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安般(呼吸)入初禅

手机日志

 如何以安般(呼吸)入初禅
专注鼻端前的呼吸,可以令到我们证入初禅定力。以此定力为基础,我们可以证获二禅、三禅、四禅,乃至四禅八定与五神通。

 

若你想要解脱生死轮回,则能以此定力转修佛法观禅,从而得证十六观智及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专注呼吸也叫修安般念,它是释迦牟尼佛教导的修行禅定的方法,以下是修习安般念的要点。

 

第一点:身体坐正,保持自然,全身放松

 

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坐姿,如果盘腿有困难的话就不需要盘腿。你可以将两腿并排平放在地上,而不必将一腿压在另一腿上。

 

使用适当高度的坐垫,可以让你坐得更舒服,而且更容易保持上身正直。

 

接着,你可以从头到脚,一部份、一部份地放松全身,不要让身体有绷紧的现象。

 

你如果发现,身体的某个部位有些绷紧,就应该借着放松与保持自然,来将它舒解

 

若没有充分的放松,在你坐久之后,绷紧的身体部位,就会造成疼痛或不适。因此,你在每一次的静坐开始时,请务必先将全身放松

 

第二点:放下万缘,保持一颗平静安详的心

 

你应当思惟一切缘起的事物,都是无常变化的,它们不会顺从你的意愿,而只会依照它们自己的过程进行。

 

因此,你执着它们是没有用的。理智的作法是,在禅修的时候,你应该暂时把它们都放下。

 

每当杂念生起时,你可以提醒自己,现在是抛开一切忧虑的时刻,而保持心,只专注于禅修的目标──呼吸。

 

如果突然想起某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认为必须仔细地思考一番,你也不应该在禅修时那么做。

 

你可以将它记录在随身携带的记事本里,然后将它抛在一边,继续专注呼吸,专心地禅修。如果真心想要成就安般念禅定,你就必须先将一切的杂务放下。

 

有些禅修者想要培育定力,但却又不能放下对世俗事务的执着,结果他们的心变得非常散乱,时常在呼吸与世俗事务之间来回奔走。

 

即使他们努力要使心平静下来,却都无法办到,原因就只是,他们不能放下对其他世俗目标的执着

 

这种执着是禅修进展的一大障碍,所以你应当立下坚定的决心,在禅修期间暂时抛开世间的万缘,以一颗平静安详的心来修行。

 

第三点:借着不断的练习来熟悉呼吸

 

在你确定全身已经放松,内心无忧无虑之后,就将你的心,安置在呼吸与鼻孔外面皮肤接触的地方,亦即在鼻孔与上唇之间的区域。

 

试着了知这个区域里的呼吸,当你能在此区域里的任何地方发现呼吸时,就让心一直知道那里的呼吸。

 

你应当像旁观者一样,以客观的态度,来觉知自然的呼吸不要去控制或改变它,因为那样会导致呼吸辛苦、胸口发闷。

 

让你的心,觉知正在通过上述部位的呼吸,而不随着呼吸进入体内或出去体外。

 

《清净道论》讲述一则守门人的譬喻:守门人不会去注意已经走入城里或走出城外的人,而只检查正在通过城门的人。

 

同样地,接触部位好比是城门,禅修者不应去注意,已经进入体内或出去体外的呼吸(气息),而应注意正在经过接触部位的呼吸。

 

另一件应当注意的事情是:应当专注于呼吸的本身,而不要注意呼吸里四界的特相。

 

意思是,你不要去注意呼吸的硬、粗、重、软、滑、轻,因为这些是地界的特相。你也不要去注意呼吸的流动、黏结,因为这些是水界的特相。

 

你也不要去注意呼吸的热、冷,因为这些是火界的特相。你也不要去注意呼吸的支持、推动,因为这些是风界的特相。

 

你如果注意这些特相的任何一种,其余的特相也会变得明显,因而会干扰到你的定力。所以,你应当做的只是以整体的概念,单纯地觉知呼吸本身。

 

有些禅修者,不能觉察到自己的呼吸,因为他们的呼吸很微细,而他们还不习惯于觉知微细的呼吸。

 

怎么办?他们应当以冷静与警觉的心,将心保持在上述呼吸出现的部位,并且了解自己还在呼吸。

 

只是保持知道,自己还在呼吸就够了,不要故意使呼吸变得明显。在这个时候,保持清明的正念,是很重要的。

 

只要保持警觉心与耐心,渐渐地,他们就能觉察到微细的呼吸。若能习惯于觉知微细的呼吸,这对培育深厚的定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你应当依循中道,也就是以适度的精进来修行。精进力不要用得过度,因为那会造成很多困扰,如绷紧、头痛、疲劳等等;

