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老法师开示:净空法师:孝养父母比供养三贤十圣的功德还大

净空法师开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净空法师:孝养父母比供养三贤十圣的功德还大

佛说:孝养父母,比供养三贤十圣的功德还要大。

佛陀的教诲,第一就是教我们孝养父母,知恩报恩。孝养父母是觉悟的行为,一切诸佛菩萨没有一个不孝养父母的。孝顺是随顺性德,不是随顺烦恼,不是随顺无理的要求。懂得孝道,懂得孝养父母,佛法才有根。佛法是师道,在佛法里面有没有成就,实在说要看他对于这个师道做到了多少。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人懂得孝亲,而后才知道尊师,所以至善圆满的教育还是要从孝亲尊师上去扎根。
 
人不知道孝顺父母,就不会懂得尊师重道,这是一定之理。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我们的身命得自于父母,法身慧命得自于老师,所以孝亲尊师常常是相提并论。
 
孝亲非常重要,从孝亲这才能够尊师。我们对老师真正能够尊敬,老师的我们才能真正得到。做师长的,要教学生孝养父母;做父母的,要教子女尊师重道。佛法教学的目的,是教我们开发性德,教我们明心见性的。我们的心地,本具无量智慧、德能、才艺;孝道与师道,是开发心地宝藏的钥匙。性德是你自己本有的,本有,哪有不能开发的道理?这开发的工具,就是孝敬

 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孝敬这两个字摆在第一。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没有不孝顺父母的,没有不尊敬师长的。学佛的人不晓得孝顺父母、奉事师长,你这个佛法决定是不得其门而入。不孝父母、不敬师长,这是违背性德,去搞六道轮回。一个人,如果不孝养父母、不奉事师长,什么成就都谈不上。

 真能行孝的人,佛菩萨都降临他家里呵护保佑。佛经上说,照顾自己的父母,这个功德等于供养佛。佛常讲,你家里有两尊活佛,那就是你的父母。不孝养父母,而去供养佛,佛不会接受。我们要以孝顺父母的心,来服务每位老人;以恭敬佛菩萨的心,来恭敬每位老人。大乘佛法,是以孝道为基础;孝道到极处,就圆满成佛。要帮助父母破迷开悟,常生欢喜心。养父母的身,养父母的心,养父母的志;志做到圆满,孝道才圆满。

 佛门讲,能够劝父母念佛求生净土,叫父母从此以后永远不再受轮回的苦报,这是大孝。家教,是根;圣贤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圆满。人,如果具有孝悌之心,就一定会守礼。把父子、夫妇、长幼的关系处理好,是孝。喜欢成就别人,把人事关系处理好,是悌。孝,是圆满的性德。五伦八德,做得圆满,才算是真孝。好好地念佛、学经教,就是孝养父母。不孝父母、不教子女,乃佛门中之罪人。

 真正的善根,是孝道;真正的福德,是念佛。净业三福第一条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基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修行要从这里开始。不孝顺父母,怎么能成佛作祖?
 
孝养父母,我们有没有尽心尽力去做?你要不能尽心尽力孝养父母,你那阿弥陀佛白念了,不能往生。佛家讲的孝养父母,是指修行有了成就,这与世间讲的有所不同。你能够如教修行,修得有成就,你就是孝养父母

所谓一子成佛,九代的祖宗都享天福,这是孝养父母到了极处。真正孝子念佛,往生净土,不但报今生父母之恩,也报累劫父母之恩。如果你学佛,修行得不好,就是大不孝。我们念佛要得一心不乱,要得功夫成片,要往生决定有把握,要从孝敬修起。

净空法师:顺利、成功靠孝敬;所有的挫败都是在孝敬上缺了德

开智慧,智慧正,理念正,思想正,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然契合性德。性德是自然的,绝不是哪个人制造的、建立的、要求别人做,不是的。父子的亲爱是天性,没人教,那是真爱,一丝毫虚伪都没有,这就是自性,自然流露的。恭敬,全是性德。
 
