你那时自己愿意,要是不找你,我还许找个更好的呢!”虽然是气头上的话,但是太伤我的心了!就这两句话,如同重棒一般彻底击碎了我的梦!我才知道,我是世界上最傻不过的人了。至今为止,无论谁要是评价我这个人聪明,我的心底就会被针刺一下那般疼!
    那时真的是想到过离婚。几番思想斗争,我独自去找到妇联。那个妇联主任三十多岁,高门大嗓的,听我说明来意,站起来手一挥只问一句话:“你说要离婚?他反党吗?反社会主义吗?”我哑言了,就是离婚,也不能诬陷人家反党反社会主义啊!那时我们已经有一个孩子了,在那个年代,鲜见有离婚的。为了自己和父母的面子,也为了孩子,我打消了离婚的念头。就这样接受命运对我的惩罚吧!
   
    梦醒时分,我唯一的念头是不能在这个家生活下去了,要远走他乡!

    我和周说了这个想法,他也同意。恰好他在农村的一个初中同学,困难时期随母亲改嫁到黑龙江,我们和他联系上,每次都是我执笔给他写信,说明我们因出身问题返城无望,愿意远离家乡去黑土地谋生。他很理解也很支持,并且介绍说黑龙江还正是缺少有文化的人,哪个学校都缺老师,你们老三届高中生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当时,周的这个同学在生产队里当会计,在当地很有威望。投奔他去也一定会有个照应。
    决心已下,就和爸爸妈妈说了我们的打算。妈妈不舍,我便以“树挪死,人挪活”的老话开导她,并且乐观地预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们收拾了简单的行装付邮,在1972年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踏上了北上之路!
    
    
    
     

文章评论

其实不古怪

唉~~~在当时这种特定的年代,我们对婚姻的认知根本就没有现在的年轻人实际,总是错把同情当爱情,听不进父母长辈的建议,大姐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我只盼望大姐幸福的过好今后的每一天,祝大姐永远快乐![em]e178[/em]

从头再来

陈姐:你好!看了你的成长史我很有感触,我随没有下过乡,但是扛过枪,在云南当兵和知青接触过,比当兵的苦多了,但是艰苦的岁月更能锻炼人,更加丰富了人生的阅历。祝我们60岁的年轻人正视历史,总结经验,好好的度过最后的几十年。

寒若冰

大姐,也许我们的辛酸不同,但内心深处,都有不堪回首的记忆。如今,你能够敢于直面那种辛酸,说明你真的是人生的强者,也更理解了你现在的那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祝大姐幸福!!!

寒若冰

其实我理解的大姐,把这一切以这种形式说出来,是心灵的一种倾诉,是灵魂的一种解脱,是压抑的一种释放,是自己奋斗的无怨无悔,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感恩。期望着大姐继续。。。。。

自强自立 (禁言中)

[em]e179[/em] 谢谢写得好 ,文笔流畅 通俗易懂 妹妹佩服 。妹妹在听下文。。。。。。 [em]e160[/em] 谢谢辛苦了!

闲云野鹤

真是没想到您的婚姻也因为政治影响有此不幸 !我们的青春都做了政治的殉葬品 !可悲 !可叹 !

人在旅途

这些日子妹妹有事没来,姐姐等我回来细看,记住梦我啊[em]e163[/em] [em]e177[/em] [em]e187[/em]

郁茵

[em]e181[/em] 姐姐以流畅的文笔书写出那个年代的每个人的遭遇。等待姐姐是怎样从事教育事业的。

北雁南飞

初次来到姐姐的空间,欣赏了姐姐的佳作,被姐姐的文笔所折服,每篇文章都写得那样流畅,感人,让人耐读。读着姐姐的文章好像在和姐姐聊天,听姐姐倾述心语。特别是最近写的回忆录才刚刚开始就那么感人,期待你的后文。祝好,秋日愉快。[em]e179[/em] [em]e181[/em] [em]e163[/em] [em]e163[/em]

张老师[拒聊天]

[em]e142[/em] [em]e142[/em] [em]e142[/em] [em]e142[/em] 一口气读完你的多篇自传。我们是真正的同龄人,困难时期的饥饿,动荡的文革,婚后生活的艰辛......我们都亲身经历过。 文章写得朴实流畅,又是那么细腻,清晰。你有超正常人的记忆让我望尘莫及。真是记忆天才,了不起。期待着连载下期!!

天涯孤旅

姐姐的文章说到了我的痛处。在那个不可理喻的年代我们付出的太多了。 在我们还不懂爱情时,我们却选择了家庭。在我们还没有力量扛起家庭重担时,却孕育了生命,随之而来的是煎熬。 失败的婚姻导致了一生的悲惨,直到现在还要为当年的草率还债。不忍读,不忍写,和着血泪的过去,回忆就是在揭伤疤。 我们能忘记过去, 可是,谁为逝去的青春买单??不知姐姐有没有博客,我的博客里有五篇流着血的故事,不敢转到空间,空间熟人太多。不想惹麻烦。。 祝姐姐快乐!

敏而好学(小溪)

姐姐的经历就是和当时的政治大气候相关,姐姐的能力和知识定会改写人生!姐姐是越老越有福气,真的是~~~侠女姐姐![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