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背井离乡(下)

个人日记

     我流落在外乡的日子里 经常是夜不能寐。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会长时间的在院子里看星星。那时的天很蓝很阔,北斗七星很清晰。望着满天的星斗,我下意识地寻找属于我的那颗星,可总是无果。我迷茫无助,孤独之感油然而生!每当这个时候,我常常回到屋子里在油灯下给父母弟妹写信,排遣心中苦闷,诉说思念之情。偶尔会得到我的某个同学被抽调返城,有了工作或是上了师训班的消息,我也会为自己的前途渺茫而寝食不安。最痛苦的是没有书可看,走遍全村也找不到一本书,好不容易去一次县城找到旧书摊,买几本也是很快就看完了。有时看些过期的报纸,我连报纸中缝的几个字都看得很仔细!如同饿极了的人拣馒头渣一般。
    曾经有这样一件事:房东叔叔去长胜大队亲戚家看到一本老版的《水浒传》就借回来给我看。看得入迷,我也就忘了干活,正好家里磨了黄米面,准备包豆包。于是老周趁我不注意,将书藏了起来,虽然有开玩笑的成分在里面,我还是急了,我们又吵起来,无奈之下,他把书从柜子拿出来,我才安心去烀豆馅,做豆包。
    还有一次,那天不知为什么,我的心情郁闷压抑的不能忍受,便独自一人来到村后的小树林里大哭起来。可是脾气暴躁且不解人意的周随后赶到大声呵斥道:“哭什么哭,你这不是没事找事吗?”我望着他,瞬间,有一种仿佛不认识,十分陌生的感觉,眼泪也马上止住了。但是很奇怪——从那天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我都很少流泪了。直到现在,我还是一个惜泪如金的人!从此笃信,人是可以瞬间改变的!由柔弱一下子变刚强取决于受到打击的程度。真是应该感谢斥责我的人,因为这磨练了我的心智,更感谢伤害我的人,他让我学会了坚强!
 
    我们在黑龙江落户的第一个春节前夕,爸爸妈妈就让从没有出过远门的二弟来探望我,当看到长途跋涉,换了三次车又步行二十多里,才辗转找到我的弟弟站到我的面前时,我仿佛是在梦中,高兴的拉着弟弟接二连三的问这问那,不善言谈的弟弟回答不过来,只是笑着。妈妈让他给我们带来些日用品,还有给孩子吃的大米,因为这里没有水稻,所以孩子都忘记大米粥的滋味了。
    弟弟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亲眼看到乡亲们对我们的体贴和照应,他也曾跟着周一起去山里砍柴;一起去场院夜战打场 ,一起去生产队的简陋的食堂吃大锅的手擀面条。熟悉了村里的叔伯弟兄们,也住在房东家的北炕,也受到了北大荒人的热情款待。那时我们还没有自己的房子呢!

