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养生第一要素,养心才是养生

养生保健系

 

    睡觉要睡子午觉。子时为阴阳大会,命日合阴之时,水火交泰,则肾气盛。肾乃先天之本。一定要保护好,午时属心,日出阴尽,而阳受之,此时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则心气强。故曰“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子时失眠,肾水必亏,心肾相连,水亏则心火上炎,最易伤神。睡时如有思想,不能安着,切勿在枕上转侧思虑,此最耗神。早起如在寅时三点至五点,此时切忌郁怒,不然必损肺伤肝。睡时不可以吹风、吹冷风,因为睡觉时全身毛细孔都张开,很易受寒。此风寒危害肾脏、肝脏。卧房要小,聚气。卧房大,精神、气完全散掉,不能聚集,对健康有问题。人是动物演变来的,你看动物都是和身体相适应的窝。

    宇宙是个巨大无边而又和谐统一的全息能量场,人心跟这个宇宙息息相连,念念相通,刹那心念也会产生绵延久远的波动的力量,最终影响将反归彼身,此因果之道也,那么身体是小宇宙,外面是大宇宙,小宇宙跟大宇宙则完全相同相通,人生于天地之间,顺则生,逆则亡。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即规律。自然指宇宙的大规律。懂得顺其自然,才真正开始接近天地。谁离天地越近,谁就能更多地吸取天地之间的精气,获得天地的滋养。

    与自然保持和谐,就要注意四时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和人的身体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年 24个节气,身体好的人,懂得修炼的人,节气一变就有感应。气候通过阴阳气化产生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六气养人也能害人,《内经》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季节万物生机勃勃,阳气往上升,人借着天力来养自己的阳气,秋冬季节天气开始收敛,开始藏,人也要借着这个大好时机来收敛、来储藏。叫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要跟上四季变化的节拍。

    养生要养心,养心先静心,健康的根本在于自心,一切想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身心清净百病不生,纵然身体有一些小毛病,很容易恢复正常,为什么?境随心转。身为境也。要有坚定的信心,用自己的意念、自己的精神,把受伤的细胞统统恢复正常,自己本身有这个能力,要让这个能力完全恢复。古人养生讲求健康,心理占百分之九十,生理充其量占百分之十而已。佛是最高明的养生家,教我们用定、用意调心,用戒律调身。戒定慧三学调顺我们的身心。可以看看奥修的书静心,介绍了一百多种有关静心的方法,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宁静而志远。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惊人而强大的自我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中医中药治病,也就是调节阴阳平衡,平衡才能和谐,和谐才能最佳状态,最佳状态才能释放潜能,潜能治愈疾病,从而使身体恢复健康!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优质的睡眠+良好的生活习惯。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节食。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气血,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加工能力有限,而食物无限,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控制,食物只是能量,耗能少效率高就是学问,记住你的身体就像万次闪光灯,闪一万次就玩完。如果你很肥胖,心跳过速,自然衰老的快,合理体重非常重要,长寿之人大多不高不低不胖不瘦。一定要有最佳营养概念,这是西方营养学唯一的贡献,人体就像火炉,食物就像煤炭,炉子越旺寿命越短。吃的越多活得越短。

    运动可助人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气血。人体微循环主要应靠松静来达到的,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所以运动要适量!瑜伽,太极,游泳就是最好的运动,瑜伽可以促进气血,就像液压机一使劲气血运行畅通,太极可以让你气定神闲,意到气到,游泳可以使你的全身淋巴排毒,可别小看淋巴排毒啊,罗京是怎么死的,一天到晚老坐着,全身毒素排不出去,都攒在淋巴上了,淋巴癌!一定要全身运动,分散机能损耗,为什么古人说人老先老腿啊,动动脑子吧,腿已很疲劳了,就像一个起重机一样,无论你干什么她都在用力啊,千万别透支你的腿啊。老了还得儿女推你。所以现在别光会跑步,看着都担心。那膝盖一震一震的不坏才怪呢。

    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此长彼消啊,人也是一样正气不足,邪气就来了,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减少体内的垃圾;少吃不吃垃圾食品,制成品, 2)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适当的运动,3)增加体内的气血。食补加运动,多吃点桂圆红枣。

    饮食之道,自然简单清淡为要。人的活动消耗能量并不多。能量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念、杂念欲望上。人如果没有妄念,心地清净,耗能不多,所以有人吃一餐就够了,暴饮暴食肉食都是慢性自杀。蛋白吃多了会产生半胱酸,会加快你的血管老化,道家养生就说气足者不思食。食物也就是能量,气是另一种能量。

    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忧思伤脾,愤怒伤肝,悲痛伤肺,劳虑伤心。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如果身体健康,小小的病毒感冒就奈何不了你,只有当你体虚的时候,他们就会趁虚而入,宇宙之大,万物万事的道理是相通的,好好学学哲学吧,一通百通。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乘入,此病之起因。为什么我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故肉身以气为主。气亏则病,气滞则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气,气以行血,血以补气,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而一也。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相火旺,真阳耗。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肾犹亟焉。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心为扇,主引风。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

