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西夏王陵

个人日记

        2014年8月11日4:40,偷偷的随“安徽旅游论坛宁晋之旅文化大咖团”出发,前往千里之外的宁夏、山西,开始为期八天的“私奔”之旅。旅游专列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12日中午到达银川。中餐后,一行前往神秘的“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又称西夏陵、西夏帝陵,座落在银川市西郊贺兰山东麓,距市区大约35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被世人誉为“神秘的奇迹”、“东方金字塔”。
图片
      西夏王陵造型独特,是被蒸发帝国西夏国历代帝王的陵寝。西夏帝国雄踞中国西北部长达200年之久,却神秘的消失了。这次我们去的是3号陵——
泰陵 泰陵位于西夏博物馆西南,俗称“昊王坟”,是旅游者经常参观的一座王陵。茔域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整个陵区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历经千年,地面建筑虽遭严重破坏,但陵园的阙台、陵台基本完好,陵城神墙、门阙、角台大部尚好,布局清晰可辨。 图片
       
西夏是十一世纪初以党项羌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自1038年李元昊在兴庆府(银川市)称帝建国,于1227年被蒙古所灭,在历史上存在了189年,经历10代皇帝。其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最鼎盛时期面积约83万平方公里,包括今宁夏、甘肃大部,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新疆东部及蒙古共和国南部的广大地区。前期与北宋、辽平分秋色,中后期与南宋、金鼎足而立,被人形容是“三分天下居其一,雄据西北两百年”。 
图片
 
图片
      西夏博物馆。
西夏王朝由党项人建立,文字、风俗都与中原汉族不同。王朝灭亡后西夏的城市、历史也都神秘的消失在戈壁之中,成为千古之谜,直到近代才被发现解读。在西夏博物馆内藏有丰富的西夏王朝文物,其中很多西夏文的石刻和带有西夏风格的壁画都是珍品。
图片
                       塔林
图片
      阙台位于陵园南端,于中轴线两侧对称排列,东西相距离20米,由黄土筑成。阙台正方形,边长8米,高7米,上部内收,顶部有一小台基,其上散有残砖瓦,推测为原有建筑。阙台是低龄区别于陪葬墓的特征之一。 
图片

图片
      
图片
    每一座陵墓都是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四周是角楼,角楼内凑拥着陵园,园内有门阙、碑亭、内外城墙、献祭台等多层建筑,还有神墙立柱围绕,十分壮观。 
图片
 
远处的贺兰山麓沟壑纵横,巨大的倒立半圆形陵墓立于荒地之上,历史沧桑近在眼前, 使人顿生悲凉壮阔的沧桑之感。 
图片
      开放的3号王陵。西夏王陵受到佛教建筑的影响,使汉族文化、佛教文化、党项族文化有机结合,构成了我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在我国119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西夏王陵是惟一的以单一的帝王陵墓构成的景区。 
图片
      月城位于碑亭北,呈东西长方形,东西距120米,南北距52米,墙基宽约2米,高0.7米,占地约10亩,北与陵城南墙相贴。城如月牙露出,故名月城。月城南墙正中有门,石道两侧有石像生基址。  
图片
      
神秘的西夏王陵是银川西部贺兰山下的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它是人们领略西夏文化、寻古探幽的旅游胜地,它以诱人的魅力和与中原地区迥然不同的西夏文物古迹而具有无限的吸引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