 

精进力也不要用得不足,因为那会使你落入昏沉、白日梦或打瞌睡。因此,应当付出适度的精进力,让自己能够持续地知道呼吸就够了。

 

当你的内心生起妄想时,不要去理会那些妄想,而要将心,引导回来注意呼吸。

 

对妄想(杂念)生气,或者对你自己生气,都是无济于事的。因为那只会使你的心,更加地散乱或掉举。

 

然而,借着不理会那些妄想,你就能使自己,渐渐地疏远妄想(杂念)。

 

借着经常的觉知呼吸,你就能使自己,渐渐地熟悉呼吸,这就是处理妄想的正确方法。

 

如果你的心,经常是妄想纷飞、杂念横生,你可以在觉知呼吸的同时,于心里默念:“吸,呼;吸,呼……”,藉此来帮助心安住于呼吸。

 

或者,你可以用数息的方法:在五到十之间选择一个数目,然后固定地从一数到那个数目。

 

例如:你选择数到八的话,则可以在吸气时心中默念‘吸’;呼气时心中默念‘呼’;呼气的末端心中默数‘一’。

 

同样地,在第二次呼气的末端,心中默数‘二’……如此从一数到八,然后再从一数到八,一再地重复。

 

如此数息时,注意力仍然放在呼吸,而不是放在数字。因为数字,只是帮助你将心,安住在呼吸上的工具而已。

 

应当持续地数息,直到你的心平静、稳定为止,然后可以停止数息,而单纯地只觉知呼吸。

 

第四点:专注呼吸

 

当你能持续不断地觉知呼吸十五到二十分钟时,那表示你已经相当熟悉呼吸了。于是,你就可以将注意力的焦点,集中于呼吸。

 

在上一个要点里,在觉知呼吸的同时,你也知道接触的部位。而在这一个要点里,你试着将心的注意范围,缩小到只集中于呼吸本身而已。如此做,能使你的心愈来愈专注。

 

第五点:专注于每一刻的呼吸

 

当你能持续不断地专注于呼吸,时间达到三十分钟以上时,那样的定力已经相当好,你可以专注于呼吸的全息。

 

意思就是,当每一次呼吸,从头到尾(开始、中间、结尾)的气息经过时,你都在接触部位,毫无遗漏地专注到它们。

 

如此专注于每一刻的呼吸,你的定力将会愈来愈强、愈来愈深。因为没有空隙时间,让你的心去想其它的事情。

 

你将会知道,有时呼吸长,有时呼吸短。这里的长短,是指时间的长度,而不是指距离。

 

当呼吸慢时,呼吸的时间就长;当呼吸快时,呼吸的时间就短。

 

然而,不应故意使呼吸变长或变短,应当保持自然的呼吸。无论呼吸长或短,你都应当专注于全息。

 

若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如此修行,定力就会愈来愈稳定。如果能在每一次静坐时,都持续地专注呼吸一小时以上,每天至少五次静坐,如此持续至少三天。

 

不久,你将会发现,你的呼吸,已经转变成禅相。那时,你就能进修到,安般念更上一层的境界。

 

你应当熟记,以上修行安般念的要点,并且切实地奉行。无论身体处在那一种姿势,你都应当如此修行。

 

在每一次静坐结束时,你仍然要继续修行,不要间断。意思是,当你睁开眼睛、松开双腿、站起来、行走等时,都要继续觉知呼吸。

 

在日常活动中,在行、住、坐、卧中,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也都要持续地觉知呼吸。

 

不要去想呼吸以外的其它目标,让修行间断的时间愈来愈少,乃至最后能够持续地修行,几乎没有间断。

 

从清晨一醒来开始,到晚间睡着为止,在这中间的时间里,你都应当如此精勤不懈地修行。

 

若能如此精进,你就很可能在一次禅修营期间,达到安止定(即初禅或禅那)。这就是为何佛陀说,安般念应当被培育与数数修行的理由。

 

除了向指导老师报告及绝对必要的时候之外,大家应当止语,尤其是在卧室里面。

 

开办禅修营不是容易的事情,协助者很辛劳地安排一切所需,让大家能够专心地禅修。

 

施主们供养各种必需品,乃是基于希望大家修行成功及与大家分享功德的善愿。各种理由都显示,大家应当精勤地修行。

 

然而,不要期待样样都十全十美。大家应当珍惜现有的每一项方便设施,而忍耐任何不方便之处。

 

不要有所抱怨,而要时时刻刻将心安住于你的呼吸。请大家现在就开始做。

 

 

安般念(专注呼吸)进阶

 

