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脾脏养生 哪些生活方式最伤脾

个人日记

 

  暴饮暴食

  有的人饮食习惯很不好,随着情绪波动或饮食喜恶来进食,要么食量惊人,要么像个小猫。这种暴饮暴食很伤脾胃,容易造成脾虚。

  暴饮暴食,通常伴随食速过快,狼吞虎咽,风卷残云。食速太快很伤脾。年轻时,可能问题不大,顶多皮肤油腻、毛孔粗大些。可是随着年龄增长,就会出现顽固性的大便难、大便黏、大便烂。到了中年以后基本上就把脾给拖累坏了,气虚和痰湿间夹的体质就出来了。

  食欲亢进,肥甘厚腻现在许多人的能量摄人与消耗不成比例,普遍出现入多出少,能量富余。体内富余的能量就是祸水,迟早会闯祸惹乱、酿病甚至夺命,体内能量富余的主要原因,一是饭量大,能多吃就多吃;;二是饭量不大,但运动量小;三是饮食结构不合理,喜欢吃油炸、肥甘厚腻的食物;四是食速快,同时间内比别人吃得多。
 

 脾脏系统是调节能量进出代谢的。脾开窍于口,胃纳睥化,产生能量,是气血之源;脾主四肢、主肌肉,肌肉、四肢是能量消耗的大户。如果美食当前,诱惑难敌,能量源源不断地输入,再加上贪图安逸,不爱活动,能量就会进多用少。这样下去,睥胃就会消极怠工,把饮食力加工成痰湿,脾胄由“气血生化之源”变为“痰湿生化之源”。““百病皆有痰作祟”,痰上肺则咳喘,痰蒙心窍就昏蒙,痰堵心脉就胸痹(类似冠心病),痰进肝则肝脂肪,痰入血则血脂高,痰浸淫血管引起动脉硬化,痰泛溢肌肤就是肥胖,痰堆积腹腔就是“将军肚”。这都是饮食不当、能量富余的下游结果,只是反映渠道不一样,究其本源都是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

       情绪不稳

  郁闷、发火、恼怒最伤肝。生闷气、郁闷令肝气郁结,发火、恼怒使肝气横逆。凡是伤肝,不管是郁结还是横逆都会伤脾,这叫肝木克脾土或者肝脾不和,常见胃痛、胃胀、恶心、嗳气、食欲不振。张仲景有一句名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意思是肝不高兴、不舒服,会第一时间找脾出气,进而伤脾。
 

过度治疗

  凡是清热、解毒、凉血之类性质苦寒的中药以及西药的抗生素之类,不能多用、久用、常用,应该中病即止,邪去即停;更不能预防性服药或者当做保健品,否则“苦寒伤中败胃”。

  久坐不动

  常言说:“就做伤肉”,伤肉就是伤脾。脾、肌肉、四肢是重要的能量代谢渠道。久坐会令肌肉松弛无力,严重影响能量消耗,造成能量富余淤积,反过来拖累脾脏。老年人在锻炼时,要适当结合运动机械,专门锻炼以强壮四肢肌肉。还要经常散步,多做有氧运动,以健脾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