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拍电影的三大硬伤(有硬伤也是理想)
个人日记
互联网的天下,最魔性的东西就是手机,
你可以一顿饭不吃,但做不到一顿饭不看一眼手机。
在遭遇一场大餐时,你忍不住要拍俩菜晒晒,
爱晒,让每个人都成为内容制造者,用来制造内容的工具,
就是一部随时捏在手里的手机。
手机摄像头今非昔比,成像质亮越来越高,
视频拍摄更是达到1920x1080的高清格式,直接掐死了很多家用摄像机厂商。
一些有想法的年轻人,直接掏出手机:“要不咱拍电影吧!”
为什么不呢?
其实,用手机拍电影,在影视专业领域早有人尝试,
但因为专业,所以在尝试过程中,都是奔着专业去的,
各种配套设备和人员,也都是专业级别,
等于只是把拍摄用的摄像机,换成了手机而已。
而非专业的创作者,要的只是想表达,想晒,
一部手机仨俩人,草台班子就建成了,直接开拍,
所以,在网上传播的所谓手机微电影,大多拍的很丑。
丑归丑,但是你得承认,访问量和关注度却很高,
如果你从专业角度去衡量这种作品的意义,那就找错了方向,
手机拍微电影的真正意义,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做导演,去表达,去晒。
不用科班出身,不用庞大的经费和团队,甚至不用电影局审核,
你我都有手机,我拍了个作品你没有,我就比你牛逼。
玩呗,玩个精神,玩个理想,玩个牛逼。
我也尝试过用手机拍摄一部微电影,叫《北尽头》,
结合拍片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总结了手机拍摄的几大硬伤,
希望从专业角度,但是用最浅显的描述,
为那些创作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朋友,提供些参考。
一、 浅景深
很多人认为,电影感来自于浅景深,
有些朋友特别执着浅景深,不拍出浅景深就抓耳挠腮。
我在微视训练营分享的时候,常常强调,别执着于景深。
啥是浅景深?
说白了,就是人物很清晰,但背景很模糊的那种画面,
浅景深可以把灯光模糊成一片光点,能处理比较杂乱的背景,
一虚化,画面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就模糊的看不见了。
景深需要光圈和镜头焦距的配合,移动拍摄时,还要控制跟焦,
但是别忘了,你拿的是手机,
想用手机拍出电影机的景深,基本不可能。
用手机拍微电影,你必须面对一个现实,
那就是选择低成本创作,浅景深是你首先要放弃的东西,
电影表现的是你的思想和内容,而浅景深是属于纯技术范畴。
真的想用手机实现景深效果,不是没有办法,追加成本!
我问过一个朋友,他自己研发了一套手机壳,
装上这个壳子,可以外接单反镜头,甚至电影镜头,
换了镜头,要啥景深有啥景深。
但这个壳子售价近2万元,镜头你还得自己配,
要浅景深是吧,一个普通的单反长焦镜头就能做到,又是一两万,
值当吗?还没开拍,三四万花出去了,有这钱,为啥不用单反?
就算你是土豪,不差钱非要用手机这么玩,好,设备配齐了,拍吧,
光是手动跟焦点,就能活活把你累死,你得再配跟焦系统,配跟焦员……
你不但钱越花越多,离手机创作的本意也越来越远。
所以,利用手机本身有限的焦距,在特写镜头里营造下浅景深,
有那个意思就足够了,把剩下的心,操在怎么把故事讲囫囵上吧。
总结:1、用手机拍微电影,很难作出电影的景深质感,这是必须妥协的。
2、实现的办法,就是购置外设设备,或者后期花功夫调画面,但都不建议。
3、一部作品的好坏,浅景并不起决定作用,而是内容。
二、 光线
有光才有影,光影的艺术,前提就是光,
而手机对光的依赖比较强,这也是个先天缺陷。
当我们拿着手机去拍摄的时候,大多用的自然光线,打灯全靠太阳,
还是前边说的,你要是土豪,不差钱非这么玩,那就上灯光吧,
买也行租也行,你看着办,不过灯可比镜头贵,户外拍,还得配发电机。
你先烧着钱,我跟穷哥们儿们说说没灯咋拍。
没灯只用自然光,就要迁就太阳了,
首先,夜拍的戏,能不要就不要,
因为就算最好的手机,光照不足也会出噪点,画面很多颗粒,这是胎里带,
如果剧情真的必须夜拍,那就设置在灯光明亮的场景里,借光借光,就这么来的。
