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书心得《得陇望蜀》并非贪得无厌
散文
东汉光武皇帝刘秀,河南南阳人,他是皇族不错,但不算太至亲。当西汉外戚王莽篡权,不得人心时,群雄四起,有绿林军,赤眉军,还有铜马军等等。
王莽篡权,建立新朝,但他不得人心,直搞得举国上下鸡飞狗跳,人民大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冤假错案层出不穷,可谓是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不过短短八年光景,就再也难以维持下去,各地的农民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全国到处是反对王莽的呼声。
刘秀的哥哥刘縯是个将才,他善于结交英雄豪杰,乐善好施,热情豪爽,古道侠肠,在当地德高望重,可谓一呼百应,很有号召力。而刘秀则含蓄练达,不善言辞,给人的感觉是腼腆羞怯,性格内向,其实,刘秀是深藏不露,比较善于伪装。当全国义军纷起之时,刘縯也按耐不住了,他跟弟弟一起率众起事,打着光复汉室的旗号,开始了艰难的征程。
刘秀的哥哥刘縯没有福气,他被自己拥立的皇帝刘玄所谋杀,而刘秀还不敢流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他在刘玄面前只字不提自己的哥哥,仿佛哥哥的死跟他毫无关系,他也根本没放在心上一般。其实不然,刘秀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在默默寻找着复仇的时机。
刘秀被刘玄派出去北伐,但刘玄对他并不完全相信,当刘秀兵败需要外援时,刘玄却置若罔闻,装聋作哑,他的目的就是假借义军之手,除掉刘秀。可天意使然,也该刘秀命大,想不到他绝处逢生,遇到了自己今生翻盘的重要砝码,那就是盘踞在河北一带的铜马军。这是谁也想不到的,当时刘秀手中无兵可调,他却得到了铜马军十几万人马,顺带着还得到了铜马军首领的外甥女,这才有了“既得夫人又得兵”的典故。刘秀有了这十几万人马,真是如虎添翼 ,在很短的时间里,他就收复了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他的势力迅速壮大起来,紧接着他又攻陷长安城,独霸中原。
刘秀号称光武大帝,国号建武,定都洛阳。刘秀平定中原不假,但陇右还盘踞着隗嚣(wei ao),四川蜀地盘踞着公孙述,那么刘秀愿意就此偷安吗?非也,刘秀胸怀大志,他岂能容忍卧榻之侧他人鼾睡。刘秀就派兵征讨隗嚣,很顺利,不久刘秀的远征军就凯旋而归,刘秀高兴之余未免还有点惆怅,他心中所想的不是就此高枕无忧,不是就此安享荣华富贵,他要一统天下,唯我独尊。
公孙述盘踞在成都,对刘秀也没构成什么威胁。而刘秀虽说已经统一了大部分国土,但他绝对不会自满。刘秀日思夜想,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总希望能早日平定公孙述,达成自己的心愿。可是后来大家却把这句话理解为“得寸进尺,贪得无厌,不知道满足”。我觉得这样理解有点欠公允,其实完全可以理解为胸怀大志,永不自满,怎么可以用贬义来诠释这句成语呢?
王莽篡权,建立新朝,但他不得人心,直搞得举国上下鸡飞狗跳,人民大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冤假错案层出不穷,可谓是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不过短短八年光景,就再也难以维持下去,各地的农民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全国到处是反对王莽的呼声。
刘秀的哥哥刘縯是个将才,他善于结交英雄豪杰,乐善好施,热情豪爽,古道侠肠,在当地德高望重,可谓一呼百应,很有号召力。而刘秀则含蓄练达,不善言辞,给人的感觉是腼腆羞怯,性格内向,其实,刘秀是深藏不露,比较善于伪装。当全国义军纷起之时,刘縯也按耐不住了,他跟弟弟一起率众起事,打着光复汉室的旗号,开始了艰难的征程。
刘秀的哥哥刘縯没有福气,他被自己拥立的皇帝刘玄所谋杀,而刘秀还不敢流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他在刘玄面前只字不提自己的哥哥,仿佛哥哥的死跟他毫无关系,他也根本没放在心上一般。其实不然,刘秀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在默默寻找着复仇的时机。
刘秀被刘玄派出去北伐,但刘玄对他并不完全相信,当刘秀兵败需要外援时,刘玄却置若罔闻,装聋作哑,他的目的就是假借义军之手,除掉刘秀。可天意使然,也该刘秀命大,想不到他绝处逢生,遇到了自己今生翻盘的重要砝码,那就是盘踞在河北一带的铜马军。这是谁也想不到的,当时刘秀手中无兵可调,他却得到了铜马军十几万人马,顺带着还得到了铜马军首领的外甥女,这才有了“既得夫人又得兵”的典故。刘秀有了这十几万人马,真是如虎添翼 ,在很短的时间里,他就收复了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他的势力迅速壮大起来,紧接着他又攻陷长安城,独霸中原。
刘秀号称光武大帝,国号建武,定都洛阳。刘秀平定中原不假,但陇右还盘踞着隗嚣(wei ao),四川蜀地盘踞着公孙述,那么刘秀愿意就此偷安吗?非也,刘秀胸怀大志,他岂能容忍卧榻之侧他人鼾睡。刘秀就派兵征讨隗嚣,很顺利,不久刘秀的远征军就凯旋而归,刘秀高兴之余未免还有点惆怅,他心中所想的不是就此高枕无忧,不是就此安享荣华富贵,他要一统天下,唯我独尊。
公孙述盘踞在成都,对刘秀也没构成什么威胁。而刘秀虽说已经统一了大部分国土,但他绝对不会自满。刘秀日思夜想,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总希望能早日平定公孙述,达成自己的心愿。可是后来大家却把这句话理解为“得寸进尺,贪得无厌,不知道满足”。我觉得这样理解有点欠公允,其实完全可以理解为胸怀大志,永不自满,怎么可以用贬义来诠释这句成语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