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近 老 挝
坐标游记
题记 无意间走入老挝,让我对其有了与想像大不一样的认识。这个东南亚比较贫穷的社会主义国家,虽说物质交通商业工业很是贫乏和不发达,可她精神上的文明与富有让我很为震撼,民众普遍的礼仪谦让朴实自觉让我们这些物质富饶发展中的国家是望尘莫及的。
办好护照后就筹划着跨出国门,体会领悟一下异国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曾设计过浪漫的巴黎、爱琴海之旅,曾想往过奢华的迪拜之行,也计划着去欣赏自然风景优美的澳洲,可没有想到的是第一次踏出国门却是一次偶然的行走老挝、泰国。
在知道出行的前一天才匆匆上网查找出行必备,可一查老挝的落后与贫穷让心中直打退堂鼓,无奈木已成舟仔细准备一翻,怀着一颗忐忑之心随众人成行。
从浓冬的古城出发至常言中四季如春(?)的昆明已近华灯初上,但分明感觉如古城金秋的景色和气温。匆匆停留一晚便随在那儿办签证订机票的人员一同登上老挝班机前往首都万象。
班机在如国内即将着陆前的高程中,伴随晴朗的蓝天白云飞行。隔窗望下,崇山峻岭、田野村庄、河流湖泊、城市公路在那时浓时淡的云雾中时而朦胧时而呈现出一抹春色、一片明亮,而那时而云集时而飘散的云朵把自己在天空恣意出万千形态,美轮美奂。忽然我觉得自己就好像神话传说中的小神仙,在俯视欣赏着人间,前边的忐忑早已似那淡淡的云朵随风飘散,心中被眼前的景色充得盈满。
下了飞机,稀疏的人流让我们很快与接机的老挝万象中华里事会黄先生还有香港公司廖先生相逢。意外的是我们一行十多人托运的行李中少了一名公司副经理的箱子,等候多时毫无结果,在黄先生的交涉下我们只好静候佳音。刚刚着陆就遇见这种在国内不曾遇到过的事情,心中不免生出芥蒂。
到达万象的时间是北京时间一点多,可在老挝正好是一小时的时差刚刚赶上午餐,尽管在飞机上已经用过,但为了即将赶赴工作区的人员,主人盛情的中国川菜招待也不好过多的推辞。用餐过后大部分的人便赶往工作区,只有我们少部分的人开始了正式的老挝之行,第一站便是首都万象。
首都万象
虽说我们已经着上了春装,可万象却还在夏季,四处呈现缤纷的夏日色彩,且浓而不烈,这是老挝一年四季最好的时节。
万象是一座历史古城,自四百多年前从琅勃拉邦迁都于此,一直是老挝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万象并不是大象很多的意思而是因为据传从前此处多檀木,意为“檀木之城”。又位于湄公河中游北岸的河谷平原上,且沿河岸呈新月形延伸发展,因此万象又有“月亮城”之称。万象是老挝最大的工商业城市,隔湄公河与泰国相望。
市内建筑最为醒目的除过一层高十三层的大楼便数耀眼的塔銮。老挝是一个崇尚佛教的国家,各种寺庙、古塔夹杂在市区其它建筑中随处可见。塔銮为老挝最著名的佛塔,塔身高大雄伟,金碧辉煌,是万象市的标志和东南亚重要名胜古迹之一。塔銮节(佛历12月,公历11月)是老挝最为隆重盛大的节日。我们到达正是在十一月下旬。
塔銮节因塔蛮而得名(在老挝语中,“蛮”意为“大”、“皇家”或“巨大”,塔銮意即“皇塔”或“大塔”)。而塔的位置决定了节日也仅在万象市举行。塔銮是建在四百多年前塞塔提腊王统治时期,历时6年才完成的杰出佛教艺术品。后塔蛮历遭毁坏,也历经修葺,保存至今仍然金碧辉煌。主塔矗立在半圆形台座上总高45米,台座周围有24瓣大型莲花瓣围衬;塔銮四周建有庆廊,整个建筑群占地8400多平方米,国宝塔銮是老挝佛教徒和民众顶礼膜拜的中心,塔蛮节也被视为全民族的盛大节日,成为规模空前的朝拜塔蛮的盛会。