    1974年,和平大队的学校由初中升级为高中(那时叫“初中戴帽”),师资缺乏成了最首要问题,于是队长和村民都向大队推荐说,我们村里有两个正式的高中毕业生,一定能胜任教学工作。大队领导向公社中心校反映了这个情况,公社当即批准周去学校当民办教师,教物理化学两门课。他很珍惜这份工作,每天都认真备课,讲课也很受学生欢迎。干了一个学期,学校领导觉得他还很胜任 ,况且一个人兼两门课程也着实忙不过来,周又推荐了我去分担了他的化学课。那时我们已经有了第二个孩子,决定将孩子托付给房东奶奶照管。自此,我走出了家门,结束了三尺柴门的家庭妇女生活!
    第一次走进课堂时,我的心里还真是有些忐忑!尽管高中的课程还算是烂熟于心,但是毕竟不是科班出身,教法还得自己琢磨。好在以前教我们的老师都是精英,我极力模仿他们的一招一式,加之农村的孩子们朴实憨厚,勤奋好学,从不在课堂上为难我。相反,因为我教态认真,发自于心的爱学生,所以很快就和学生打成一片。除了课本知识,我还常常向他们描述外面的世界,多少次在课堂之外或是回家途中,我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和他们谈论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的知识趣闻,名人轶事。尽我所知,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启发他们树立远大理想,鼓励他们将来走出这偏远的村落!
    那时,民办教师是挣整劳力的工分,我们两个人的工分,到秋天去掉口粮款还可分得几百块钱,加上民办教师每月七块钱的补助,生活就不那么拮据了。但更让我欣慰的是,我的精神生活充实了,不再为窝在家里而烦恼了,我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价值,我能秉承父母的职业做一名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无论是民办公办我心足矣!
    在和平中学工作期间,学校简陋的图书角有我可看的书刊杂志,在学校里也有了我们谈得来的朋友:年长的葛秀峰老师,是我们宽厚的兄长,经常会在待人处事,社会经验等方面指导我们,关心我们的生活也是事无巨细。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小我们五岁的赵宪章,教数学却也爱好文学 ,喜欢诗词歌赋,节假日常常和我们聚在一起谈古论今。偶尔我们四人也会在我简陋的家里弄点薄酒素菜,在一起抨击时弊,抒发各自的不得志,发发牢骚,再喝个一醉方休!葛老师家离我家两三里,每次不管多晚都回家,赵老师离我家十多里,每次都住下谈到尽兴!翻开当年的日记,还有一首记录我们第一次聚会的诗:
记友人来访
忽闻有客扣荆扉,
石落深潭荡波微。
静思明月清高意,
低垂夜幕晓星稀。
常疑所处皆俗辈,
方悟世间有相知。
共叙衷肠话今古,
依依梦里论柳诗。
现在看这首诗简直太幼稚 ,也太矫情了。但还是一字不改的放在这里吧!)                        
     继弟弟来我家以后,妈妈爸爸也分别各来北大荒一次,那时没有电话,有什么事都是用信和电报联系。妈妈来的那次,事先写信告诉我们出发的大体时间,到时再拍电报。就在我们焦急的等待电报的时候,妈妈已经在讷河火车站下车了,她在候车室里一直等到天快黑了,也不见来人接她,方知可能没收到电报。无奈只好在车站附近住下。第二天早上,妈妈又回到候车室,找到站长办公室,委托站长给和平学校打了个电话,我们这边得到消息,火速找生产队长派人套车,那时的大轱辘车跑到讷河用四个小时呢!直到傍晚妈妈才到了我家,真是吃尽了辛苦。第二天妈妈出发前发的电报才到,妈妈这次为了看女儿,总共在路上折腾了三天两夜,滞留在讷河车站就是两天一夜。我无论何时,一想到这件事都觉得心里堵得慌!  但是妈妈说,亲眼看到我在外乡,生活安稳,得到诸多人的关心照应,她放心了!受点罪也是值得的!                                                          
                           
   在这段时间里,我是这样过着我的平静的乡村教师生活的:每天早上,起来做好饭,将孩子喂饱收拾好,送到房东奶奶家,我们中午在学校食堂吃饭,孩子就在房东奶奶家吃饭,一应事情都不用我管。奶奶照顾的很周到,饿不着也冻不着,有好吃的也尽着我的孩子。我觉得那就是我自己的娘家一样。下午的课上完后,因为农村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大多离家很远,所以放学早些。也没有晚自习。我回去后先接孩子,再做饭,晚上孩子睡了以后,还可以批改作业或是看看书。我把精力都投放在教学上,生活很充实。                

                     
 
   历史的车轮很快就转到了1976年。
    这一年是历史大转折的一年,也是惊心动魄,天崩地裂的一年!
    1月8日.敬爱的周总理逝世,全国哀悼,十里长街送总理。
    3月8日.世界罕见的陨石雨散落在吉林省永吉县。大大小小有3000块之多,其中最大的堪称世界之最的一块,达到1770千克。
    4月5日.以“悼念周总理,拥护邓小平,声讨四人帮!”为主题的四五运动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展开。
    7月6日.朱德总司令逝世。
    7月28日.凌晨3点42分唐山发生强烈地震,死24万人之多,伤16万人。
    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
    10月5日.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召开秘密会议。
    10月6日.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
    至此,历史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三位开国元勋相继逝世,也算是古往今来的难得一见的巧合,加之自然界的罕见的陨石雨——可谓天崩!
    唐山大地震,之前的云南西部地震,之后的四川松潘的地震——可谓地裂!

    这一年,我们在悲喜交加之中度过!带了好几次黑纱和白花,而十月里又欢腾跳跃庆祝粉碎四人帮!临近春节时,爸爸也风尘仆仆的来到了我的家,和我们一起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春节。我们心照不宣,但是都感觉到历史的转折点离我们不远了!这个年我们过得很快乐,爸爸给我们讲在辽宁流传的手抄本的故事,还和我们生产队长下棋,爸爸棋艺高,队长总是悔棋,有时也会偷走一步半步的。我曾偷偷问过爸爸:如果有可能,您还会复职回学校吗?爸爸说:这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你们几个孩子要是能有自己的工作,离开农村,我就心满意足了!听了爸爸的话,我憧憬着未来,隐隐约约感觉到:噩梦已经接近尾声,噩梦醒来一定是晴朗的早晨!