    凡人欲求健康,应先除病。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当先养性。养性之法,当先调心。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养心就一定要静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心神不安,情性燥急,为致病致死之总因。故安心法,为养生第一要诀。心可以主动一切。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内部抵抗力强,病自除矣。故治病当以摄心为主。  

    风寒阴阳暑湿,每一种皆可使人致病。一旦抵抗力薄弱,即可乘虚而入。身弱者多病,即是此理。富人有保卫力,如衣食住等等。贫人有抵抗力,如气足神旺,毛孔厚密,不易侵入等等。富人多食肥甘,伤胃伤齿。贫人多饿,所食不杂,故无肠病。富人多逸,故多气恼。贫人多劳,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尽则穷。穷人能勤俭,即是造福,果熟即富。凡衣食住之保卫力富,则精气神之抵抗力弱。保卫力弱,则抵抗力强。所以无论你身处何时何地要心安理得,此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有利弊。

    一切修身修心法门,只有两字诀:曰放下、退一步海阔天空,曰回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一放下,一回头,病者顿愈,迷者顿觉。此真无量寿者。样样放得下,心永远保持清净,身永远保持轻松,无论什么环境,决定没有紧张。紧张,身心都受重大伤害,很轻松、很愉快,若无其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何必那么认真?你,放的下吗?心过劳的人,心疲肝旺,心过劳就是心太满,不虚。就像国画一样,一定要有留白,给心留有空间,心满,则不纳肝(木)生之火,心不纳肝生之火,则肝气必积而盛。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营养不足,夜眠不安。土又克水,于是肾水大亏,水不足则火更旺,心肾相联,心气更弱,肺病即成。内部相互关联,一动全动,一病全病,牵一发而动全身啊,而扰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觉,而健康的功效在乎静坐。为什么古印度人要练莲花座呢,那是养生大法啊,传说古印度的静树大师,修炼瑜伽后打通任督二脉活了三百多岁,葬在喜马拉雅山上。

    静养法:安坐(卧)在床上,把身心一齐放下,自己浑身如融化,不许用一毫气力,好像没有这个身子相似。呼吸顺其自然,心也不许它用一点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脚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气血顺畅。静坐要诀:寂照照寂切忌用力。具体要求:不许任何部分用一点气力,包括意念、呼吸、肢体,做到:眼不观,耳不闻,鼻不嗅,舌不尝,口不纳,心不想。此是唯一条件。若有所思所闻所觉,即是用气力,甚至乎使臂指即是用气力。呼吸稍粗亦即是用气力。不久那呼吸自然而平,似乎不由口鼻内出纳,而浑身八万四千毛孔中有了动作,或张或翕,此时无我无身无气无心,天然心归本位。所谓引火归元,又名水火既济,为治疗百病之总诀。

    老子讲「静生智,定生慧」。人生一切事业,皆以精神为根本,而精神之衰旺强弱,全赖心神之静定不乱,一乱,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失之正常,形成虚阳外越。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养成一种静和定的生活习惯。保持一个松静的心态,处理事情的时候,才会事半功倍。不要把自己搞得非常繁忙,那样会耗掉阳气。应该养护阳气。当你把阳气养护足的时候,气色白里透红、显得非常愉悦。动助阳,静养阴。

    人生以血气流通为主,气滞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结毒为疖为瘰,为癌为瘤,皆是血气不流通之故。气以顺为主,血以通为畅。百病无不先由气滞,气郁于内,肝先受伤。挽救之法,在化除得诀。而化除要诀有二:第一寻其根,其根在心,心空则一切自化。第二以药石、按摩助其化除,帮助血气之流通。心属火、肾属水,心肾相连。火宜降下,水宜上升,水火相济,则蒸气内发。各部机体运动,可求得健康。

    养生,并不是修道的目的,但是修道的人已经看透了生死,所以不再怕死,既然已经不再怕死,那么死也就不再是问题。生死这一关过去,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因此,修道的人能够长生。没想到长生,反倒能长生。一心想着长生,反而死得快。长生不是修道的目的,只是修道的附带现象。不要天天想着吃什么补阴,吃什么壮阳。运动就可以生阳;静坐就可以生阴。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用。人在气不足的时候,不能盲目补气,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如因为血不足,就需要先补血,因为血为气之母,否则就成了干烧器皿,把内脏烧坏;如果是因为淤滞不通,就可以增加气血,血气同补。这样才能补气。

    环境对人养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就是为什么人在空气清新的深山老林里,会把痼疾养好的道理。因为深山老林中的精微物质(负离子)会通过人在放松情况下的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体内部,从而滋润孕养五脏六腑,使人重新焕发活力。还有重要的一点常人并不所知,就是人不仅仅是通过口鼻来呼吸,人身体的每个汗毛孔都是可以呼吸的,而且正是它们吸取着天地的精华。当你在野外练瑜伽时这种感觉尤为明显。

