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淆视听也是门技术
个人日记
人类是智慧动物,因为智慧,我们得以进化,
先是站起来,再就是张嘴说话,
站起来解放双手,可以完成更复杂的劳动,
而说话,则让智慧得以传播。
我不并不完全相信达尔文的进化论,
对于人是猴变的,我保留怀疑态度,但咱也提不出反驳意见,
反正,孩子问我人从哪来时,我从不说是猴变的,
我不确定的事儿,也不愿给孩子明确,
我告诉她,人是人他妈生的。
有一天,孩子兴奋地告诉我:“老师说,人类是猿猴进化来的”
我很不高兴:“你老师才是猴变的!”
不能否认,语言传播带来的新知普及,也让人类智慧倍增,
曾经,我们对未加验证的新知,几乎是全盘相信的,
当我们获得这些信息时,又乐意通过语言,将其传播出去,
这种爆炸式的信息复制,在人与人之间传递,人云皆云。
比如新闻上说,股票将迎来新一轮牛市,我们奔走相告,纷纷开户,
然后股市迎来熊大熊二,我们又把教训以新知的方式传播出去,
这时的新知产生进化,加入了个人见解分析,甚至感性的添油加醋。
你看,我们从接收,到验证,到二次产生,再到重新传播,
新知并不是固化存在,而是不断重复、不断演变的过程,
不管怎么变,这一切过程,都在同一载体完成——语言,
语言的载体,是人,非猴。
新知在语言中传播,语言因人而进化,
这种进化并不见得都是正确的,有的只是流行一阵,有的流行上百年,
进化掺杂进人性的狭隘和感性,科学的例证和规律,甚至凭空的幻想,
已经复杂到分不清菜还是肉。
不管什么语言,做到有目的表达的,只有人类,
所以,人类的语言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最强大的。
人的大脑靠生活认知积累本能,铁是硬,火是烫,锐是刺,钝是疼,
语言中的本能认知极具普遍性,有了共同的判断标准,交流就有了基础,
所以我说的话可以影响你的思维,你说的话,可以导致我的反应。
听段相声你会笑,挨顿骂你会气,听节传销课,会让你热血沸腾,
你是不是认为这都是情绪反应,都是唯心的,
那我举个例子。
一个城里人开小卖部,店里有部公用电话,
一个过路的农民要打电话,打个电话四毛钱,农民嫌贵,言语间带着不满,
电话打完了,农民给了五毛,店主说没零钱,找了个口香糖,
为此俩人发生口角,店主说:“你个农村人,没钱别打电话!”
农村人立刻怒不可遏,破口大骂。
两句话引发了争执,接着升级为动手,小卖部店主,被农民当街刺死。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我的眼前,
说话可以杀人,或招来要命的灾祸,现在你还认为这是唯心的吗?
那么语言为何有这么大的威力?
因为语言中关键词的刺激,可引发本能的心理反应,
我们都有共识,知道“农村人”是一个贬义词,甚至很恶毒。
当一个城里人说你是农村人时,显然属于恶毒的攻击,
这会调动你往日的屈辱记忆,本能的保护自己尊严,要反击,
说不过他,言语的反攻失去作用,这时你会失去理智,
老子,跟你拼了。
不会吵架的人,往往惧怕说话,从而变得内向懦弱,
一旦愤怒,极大的可能就是失去理智,
善于言辨的人,往往咄咄逼人,实际上他们并不见得强大,
只是他们更懂得用语言,保护自己的懦弱。
这只是一个片面的例子,
但足以证明学习语言,善于运用语言表达的重要。
语言可以杀人,并不是因为语言本身,
真正起驱动作用的,是每个人生活体验、规律的积累,
这些是引发共鸣的基础,
所以,学习语言,首先要了解语境,
文化背景,生活体验,导致着我们的对语言的理解千差万别,
语境不同,功效大不一样。
南方人喜欢周立波的多,北方人喜欢郭德纲的多,这就是区别,
一群人在一起,你说个笑话不见得所有人都笑,
而你本意表达的内容,被歪曲、误解也会常有发生。
所以,语言若以沟通为基础,就应该简单、通俗、易懂,
越是这样,越利于传播,直接引发的反响越强烈。
老师的说教,父母的啰嗦,我们是打心眼里不爱听的,
因为信息重复,单调枯燥,时代错位,我们会本能的屏蔽这些语言,
听见了,但并不分析,也不消化。
别人在吃饱穿暖的阶段,你说高雅清淡,不合适,
别人在期待高雅清淡的阶段,你来顿大鱼大肉,不合适,
最稳妥的办法是轻松,适用于任何语境,
不管胖的瘦的美得丑的,只要这个人幽默,我们都会喜欢听他说话,
反之,都会被大脑屏蔽,因为语境不合,简称不同频。
语言主要作用于大脑,它之所以强大,也是因为作用于大脑。
最初,只通过声音传递,
后来有了图画,语言可以通过图案传递,
再后来,图案简化成文字,语言可以通过阅读传递。
当这一切积累进化到一定程度,我们甚至可以意会,
比如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就知道你什么意思,信息量更大,
当语言达到这种高度时,隐喻的概念出现在语言中。
比如一副水墨莲花,会被解读为清廉,
比如倒着贴在门上的福字,会被解读为福到,
比如文配图,更能被人读懂,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
渐渐出现了高度写意的语言,隐喻艺术,
下一篇我会专门写写隐喻,在这就不多说了。
为了达到表述的目的,人们尝试利用一切增强表现力的形式,
听觉、视觉,甚至触觉、嗅觉、味觉,美术、音乐、雕塑、舞蹈,
我们能感知的整个世界,都开始张嘴说话。
不是语言进化了,而是人们的体验积累更多,可感知的就更多,
人类将其总结为语言,利与传播,
人类甚至可以虚拟出语境,给自己现实中没有的感官体验。
3D电影,4D电影,5D电影,6D电影,看过吧?
