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药学发展的特定时期

广济堂

                                                                                 王洪贵
       回顾中医药学发展史,可谓历经沧桑。到目前为止,自从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医药学的奠基之作,莫过于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这两部经典之著。她们既代表了医,亦代表药。就是在这样一种既传承亦发扬以及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历经四次中医药学的大发展,根据其发展之性质,愚将这个时期定为特定时期。在每一个特定时期中,不断继承与不断补充以及不断完善中发展到近现代。以下,我便浅谈一下,中医药学是如何在特定时期产生的四次大发展。
       很久以前,在人类生活能力和水平比较低下的时候,人们多靠打猎为生,在工具不先进,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经常被动物咬伤或被摔伤,为了及时止血,人们本能地反映就是应急的抓些身边野草来按在伤口上,日子久了,人们逐渐发现,某些草可以止血,某些可以缓解疼痛,或令伤口愈合更快……于是,那个时候便成为了医学的萌芽。直到有了文字记载以后,人们开始不断搜集医学知识。战国时期,各国争相进行以富国强兵为目标进行变法运动。变法的核心是将劳动者固定到土地上,以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社会文明程度的加深,使统治者对物质享受的贪欲急遽膨胀。这样,人们人们的心理不能平衡,起居饮食得不到保障,身体更得不到健康。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时期战争频繁。据统计,从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的二百五十五年中,有大小战争二百三十次。所以,在战争频繁的时期,更容易爆发大小瘟疫等疾病。人们长时间生活在这样水深火热的环境中,对于医学来说已经到了一个必须发展的特定时期,于是,这个时期便诞生了《黄帝内经》。此为中医药学的第一次大发展。
       西汉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强盛的帝国。在西汉统治的近四百年的历史中,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的改革,使国力强盛、人民安乐,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然而,在这样一个太平盛世的年代,人们更加追求名利、只求享受、重视外表。“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伤寒论·序》。在这样一个时期,突然伤寒大流行,“余宗族素多…………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仲景在痛失亲人的同时,更怜天下百姓,于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时期,张仲景先生著成《伤寒杂病论》一书,在当时指导于临床,为这次特定时期的特殊病种的被克制,立下不朽功勋。而成为中医药学史上的第二次大发展。
       到了金元时期战争频繁,人民经历着长久的战乱,生活极端痛苦,疫病广泛流行。于是在又一个特定时期下,以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等医学家相继兴起,他们从实践中对医学理论作出新的探讨,阐发了各自不同地认识,创立成各具特色的理论学说,形成以刘完素为代表的河间学派和以张元素为代表的易水学派,展开了学术争鸣。他们在医学理论和医术方面,勇于创新,各成一家,风之所被,延续至明清两代,开拓了中医学发展的新局面。此为中医药学的第三次大发展。
       到了明清,又是两朝相交,战争峰起的时期。此时瘟疫病大流行,用伤寒论的理论指导临床已经无济于事。就这样,在又一个特定时期情况下,明末的吴有性写出了第一部疫病学专著《温疫论》。嗣后,清代的戴天章、杨璿、刘奎、余霖等人的疫病学著作相继问世,使疫病学的理论与辨治方法不断丰富,形成了温疫学派.至清代中叶,叶天士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从而形成了温病学的理论体系,又经吴瑭、王世雄等人不断加以充实,使温病学的理论和辨治方法更臻完善,形成了温病学派。此为中医药学的第四次大发展。
       自清代以降至近现代,特别是现代,虽然是太平盛世,然而高科技的不断发展、核武器的不断创新与使用、森林与矿藏资源的不断开发、以及无节制地乱采乱伐,大自然、饮食物与大气以及水源污染等等,加之人人急于求财、轻浮躁动、饮食起居无常、一切以利为本,一切唯利是图……“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古时如此,现更亦如此。所以,现在太多的疑难病,不仅很平常的出现于老年人、中年人身上,更有很多癌证、中风等所谓的老年病出现于婴幼儿身上,疑为怪哉?实为不怪!面对诸多疑难病猖獗为患的今天,多少名老中医经典、方书、倒背如流,最后却只能依旧望病生叹。究其何因?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疾病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过去对病因、病机学的解释和盛行的经方、《局方》等医方,已不能适应当今临床的实际需要。所以,古方不能治今病。这已经又到了一个新的特定时期,中医药学将面临又一次大发展,我们应当深信,根据中医药学发展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医药学的真正发展,不是哪个朝代、哪个政府以及哪个领导人,或国家能拿出多少项目资金就可以使她能够得到发展的。既然又到了一个中医需要发展的特定时期,能够应对当前摆在实际临床上新问题与新矛盾,就一定会产生一套比较完整而系统的新理论,故,整个中医界的有识之士,以及广大中医学子们,积极行动起来,团结一致,共谋大业,将会迎来中医药学的又一个春天。