早在王国时期,塔蛮节仪式由国王或王储亲自主持节日的第一天,国王率领文武官员前往塔蛮膜拜,聆听高僧诵经,在塔蛮佛寺举行布施斋饭仪式。此外,还在塔蛮广场搭起彩台,由国王主持颁奖给有功臣民,并邀请各界贵宾和各国使节观看赛马等传统节目。 塔銮节时间为半个月左右。节日期间,全国各地的僧侣和佛徒络绎不绝地前往塔銮朝拜,民众也纷纷携带各种食物、香烛、鲜花等向僧侣布施。另外,还有文艺、体育等表演活动,整个塔蛮广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那天下午我们夹杂在朝拜和庆祝的人流中,看那些身穿民族服饰、职业不同、年龄不一,怀抱、手捧甚至身背着那些朝拜庆祝的各式礼物,在音乐中欣然起舞。虔诚而欢欣!在广场里各地的车辆载着人和物甚至还有待搭建的帐篷,他们怀着一颗真诚热烈的心将在这里一起度过这些神圣的日子……
那个略显陈旧古老的凯旋门也矗立在塔蛮广场不远处,那是法殖民地的标志建筑,曾经记录着老挝那段不堪的历史。
当夜幕降临时我们离开了这个热闹的广场,前赴黄先生特意为我们设在一个前副总理亲家开设餐馆包间的宴席。这应该算一个具浓郁老挝民族特色高规格的晚宴。虽说算不上丰盛但也相当精致,但在老挝这个还处在贫穷线上的国家来说应该算得上奢侈了。包间外的西式大厅中一群高鼻子黄头发在那里一边欣赏着传统的老挝民族表演,一边品尝着西式的晚餐。当我在空隙想留下点纪念时,那个善意的老头对我发出友好的微笑并罢好姿势。
入夜,下榻在一个为了迎合世界会议招待议员现在对外还是试营业的酒店。奢华的外表下显露着细节的瑕疵,因为那是中国速度的建造。但细节并不影响整个建筑风格与环境氛围,静谧地处在一抹温柔明媚的灯光下,沉浸在一片柔美优雅的音乐中。那夜我没有异地他国的感觉,睡得特别安稳。
吃过西式早餐。粗略的转了一下简陋的商业贸易区,物质也是相当的匮乏,最为繁华就是一个大一些如国内很一般的超市。许多东西也都是中国制造,还有一些是越南制造,唯一让人留恋便是那些由老挝红木雕刻各式工艺品。在中国几十、几百块钱的东西在泰国却要几万、几十万、几百万老挝币,我们原本拿的又是泰币,所以换算起来特别费劲,再加语言的障碍,其次还要行走好多地方,所以也就只买了一点简单的东西。
因为要去工作实地考察,加上路途虽说不远可路况却不怎么好。所以中午就简单的吃了民众快餐之后离开了首都万象。
乡村 小镇
我们要去的工作地是一个叫沙耶吾里省巴莱县。
车子刚刚驶出万象不远就有了走进乡村的感觉,沿途风景很像我去过的广东韶关远郊,但路况远远不如国内的任何一个在方,看来老挝没有一条象样的公路并不是传说。
车子时而在一段水泥、一段柏油、一段沙石、一段泥泞、一段土路上沿着起伏的丘陵蜿蜒行驶,遇到小河便涉水而过,遇到了大河则要靠大船摆渡,也证实了老挝没有桥梁的说法。210公里的路程我们行驶了将近五个小时,况且我们乘坐的还是一辆日本丰田高级商务车。但不管道路怎样丝毫没有破坏我们欣赏风景沿路拍摄的兴趣,都是因为这如春似秋的气候和风景。如春是因为风和雨柔、满目翠绿,似秋是因为正是收获水稻和玉米的季节。 在老挝这个拥有2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却养育着不到700万的人口,所以土地是特别的富裕。似乎人群只沿着公路两旁居住,那怕是再简陋不过的土路。既就是如此居住的密度也只能称得上稀疏。又因为工业相当落后,大量的土地只用来种很少且单调的农作物。而一年四季热和极热的亚热带气候使得植被特别的繁茂葱郁。 夜幕降临之时我们终于来到了工作驻地---巴莱县,这应该算个乡村气味浓郁的小镇。工区驻地的中方负责人和我们在一个当地应该是最大的餐馆吃了晚餐,住在了一个离私人开的旅馆。 清晨我们谢绝了车接,悠闲地欣赏着这个县城的景色。 一座座别墅式的小木楼沿着公路两边不规则排列而建,就连学校和县政府也不例外。狗在房前屋或者围着主人撒欢,鸡则不慌不忙在房前屋后或者公路边觅食,主人们则不紧不慢的做着手中琐碎的活儿,孩子们身穿校服成群结队有的甚至带上弟弟妹妹去上学。