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昔——遥远记忆

个人日记

    东北有一首童谣:“拉大锯,扯大锯,姥家门口唱大戏。接闺女,唤女婿,小丫蛋,也要去! 人家不带她,骑着毛驴就赶去。”
    我小时候,一听到小伙伴们唱着这首歌谣 ,或者是看到人家跟着妈妈去姥姥家串门,总是十分眼馋!尤其是每到节假日之前,有的小伙伴骄傲的告诉我们:明天我不来和你们玩了,妈妈带我去姥姥家!然后就会就在第二天看到他(她)穿戴整齐,满脸喜色,牵着妈妈的手,走出院子——还不忘向我们频频做鬼脸。那时的我,就会很惆怅很失落地目送他们,渴望羡慕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因为我一直长到六岁,还没去过姥姥家呢!
    我生在长春,恰逢战乱,别说走亲戚,通信都不能及时收到。姥姥家在土改之前,就从东北弃家到北京定居,因为两个舅舅都在北京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所以别说我没有去过姥姥家,就连妈妈结婚后也一直没有回过娘家! 
    我六岁那一年,弟弟刚刚一岁,妈妈决定要带着我和弟弟去北京姥姥家! 
    我欣喜若狂,早早就飞来飞去地向小伙伴们宣布这一喜讯:我也要去姥姥家了! 临行前好几天,我兴奋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每天还要把新衣服试一遍,板着指头算日子,恨不得时钟走的快点,太阳落得早点!
    终于盼到了动身的那一天。爸爸送我们去车站,反复叮嘱我要听话,要帮妈妈照顾好弟弟,见了姥姥姥爷要行礼问好,我不住点头答应,其实心早就飞到北京了! 
    姥姥家住在西城区武王候胡同。舅舅带我们一进院子,只见姥姥迎上来一把抱住我,满眼是泪的喊着宝贝,我看到妈妈正抱着弟弟给姥爷行礼,忙挣脱下地,给姥姥姥爷行礼 ,姥姥擦着眼泪又笑了!我看到几个大人们在一起诉说离别之苦和彼此思念之情,我能听懂一大半,坐在旁边不住的端详着和蔼可亲的姥姥,慈眉善目的姥爷和忙着端茶送水的舅舅。一点陌生感都没有,也许这就是亲情所致啊!
    这次去姥姥家,许多细节都不记得了 。但是有三件事却让我永生难忘:一是舅舅舅妈卧室里的一个非常漂亮的大洋娃娃,让我爱不释手,临走时,忍不住偷偷和姥姥说,想要带回家去,姥姥马上告诉舅妈,于是我就抱着这个娃娃上了火车!二是姥爷亲自送我们到车站,在月台上,姥爷隔着车窗向我们挥手,妈妈和姥爷都不住地流眼泪,我望着姥爷随风飘动的白胡须,也扑到车窗上大声哭起来。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体味到离别的滋味!
    第三件事:在车上有一个邻座的阿姨,抱着一个和弟弟差不多大的孩子,十几个小时,她不吃不喝也不睡,只是不停的抱着孩子亲,不住地喂他吃的喝的,还喃喃地对他说话。后来在阿姨和妈妈的对话中,我知道她是个护士,已经报名参加了志愿军,不日就要上朝鲜战场。这次是去老家送孩子让婆婆代养,难怪她那么不舍地亲着孩子!后来长大些我对抗美援朝的事件格外关心,就源于这次火车上的相遇。
     第二年,姥爷73岁生日那天给妈妈寄来一张照片,背面的题字是:《一九五二年七月三十日,正逢我七十三岁生辰。摄影留念。令女遵嘱:努力工作,教导子女勤学。老父亲笔示次女玉增》这张照片我一直保存着!
    两年后,姥爷去世。由于路途远工作忙,也因为我们姐弟们的拖累, 连同后几年的姥姥去世,妈妈都没能去奔丧。这也是妈妈一生的隐痛!


    这就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次去姥姥家。遥远的记忆,却永生难忘!



文章评论

滨滨

童年的往事,随着时光的流逝,但那深深的记忆让人永远印在脑海之中。

[em]e109[/em] 好感人!樱花含着泪花读的!这就是亲情!

人最怕的是别离!

敏而好学(小溪)

感人的记忆,我没见过姥姥,但我有姥姥的遗物一副金耳环,我问过老妈这副耳环是姥姥过世摘下来的吗?妈妈说;不知道,我就你一个女儿你留下吧。这真是一百多年的东西啦,上面还有字呢,我要好好保存。

一品川娇

好熟悉的儿歌,记忆犹新。最痛苦的不是离别,而是离别后的回忆。[em]e109[/em]

其实不古怪

大姐的文章也把小草带回了那遥远的回忆,大姐比我幸运,还看到了慈祥的外公、和蔼可亲的外婆,我因为是兄弟姐妹中小的,妈妈生我的时候、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早就过世了。小草只能在妈妈的叙述中想象他们的慈爱。大姐,回忆虽有些伤感,但我觉得是美好的。

兰舟

我也和不古怪姐姐一样不知外公外婆长什么样!连张照片都没有。姐姐回姥姥家那唯美的片段让姐难忘!让人羡慕!让人向往!

无名草

好熟悉的儿歌.小草小时候也经常唱.幸运的是小草能经常见到外公外婆.每次从外婆家回来都会恋恋不舍,小草特别能理解姐姐的心情,[em]e163[/em][em]e163[/em]

闲云野鹤

我太羡慕您还能有这样温暖的回忆 ! 我一生没有见到过姥姥和姥爷 以及舅舅!听我妈妈说姥姥死的早 ,姥爷是“张作霖”手下的军官 ,随“张作霖”一起被日本人害死了 。舅舅也在战乱时期没有音信了!我妈妈只是告诉我舅舅叫“祝俊峰”。可惜一直到我妈妈死也没有一点音讯 !

悠悠钢铁

我与你相反,我是姥姥家的常客,因为在曹家,我母亲没有地位,我是领养的更没有地位。我非常同情你与姥爷分手的这个记忆。 这三件童年的记忆,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可以想象得出,对你是那么的深刻,对一个小孩是那么的刺激。

喜清

你遥远的回忆有快乐有悲伤有无奈,而那熟悉的童谣,让我也年轻了许多。我从没见过姥姥姥爷,见过两个舅舅和两个姨,其中走的近的一个四舅——旧社会是富农家庭的当家的,带给我的是入团被卡,进红卫兵组织遭拒;而老姨给我的印象是一个乡下女人的无奈,一连生了八个儿子,饱尝了操劳奔波伤心绝望,有缘的是临终我们见了一面,我先生让她念阿弥陀佛。劝她到极乐世界去吧!我的儿女和儿女的孩子都是姥姥姥爷带大的,我相信在他们的记忆中姥姥和姥爷一定是最亲切的。

喜清

喜欢看姐姐的回忆,不仅能体会家的温馨亲人的关怀,更多的是时代的脉动和人们的奋进与挣扎。期待下文!

自强 自立

很羡慕[em]e179[/em] !我从来没有去过姥姥家,因为母亲与父亲结为夫妻,母亲也没有回过娘家。究竟什么原因我也不知晓,因为母亲走的时候我太小。

冬梅

又读大姐新作,另我再次钦佩,流畅的文笔,清晰的记忆,生动有趣![em]e179[/em]

五谷丰登

那时车辆很少,交通很不方便,信息也不灵通,确实是忠孝难两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