说到正题了,比如电影。
电影本身,就是完全虚拟的语境,但它直接作用于大脑,
而且一次性调动你的视觉、听觉双重语言感官,
从第一层角度说,视听不需要你有文化,不用人生阅历,
它是纯粹的心理体验,是人就能看懂。
电影还有第二层,那就是代入性,也叫入戏,
电影呈现的内容,将你代入前所未有的环境里,
在这种虚拟体验发生时,你会自发的产生联想,感悟,
就像做了场梦,把你没经历过的,甚至不可能经历的,感受了一遍。
中国的早期电影,是以宣扬主义、传播教育为主,
地雷战,地道战之类,都是国防教育电影,帮助洗脑,为统治阶级服务,
再后来出现了一些人性哲学探讨的电影,比如老井,红高粱之类,
但都被当黄片儿看了。
这是时代语境造成的误读。
中国电影从建国算,也就六十几年,三代人而已,
中国观众的审美,还是以粗粮管饱为主,
别说观众,连导演都没还没长开,更别提玩转电影语言了。
那些所谓的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导演咋回事?
那是从1910年算起的,那时候还是民国,也给算成共和国了,都不一个朝代,
所以张艺谋都老成这样了,才算的上第四代。
中国历史这个账,很多自称中国人的,恐怕都没算过,
喜欢看宫廷剧吧,格格阿玛啥的,那是满族灭了汉族以后的事,
看看户口本上,你的民族写的啥。
满清入关杀死的汉人,跟日本鬼子侵略时差不多,没见招谁恨呐?
所以现在的观众,一边看日剧,一边喊抗日,都搞不清自己祖宗是谁,
没别的意思,只是形容当下的语境。
但摒弃民族历史不谈,有些基本的东西,始终是能打动人的,比如亲情。
当年,妈妈再爱我一次公映时,全城呜咽,电影院门口都卖手绢,
为啥?因为电影里那孩子太可怜了,演得太好,当时的观众也单纯,泪点低,
就这么简单,语境对了,大家都看懂了,也就被打动了。
人在什么时候会哭?经历委屈磨难时,而电影成功的虚拟了这种情感。
电影是单向的传播,我们作为观众,当然是接收的一方,
我们被电影迷住,喜欢电影,爱看电影,
但是,我们并不知道电影这门语言,该怎么表达。
学话好学吧?你说一遍我就记住了,我也可一模一样的转述给别人,
但是音乐就不行了,音乐抽象,个体差异造成,我听完哼一遍就走了调,
画画呢?画画更不行,这玩意有含量,咱不会画,
味道呢?这饭你做一个色香味俱全,我再做就可能吃都没法吃。
从难度上来说,写意的表达,远比说话复杂多了,
稍不小心,就不知所云,变成抽象。
就像刚才说的,有些基本的东西,始终是能打动人的,
电影语言有电影语言的手法,也有特有的内容,
不管内容还是手法,大家都能接受的,就是基本的东西,
一个字,真!
注意,真只是看上去听上去真,感觉真而已,
电影是虚构的,所以电影的本质就是欺骗,
比如电影里的杀人,拍个电影,你还真把演员杀了不可?
生活里,如果你想骗一个人,仅靠一张嘴几句话是搞不定的,
那该怎么成功骗到对方呢?营造!
