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披露少林寺《洗髓经》秘而不传丹道绝学
个人日记
少林寺的《洗髓经》
洗髓经总义
如是我闻时,佛告须菩提,易筋功已竟,方可事于此。
此名静夜钟,不碍人间事。白日任匆匆,务忙衣与食。
三餐食既竟,放风水火讫。抵暮见明星,燃灯照暗室。
晚习功课毕,将息临卧具。大众成鼾睡,忘却生与死。
明者独惊醒,黑夜暗修为。抚体叹今昔,过去少一日。
无常来迅速,身同少水鱼。显然如何救,福慧何日足?
四恩未能报,四缘未能离,四智未现前,三身未皈一。
默观法界中,四生三有备。六根六尘连,五蕴并三途。
天人阿修罗,六道各异趋。二谛未能融,方度未能具。
见见非是见,无明未能息。道眼未精明,眉毛未落地。
如何知见离,得了涅槃意。若能见非见,见所不能及。
蜗角大千界,眼纳须弥山。昏昏醉梦间,光阴两俱失。
流浪于生死,苦海无边际。如来大慈悲,演此为洗髓。
须俟易筋后,每于夜静时。两目内含光,鼻中运息微。
腹中觉空虚,正宜纳清煦。朔望及二弦,二分并二至。
子午静守功,卯酉干沐浴。一切为心造,炼神竟虚静。
常惺惺不昧,莫被睡魔拘。夜夜常如此,日日须行持。
惟虚能容纳,饱食非所宜。谦和保护身,恶厉宜紧避。
假借可修真,四大须保固。柔弱可持身,暴戾灾害逼。
渡河须用筏,到岸方弃诸。造化生成理,从微而至着。
一言透天机,渐进细寻思。久久自圆满,未可一蹴企。
成功有定限,三年九载余。从容在一纪,决不逾此期。
心空自身化,随意任所之。一切无挂碍,圆通观自在。
隐显度众生,弹指超无始。待报四重恩,永灭三途苦。
后人得此经,奉持为宗旨。择人相授受,叮咛莫轻视。
《洗髓经》怎么练?其实方法容易极了——不论坐到那儿,把身体坐直了,想你的脊柱——将脊椎骨拉直,想你的脊椎骨在动,闭上眼睛观想后面的脊椎在动,可以是摆动,也可以是前后蠕动;可以用身体微微地带动,但是一定不能用力,一定要慢,一定要连续,不能猛。修道不是体操,不能猛,它是非常柔和的,非常慢的;动的时候,要连续、不间断、不用力,左、右、前、后、上、下慢慢地动。
所以要轻,不要用力;要柔,不要僵硬;要慢,不要快;要圆,不要断,它是连续的,里面在动。那外表会不会动呢?外表也有一些动,但是基本上是你的脊柱在动,可以是摆动的,也可以是转动的,可以是蛹动,也可以是蠕动,这叫“四动”。修道的时候,闭上眼睛坐着,想你的脊柱,坐直了,放松了,它在动,它慢慢地连续地不用力地在动;动到一定程度,你就忘掉了,你就不动了,这就很容易入静了——这个方法是《洗髓经》里面来的,这个方法就是少林寺的“伐毛洗髓”,诀窍就是“返观”。
所以,《洗髓经》里面用的方法就是返观。观世音菩萨用的是返听。过去有人看香火,看面前一支香,然后也就返观了。或者是反舌,我等一会儿给大家讲怎么利用舌头“返舌”来修道。我还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返息”,用反呼吸,逆呼吸的方法修道,一句话:“顺则成人逆成仙。”修炼就是要返要逆,就这么容易。由返,然后到忘了它,道自在其中。
动的时候脊柱一定要直;一定不要用力,要轻,不用力;要柔,要慢,越慢越好;要圆,圆是什么呢?不间断的,要连续。所以你看我现在坐着,我现在摇摆身体,你们看我在整体地摇,我整个身体在摇。但是我在想什么呢?想我的脊柱,意念集中在脊柱上,这样才能做到万念化一念,一念化无念。因为我们初步修道,马上就要做到无念,这是很难的。无念不是不动,是生生不已之动,由故意的到自发的到本能的动。你脑子不想,里头的气血都在动,意静而气动。但是修道的前提是要身正,放松,要讲姿势,不能驼着背,不然气断了,不能把气血展开;身正了,你可以靠着,可以躺着,可以站着,都可以修炼。
