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有书香气的女孩不应该是这个时代的奢望(图志)
个人日记
写下这个题目,是源于看到一个旧帖子。帖子说:你炫宝马,我炫书。她的博客签名:我家没有宝马车,只有藏书数千卷。她自喻为“藏书妹”。一个90后的女孩子,正能量真足!
在这个不买书、不藏书、不读书、不爱书,就能写书、出书、卖书的年代,这位1993年出生的重庆女孩,让人眼前一亮,犹似鸭群中凸显的鹤立,卓尔不群。
一位民国时期非常有名气的人物曾说过,我一生酷爱麻将,打麻将几乎是我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事情,但只要我一旦进入书的世界,麻将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读书让我忘记麻将。还有一位著名民国人物的夫人,曾如此这般的形容他们的新居:夫君造的房子,给活人住的地方少,给死人住的地方多,这些书,都是死人留下来的东西。这二位民国人物,一个是梁启超,一个是胡适。此处借这二位民国人物的轶事,引伸出一个大概念,在中国的数千年历史里,民国可算是一个善待读书的年代,虽然它世道离乱,国弱民贫,但不管什么时候,千万别不把民国不当回事!再由此想到毛泽东那张出奇大的睡床,堆满了各类图书典籍,其实严格的说,毛泽东也算是民国人物,起码算是半个。
这位重庆女孩,在她18岁的时候,就淘得了一屋子的书籍,包括很多难得的旧书古籍,其中有三千册是父母送给她的“成人礼物”。她在懵懵懂懂的消化了十几本书之后,很有感慨的说:看到同龄人沉迷于“后宫穿越”的言情书和变态畸形的“耽美”漫画书,觉得有点悲哀。同时也开始真正理解“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了。
现在的中国,有宝马的家庭比有藏书的家庭多,炫宝马的人比炫书的人多。这似乎在向我们预示,如果这样的社会价值取向继续发扬,那民族的精髓和正气,就会逐渐衰败。如果这种扭曲的世风无节制继续演绎下去,那离民族的堕落还会远吗?
看了太多的有关“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的东西,还有那些追星粉丝们的癫狂,真是有些疲劳和厌倦了。如今的中国到底怎么了?难道非要把社会道德氛围搞的乌烟瘴气、乱七八糟才好吗?中国的财富分配不均已经成了严重的社会“顽症”,“炫富”必然种下“仇富”的恶果。因而,今天我无意浏览到这位可爱的“书二代”的旧闻,犹如于腐朽中沐一缕清露,顿时舒坦多了。女孩曾率真的面对质疑说:别人炫耀的是物质,我就用炫耀文化来应对吧。
读书已成为往事,这是很可怕的事情;书籍已成为装饰,这是很可悲的事情;图书只是考试的工具,这是很尴尬的事情;家长都成了少儿辅导书的朗诵者,这是很可笑的事情。在不太遥远的过去,我们都是读者。读书是信仰和奋斗的必须,虽然它和物质没有任何瓜葛,但那个时候的人照样如饥似渴的读书。
她很自豪的向闺蜜们宣告:我终于也有像模像样的私有财产了,看,就是这些老的发黄的书。是的,我觉得,她值得兴奋。这些透着秋天落叶味道的老书,每一页夹带着文化春天的气息。古老而弥珍,枯脆而隽永。喜欢书的人,一定是远离低级趣味的人。喜欢书的女人,离高雅还会远吗?
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被现代人给无形中混淆了。那就是,读书和上学。这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决不可一概而论。其结果是,由于学业的重压和枯燥,导致学生们在“厌学”的同时,把书也错“厌”掉了。希望读书的孩子,不一定喜欢上学。按部就班上学的孩子,不一定喜欢读书。
现在这位“藏书妹”已是一位美术学院的大学生了。她爱书、读书、藏书、炫书的经历,极大的丰富了她年轻的阅历,使她比同龄的大学生们更有书卷气,文化知识的厚重与潜质更突出、更优越、更扎实、更广博。她在学习美术之余,也开始了她的文学之路,她的作品赫然登上中国文学的最高殿堂,这是无数人奋斗一生都难以达到的目标。读书,让她收获!
她写汪精卫“流芳百世和遗臭万年只是一念之差”;她写张学良,说这个民国大帅哥“已成了我的偶像之一,”很崇拜这些经历了战争大场面的英雄!;她针对钓鱼岛事件写到:“非常气愤!有过一次侵华,遇见少数软骨头,就敢小瞧中国了吗?蒋介石那会儿完全一盘散沙的军阀主义时代,他老人家把嫡系看作宝贵的私有财产,而日本那时军国主义抬头,全民皆兵,当然会有一些问题啦。现在呢,国家VS国家,谁怕谁来着?”......还有就是那篇很著名的“一个女高中生的社会调查”。这使我不禁哑然失笑,想起来毛主席的“农民运动调查报告”,呵呵。
她为90后这个人群的“符号”,重重的浓彩了一笔。也使我豁然觉得,寻找有书香气的女孩不应该是这个时代的奢望。之所以写了此文,似是偶然,又非偶然。从一个小女孩灵魂里散发出来的书香气,仿佛给我们这个人际社会的四季风气,注入了一股清新典雅古色古香的韵味,让我们这些整日里被铜锈味围裹的人,终于嗅到了“臭氧层”以外的净气,好舒畅啊。
中国需要书香气,中国需要书卷气,中国需要书生气,中国需要书迷气。
祝福这位爱书的女孩,希望她的爱书藏书炫书读书,会给社会带来永不消散的袅袅书香!
这首歌与本文无关...
只是在写这篇文字时,正好播出它的旋律,一下子被它的萨克斯前奏吸引,觉得很入耳...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那就是它了......
只是在写这篇文字时,正好播出它的旋律,一下子被它的萨克斯前奏吸引,觉得很入耳...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那就是它了......
文章评论
梅子青青(友满)
给社会一点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