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不穷,有爱就有家
个人日记
——评杨晓红老师《穷人》一课
李东斌:
老师们,大家好!今天参加《穷人》评课交流的老师有:北京市骨干教师、兼职教研员,白家庄小学李雪老师;朝阳区骨干教师,安贞二小高级教师甄雯、李晨光老师;我也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北京市朝阳实验小学教师李东斌、北京市骨干、兼职教研员。
能和全国的老师们一起交流观课感受,我们倍感荣幸,下面就请大家各抒己见。
甄雯: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穷人》一课,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小说。文章记叙了在沙皇统治的黑暗时期,穷苦的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宁可吃苦受累,也要收养死去邻居西蒙家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小说反映了穷人身上那种纯朴善良的美好品质。
这篇文章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叙述,先描写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上起着风暴的一个晚上焦急地等待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再写桑娜探望生病的女邻居西蒙,发现西蒙死了,主动把两个孤儿抱回家;最后写渔夫在海里九死一生,平安回到了家,得知西蒙的死讯,也同样做出了收养两个孤儿的决定。小说的内容并不复杂,故事情节的展开也略显平铺直叙,但读后却很能打动人心,究其原因就在于作家深刻而独到的环境描写,细腻而生动的心理描写,惟妙惟肖的人物语言、神态描写。这些地方看似寻常,却很值得推敲琢磨。
听了杨晓红老师《穷人》一课的教学,感觉她在文本的截取、重点词语的品读、续写的训练等方面都有独到的思考与设计,使这个故事内涵中人性的光辉闪耀在每一名学生眼前,无论是对比两个穷人家庭的幸与不幸,还是引导学生揣摩桑娜抱回两个孩子后矛盾复杂的心理,都紧扣文本的核心,让学生感受到穷人不穷,穷人心灵中折射出的爱是多么富有光彩!
一、重组文本内容,直指文本核心
课堂初始,杨老师打破常规教法,直接截取课文两处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一处是桑娜家的描写,一处是西蒙家的描写。一开课就提问:课文讲述了两个家庭,默读课文 1 、 2 自然段,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呢?边读边批注自己的体会。学生分别从“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这些语句感受到生活虽然艰难贫苦,但是女主人公桑娜勤劳能干,她爱孩子们、爱自己的丈夫,她的家是温暖的、温馨的。此时的课堂,学生通过朗读,仿佛也走进了桑娜那间点燃着炉火的简陋小屋,看着她的五个孩子香甜的睡着……此刻,老师话锋一转“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二个穷人的家,西蒙的家是什么样的?学着刚才的方法自己来批批划划。”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感受到西蒙的家因为失去了男主人陷入了生存的绝境,特别是西蒙因为疾病在潮湿、阴暗、寒冷的小屋里死去时,感受到一种压抑,不禁要为西蒙那两个可怜的孤儿担心了。
两个穷人家庭的对比通过教师教学环节的逐层深入叩击着学生的心灵,为后文桑娜抱回两个孩子做了充分的铺陈。
李晨光:
甄老师谈到的问题,我也有同感。杨晓红老师的设计问题简洁 , 脉络清楚。 她以“这是一个怎样的家?” 引导学生分别走入桑娜和西蒙的家,切实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阅读实践的机会。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和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体现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桑娜和渔夫一天从早忙到晚也才只能勉强填饱肚子,这个家已经够贫困的了,可是通过对比,邻居西蒙的生活更是不堪,阴冷的房屋死气沉沉。老师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西蒙死后那触目惊心的画面,把托尔斯泰对西蒙看似寻常的描写,精雕细琢。进而去体会贫穷的桑娜和渔夫富有的内心世界。
李雪:
的确如此,学生围绕“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呢?”这一问题,不仅从吃的食物、孩子们的穿着、桑娜和渔夫的劳动等等,读出了这一家人生存的不易、生活的艰辛。更从散落在文中“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等语句读出了这一家人生活得温暖、舒适、幸福。从而感受到了作家传达出的:在贫穷的物质条件之下,穷人身上深藏着的勤劳品质,深藏着一家人之间暖暖的爱、深深的情,深藏着贫穷隔不断维系这一家人生存的纽带,深藏着的贫穷没有使这一家人失去生活的动力。
