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琴曲《送别》赏析

个人日记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送别》写于1905年,是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所作。李叔同(1880-1942),法号弘一。他多才多艺,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既是一代高僧,又是才华横溢的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和戏剧活动家。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上荣耀。他以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大师。


 

       全词三节,有起,有开,有合;紧扣主题,营造了让人迷醉的意境,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情景:夕阳下,群山相连,碧草茵茵,一望无际;近处,长亭、古道,晚风轻拂,杨柳依依,送别的竖笛哀婉幽怨。一对知心朋友分别在即,想到从此天各一方,双方都有无限的感伤。他们端起酒杯,想借酒尽最后的一点欢娱。酒醉梦别,彼此在记忆中留下那“晚风拂柳”“夕阳在山”的难忘一幕!
       整曲《送别》,沿婉约一派,清新淡雅,情真意挚,凄美柔婉。歌词造句长短参差句式充满变化。曲谱借用了当时在日本很流行的歌曲《旅愁》的旋律(而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的《旅愁》又是借用了美国艺人约翰·P·奥德威所作《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李叔同人瓶装己酒,写成了中国诗味极浓的校园歌曲。那种痴情,那种哀怨,那种眷恋,统一于《送别》的歌吟中,珠联璧合,画意诗情,相得益彰,和谐优美。

文章评论

韩寒

[em]e142[/em] [em]e142[/em] [em]e142[/em] 好极了,人才还是白菜?[em]e113[/em]

緈鍢雨荷

这首《送别》也是俺上学时很喜欢的一个曲调,如今再次听到,对其还是那么悠远情深!军哥吹得好听,我也喜欢![em]e179[/em][em]e157[/em] [em]e157[/em]

白 玉 兰

相别日渐长,师恩永难忘。您永远是我心中最高尚伟大敬爱的老师。那些美丽的回忆永刻在心,也默默遥远地祝福您永远健康快乐。好人一生平安·······[em]e160[/em] [em]e183[/em] [em]e163[/em]

白云

佳作欣赏!制作超赞!一曲悠扬悦耳动听的‘口琴曲“送别‘尽在欣赏中......谢谢您给我带来美的享受!谢谢分享您的精彩! 祝您健康快乐天天开心!夏季安好! 周末愉快![em]e179[/em] [em]e179[/em] [em]e142[/em] [em]e142[/em] [em]e163[/em] [em]e160[/em] [em]e160[/em] [em]e156[/em] [em]e156[/em] [em]e192[/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