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证
个人日记
高中同学甲,拿到老师的作文题目:考证
想了半天
首先进入脑海的是大街上的小广告:考证,后边一溜电话号码
以老师的聪明才智,肯定不会关心考假证
高中生能考什么证呢?充其量已经拿到初中毕业证,高中毕业证还没有拿到
肯定不是
诶,是不是跟考古学一样的,研究某个东西的来源那个意思?
看来是
就是了
无论什么艰涩难懂的文章,无论多么风马牛i不相及的结论,无论什么稀奇古怪的事物
只要前面加上三个字
据考证
立马让人陡升敬畏
不得不奉若神明
看来今天语文老师的题目意思,就是让俺对个什么人或者事儿做一番考证
哇哦,明白啦,明白了,命——白
命白是家乡话
想起来漂亮的化学老师
张口就是:命白了吗
出嫁了,换老师了
不管她
命白是家乡话
想起来漂亮的化学老师
张口就是:命白了吗
出嫁了,换老师了
不管她
当时文思泉涌,如庐山瀑布一样飞流直下三千市尺
等于一千米
也就是一公里
两华里
两华里的水冲下来,淹不死人也砸死了
由P=F/S推导出 P=ρ*g*h,这是一个叫帕斯卡的外国爷爷说的,千真万确
跟他不熟
考证他的任务还是交给别人吧
回到开始——当时文思泉涌……
对了,考证——考证——
同桌已经开始写:
我家世代姓张
原来可以这么写???
太容易,简直不屑一顾。可我家世代不姓张
只好写:据考证,我家世代姓王
只好写:据考证,我家世代姓王
文思戛然而止,写不下去
王姓五源九望十一支,哪条血脉是俺家?
上推三代,姓王不错
据考证——家谱——载,世居德州运河之畔,山西洪桐县而来
就是了
燕王扫北之前的德州王家没事儿了
细考之,嘻嘻,我有料,不怕爆
妫姓,虞舜之后,齐王田氏后,“居北海、陈留一带”,此河南地,不列。而古帝王年代不可考,况此支至田齐才成姓氏,位当姬周之后
姬姓四支:周文王子毕公高系:布韩赵魏三国,山西居之,暂留之
周灵王太子晋系:布太原琅琊,有门儿。太子晋是太原望始祖兼王授姓始祖,琅琊望以其为始祖
周平王太孙姬赤系:居山西,暂留之
周桓王二子成父系:居临淄,不列
“现今王姓大半出自姬姓”(据考证)
激动中
子姓,亥七世有成汤,至纣王时,杀叔父比干,比干之家因王族而称王姓。由河南卫辉迁甘肃天水、山东东平、河南新蔡、新野、焦作等,不列
赐姓改姓:莽新时,王莽改燕太子丹玄孙嘉及刘氏诸侯为王姓。五代刘去非改姓王,传世不可考
少数民族改姓:主要有北朝西域人支颓褥子支收,随孝文帝到洛阳的可频氏等鲜卑人全族、隋唐际羌族钳耳宗、钳耳干兄弟、营州地区高句丽诸人、唐高宗回纥五哥之等人,另外匈奴、契丹、女真、蒙古、满等有改姓王氏者散见于历代,传世不记,不可考
宗族九望
元城望:河北大名。出妫姓,秦灭齐,田氏之田安奔东平,四世孙贺之孙女政君为宣帝太子妃开始,此支始望,莽新灭,败
东海望:山东郯城。周灵王太子晋系,东汉末王朗始,东晋孝武帝终
太原望:山西太原。周灵王太子晋系,东汉王泽始,东汉分晋阳支(三国魏司空王王昶)、祁县支(三国王允)支,司马懿专权时祁县支灭。王湛随晋南迁,孝武帝时挤垮东海望之王雅,南朝宋取东晋,南迁太原望败,未迁一族仕北魏孝文帝,后败
琅琊望:周灵王太子晋系,西晋竹林七贤王戎,从兄王衍女为惠帝太子妃,从孙西晋卧冰求鱼者王祥,琅琊望最初名人。随晋南迁,王导王敦兄弟与司马氏共天下,成帝时离开权力中心转为文,出二王书法家。后,王家投北魏至北魏分裂,琅琊望衰。隋灭陈,南朝琅琊望北迁关中、河北、河东
京兆望:周文王子毕公高系,以信陵君魏公子无忌为始祖,西汉时居霸陵,京兆尹地也,故名。后周王羆始,大兴于唐,唐灭望败
开闽望:唐德宗朝,琅琊望王晔任固始令成支,唐灭,王审知为闽王,945年灭于南唐
九院望。其先辽西人,宗族无载,后迁洛阳。五代十国王审琦始,其九子为宋初高官,号“九院王”,显赫北宋一朝
临川望:江西临川,太原望分支。王用之子王益,孙王安石。五代而衰
三槐望:琅琊望分支,王言始,显于两宋。王巩与苏轼游,苏送“三槐堂铭”,此望以三槐为名。南宋国灭,族谱丢失,明清复勘宗谱。北宋灭时,三槐望中人迁江浙,成昆山支。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以及在洪洞大槐树迁徙,山西人分迁冀鲁豫苏浙甘地,太原望和三槐望后人遍布中原
转晕了
也明白了
终于明白了
我家世代姓王
那叫源远流长
只提德州运河之畔本家王姓,洪桐大槐树——三槐望和太原望
三槐望源自琅琊望
琅琊望和太原望共祖:周灵王太子晋
太子晋到北宋王巩是六十七世
洪桐迁徙自1370年到1417年止
王巩生于1048年前后
见到数字就加减乘除是不对的,尤其对于世系而言
不过已经足够:
我爸爸的爸爸的爸爸……的爸爸,周灵王太子晋
简化之: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周灵王太子晋
简化之: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周灵王太子晋
晋的爸爸周灵王,姓姬,不姓王
昔少典,取于有蟜氏,生黄帝,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
俺是根正苗红的正宗华夏人,不是东夷人
标准的汉族
咳咳咳,咳,啊,哦,你们老实点
我家世代姓王
2014年6月25日,新版百家姓排名,王姓9468万人占总人口7.1% 
够意思吧?