杨老师执教的这一教学环节非常简洁,只提了一个问题,唤起学生的思考后,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课堂上反映出学生的自主学习非常成功,他们的每一个批注、每一次发言都得言、得意后的流淌,是内心产生的丝丝涟漪,淡淡的情愫。
走进西蒙的家,从细节描写处感受母亲对生命的不舍,对孩子的挂念。
西蒙的家相比桑娜的家,没有了温馨、舒适、幸福,换之而来的是潮湿、阴冷,西蒙的惨死更使这个家笼罩在悲凉和凄惨之中。六年级的学生很快提取了文中的这些信息,在此基础上杨老师顺学而导,抓住了文中对西蒙的惨死、西蒙旁边两个可爱孩子的细节描写,帮助学生读出了西蒙作为一名母亲在贫穷的境遇下面对死神的无奈,对生命的不舍,对孩子的爱。
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你看,学生随着列夫·托尔斯泰寥寥数笔的描写,读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穷人生活的凄惨,读出了人间难以割舍的爱。这其中蕴含的种种情愫冲击着孩子们的心房,教师适时地让学生通过动容、动情的朗读,尽情的宣泄,感受其家的凄凉境地和人性的美好。
李东斌:
杨晓红老师的这节《穷人》教学设计的确精妙,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位教师。我认为最大的特点在于:依据学生认知特点和文本特点展开教学,环节设计循“学情”渐进,学生的多种语文能力随着对人物认识的深化逐渐提升。在初读课文后,杨老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然后品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抓住词句对比理解后,感受到桑娜的勤劳,她的家中充满着爱。学生形成了对安娜一家“虽然贫穷却很温暖”的认同感。
甄雯:
本课可圈可点的第二处是着力品味词语,走进人物心灵。
在课文重点部分的学习中,学生能抓住 7 个省略号所描述的“忐忑不安”一词,首先,杨老师让学生从“忐忑不安”一词的字形上观察,“一颗心七上八下,难以安定,这就是忐忑不安的意思。咱们的汉字是有感情的啊!”
其次,学生在老师的问题“忐忑不安中都包含着什么情感”的引导下,一步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李雪:
桑娜把孩子抱回家后的心理描写是全文的重点,杨老师没有大段的讲解,而是从文章的“情眼”——“忐忑不安”入手,走进桑娜复杂、矛盾的心里,引领着学生用发现的眼睛触碰文本,用灵动的心感受着文字间渗出的朴实、纯美的情感。
( 1 )抓住汉字字形与字义紧密联系的特点,从“忐忑”这两个字引导学生感悟桑娜复杂的心理活动。
( 2 )引导学生通过研读 9—11 自然段,从省略号巧妙的运用中感受桑娜忐忑的心理活动,体会其内心的思想斗争,激烈的碰撞。使桑娜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责备自己,最后坚定抱养两个孩子决心的复杂心理活动呼之而出,跃然纸上。
( 3 )辨别重点词语的感情色彩,感受桑娜复杂的心理活动。
这段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担心丈夫抱养两个孩子的态度,走入桑娜复杂、矛盾、忧虑不安的内心世界;从对“自作自受”词语的研读,发现桑娜的善良、敢于担当和勇气。从桑娜因抱养两个孩子为贫穷的家庭状况而雪上加霜的忐忑和恐惧,发现了桑娜对丈夫的爱,对家的爱,对孤儿的同情;从桑娜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碰撞中,产生对桑娜的崇敬;从桑娜不因“家穷”而穷,却因对丈夫的爱、对弱者的同情与帮助而富有,唤起孩子心底蕴涵的美好情感。
甄雯:
我非常同意李雪老师的看法。桑娜的“怕”,是怕丈夫今后要承担难以承受的生活重压;桑娜的“宁可”,是宁可渔夫回来揍她一顿也下定了收养这两个孤儿的决心……在桑娜矛盾复杂、不断变化的心理活动中,教师再次抛出了问题:“自作自受是什么意思?这个看似贬义的词语用来说自己,桑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此环节中,教师带领学生从“自作自受”一词的本意出发,感悟到词语中含有的决心,让学生有了这样的发言“桑娜敢于承担后果,她善良,桑娜是个有勇气的人”。学生明白了,桑娜不是怕,她对丈夫的体贴是一种爱;桑娜不后悔,她宁可挨打也要让邻居的两个孩子活下去,她对孤儿的无私付出更是一种大爱!同样,在体会“渔夫是个什么样的人”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一个“熬”字,此时,这一对可亲可敬、充满人性光辉的穷苦夫妻是那样高大的出现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这两个人物形象之所以在世界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源于他们的人性之爱!