人在松静的状态下,慢慢深呼吸就能体会到人和天地精微之气的交换:在吸气时,实际除了肺在吸气,整个身体是在把体内的气向外排,即把人的气释放到天地;而肺在呼气时,实际人是在通过全身毛孔吸收天地的精微之气。这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我想所谓的辟谷不过如此。

    运动有两点禁忌:一是不能在气血不足的时候运动;二是不能在污浊的环境中运动。运动的作用;一是增加气血的运行速度,促进体内的垃圾排出体外;输送养料,二是打开皮肤的毛孔,吸收天地精气。

    学问深时意气平,因为一切他都看透了,心定则气平。一个得道的人,观察一个人,并不是一件难事,这也是相随心转的结果。心善,相貌就善,心美,相就美。这个方法与自然法则相应。佛教你修因,就得果。头一个相貌改变,接着体质改变,生活环境改变,一切随顺自然改变,改恶为善,改迷为悟

    名为五欲之最难破者,色次之,财又次之,食与睡更次之。名心不死,无以入道。食乃维持生命,色乃繁衍生命。此二欲属实欲,可以做个美食家,美其食,吃你想吃的,欣赏你想欣赏的,但也应适可而止。其它欲望为虚欲,随缘而得,不可强求。知足常乐。「有即无,无即有」;「色即空,空即色」。

    平衡,是养生的根本原则。人体中的气血也是一对阴阳,血为阴为体,气为阳为用。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不足,易得淤积之病,你的身体就没有动力运行,如肿瘤、血栓等;气太过,易得高血压,脑出血之类的病。只有气血平衡,人才能健康。所以皮肤灰暗者通常血压偏低,气不足血液达不到身体末端皮肤,皮肤潮红者血压偏高,气太足,火气也大。

    什么是平衡?平衡就是阴阳的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约,哪一方太过或不及都会失去平衡。失去平衡就是在伤元气。经常处于平衡的状态,元气就会保持得好,人就衰老的慢。身在职场的人都会明白,企业内部也要平衡,看到有些人挺能干的,领导就特别器重,结果后来呢养虎为患,一旦功高盖主,会是什么结果呢,那些当领导的一个个自掘坟墓,到死都不明白怎么死的,我可是看个清爽,失去平衡了啊,好的领导应该扶弱抑强啊,学学古代削藩呀。

    《易经》强调万事万物的运动都是阴阳运动,包括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命活动也是阴阳的运动。“天地氤氲,万物化醇”,那就是说在那个混沌开始的时候,它是一片氤氲元气,然后逐渐划分为阴阳之气,那么阴阳合德,刚柔有体。人体的生命也是由于阴阳运动阴阳气化所产生,凡是向阳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反过来背阳光的、内守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凉的,那么都是阴。从我们人体看也一样,头为阳脚为阴,体表为阳,内脏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背部的经络属阳经,早期人是爬行动物,背部是见太阳的,面部腹部的经络属阴经,女人腹部的任脉就是阴经之海,统领所有阴经,阴阳之中又分阴阳,万世万物都是阴阳的运动,尤其我们的生活中也是阴阳的运动。

    情志跟疾病的相关性是很密切的,有些疾病就是因情志而起,你用药物治疗,治来治去都不好,五志能够致病,五志亦能解病。把身体糟蹋掉最严重的是你的情绪、你的心理,“忧能使人老”,欢乐也会减损寿命。心没忧喜,身没有苦乐,佛法叫正受。正常的享受是心地清净。心,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对外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是慧,如如不动是定,叫正受。如果对外境动了念头,动了感情,生起喜怒哀乐,身体就有损害,这是生命缩短的原因。我们的身体跟地球一样,喜怒哀乐都会让生理产生不正常的震动,发怒是最严重的震动,大地震;欢喜,喜是小地震。一分钟的大地震,要三天身体才能恢复正常,常常发脾气,永远不能恢复正常。所以寿命短促。

    凡是因五脏太过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克的方法对治。同样,凡是因为五行不足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生的方法解决。这是运用五行的根本原则。五行相生指的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相克指的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以五脏配属五行,由于肝主升而归属于木,心阳主温煦而归属于火,脾主运化而归属于土,肺主降而归属于金,肾主水而归属于水。

    很多重病或绝症,都只有一个理由:恨。当这恨没了,病也一起消失。这世间最难解的是绵延不止的恨,固有解不开的恨,才有治不好的病。如何化解?爱!感恩!保持爱心和感恩之心,避免一切伤害他人之言行。当你患得患失的时候,你没有失去任何,只是得而复失而已,那就从头来吧,有一点你是得到了,经验。大不了从头再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