而在这里不管是餐馆还是旅馆住户家里都是清一色的红木家具,做工简单或者略显粗糙,是他们的特色也是他们收藏的财富。这里也有丰富矿业的资源,又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引来了一部分准备勘查开发的中国人,我们也属于其中。 这里的环保是无可挑剔的。因为常年的热带气候是其原本就几乎苍绿四季,而极为不发达的工业、宽广的土地、稀疏的人口,使这个国度的人生活的极其闲适甚至可以说是懒散。这里没有见到工厂矿业,农业也是相当的落后。种地不用施肥,只是在每年的早春放火烧掉地里的杂草以及收获后庄稼的杆子。农作物除过种大米和玉米外几乎看不到别的,在我们经过的路线除一部分开阔平地上可以看到刚刚收割完的水稻田地,其余都是杂草丛生,玉米伴生在草丛中。这里的人们也只吃大米,玉米从种到地里只在收获的季节背上编织袋只将已经成熟得露出的玉米棒子掰下,卖给路边收玉米的商人出口泰国。虽说环保如此好,但这里却看不到鸟类和其它野生动物,据陪我们的人说已经被当地的人吃完了。所以这里本地人只吃主食大米、肉类还有极少的野菜和树叶,当然还有各种热带水果,连吃的醋也是用柠檬代替。 站在雨后彩虹下的山村,站在蓝天白云陪衬的苍绿旷野,看到这里良好的环保,恬淡舒适的生活觉得精神很为轻松,朴实的当地民风民俗让人的灵魂也得到了洗礼。可当我们真得要过这种清贫的生活,行进在这简陋的公路上时,本能的物欲享受又回到身体里,忽然我明白了这个国度为什么如此盛行和敬仰宗教! 琅勃拉邦之夜 从巴莱至老黄城琅勃拉邦,320公里的路程竟让我们行驶了近八个小时,一路的艰辛可想而知。车子时而在蜿蜒的山路上爬行,时而在下雨过后正在扩建的泥泞路中蠕动,临近傍晚才赶到。人流车子明显多了,连警察也比首都多了(因为在首都只见过两名警察,虽说是在塔銮节)。 夜幕下的琅勃拉邦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好像不是在老挝,也许会认为是在浪漫的巴黎小镇。似乎白肤色的人更多,他们悠闲的享受着这个神秘浪漫之夜。或者慢步或者骑自行车来到街边随处可见咖啡馆,听着音乐、品着咖啡,或低声细语、或欣赏夜景随意而自然。记得我问那位陪伴我们的老挝华裔,这么悠闲的日子闲下来怎么度过,他说会在咖啡馆听音乐看书。我明白了为什么琅勃拉邦为什么如此迷人,因为她轻松自然、悠闲浪漫而且品味实足。在这样的夜晚你不会因为要开什么车着什么装而伤神,更不会因为物质不够富裕、人际关系的复杂而去破坏脑细胞、产生焦虑烦躁不安,这是一个让你安静享受自然、品味生活的环境……遗憾的是我只有欣赏而没有感受的机会。我想琅勃拉邦我会再来的,为了体验这想往已久的生活! 汽车绕过繁华的街区停下步行到只有夜晚才鲜活起来的街市,居民和旅者混杂在一起,在街边休憩、游荡、聊天、吃饭和玩乐。集市上一个一个摊头紧紧挨着,密密麻麻摆放着五彩斑斓、琳琅满目的当地手工艺品。当地盛产木材,所以在这里能看到花样繁多的木制品:木灯笼,木玩偶,木器皿⋯⋯大到雕着锦鲤图样的箱子,小到刻着当地神灵、连相貌也栩栩如生的木质手坠,不一而足。各式木艺之外,传统的老挝水彩画在这里也占有一席之地,画的内容主要是宗教内容为主。对于这样的街市除过购买一点纪念品,我们只是匆匆的行者,因为我们明天要起大早去布施。 来到居住的酒店,这是法国人开设的,由浪漫国度的人开设在浪漫之地情形就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只有二层楼群区,有点类似别墅的味道,整个酒店沉浸在一抹温柔的灯光中,音乐声似有若无,一方碧水静躺在小楼草地中的方池内似乎等着你的拥抱和撩拨。裸露的地面不是木质便是略显粗糙的水泥,连房间内也是。