李晨光:
宋·陆九渊《读书》中有这样两句:“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这是作者的读书心得,是说读书要静,不能慌里慌张,要讲涵泳,读后才能饶有兴味。
开掘关键词语, 说中悟情,读中悟情 “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 ”。语文的人文性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找准关键词可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细读文本可以唤醒学生的言语生命意识,促进学生言语生命的发展。本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细腻 , 感人至深。针对桑娜的心理描写杨老师引导学生以“忐忑不安”为切入点,以标点符号,重点语句为抓手,细细品读。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以及老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火花得到了自由的喷发,体味到桑娜矛盾、犹豫、坚定的心理变化过程。从桑娜这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过程中感受到她的善良、爱心,进而配乐动情地朗读。针对渔夫的语言描写,教师引导学生开掘最能体现渔夫品质的关键词 ------ “熬”,通过选字义的方式学生体会到尽管生活已经很拮据的渔夫做好了收养两个孤儿的一切心理准备,他决定,并勇敢地去承受更多的痛苦,即便生活再艰难,也要养活这七个孩子。每一个学生、听课的老师都感受到穷人那种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品质。本节课杨老师非常准确地抓住了人物的心里活动的描写作为重点品读对象,通过让学生用感情来朗读 , 用思维去想象感悟人物的内心 , 使学生受到爱的教育。
李雪:
本课的第三个特点是强化写作方法指导,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呈现“得意、得言、得法、得能”的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 5 、 6 年级阶段目标中指出: 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六年级的学生处于人生的上升期,是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形成能力的重要时期。他们的知识需要不断的储备,情感需要不断的丰厚,学习能力需要不断的提升。本节课杨老师引导学生在“得意”中享受文本的情感滋养、人文的熏陶,掌握着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杨老师在帮助学生读懂了文中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标点、每一个段落乃至整篇课文的意思时, 还注重了写作方法的指导。对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对词语的准确运用,都给予了适时地指导。
甄雯:
在体会细节描写中有这样一个环节,教师在学生汇报西蒙死去的场面时,着重引导学生关注西蒙从稻草铺上垂下的那只手,“这只手在托尔斯泰的笔下却是这样描写的,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说“放心不下自己的孩子”、“无声的表达她生活的艰苦”,教师相机进行了指导“作者写出了手的苍白、僵硬,甚至是临死前想的是什么也通过这只手表达出来了,这就是细节描写”。
李东斌:
细节描写就是指抓住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应该说,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这一点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体会的。杨老师通过“西蒙的手”“孩子的脚”带学生经历了感受、总结、再发现、再感悟的历程,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了。对于记叙文,老师总是如此重视对描写方法的总结提取,久而久之,相信学生一定会受益于自己的习作过程中。
甄雯:
心理描写也是文本的重点和特色。桑娜义无反顾的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了自己的家,教师在文本重点部分仍旧采用了自主阅读作批注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重点对渔夫和桑娜的什么进行了描写,品一品这两个人物是怎样的人”。在学生的阅读聚焦在课文的第 9 自然段时,杨老师又顺势引导“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对桑娜的心理进行了精描细刻,他想塑造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呢?”借助这问题的思考讨论过程,使学生明晰心理活动可以彰显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鲜活饱满。
李东斌:
是啊,杨老师抓住高段语文教学特点,引导学生体会桑娜的心理活动,学生异口同声地提取了“忐忑不安”这个关键词,从这个高度概括的词语,深入文本,在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和诠释桑娜内心世界的。接下来教师又紧紧抓住“自作自受”的解析做文章。也许有些老师要说:六年级的学生理解重点词语没有问题,教师这样做是否必要?我们还是要来看看杨老师把这个词语的理解放在什么样的背景情况下。对,是在桑娜怕渔夫不同意,还是把孩子抱回来的情况下,是在即使挨打“自作自受”却也把孩子抱回来的情况下。这样一个贬义词用在形容桑娜自己,老师询问学生感受到什么?学生的回答并不够准确,通过引导,能认识到桑娜是敢于承担后果,是有勇气的人。这时,对桑娜忐忑不安的是什么?是从已经够受的了 , 到学生认识到桑娜在替丈夫担心,毕竟一家的生活全部来源靠的是渔夫打鱼来维持,再加上两个孩子,生活一定是难上加难,渔夫能同意吗?对于这一难点的理解,教师紧紧抓住的是学生结合上下文,落实到句子来说理解的依据。从句子中提取出关键词语,明确解析意思,总结词语用法的精妙,继而再通过朗读句子来体会人物品质。教师这样的做法尤其难得啊!