安般念培育定力四个阶段,即专注于(一)长息,(二)短息,(三)全息,(四)微息。

 

大家应当了解,有可能三个阶段合而为一,例如同时专注于长息、全息与微息。

 

这是指,当你的呼吸时间长而且微细时,你应当在同一接触点上,觉知经过那里从头到尾的微细长息。

 

如果呼吸还未变微细,你可以存着希望呼吸变微细的动机,来持续地专注。

 

如此,当你的定力提升时,呼吸就会变得微细。那时,你必须以想要了知长息、全息与微息的强烈意愿,来专注于经过同一点上从头到尾的气息。

 

若能如此修行,你就可能成功地证得初禅。有时,也可能短息、全息与微息,这三个阶段合而为一。

 

那时,你应当专注于经过同一点上微细短息的全息。因此,当呼吸长而且微细时,你应当同时专注于长息、全息与微息。

 

当呼吸短而且微细时,你应当同时专注于短息、全息与微息。

 

若能以够强的意愿与喜悦如此修行,你的定力将会提升,呼吸也会变得愈来愈微细。

 

那时,不要因为呼吸变得不清楚,而感到失望或焦虑不安,否则你的定力会衰退。

 

事实上,呼吸愈来愈微细,是非常好的现象。为什么呢?当你的定力提升到相当程度时,禅相就会出现,而且你的心,会自动地专注于禅相。

 

那时,如果呼吸还很粗的话,它就会干扰你对禅相的专注,你的心会一下子注意在呼吸,一下子注意在禅相,如此你的定力就无法进一步提升。

 

所以,呼吸变得愈来愈微细是很好的,你应当感到欢喜,进一步去适应它、熟悉它。提起正念,持续地专注于那微细的呼吸。

 

但是,你也应当注意这一点:要保持自然的呼吸,不要故意使呼吸变长、变短或变微细。

 

若是如此控制呼吸,你的精进觉支与择法觉支会过强,定力就会渐渐衰退。

 

应当照着呼吸自然的状态去专注它,当定力提升时,呼吸有时会变长,有时会变短。

 

无论呼吸长或短,你只需要专注于呼吸从头到尾的气息。当定力更好的时候,你可以存着希望呼吸变微细的动机,继续专注于全息。

 

当呼吸自然地变微细时,无论呼吸长或短,你都应当持续地专注于微细呼吸的全息。

 

如果每一次静坐的时候,你都能持续地专注于微细呼吸的全息一、二小时以上,你的定力就已经相当好。

 

这是个关键的时刻,你必须特别谨慎地持续修行,停止一切的妄想与交谈,无论在行、住、坐、卧等一切时刻,都必须保持正念,一心只专注于呼吸。

 

如果能在每一次静坐时,都持续专注于微细的呼吸一小时以上,如此持续至少三天,通常禅相就会出现。

 

对有些禅修者而言,光在禅相之前出现;对有些禅修者而言,禅相在光之前出现。

 

无论那一种先出现,禅修者都必须分辨禅相与光之间的差别。禅相与光不同,就像太阳与阳光不同一样。

 

光可以出现在你身体乃至周围的任何部位,而禅相只会出现在你鼻孔出口处附近而已。

 

除了结生心以外,所有依靠心所依处而生起的心,都能产生许多心生色聚(物质现象)。

 

如果分析它们,就可以透视到每一粒色聚里,至少含有八种色法,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食素。

 

如果是定力强的心,产生的色聚,其中的颜色会很明亮,其光明会出现在你全身的各处。

 

再者,这些色聚里的火界,能产生许多时节生色聚,它们里面的颜色,也是明亮的。

 

时节生色聚不只会散布在身体内,而且也会散布到身体外。散布的远近,决定于定力的强弱。

 

当定力愈强时,这些色聚就能散布得愈远。光明,就是来自这些心生色聚与时节生色聚里颜色的明亮。

 

然而,你不应该去注意那些光明,而应该只专注于呼吸。那时,呼吸通常很微细。

 

为了觉知微细的呼吸,你必须保持持续与适度的精进,对微细的呼吸明记不忘,并且清楚地了知微细的呼吸。

 

若能如此修行,你的定力就会继续提升,安般禅相也会出现在你鼻孔的出口处。

 

什么是安般禅相呢?当你的定力够强时,呼吸就会变成禅相。

 

呼吸是由心生色聚所组成的,其中的每一粒色聚里含有九种色法,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食素、声音。

 

当定力强时,色聚里的颜色就会很明亮。正如前面解释过的,这些色聚里的火界,能产生许多时节生色聚,它们里面的颜色也是明亮的。

 