请注意看我现在做“四动”,我意想的是我的后背,慢慢地觉得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气血顺化全身都有麻麻的感觉,全身的气血都好像在走,方法其实就是这么容易。你们也可以这样观想,观想脊柱在转圈。人的脊柱,颈椎7节,胸椎12节,腰椎5节,加在一起是24节,尾椎骨有骶骨、尾骨两节,所以共是26节。26节的脊柱,假如我转圈,一圈儿,两圈儿,然后再让它转回来。你可以蠕动,可以转动,可以扭动,你爱怎么动就怎么动,你觉得怎么舒服,你就怎么动。但是,注意一定不要弯腰驼背,要放松,慢慢的,意念中你就会觉得你的背长宽了,人身长长了,张开了全身。
做“四动”的时候一定要放松。松不是懈,不是像面团一样塌垮下去,而是像面包似的发起来。松是像面包似的发起来,所以修道“松中必有张,张中必有松”,千万别僵硬地用力,放松,柔和,柔软,慢,圆。
开始修道的时候,身体外部是动的,慢慢就变成里面动了。开始紧张不自然,慢慢就放松了,就柔和了,就越来越慢了,并且连续,圆转如意。“动中之静为真静”,放松不是背越来越驼了,不是像面团了,是慢慢像面包似的自动发开了——内空虚,外挺拔。这也就是少林寺的《洗髓经》,这就是洗髓,洗你的髓,髓就在你的脊椎骨里。
坐在那儿一点都别用力,但是要挺直,感觉你背部长宽了,你人长长了,一点一点长长,背部一点点长宽了。动你的脊柱,想象从头到尾,从上到下,由下到上,你的脊柱在转圈;在摆动,一节一节地摆动;在蠕动,前后蠕动,甚至于斜着蠕动;在蛹动,左转右转。试试看,放松,从头到脚都放松。眼皮不放松,全身不能放松,所以眼一定要垂帘放松,眼皮自然地耷拉下来,好像留着一条缝,不要想前面的光,而想后面的脊柱。现在,眼睛垂帘,眼部放松,脸部放松……会有眼泪,有泪花,朦朦胧胧,这说明你眼睛放松得很好。
现在,它自动在动,你怎么坐着舒服就怎么坐,就是不能弯腰驼背;要返观,要静观。静不是不动,静是平衡,你掌握着身上各种各样的平衡,你把握阴阳,就好像骑自行车似的,你不让它向左倒,也不让它向右倒,你要掌握左右平衡;就好像陀螺似的,你外面看它不动,其实它在动。所以动中之静,才是真静。
要慢,要连续,要柔。这个动最好是全身都有感觉,一直麻到脚心。返观内照,长生久视,你老返观你的后头,才能长生。你坐下来就想后头,或者想你的后腰,想你的命门;你不想动,就想你的命门,可是你不动的话,想想就容易开小差,就做不到化万念为一念了。
你动的话就不会开小差,就不会想别的了……要非常柔和的,不用力的,慢慢的,越慢越难,但是越慢效果越强。
先不要憋气,因为嘴巴不松开,身体就不会松开。最松的状态,不是闭嘴,是微微张开一点嘴。你的嘴,最自然的状态是微微张开一点。嘴不松,身体不会松。你躺着做也可以,躺在床上也可以做,就是背部受点压迫,有的时候通督脉就比较难一点。你也可以侧卧……放松,放松不是人缩小了,放松反而是人有点膨胀的感觉,像面包一样的发开了。张中必有松,松中必有张。古人不用放松,他要虚,要身体虚空。凡是修道的人,都要懂得“虚静”二字。虚就是放松,松中有张;静中是平衡,是全面的平衡,是把握阴阳。
人能反其道而行之,即可夺天地之造化。要逆取,也是返取;摇也好,摆也好,你爱怎么动就怎么动。要慢要柔,最好是一动起来,全身都麻了,一直麻到脚心,这时候你身体里面的气血都在动。所以,身正才能气动;身不正,气血淤塞走不动。气血动,才能意静——意念才能静下来,意静才能神活。
文章评论
妹凸凹紧██浪粉嫩洞
[em]e100[/em]ゥヴ求回踩~ゥヴ [em]e16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