李雪:
“哦,我们 …… 我们总能熬过去的!”中的“熬”是渔夫善良品质的点睛之笔,教师在学生 走进渔夫的语言时, 启发学生通过一个“熬”字 , 体会到了渔夫收养孤儿的决心,联想到了这一家人将来生活的更加困苦和艰辛。也让学生有了更多的对这一家人的同情、担忧与敬意。
李东斌:
这样逐渐聚焦的做法,教师授课有抓手,难点的理解有层次,学生体会有依据。这样的教学流程,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同时在学习过程的推进中,语言理解、语言表述、提取信息、朗读等多种能力均得到了提高。
从感性认识两个家庭到理性概括提取关键词再放回到文本中加深理解,这个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正是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过程。
甄雯:
我感觉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环境的描写上也很得法,教师对本文出现的两次环境描写提出讨论,引导学生明确第一次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使小屋外恶劣的气候与小屋内的温馨进行对比,第二次描写恶劣的环境突出了渔夫艰险的生活,“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了……”教师将环境描写这种写作方法板书在黑板上,同时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的环境描写是有象征意义的,作者是为了突出俄国沙皇统治下,穷苦人民的生活条件恶劣,充满艰辛。
李雪:
课文中的环境描写穿插于文本之中,学生不容易感受到其在表达中的作用,杨老师有意识地对文中的环境描写进行了整合,引导学生发现并学习到这种写作方法。
李晨光:
对环境描写的学习和把握,杨晓红老师采用了“首尾呼应,巧妙无痕”的教学策略 。“波涛汹涌的海面,狂风的怒吼……”上课伊始杨老师借助多媒体课件,以自然情景渲染的方式带我们走进了生活在沙皇统治时期最底层穷人的家庭。这样恶劣的天气,为了生计渔夫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捕鱼,这不仅让桑娜心惊肉跳也让读者揪心。导入环节无疑为本课学生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调。
学习渐进尾声,教师借助学生的续写再一次将环境描写的句子抛出,让学生体会感受 托尔斯泰所运用的环境描写是有意识,有作用的。在学生充分感悟的基础上,教师更是以巧妙的板绘形式将穷人和沙俄社会与小船和大海进行了具有象征意义的比喻,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生活在沙俄统治下最底层的穷人就如同在风浪中漂泊的小船一样无助,他们只有靠自己拼命地抗争去生活。
这样以海开始,以海结束;以环境描写开始,以环境描写结束,首尾呼应 , 既不雷同,又有层次,巧妙而不露一丝痕迹。
甄雯:
本课的第四个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画批的好习惯。
这节课杨老师共设计了三次读书画批的活动,我们说语文的学习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与感悟,而画句子、批注感受是学生抒发自己阅读体验的好机会,同时孩子们在与老师、同伴的阅读交流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逐渐提高做批注的能力,正所谓读书就要动笔墨。值得一提的是本节课教师组织学生作批注都有具体的要求和驱动问题的,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去读书、去思考、去批注、去讨论,这即是对课文的一种感悟,又是对学生阅读习惯的良好培养。
本课的第五个特点是,巧设练点,读写结合。
教师抓住课文结尾的想象空间,设计续写训练。“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渔夫、桑娜、他们的五个孩子、西蒙的两个孤儿,他们的命运如何……杨老师在这里设计了续写结尾的练习:“观察图片,学着作者的写作手法,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和动作,来续写小说的结尾,使这篇文章更具有生命力。”
杨老师这节课不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是怎么写、怎么说的,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方法和形式来表达情感的,在教学过程中相机为学生归纳了本课的写作特色,最后又以续写练习的形式来搭设平台给学生操作的机会,动笔的机会,很好地实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李晨光:
我也为这个续写设计叫好,面对戛然而止的结尾,杨老师引导学生沉思,向作者发问,参与创作,续写结尾。在爱心的感召下,学生在续写结尾时都为两个孤儿,为渔夫、为桑娜……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这既是对本文写法的再运用,也是对本文情感的再升华。
李雪:
《穷人》这篇课文通篇除了课题之外,全文找不到一个“穷”字,然而字里行间,却处处反映了穷人的贫穷与困苦;全文没有一个“美”字,通篇文章却赞美了穷人善良的美好品质。学生徜徉在文本的字里行间,随着主人公的情感起伏跌宕,当读到桑娜拉开帐子时,思绪像脱缰的野马,不由得铺展开去。此时杨老师指导学生运用本课中学到的表达方法,用笔抒情,尽情的宣泄。学生写道:
渔夫说“桑娜你太可爱了,我爱你,日子总能熬过去”,桑娜深情地说:“我已经做好准备了。”他们的眼睛里充满了爱。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家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多可爱的孩子呀,我们节省一些,我再努力多打些鱼,日子总能撑下去的 ……
