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出家人不守戒要不要恭敬?

个人日记

 现在的出家人不守戒,要不要恭敬?

   
他现的是出家相,现的相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我们就应当对他恭敬。至于他如不如法是他的事情,这个我们不能看在眼里,更不能放在心里。 
养自己的真诚、厚道,我能成就!他如果不持戒,他不能成就,这是他的事情。佛门有句话说,“地狱门前僧道多”,那就是不守清规、不持戒律的,他们将来要堕落。他堕落是他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我对他尊重,至于我自己,一定是如理如法地修行。《坛经》上说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你看,这句话说得多好!这是什么?这是修我们自己纯净纯善的心。

我们看到出家人的形象,就是“净而不染”。我们学佛,我们的念头要正,决定不要去念邪恶。我们一定要记住“念佛、念法、念僧”。念佛就是念“觉而不迷”,念法就是念“正而不邪”,念僧就是念“净而不染”,所以住持三宝有无量功德,这我们要懂。
       
千万不要认为,现在的出家人破戒,做出许多不如法的事,我们就对他生轻慢心,那就错了那是凡夫,那不是佛弟子。佛弟子对于破戒、作恶的比丘,还是一样的礼敬、尊重,只是不跟他学习。为什么要尊重他?因为他本来是佛,你说要不要尊重?连地狱众生都本来是佛,何况他是穿出家衣服、剃了光头,是个佛教形象。我们看到这个形象,就要想到,要“净而不染”。真正修行人一看到出家人,僧宝,第一个就想到什么?念僧。念僧,就是念“净而不染”。出家人提醒我要“净而不染”,这个功德就大了!何况佛灭度之后,佛法要靠出家人来承传,因此,我们对住持三宝要尊敬、要护持。

学习要从恭敬中学
    
学习要从恭敬当中学,所以在这个之前,「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那是我们学法基本的条件。恭敬三宝的基础是孝养父母,如果不孝父母,恭敬心从哪裡来?中国传统教育的来源是来自父子有亲,就是那个亲爱。所以,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可以说是爱的教育、真诚爱心的教育,这个我们要知道。父子那种亲爱是天然的,不是学来的,最明显的是小孩出生三、四个月。小孩还不会说话,你看父母对他的爱,小孩虽然不会说话,你看他的动态、看他的表情,你能看出来。古圣先贤看到这一点,就想到一定要教。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这种真诚的爱心一生当中永远不会改变,这是中国古圣先贤传统教育,教育的第一个目标。第二个目标,是要把这种亲爱发扬光大,让他爱兄弟姐妹、爱亲戚朋友、爱邻里乡党、爱社会、爱国家,到最后「凡是人,皆须爱」,爱一切众生。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在此地,教育裡头没有名闻利养。

但是今天教育没有了,前面跟诸位说,我们的传统教育丢掉两百年了。现在学校教育,从幼稚园到研究所,教什么?教如何争得名闻利养,它是这种教育,幼稚园就教竞争。我还听一个同学告诉我,真事情,不是假事情。好像是他朋友的一个小孩,念小学,二、三年级,同班一个同学,成绩很好的,车祸死了。他回家去的时候告诉他爸爸妈妈,这个同学死得好!他们家人都吓一跳,为什么?「我少了一个竞争的对手」。这小朋友好像成绩大概比他好一点,竞争。这种心态还得了吗?这个心态不是他的天性,「人之初,性本善」,这个不善后天学来的。这种心态会造成社会的动乱,会造成地球上的灾害。所以今天,整个问题根在哪裡?根在教育错了方向!不是没有教育,学校那么多,方向搞错了。古人教育是念念为别人想,现在教育念念为自利想,从前是念念为利他想。利他,社会安定和谐,念念是自利,决定是有斗争,斗争、战争是决定免不了,天灾人祸跟着来了。所以,我们要求智慧,你不依照这个老办法不行,用现在科学方法来学佛,错了,佛法就变成科学了。科学解决不了问题,科学所得到的是知识,不是智慧,佛法是智慧,不是知识。
                                                               ------------------  净空法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