是性德的根,这根本。其它的德目,五伦五常四维八德都从这里生出来的,那是细目,根就是。印祖在《文钞》里用诚敬,真诚、恭敬这都是讲到根本,根本的根本,做人、做圣人、做佛都要用这个根本。没有这个根本,无论做什么事情,人天以上的善道,大概都得不到。好事做得很多,不孝父母、不敬祖宗、不敬老师,这根本没有,做再多的好事,没根!你说你真正做好事,哪有不孝父母的道理?怎么能把父母丢掉呢?把老师忘记了?这不可能的事情。念佛的人,念一部经、念几声佛号,都要把功德回向给父母、回向给老师,这表示什么?没把根本忘记,念念跟根本连着,没脱节。
 
我们细心思维这一生思想、言行、挫折、失败,或者成功、顺利,细心去思维,找它的原因,你会找到。顺利、成功靠孝敬;所有的挫败都是在孝敬上缺了德。表面看好像很成功,最后惨败,来生堕三途就是惨败。这个事情可太多了,不是假的。所以要调众生,先调自己。自己没有六和,没有三福六和,这两句做不到。调众生,宣妙理,帮助大家建立共识。

净土法门,是佛知见。持名念佛,即从容中道。

这是一个暗合道妙的大法,可惜知道的人不多。见到这个法门、听到这个法门能生欢喜心、能依教奉行,必定是具足孝敬,大根大本之人。他对净宗并不是很了解,他有那份孝敬的心,他一样的成就、圆满的成就,往生的时候预知时至,非常自在、潇洒的走了。我们看到、见到的不少,是真的,不是假的,他所凭的就是那份诚敬。所以我们要学,要从根上学,根越深越好、越大越好。怎么样叫大?心大、量大,根就大;心深、量深,根就深。那么这也就是说,菩萨教化众生必须具备的头一个条件,众生理明白了。——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88集  2012年12月25日讲于香港

净空法师:学会吃亏
末法这个时期,我们有“我”,人家赞叹我们会欢喜;别人毁谤我们,我们会怨恨、会生气,这就是道地道地的凡夫,连小乘须陀洹都比不上。小乘须陀洹虽然没有断烦恼,他有修养的功夫。你赞叹他,他不会生欢喜心,为什么?他知道很惭愧,你赞叹我,我跟诸佛菩萨比差远了,不值得赞叹;你骂他,他不会生气,不但不生气,他承受了,消业障,修忍辱波罗蜜。毁谤的人、羞辱的人、陷害的人、障碍的人都是我的善知识,替我消业障。他们造罪业,替我消业障。我怎么可以怨恨他?我应当感恩,这就对了。真诚慈悲心从这生出来了,所以学佛、学圣人,就要学吃亏、要学上当,要从这些逆境上去修。吃亏上当受不了,你怎么能成就?!
 
中国传统文化浓缩起来实在讲,只有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每一个字里头意思深广无尽、无量无边。是我们的性德,我们丧失掉了。这十二个性德收回来,就是圣人、就是菩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就十二个字。真正希圣、希贤,希望自己成圣、成贤,这十二个字可不能忘记。这十二个字是大根大本,一切善法都从它生。
  “‘温和’指仪态之温良和美。”
 
你看到这个人,举止动作,心地善良,表现在外面,温和、平等、清净,显示他的智慧光明。
 
“‘寂定明察’。”
 
现在社会,特别是年轻人,心浮气躁。心浮气躁的反面就是“寂定”。寂静,大定之中。心是“寂”,没有染污;心是“定”,没有动摇。“寂”就是清净心;“定”就是平等心。“定”,不动。清净平等心生智慧。“明”是智慧,智慧能照了一切诸法,就是“察”。菩萨表现给我们看的。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521集 2013年11月29日讲于马来西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