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之《道经》第七讲
个人日记
 《道德经》之《道经》第七讲
原文: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注解:所以,圣人不会违反自然规律去做事,不用言语而用身体力行来施行的教化,帮助万物兴起而不辞辛劳。
讲解:老子在前面讲了宇宙的缘起,万物的生成,万物生存的状态,在这一讲里开始讲到通达宇宙、人生真理的圣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圣人?圣人指的是觉悟的人,在印度称之为“佛陀”,而在中国就称之为“圣人”。圣人是明了宇宙人生大道的人,所以他们所作所为不会去违背自然的规律和人性的法则,而是顺势而为,就称为“无为”,“无为”并非无所作为。反过来,“有为”也不是有所作为的意思,而是指违背自然与人性的行为,也叫做“妄为”。
在圣人眼里,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言说,而是身体力行的感化,所以,孔老夫子在《论语》里说“君子耻于言过其行。”自己做不到而要求或希望别人做到,这样的事情连君子都不齿,何况是圣人呢?所以,榜样的力量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想到今天很多学佛的人,自己不好好修行,连儒家做人的标准都做不到,还每天到处去弘法,别人看到他的德行,本来想学佛的都吓跑了。
圣人们帮助万物兴起,而没有一点自己的意见,完全顺应自然,那才叫真正的随缘,真正的随缘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放下。今天,随缘这个词常常被很多人挂在嘴上,真的做到随缘了么?没有,只不过是别人不听取或不遵从自己的意见,自我解脱的一种态度而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