房外有阳台,但要跨过窗子才能达到,摆放着品咖啡赏夜色的木质桌椅,且在房与房之间是连通的。这一切给你有种回归自然的质朴温馨感外,似乎还给人留下遐思的空间和暧昧的味道…… 千佛之邦,先于晨曦醒来。布施是这个城市的一个习惯也是一道风景。 琅勃拉邦,这个背倚苍山的佛国古城在每天清晨六点前后,主街的两旁就已经坐满了等待布施的本地居民。我们五点就起床去赶赴这个盛会,和其它虔诚者们一样早早准备好布施的食品守候着那一刻的到来。我们六人分成两拨,一拨布施一拨拍照。当穿着袈裟的僧侣们,踏着清晨的光影从遍布在朗邦内鳞次栉比的大小寺庙中结队鱼贯而来,人们安静下来,停止耳语,双手合十。这些各种肤色身着各种各色服饰不分男女老少的人们,身前放着装有新鲜糯米饭或者当地传统食物的竹篮或金属器皿。待僧侣经过身前,便将准备好的食物放入一个个僧侣斜跨的铜钵中。一切都宁静而有序。当我做这些的时候心中充满了虔诚和神圣。 当我伴随着朝阳行走在古皇宫内,看那金銮碧瓦或是琉璃墙画,都一点一点记录着时间的累积烙印,看那金碧辉煌的宫殿无不记载着一个古王朝的繁荣与兴盛。如今它静静的屹立在这个千佛之帮,让人们去崇拜去遐想…… 如果将这次老挝旅行的景点比作人的话,万象如同朝气蓬勃的青年人,乡村如同一个清新质朴的少女,但琅勃拉邦无疑是个中暧昧的例外,它时而超脱肃穆,又时而世俗和蔼,时而悠闲浪漫,令你总想一探究竟,不愿离开。当我们在骄阳中搭乘飞往泰国曼谷的航班离开时,我在心中大声呼唤:琅勃拉邦,我会再来! 后记:在这样一个贫瘠落后的国度,没有严格的法规和制度,也只有极少警察和公职人员。人们却可以悠闲的和睦相处且无纷争,达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品格,我想这应该就是宗教信仰的力量,也是一个洗涤人类灵魂的好地方!
文字:坐标系 图片:坐标系及老公
文章评论
幸运儿
[em]e121[/em][em]e163[/em]
幸运儿
千佛之邦,洗涤灵魂。异国风情,纯情至尊。[em]e121[/em][em]e100[/em]
熊熊
姐,又走出国门,游览异国了。多好啊![em]e163[/em]
一如
这样的旅程,不是领略繁华与热闹,而是感受风情与信仰,真好!
静水冷荷
呵呵,羡慕!
快乐小草
二妈,你文采真好[em]e179[/em]
米兰
游记不容易写!但如此既有介绍描写、又有感触论述的如行云流水般的鸿篇游记,洋洋洒洒,足见楼主的文学功力,底蕴厚重,超赞![em]e179[/em]
米兰
异域的文化氛围、不一样的生活态度,对我们都有很大的触动和震撼!时常,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都有必要走出去看看,,,,对我们的身心,都是一次涤荡和洗礼![em]e189[/em]
幸福人生
[em]e179[/em]
黑白颠倒
辛苦了,朋友,跟着你逛荡了一趟。
千年雪
呵呵,我就说你会写好的,嗯,真棒!加油![em]e163[/em]
千年雪
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老挝的大气,细腻,质朴,神秘。谢谢美女给我们带来如此真实而丰厚的老挝风情。同你一样,我也喜欢琅勃拉邦,那种不必看着时间度日的生活,也是我的向往。。。姐姐,辛苦了!
︶ㄣ★曐雨崋願 ℡
千回百转中的旅程里,总是不自觉就沉入那样世界里,任飘飞的思绪辗转缠绵于一抹深幽的风景,成水成泥。
落焉
你的游记写的真棒,异国风情在你的笔下摇曳生辉。历史,民俗,文化,别样的美丽,别样的动情!
藕花深处
谢谢姐姐,让我免费享受了老挝之旅,期待其他游记的出台,那样,我就可以在你优美的文字中神游列国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