由于呼吸里有数不尽的色聚,一粒色聚里颜色的明亮,与其它色聚里颜色的明亮结合在一起,如此产生的光明,就是禅相。

 

就初学者而言,开始时的禅相是不稳定的。那时还不要注意禅相,而应当只专注于呼吸。

 

当你专注于呼吸的定力,愈来愈深、愈来愈稳定时,禅相就会愈来愈稳定。

 

刚出现的禅相,通常是灰色的。定力提升时,禅相会变成白色的。

定力更提升时,禅相会变成光亮鲜明、晶莹剔透,这称为似相。

 

禅相,会随着禅修者的心或想而改变。有时,禅相是长形的、有时是圆形的、有时是红色的、有时是黄色的等等。

 

你不应去注意禅相的颜色、形状或外观,否则它会继续改变,你的定力也会衰减,因而无法达到禅定。

 

你应当一心只专注于呼吸,直到呼吸与禅相结合为一。而且你的心,能自动地专注于禅相,那时就要专注于禅相,而不要再注意呼吸。

 

如果你能够,持续地专注禅相一小时左右,它会变得愈来愈明亮,犹如天上的明星一般。

 

那时,你的心会自动地沉入似相之中,这称为安止定,也称为禅那。就初学者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阶段。

 

譬如一个母亲谨慎地保护着胎儿,以免胎死腹中。同样的道理,禅修者必须非常谨慎的守护自己的禅相。

 

由于懒惰、迷糊与健忘的心,不可能使人达到高度的修行成就,所以他应当保持热诚、正知与正念,在行、住、坐、卧当中都专注于禅相。

 

例如在经行(行禅)的时候,他应当先站在经行处的起点,专注于呼吸。

 

当禅相与呼吸结合,并且他的心自动专注于禅相时,他应当一心专注于禅相。

 

专注到定力很强的时候,他才开始起步慢慢地走。在走的时候,他仍然一心只专注于禅相。

 

能够在任何姿势中,都一心专注于禅相是心力的作用,大家都有这样的心力。请精进地修行,你一定能成功的。

 

在开始的阶段,安止定的时间通常不久。这时你不应气馁,而应当一再地努力。

 

如果能付出持续有力的精进,保持清明的正知与敏锐的正念,你就能维持长时间融入于禅相之中。

 

那时,你应当多练习长时间住在安止定中,而不要经常检查五禅支。否则,你的定力会逐渐减退。

 

你的安止定必须深而且稳定,能够持续达到一小时、二小时、三小时等,愈久愈好。

 

若能在每一次静坐时,都持续入在安止定中一小时以上,如此连续至少三天之后,你就可以开始检查,安般念初禅的五禅支。

 

在检查禅支之前,你必须先专注安般禅相,入在深且强的安止定中一小时以上。

 

出定之后,你就注意心脏里面下方之处,观察在那里生起的有分心。

 

刚开始时,多数禅修者不了解有分心与禅相的差别。当他们在心脏里,见到与出现在鼻孔出口处一样的禅相时,他们以为那就是有分心。

 

事实上那不是有分心。有分心就像心脏里的镜子一样,佛陀在《增支部.弹指之顷章》里说:“诸比丘,有分心是明亮的。”

 

明亮的光,从有分心散发出来。虽然有分心能产生明亮的光,但是有分心本身是心,而不是光。

 

有分心能产生许多心生色聚,这些色聚里的颜色是明亮的。这些心生色聚里的火界,能产生许多时节生色聚,它们里面的颜色也是明亮的。

 

光明,就来自这些心生色聚与时节生色聚里的颜色,因此有分心是一回事,光明是另一回事。

 

在检查有分心时,每次只能检查几秒钟而已。如果检查的时间达到一、二分钟那么久的话,你可能会感到心脏疼痛,你的定力也会减退。

 

因此,在每一次检查时,无论是否检查到有分心,几秒钟之后,你就必须再回来,专注于鼻孔出口处的安般似相。

 

必须专注到产生强而有力的安止定,安般似相也必须非常明亮,然后,你又可以再度检查有分心。

 

如此来回地检查几次之后,你也许就能检查到有分心。然后,还是要回来专注于安般似相。

 

专注到强而有力的安止定生起,而且似相非常明亮时,你就再去注意心脏里的有分心。

 

那时,你会见到安般似相出现在有分心之中。正如镜子里,可以显现出你的影像一样;有分心的明镜中,可以显现出安般似相。

 

那时,你就可以开始检查五禅支,即寻、伺、喜、乐、一境性。

 

寻,是将心投入似相的心理现象;伺,是保持心持续地投入在似相中的心理现象;喜,是对似相的欢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