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之《道经》第五讲
个人日记
《道德经》之《道经》第五讲
第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注解: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为美,就有了丑的对立观念;都知道以善为善,就有了恶的对立观念。
讲解:上一章老子讲了宇宙的缘起,从万物运行的规律到创生万物的功能论述了道的作用。这一章进一步论述事物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为我们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这与我们学过的《辩证唯物主义》中所说的矛盾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如出一辙。矛盾的双方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而且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和条件。没有了丑就无所谓美,没有了恶什么是善?这是矛盾双方的互根性。但美与丑、善与恶又是相互对立的,不仅仅是对立和互根的关系,矛盾的双方还存在着此消彼长、互相转化的规律。事物为什么会运动,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是因为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所以,上一章讲了万物如何产生,这一章一开头就告诉我们,道所创生的万物以什么形式存在——矛盾。矛盾是万事万物存在、运动、变化的根源。这种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和条件,证明了处于矛盾之中的一切事物并没有能够支撑其独立存在的力量,这正是佛法所说的“空性”、“无实性”。因为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而导致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的特性,正是佛法中所说的“假的”。人有生、老、病、死,事有成、住、坏、空,周而复始,有生就有灭。明白了这个道理再来理解《金刚经》中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就容易得多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