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浅识(一六一)——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个人日记

 一闲人 19:47:15

 在上一章里,讲述了孔子和弟子周游列国时,发生的一个事件。在宋国演习周礼的时候,遇上了蛮不讲理的司马桓魋,受到了恐吓。孔子表现出了勇敢,也表现出了机智,没跟桓魋冲突,但也没表现出惧怕。

云中雁 19:50:31

 今天继续学习第二十四章。原文是: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一闲人 19:53:40

 本章讲述了孔子在教育活动中,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二三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隐:隐瞒。无行:没有什么行为或行动。

云中雁 19:54:19

 本章的意思是: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一闲人 19:57:10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问可能故意不讲透,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学生认为老师有保留,提出了质疑吧?面对弟子们疑虑的眼神和望而生畏的心态,孔子只好这样婆婆妈妈地教育他们。

云中雁 20:03:24

 那是一方面,我认为学生的疑问可能还来自于上一章内容这方面。孔子说天生德与我。学生故意逗他,说他在传授方面有所保留了。没有将与天沟通的方式传授给他们。是不?

一闲人 20:05:45

 是的。从这一段中也可以看出,孔子与弟子们的非常融洽的。学生敢于质疑孔子,说明孔子对弟子严而不厉,爱而不溺。平时学习、生活、做事都与学生在一起。体现了师生平等。孔子不怕学生超越自己,而是希望学生都能为社会所认可,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云中雁 20:11:56

 细细品味孔子的这段话,让我们更加了解孔子的教育理念。好的学问靠的不是有某位好老师,而是靠自己自觉的学习态度和方式方法。好的学问来源不全是书本,还来源于身边所有人的言谈举止。

一闲人 20:20:35

 你的认识非常好!孔子的教育理念到现代也不过时,只不过由于历代的教育功利性,将孔子的教育理念而曲解了。

云中雁 20:24:36

 这章还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孔子,孔子的平易近人来源于,他对学生的尊重。从他对学生认真解释的态度看出,孔子是将学生和作为教师的自己放在平等位置上的。孔子被学生调侃却浑然不知的认认真真的解释。从中我们看出孔子的可爱,却又憨厚的性格。

一闲人 20:25:49

 孔子的这段话,显然是因为他的学生中有人质疑孔子的教学似乎没有全部相授。所以孔子才说,我没有任何隐藏的,我已倾囊相授。但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问的提高还要靠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