亮堂到什么程度呢,肉眼看着很亮很亮,可能刚刚够拍摄用,
或者你白天拍,然后在剪辑的时候,调整亮度和对比度,色温调的发蓝,也能对付。
这么做的唯一原因,就是降低画面噪点,
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手机拍摄会产生虚焦的情况,画面模糊失真,
不过,如果你拍的是鬼片,噪点倒可以营造些氛围。
我们没钱玩灯,只能借光,而且要借最好的光,
太阳最好的光线是早上和傍晚,因为这时候光是斜的,而且柔和,
斜光很容易打出对比,不像正午的光,火辣辣照在头顶,把画面的细节都照没了。
因此,早晨开拍,十点手工,下午四点开拍,六七点收工,
你就能借到太阳的最好光线。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光是用来营造质感的,跟照明完全两个概念,
而电影的用光,和电视的用光,又是两个概念,
我们虽然用的是手机,但是拍的是微电影,再微也是电影啊,
所以,我们可以在条件允许时,稍微营造些电影质感。
比如镜子,比如反光板,比如逆光,比如高反差。
先说说镜子,镜子是生活物品,到处都有,我们可以加以利用,
优衣库的短片都看过吧,那个就是典型,也是手机拍的,对着一面镜子,
虽然肉眼看不到光的折射,但实际上提高了亮度,细节显示的更好。
反光板很便宜,三五十块钱就能买到,你要经常拍片子,这玩意儿必备,
在一些逆光拍摄的时候,阴影部分会发黑,甚至黑的看不清,
反光板正好可以把逆过来的光反射回去,补进阴影,阴影部分就能看清了。
把反光板撤掉,就成了纯粹的逆光,啥是逆光?
逆光就是对着太阳或者光源拍摄,这时对比度会很高,呈现剪影效果。
啥是剪影效果?剪纸见过吧,剪出来的小人,只有轮廓,没有鼻子眼儿。
逆光拍摄时,手机会自动调节光圈,把明暗对比尽可能中和,
这种中和,导致黑的地方不黑,亮的地方太亮,
所以,你如果想要纯粹的逆光剪影效果,要手动把光圈降一些,让画面更黑。
怎么操作呢,苹果是长按屏幕,然后上下滑动屏幕,
安卓……不同品牌,有不同调整方法,自己动手找找吧。
最后就是高反差,高发差出来的电影感很强,但玩起来比较复杂,
篇幅有限,在这里不再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我,私聊。
总结:1、手机对光线依赖大,所以必须借光,既然是借,就妥协光的不理想。
2、可借光有太阳光和街光、室内光,以照亮为主,营造效果为辅。
3、一部作品画面,光线最大作用就是呈现暗部细节,起决定作用还是内容。
三、 稳定
说到稳定,我估计很多用手机拍视频的朋友都要躺枪,
因为手机体积很小,大多数人拍摄时不上三脚架,习惯端在手里,
你要真端的很稳也行,可那毕竟是手,手酸困的时候,张艺谋端着也会晃。
你拍的有没有浅景深无所谓,光是不是借的好也无所谓,
但是晃来晃去,就说不过去了!
三脚架是标配,这几十块钱都不想花吗?
好吧,你穷我理解,那你可以靠着墙拍,或者把手机支在板凳上可以吧?
自由创作,并不意味着随便创作,严谨的态度还是必须的,
就像我站你面前,跟你聊手机微电影,一边聊我一边不停地抖着腿,
你会不会分神?就算我说的再好,你也真心想抽我:“晃毛啊,眼都晕了!”
我们的眼睛习惯,是视觉创作的基础,
眼球一转,再一转,就是俩景,手持拍摄的毛病,就从这来的。
你以为手机是你的眼睛吗?不,手机是观众的眼睛!
你拿着观众的眼睛晃来晃去,观众也会真心想抽你:“晃毛啊,眼都晕了!”
固定镜头要端稳,这是必须的,能上架子的不端着,也是必须的。
另外,摇镜头,移动镜头,要有明显的轨迹和方向,并保持匀速,
把这句话再看一遍,明显的轨迹和方向,并保持匀速,这非常重要!
手机最大的优势是体积,最大的劣势是轻,
你如果抱着五十斤面袋子,转个身都得慢悠悠的,得匀速,得有方向,
对吧?画面稳不稳,其实就体现在重量感上。
有个词叫环顾四周,用在拍摄上,就是摇镜头,
你的脑袋了不起转一百八十度,再继续摇,就要用到腰,再继续,腿要跟着转,
但是拍摄摇镜头,可千万不能把你身体的关结算进去。
很多人为了更多呈现自己看到的东西,拿着手机转360度拍,
单一镜头就不说了,如果你拍微电影,这个镜头是没法用的,观众眼睛受不了,
为什么不把你看到的360度,拆分成4个90度来拍呢?
