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闷

个人日记

      第一次当班主任到毕业班,虽然知道学生的辍学率很高,正常在30%左,但是这一次是自己对初三学生的辍学情况作了统计:从初一入学时学生为336人,到初三现在学生在校人数是229人,流失学生107人,辍学率为31.85%。对于这些年来那么高的辍学率(这还不包括外来就读学生的辍学),当地的教育部门不可能不知情,为了控制辍学率,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搞的是“函授生”制度。具体方式是对那些不想来学校读书又想要毕业证的学生,开学的时候只要到学校注册,平时不用来学校(学校也不希望他们来,基本上都是不想学又不能遵守纪律的学生),到了毕业考的时候来学校一趟就行了。在有关领导看来,这是个双赢的结局。既可以解决减少辍学率的问题,方便学校的管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参考率,应付上级交给的任务。

   但是对我这个第一次毕业班的班主任来说,我可以说是很不识时务,学校领导交代的这个任务我更本就不理会。虽然也知道从初一到初三学生会越来越少(函授生越来越多了),但是我带的班级没有一个是函授生,原因是我“肤浅”的认为:学生毕业应该正常的完成,这是很自然的道理。况且,班里有了函授生,对于在校就读的学生也不公平,更重要的是在纪律上很难管住那些不怎么想读书又想在学校玩的学生,就算是严重违纪了,大不了函授呗。然而让我尴尬的是事实上我发现我的坚持是多么的孤独。学生(刚开始)敢当面质问我:为什么别的班有函授生,我们班没有。我也异常强硬的回答:老师当然知道这个事实,但是这个事实毕竟是拿不到台面上说话的,经不住阳光的照射的。老师希望我们这个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正常的毕业,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懂得约束自己。否则,拿了毕业证又有多大的意义,对在校坚持就读的同学来说也是不公平的,班级的纪律也无从管理。面对学生的第一次质问以后,我在班级里更加强调了没有函授生的做法,加强的班级的纪律管理,后来又好几个学生不愿受到这样的约束(想函授我又坚持不给),屡次严重违纪,旷课、翻围墙等等,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都没有效果,最终还是辍学了。

    随着中考的临近,巨大的辍学率让领导们坐不住了,不断的召开毕业班班主任、学生会议,关键问题只有一个,就是千方百计的保证学生的参考率。即使是已经一两年不读书了的,只要想要毕业证,参加中考报名,到时候参加中考就可以,至于考得多少分没有关系。当校长在毕业班学生会议上公开提出这个问题以后,到了这个时候,不仅是领导、连学生家长、学生都就这个问题向我施加压力了。对于学生家长、学生我还好应付,对领导我则置之不理,反正我不适合做这样的班主任,以后也不做。

    有时候也在问自己:这样做值得吗?那么死板干什么?里外受气,郁闷。

   为什么不这样干:因为这就是你的性格,你做人的信念。什么样的班主任会影响什么样的学生,其实我最希望的是什么我清楚,但是现在开始有些迷茫了。

   

文章评论

蓝色的爱

九年制义务教学在你们那边竟是这样的呀。当老师的也真够辛苦的。不管怎么样,要记得开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