李东斌:
本课的第六个特点是板书设计独具匠心,为学生拓展更宽阔的阅读平台。
杨老师借助黑板画——两艘小船来揭示两个家庭的命运,那巨大的波浪让我们想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恶劣。杨老师告诉孩子这样的描写是一种象征,暗示的是黑暗的社会现实,接下来才和孩子们一起了解作者,分享写作的背景资料。这样,孩子们对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人物有了更立体的认识,情感上会更加愿意走近作者,阅读名家的作品也就更成为一种期待。
甄雯:
杨老师的板书设计在课堂总结的阶段显现出独具匠心的设计意图。将渔夫和桑娜上下一圈,加上风帆,形成一艘小帆船,将西蒙的名字一圈,变为一艘翻覆的小船,又几笔勾出大浪。同时问学生大浪象征着什么,这样图文结合的板书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形象的指出了当时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引领学生有兴趣更多的阅读托尔斯泰同期的作品,为学生拓展更宽阔的阅读平台。
李雪: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是师生思维活动留下的轨迹。本课板书很有寓意,桑娜的家就像在惊涛骇浪中颠簸的、随时可能倾覆的小船;漆黑苍茫的大海象征着沙皇统治下的黑暗社会。学生通过板书直观的感受到了文中的“意”,想到了文中的“言”,学到了文中的“法”,巩固了形成的“能”。本课的板书凝结了对语文课堂得意、得言、得法、得能,起到了激发、分享、点燃的作用。
这节课第七个值得肯定的特点是,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杜威曾说过:“教育并不是一种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性的全过程。”杨老师在践行“得意 得言 得法 得能”的语文课堂中,使这一过程在悄然间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酣畅自然。学生不仅读出了穷人生活的穷困,也听到了沉重的穷困镣铐下流淌出的美好心灵之歌,感受到了生活在底层劳动人民中涌动着的人间纯朴、善良的真情。在学生的情感深处也掀起了层层波澜,其间有同情、有欣赏、有对爱的向往、有对穷人生存的担忧,有 …… 总之这都是美好人性的唤醒和启迪。然而这不是一课书学习的结点,而是深入学习的引路石, 杨老师通过对作者、写作背景的了解,结合列宁对列夫·托尔斯泰的评价,把课文放在更为广阔的背景,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滋养自己的情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陶冶自己的情操。
李晨光:
我感觉课堂上杨老师还很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她的评价多角度,有创意,竭力寻找到学生发言的闪光点,而每一次评价既是对发言学生给予肯定,又是一次对全班学生有力的引导。如在学法上,利用对一位学生的评价,指导全班批注的角度;长此以往,必将实现课堂上学生悦纳自我,相信自我,从而发展自我的目的。
总之,杨老师执教的《穷人》,充分地让学生自读、自悟,演绎了一个个真实的对话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使他们感受、体验了课文深刻的思想内涵,享受了一次心灵的盛宴。
李东斌:
杨老师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无论在哪个环节的学习中,杨老师都以“学生的认知”为基准,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人物,揣摩托尔斯泰在写作上的精妙,真正在实践着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
最后我们谈谈这节课的不足与建议吧。
如果说本节课有哪些遗憾的话,我个人认为应把桑娜的“忐忑不安”和渔夫的“熬”建立对接。从渔夫不多的语言中,体会语言背后的情感,这时再来让孩子们写写文章结尾,我想,孩子们一定会有更为精彩的描写,也许还会有尝试运用环境或细节描写来表达自己对两个人物的深刻情感的。
甄雯:
课堂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艺术,本课教学感觉在指导和激发学生朗读方面略显单薄。例如教学过程的重点部分是让学生体会桑娜的心里活动变化,从她的心里活动变化过程中体会她的品质。学生能从句子中体味到桑娜矛盾、害怕、犹豫、坚定的心里变化过程,“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但非这样做不可。”善良的本能是人性中伟大尊严的体现,但是只有一遍学生的朗读,感觉读的不够,缺乏了有感悟的朗读,从桑娜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过程中感受她的善良、爱心、勤劳就缺乏水到渠成之感。
再比如课文 1 、 2 自然段的学习后没有安排朗读,其实这里是有必要好好读一番的,从读中感受,在感受中读出桑娜一家艰辛下的温暖,哪怕是间陋屋,也要让它温暖,哪怕食物只有黑面包和鱼,也要餐具闪闪发亮,哪怕赤脚没鞋穿,也要让所有的孩子舒服香甜地睡在挂着雪白帐子的床上,要让学生读出生存条件处于底限的人们无怨、勤劳、爱意深浓的生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穷人不穷,有爱就有家”的人性光辉。
以上个人见解,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李东斌:
各位老师,今天我们的教学交流就到这里,谢谢大家!老师们再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