                                 2013.12.12        (待续)

                                                







文章评论

敏而好学(小溪)

姐姐在北大荒的经历就是知青生活的蓝本,既有心酸也有美好的回忆,我是边看边想象,因为我家猪哥19岁就从昌图到黑龙江讨生活,猪哥给我讲了很多北大荒人的生活习俗,我懂姐姐。还有姐姐讲的1976年的事情,我都参加工作了记忆犹新,随着四人帮的粉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一个美好的春天就要来临了。期待姐姐更精彩的下文![em]e181[/em] [em]e163[/em]

郁茵

[em]e181[/em] 姐姐的坚强性格与在北大荒艰苦生活的历练有关。姐姐也因祸得福,去了北大荒当上了民办教师,这次机会为姐姐日后从教打下了基础。姐姐不要太累啊,我期待下文!

荷叶

酸甜苦辣尽在心头啊,不过觉得欣慰的是老师当时得到那么多人关心,想起这些心理还是温暖的,再苦的生活环境,只要周围有情在,记忆里是幸福的。

悠悠钢铁

看了你日志,心中久久难平,我们这代人啊!谁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失落,有一段迷茫无助的痛苦,都有一种似乎被历史抛弃的感觉,对社会,对自己看不透,受过大公无私教育的我们,心地善良,却对世界失去信心。看天、苍穹蓝天好像与己无关,看地,广袤农村难道就是自己今后的漫长人生。时间总是不顾不问的从我们身边滑过,不再年轻的我们,只好落入世俗,结婚瞎混日子。 姐姐的苦,是时代的苦……姐姐的希望是时代的希望。姐姐终于可以与字为伍,还算幸运……

寒若冰

时间真的是一个化学反应剂,将生活这个五味瓶里装的甜酸苦辣,最后都 变成了淡淡的甜。而大姐您,就是将这苦与甜呈给我们的大师。赞一个!

其实不古怪

这真实的故事虽是大姐的亲身经历,可我读来却似一个个传奇故事。大姐一生历经沧桑,可在您的文章里很难看到您对世道的不满,对生活的抱怨,可见大姐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能认识大姐真好!

闲云野鹤

我又盼到您的文章了 !我看到您在非常压抑无助时 ,一个人痛哭的情景 ,不能被人理解 ,不能被人安慰 ,您在逆境和打击中没有眼泪 ,只有坚强 !看到和弟弟重逢见面如在梦中 !看到您父母去看望您的一路艰难 !看到当年写信打电报的信息贫困 !------不由得又连想到我的当年 ! ! ![em]e109[/em] 天生我材必有用 !您终于能见到曙光了 ! 我为您噩梦醒来而高兴 !为人尽其才而欣慰 ![em]e100[/em] 拭目以待《续集》 ! [em]e181[/em]

兰舟

那时大米罕见,觉得大米饭特香,大米粥特好吃,现在怎么也吃不出那个味儿!

天涯孤旅

我很相信缘分,譬如和姐姐,相同的经历,相同的命运,相同的悲哀,相同的欢乐。总是能引起我的共鸣。 姐姐很勇敢,坦然面对过去,坦然讲述自己的故事。我不敢,我也曾经试图写过那段经历,最后,还是用了第三人称。 我不抱怨知青的道路 ,我认为,生命中曾经有过知青的经历,是份荣耀,但是,我抱怨在这条路上所遇见的人,导致我悲哀的人。那是一份劫难,一份冤孽,那是一生的债务。生命中的曾经,是要负责的。我为此付出代价。 1976年,难以忘却。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是《难以忘却的记忆》。让历史抚平伤口I吧,但愿不要重复历史! 问候姐姐,冬安笔建!

喜清

[em]e179[/em] 又看到您的日志了,写得真棒![em]e179[/em] 之前我就猜到了您一定有写日记的习惯,不然怎么有些事发生的时间记得那么清楚,果不其言,您的这个习惯太好了!看到1976年的大事记,许多往事如电影般从眼前掠过。。。。

喜清

[em]e142[/em] 夫妻俩都当上了民办教师,值得庆贺![em]e142[/em] 这在农村是上等生活啊!

喜清

我先生的舅舅家就在长胜村,那年他独自去江北就是因为他父亲的成分问题,交通不便,路途遥远,天气寒冷。。。。现在想想都不知怎么深一脚浅一脚地找到那里的,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那里现在一定变化不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