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徽旅(三)

小练笔!

 生活,总是在一种状态下,人的各种神经或许就处于一种慢性的平和,趋于静,一种超乎寻常的静;于是乎,总想有一个出口,呼出吸入,清新的,明快的,异样的……

总是渴望一种新鲜的刺激,这,或许就是一颗不安分心所致,抑或,一种压抑后的释放?

所幸,一次说走就走的出行,让心灵得到释放,情绪得到缓释。去过了名山,总想还得有一些名村古寨的,让激动地心,能够着陆,回归;偶然的请教百度,有了我此次出行的下一站目的地——三河古镇。图片

三河镇原是巢湖中的高洲,古名鹊渚鹊尾(渚)、鹊岸等,后因泥沙淤积,渐成陆地。南北朝后期称三汊河,明、清置三河镇(详见《附录》中《三河镇历史变迁考》一文)。自隋、唐至清代,皆属庐州府合肥县,1949125日解放,设三河市(县级)。19504月撤市设区,属肥西县。1956年复设三河镇,直属县。

位于肥西县南端的三河古镇,地处肥西县、合肥市庐江县、六安市舒城县两个地级市三县交界处。丰乐河、杭埠河在此汇合,经新河向东流约15公里入巢湖。北距合肥40公里,距上派镇24公里,南距庐江县城32公里,西距舒城县城30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17 °14′117°16′,北纬31°30′31°32′。总面积2.9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辖4个居民委员会,2个行政村(杨婆、下拐),1985年总人口1579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611人。但是现在由于重新翻修,到处都是灰尘,失去了原来的美感。并且,如果自驾游可以去租30元一辆的三轮车。图片

乘坐由合肥去往三河古镇的大巴车,一路风光依旧明媚,清新,大约两个多小时后,车子抵达,“外环两岸,中峙三洲,而三水贯其间,以桥梁相沟通”(清《安徽通志》),只在古志中看到的字句,而今在眼前呈现,顿时惊呆。婉拒了前来揽客的三轮车,一路向西步行至古镇中心,一条河流经古镇南北静静流淌。河中船儿游荡,岸上黄包车,三轮车穿梭而过,甚是轻悠、安逸,车船辐辏,百货交通,商贾云集,一派古镇今日繁荣景象。图片

顺着河道一路闲逛,故居内家家户户门口撑起姓氏为点缀的油脂灯笼,从外表看,便是古色古香,还记得影像中的木质二层楼?在这里零距离出现于眼前,仿若回到那个时代。各色生意繁荣,尤以小吃街最为热闹,或许体现了“民以食为天”的国人重视饮食的文化特色。禁不住老板年热情的吆喝,选一个相对干净,舒适的店家,在门口热气腾腾的灶上,选三两碟极具代表的徽菜,色香诱惑,夹起一块头,入口酥软,油而不腻,或许就是这种徽菜的特色吧!图片

吃饱喝足,折回一处幽静的巷道,依然有客商经营各式生意,高龄老妪端坐门前,闲情聊天,好一派安逸景象。


图片

更值得一提的是,古镇的夜色依旧迷恋,岸边的灯笼亮起,清幽的河水静静流淌,生意人不再吆喝,而是在门前小聚,说着属于他们的家乡话,聊着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羡慕之余,回味悠长。

或许,这,才是安居,乐业的,真实体现?

也或者,他们也有渴望走出,看看外面世界的臆想?图片

夜色萌萌,睡意萌萌,那,家乡的景,家乡的人?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