手机拍摄有一个涟漪效应,有一个拖尾效应,
涟漪效应,就是高频震动时,画面如同水面扔了个石头,会出现突然地模糊,
拖尾效应,就是你运动摇拍时,速度会导致物体边缘模糊,
这都影响画面的质量,解决的办法是什么?
能不摇就不摇,必需摇,就慢慢的,稳稳的,
就像抱着五十斤面袋子,体现重量感。
以上是摇拍,还有移动拍摄,比如跟着人走路,或者奔跑,
这时候,晃就不是晃了,是地动天摇,山崩石裂了,
拖尾和涟漪一起来,整个画面成了一锅粥,
就这水平你还拍电影呢?
我跟微视训练营的小伙伴介绍过一个解决方法,移动拍摄用三脚架!
把手机固定在三角架,或者自拍杆上,然后让三脚架或自拍杆自然下垂,
手轻轻捏住手机固定处,胳膊放松,这时你再走走试试,
第一会自动保持水平,第二,架子或杆下垂的重量,会反馈给你的手和胳膊。
土制斯坦尼康诞生了。
更有意思的是,手机都有画面自动翻转功能,
当你把手机头朝下贴近地面,或者水面,手握杆的尾部,
这时你会拍到特别的视角,关键是,跑的再快画面也是稳当的。
说一千道一万,想尽一切办法让画面稳定,
晃的跟偷拍似的,你好意思说这是你的微电影作品?
对此表示赞同的,将来都是大导演。
总结:1、手机体积优势,能获得极端角度的画面,但劣势是不稳定,这点不能妥协。
2、解决稳定问题的关键,是增加手机的重量感,运动镜头要利用三脚架或自拍杆。
3、把要表现得东西,拆碎分别拍摄,而不是装进一个镜头,小心对待观众的眼睛。
结论
手机拍电影,说起来是很有情怀的一件事,
但实际上,那毫无疑问是手机功能的极限,
同事,也是对于创作者能力的极端考验。
搞不好,就把微电影拍成了微视频,小脑袋戴了个电影的大帽子。
电影的每个画面,都是需要精雕细作,所以电影才有电影的质感,
从技术上说,手机距离真正的大电影,还有很远距离。
但对于我们这些有电影情怀的草根们,足够耍了,
不过,要玩好,就需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内容上。
留有余地的说,手机拍视频最游刃有余的,还是记录,
因为记录不牵涉塑造的手法,对视觉效果和质感,要求相对不高,
非常适合互联网的传播特性。
比如旅行花絮,比如生活片段,甚至搞笑段子,
这些东西既能用手机拍摄,又能在手机上剪辑,还能用手机上传发布,
全流程还都是高清的,比你背个摄像机或者单反,是不是方便许多?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手机是记录生活的工具,
而对于热爱电影的人来说,手机是实现理想的利器,
有硬伤的理想。
优酷搜索郑州郎,里面有很多手机拍摄的视频,
也可以加我QQ/微信:80582491,共同交流手机视频的无限可能。
本月8号我将前往襄阳,参与明和师兄的禅修骑行,
届时,我会抽空用手机拍摄一些花絮给大家欣赏,
不过,把我设为特别关注,才能第一时间收到哦!
文章评论
弃舟穿林(拒聊)
你自己拍些有思想的片子吧,我还比较期待。别费那么大劲儿去教人拍,因为技术再好,没思想拍出来的也是垃圾。
山上渔夫
鸡蛋的分子式是什么?真的不关心呐
往事如~烟
坐等
天空
都是专业知识,想用手机拍电影的可以看看
祥祥妈
嘿嘿,啵一个
夏日
阿郎,我想知道的是字幕(上面中文下面英文)这样的效果是怎么添加上去的[em]e132[/em]
祥祥妈
[em]e100[/em]
于木【日本旅行凯旋回国】
哈。 没看到渔夫@{uin:1227843273,nick:山上渔夫,who:1}
罗布麻茶姐姐 常春静
手机拍电影,你想学么?快快来关注阿郎老师
香草
想来《北尽头》拍摄出来真不容易。每一个光彩照人的瞬间背后,都是十倍百倍甚至千倍努力的艰辛。
虹舞
手机拍摄微电影
太行渔夫灬
我摄关注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