只可惜,俺小民一个
从山西来到宝地,世代为民
住的是叫朱棣老爷子杀了的本地先民的村儿
古贝州城垣南七里,名曰七里庄儿
和同是山西大槐树来的一家刘一家朱两家王一家徐一家许一家赵一家郭在一个村儿里
洪桐大槐树,谁都没去过
故乡之地
好了,接着考证
我是男
好像这个结论
不用考证
不闹了,接着来
从我出生第二天起,就由一个刚刚出生的小孩
成长为出生第二天的小孩
有点拗口,千真万确不容更改
以后的每一天都在成长
推导出:
由一个N-1岁的年轻人
成长为一个N岁的年轻人
这是结论,不是考证
略去不说
我从小就有理想
我最初的理想是:
刚会说话:娘,吃
后来是:娘,吃饭
后来:娘,下一顿吃什么
后来:娘,明儿吃什么
后来:娘,西边那个村叫什么
后来:娘,北边那个城叫什么
后来:爸爸,我考上初中了
初中离家七里,古贝州地
后来:爸爸,我考上高中了
高中离家十里,县城地
后来,就是现在:写一篇不靠谱的考证,证得我的爷爷的N次方是周朝天子的太子。
没见过他,不过肯定很英俊
理想很大
也很现实
这叫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心怀远大理想
理想实现了,会到大一点的城市
去过更大一点的城市
去过全中国最大的城市
理想实现不了,回家种地
理想还会有:媳妇,晚上吃什么
照样很远大:媳妇,等我有了钱,请你下饭店
没有实现:请她吃顿路边摊儿
这叫立足实际实事求其心怀远大理想
我的理想实现不了
还有儿子
或者女儿
儿子或者女儿的理想实现不了
还有孙子
或者孙女
或者外孙外孙女
孙子要帅
孙女要美
……
叮铃铃,下课
作文写到一半
 
住的是叫朱棣老爷子杀了的本地先民的村儿
古贝州城垣南七里,名曰七里庄儿
和同是山西大槐树来的一家刘一家朱两家王一家徐一家许一家赵一家郭在一个村儿里
洪桐大槐树,谁都没去过
故乡之地
好了,接着考证
我是男
好像这个结论
不用考证
不闹了,接着来
从我出生第二天起,就由一个刚刚出生的小孩
成长为出生第二天的小孩
有点拗口,千真万确不容更改
以后的每一天都在成长
推导出:
由一个N-1岁的年轻人
成长为一个N岁的年轻人
这是结论,不是考证
略去不说
我从小就有理想
我最初的理想是:
刚会说话:娘,吃
后来是:娘,吃饭
后来:娘,下一顿吃什么
后来:娘,明儿吃什么
后来:娘,西边那个村叫什么
后来:娘,北边那个城叫什么
后来:爸爸,我考上初中了
初中离家七里,古贝州地
后来:爸爸,我考上高中了
高中离家十里,县城地
后来,就是现在:写一篇不靠谱的考证,证得我的爷爷的N次方是周朝天子的太子。
没见过他,不过肯定很英俊
理想很大
也很现实
这叫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心怀远大理想
理想实现了,会到大一点的城市
去过更大一点的城市
去过全中国最大的城市
理想实现不了,回家种地
理想还会有:媳妇,晚上吃什么
照样很远大:媳妇,等我有了钱,请你下饭店
没有实现:请她吃顿路边摊儿
这叫立足实际实事求其心怀远大理想
我的理想实现不了
还有儿子
或者女儿
儿子或者女儿的理想实现不了
还有孙子
或者孙女
或者外孙外孙女
孙子要帅
孙女要美
……
叮铃铃,下课
作文写到一半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