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浅识(一五七)——我非生而知之者

个人日记

 一闲人 14:46:11

 在上一章里,孔子对自己进行了自我评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在学习中体会乐趣,不为衣食所忧,不为老之将至而忧。表现了乐观主义精神。

云中雁 14:47:17

 今天继续学习第二十章。原文是: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一闲人 14:48:24

 本章中孔子仍然是自我评价。先注意对几个字和词的理解。好古:好,喜爱。古:古人的智慧。敏:敏捷,勤勉。

云中雁 14:50:06

 本章的意思是: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一闲人 14:53:53

 孔子说自己“好古,敏以求之者”。当然,所谓好,就是喜好的意思。所谓“古”呢?在这里,应该是指古代的智慧,而“好古”,就是指喜好古代的智慧。在这么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肯定是在不断的发现并创造着生活的智慧,有些智慧之所以能够被流传下来,本身就必须得经过时光的考验,也就是所谓的大浪淘沙,只有这个样子,所谓智慧才能够最终成为真正的、经得住历史检验的智慧。

云中雁 14:59:50

 本章,孔子提出了学习前人知识、智慧的三个步骤:好、敏、求.首先,对前人知识、智慧所凝结成的遗典、典章等必须尊重、善待进而学习、研究,才谈得上“好”.尊重、善待进而学习、研究,真正把握以后,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印证,这才是“敏”.“敏”,有两层的含义:一是对于前人的总结出来的知识要注意通过实践来加以验证。二是在运时要有选择,不能生搬硬套。

一闲人 15:03:27

 孔子的这句话道出了勤奋的真谛——勤能补拙。的确,求知无捷径。每个人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与发展,人与人的差距就开始日益增大。有的人一生什么也不学,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到老了只能空叹息,他的一生就像过眼云烟,毫无价值;而有的人一生追求知识的脚步从不停息,他们勤学苦练,学问日益增加,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技能造福人类,为人类创造了无数的财富。他们的一生受人爱戴,令人敬仰。

云中雁 15:09:10

 从这章中,我们不仅学习了孔子勉励我们勤勉学习的方法,同时也从孔子自我评说的这句话中我们也品读出了孔子实事求是正确的评价自己的坦荡胸怀。

一闲人 15:09:56

 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