跟营销一个道理,利用人的心理习惯,甚至生理习惯,
顺应或者逆向刺激,就能达到目的。
新闻里说过一件事,有个女大学生,被一个男人骗财骗色,
骗子的理由闻所未闻,他自称自己是外星人,派到地球执行任务,
任务办完要带女大学生去外星,女大学生就贴钱还陪睡,
直到骗子回外星,大学生才隐约觉得不对,报了案。
警察和观众都哭笑不得。
不是说这个女大学生笨蛋,而是这个骗子营造的氛围太逼真,
比如,我是个魔术师,我随手就能给你变魔术,
但如果事先不告诉你这是魔术,久了,你就会相信我有超能力。
把观众代入情景,产生幻觉,假亦真时假亦真,
这需要视听的营造,依赖于专业人员的创作,对视听语言进行操纵,
当大量的虚拟情景真实展现,让你哭就哭,让你笑,你就会笑,
甚至做出冲动的决定。
有人帮别人策划求婚,策划的求婚,比单独的求婚成功率高,
策划的好,成功率几乎百分之百。
比如你跟男朋友正在吃饭,你心里正在盘算怎么跟他说分手,
这时突然音乐起,整个餐厅的顾客围着你们载歌载舞,亲朋好友突然降临,
四周暗下,一道追光将你围住,连空气里都是玫瑰花瓣的香味,
男朋友手鞠钻戒咕咚跪倒,趁着众星捧月:“嫁给我”
得,前一秒还在琢磨怎么分手,后一秒就死心嫁了。
怎么回事?你被视听感染,你抵制不了这虚拟的浪漫,
看上去,此生就活在这一刻了,
视听内容玩的是心理,而手法上,就枯燥很多,
呈现效果的有趣,并不代表这项工作也有趣。
策划者要算好时间,控制好节奏,
什么时候音乐起,什么时候洒花瓣,什么时候跪下,什么时候开灯,
这都需要精细的掌控,
还有物料准备,放置位置,安排排演,案头工作等等,
都需要无中生有的一点点的堆砌,一票人精心配合,
如果出现意外怎么补救,也要有预案,因为开弓没有回头箭,
一旦开始,整体就必须流畅,出现中断或卡壳,就会给受众回归理性的机会,
她会觉得假,会觉得扫兴,甚至尝试掌握主动,继续琢磨分手的事。
一部电影上千个镜头,每个镜头需要服务的都是整体,
从把观众带进来那一秒,就不能让他喘息,不能让他思考,
他只带着本能,跟着内容走,每一步都是设计好的。
拍电影的也太阴点儿了吧?还不止如此,
为什么你觉得看电影要进影院才够味儿,而电视剧老蹦广告呢?
在群体观影时,你不能随意走动,四周黑暗,亮的只有银幕,
观众被迫的坐在小椅子上,放屁都得分几步,只能盯着电影看,
至于电视剧蹦广告,是因为你是在家看,手脚不会像在影院老实,
出广告了,你可以忙活几下,再回来正好接着剧情。
从里到外,你都生活在设计好的环境中,目的,是帮助营造语境。
如果你跳出观众的角色,站到电影制作者的角度,
角色一变,你就立刻能够明白,视听语言是这么回事,
一千多个镜头,分别设计好,开拍,剪辑,上映,
糊弄观众,是这么个流程。
学习视听语言,建议大家找些心理学的书看看,
多了解人的普遍心理,能帮助你掌握视听语言的运用,
这种运用不只是针对观众,
也针对电影里的环境、人物、故事的塑造,会大有帮助。
人类的语言只分两种,可信的和建立信任的,
可信的语言不需渲染,就算语境不对被误解,迟早别人也会明白,
但建立信任就需要营造,而且挑语境,正所谓花言,巧语。
我们不能拿欺骗的语言对待人,但可以对待观众,
就像看一场魔术表演,你没骗到他,反而是种欺骗。
视听是门语言,掌握之后你才能知道表达的美妙,
否则,你会省下不少脑子,但只有上当的份儿。
二七阿郎微信订阅:alone80582491或搜索中文“二七阿郎”
9月15至10月15日,准备闭关写部长篇小说,找盟友求陪伴,有兴趣,可以戳开链接看看。
http://user.qzone.qq.com/80582491/blog/1441526511
文章评论
依凡
[em]e179[/em][em]e134[/em]
拈花一笑
郎哥的日志或许不是最好的,但却是俺最喜欢的。[em]e163[/em][em]e163[/em][em]e163[/em][em]e163[/em][em]e160[/em][em]e160[/em]
Young man
我已被带到文章中
森森
你的文章总是给我一种视角的开拓,谢谢您!
泓枢
能扯
祥祥妈
[em]e179[/em]
菩提
娓娓道来是技术也是艺术
米粒儿
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言论。。。。
飞鸿踏雪泥
表达的这么干脆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