       人类认识事物总会有一个过程,从现象逐渐到本质,概念是最初的思维模式。对于病因病机的认识,也有一个最初思维模式到本质认识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一个逐渐对病因病机不断深化和不断完善的认识过程。关于病因病机学的研究,在中医学发展史中,由来已久矣。中医学认为,人体这个小宇宙中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小宇宙与外界大宇宙之间,将永远处于相对平衡的矛盾对立状态之下。内外即小宇宙与大宇宙这种相对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则百病生也。细究之,都有哪些因素会破坏这种相对平衡的呢?
       早在汉代,被后世称为医圣的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先生就提出了“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之观点。仲师认为:一是经络受了外邪,传入脏腑,引发内部疾病;二是四肢九窍受邪,血脉壅塞,引起外部疾病;三是纵欲过度,或受金刃、虫兽伤害所致病。到了宋代,陈无择根据张仲景学术之观点,则提出了著名的“三因论”,把致病因素分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以及饮食不节、劳倦、外伤等等,形成了中医病因学说。通过以上所说,则足以说明,中医药学的发展与人类各种文明的发现与发展,皆没有离开“故任何一种事物的发生和发展以及人们对一种概念的认识和提出,皆由初期模糊时期到逐渐完善和系统完整这样一个历史时期才能够完成”这样一种自然规律。
       诚然,痰瘀互结致百病说这种概念的提出,虽历经二千多年来,但始终没有一部系统而完整地专著问世。尤其是内经中不但没有痰瘀互结之说,且连痰和瘀血这个名词都没有。内经中只见到了淡字。这个淡字到后来就演化成了痰字。到了西汉时期,通过仲景师才认识到了瘀血这种病机和病名。故痰瘀说这种概念一直到了金元时期,朱丹溪应该是认识比较清楚的一位,尽管是他只清楚地提到过一句:“痰夹瘀血,随成窠囊”。但这已经足以说明,由内经到金元,对痰瘀病因病机的认识,有无到有已经认识了上千年。可惜,以后又由痰或瘀血致病说分而言之,直至到现代,仍然坚持“怪病多痰”和“久病多瘀说”两种不同地认识方法。所以,在中医发展史上就形成了本来不该发生的事情即痰派和活血化瘀派。
       痰瘀乃正气败坏之物,在百脉之中,本无单痰或单瘀之谓。津败为痰,营滞为瘀,津血混浊,痰瘀互结乃整个病因病机形成之过程。故,在百脉之中,这个痰瘀互结之物,不可分割。
痰瘀互结致百病之说,这种新概念的提出,是在上个世纪中叶愚提出的一种新概念。这是在历代医家模糊认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清晰之概念。通过以上这种说法则足以说明,两千多年来,历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努力和探索,是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才形成今天这一套既完整而又系统地痰瘀理论。她绝非从天而降,更不是臆想。 通过痰瘀互结致百病概念的形成,以及建立这种漫长的认识过程,足以说明,以上对中医任何一种概念的形成规律和特点。故任何一种事物的发生和发展以及人们对一种概念的认识和提出,皆由初期模糊时期到逐渐完善和系统完整这样一个历史时期才能够完成。毫无疑问,痰瘀学说完全是在继承古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