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曾经滋养过我们的......
个人日记
年,已经悄悄接近尾声,随着儿子今天的返校,我和老公又要恢复简单的生活了。
看看日历,虽只有28号,但确实是月底了,该交作业了。
关于吃的,我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太多的感慨无从谈起。
年前回了一次老家,看看亲爱的父母,送了孝敬的东西和少数的钱。父母在那一辈的老人里算是经济宽裕型的,但不想因为这个而不去表达孝心。人老了没别的事,尽可能的让他们开心最要紧。
每次回到镇上,不管多好的餐馆,都没法安抚我的胃,心心念念都是妈妈的美食。这几年,妈妈老了,其实是不忍心让她亲自劳作,尤其是我们回家的时间不一定在饭点。好在咱还有个非常非常贴心的妹妹,她正在休年假,因为我们回去而提前在家等候,饭菜就不在话下了。
那天,妈妈和妹妹馏了五大笼屉吃的,其中三种包子,分别出自姐姐妹妹和妈妈之手。素馅儿包子,是我的最爱,那一顿,吃了五个,别的啥都吃不下了。
妈妈拿手的其实不是这个,她做的“蒸肉”是最好吃的,我们家那些男的,女婿和外甥女女婿等,是最喜欢吃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会口味一样。他们有本地的,还有外省的,难得在这件事上步调一致。
“ 蒸肉 ”要用老家人自己做的馒头来蒸,那馒头不用任何添加物,发酵粉是自己做的,面粉是自己种的小麦磨的。肉要用农家自己喂养的猪肉。把五花肥肉用刀切成薄片,开水里烫一下,等水凉了,再用手把肉片抓搓揉碎,然后在水里放上各种调料。调料也是自己磨碎的花椒大料粉,妈妈一般不用味精。等调制好了水,再把馒头切碎,放进去揉匀。最后放点面粉搅拌,放点芹菜调色,最后用手攥成饭团放笼锅里蒸熟。图片?
图片就不上了,回老家前,大嫂娘家舅妈去世,她奔丧后给我们带了几个老家的花馍,老公看着可爱,就上了微信,大哥一瞧,嗯嗯不错,就分享在自己朋友圈。这倒没啥,奇怪的是不断有人和他要啊,他答应了,然后在我们回家时让我们带,他给在老家的二哥打了招呼,让人家给他弄一百个,我记得每个馍有七八两,这规模,半个后备箱都不够。老公直抱怨麻烦,大哥说都你那图片害的。
提到花馍,这是老家特产。以前每到腊月,家家户户都要磨面,把面粉里最白的那部分留下来,发酵后做花馍。还记得每次蒸花馍前那艰难的揉面过程啊。那面,要足够硬,才能让花馍塑形,才能让它有型有款而在蒸的过程里不变形。因而大多数都是男人和面,我在家从不做家务的爸爸也因此每年挽袖上阵,和一大盆硬硬的面。那样硬的面,要揉到光滑顺溜,是一刻不能偷懒的。那面还挑剔人,有的人会越揉越光,有的人却只会把它揉的干裂。在烧的暖暖的炕上,在一大块案板前,七八个人围在一起,五六个揉面的,一两个师傅做花馍,只见那一块简单的面,在师傅手里经过小剪刀小切面刀小梳子的切剪压下,片刻就成型,变成栩栩如生的各种动物花草图案,那时候以为简单,现在想来太过神奇了!也太难做了,妈妈四个女儿,没一个完全会做的。
花馍初具规模后,还要做精细的装饰,其一是做造型,是动物的,要在上面饰一个动物的头型。是飞禽或者昆虫的,要在上面做适合它们的头饰,要让人一眼看出来你做的是什么。记得那时候经常给妈妈打下手,帮忙做个枣花梅花什么的小饰品,贴在花蝴蝶或者梅花鹿的某个部位。花上镶的是红枣或者黑豆,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妈妈是村里有名的师傅,每年腊月都不得闲,我们家总在年前最后一天才有空做。那时候问妈妈,累不累?妈妈朗声答应,不累,有人需要是很幸福的。妈妈不光继承老一辈的花样,她还自己构思了几个图案,印象里有个“鹿回头”,特别逼真生动。妈妈除了做吃的,还会做衣服,她的庄稼也种的非常好。
妈以前常说,看你姐啥都会做,看你和你妹妹,将来要怎么生活?妈也没想到,现在啥都不用买,都有人做的现成,就连花馍,也规模化生产了,拿钱去买就是。不过有的东西,必须亲自动手才意义非凡。
今年知道我们要回去,妈妈临时加班亲自给我们做了几个花馍,其中有四个,是有特殊意义的。在我们老家以前的规矩里,年前蒸花馍时,要蒸“银子瓮”,是个象征富贵聚财的馒头。那时候只有男丁可以有,吃了后来年可以多挣钱之意。记得我三四岁上,我们家分家以后,妈妈当家了,她做主给我们每一个女孩子每年都蒸一个。妈妈的伟大之处,真的好让我们动容。对我们的孩子,她当然全无男女之分,桐和楠只要在家过年,全部一样对待。
妈妈老了,从那馒头上我能看出来。蒸花馍是需要手劲的,她已经好几年不给人帮忙了,她给我们做的,也已经放弃了最硬的那种面。看着不再精美异常的花馍,我的泪已崩堤。
女儿第一年挣钱,坚持要给妈妈,妈妈没有推辞,也没有说话,看得出她的心情很复杂。妈妈也算老来有福,儿子女儿孙女外孙女给钱就不用说了,好几个外甥外甥女也会给钱,她不要,人家说小时候受过很多恩惠,无以为报,每年来看看,看她身体还好,心里很安慰,一年里心情也会很好。
要走的时候,后备箱里依然是塞的满满的。二姐给孩子买了吃的,我没有要,让她过年时走亲戚用。二姐给的菜,她的大棚里的绿色蔬菜,我如数收下。年前二十六带的芹菜西红柿和香菜,就在家里随意放着,到现在还是非常新鲜的。我相信这是完全没有化肥和农药的,它们自己证明了自己。超市里买到的普通的菜不会存放这么久。
车到镇上,依然还要装东西,二哥带的很多买的特产,我的那份都没有要。外甥女给的红薯,我只有把包装打开,一个个分散开放在角角落落里也要带上。
红薯是我最喜欢吃的食物之一,无论蒸煮煎炸还是烧汤,都是满心喜欢。不过红薯对地的要求很高,一样的品种,种在不同的地方,味道是完全不同的。曾经买过很多,有的非常难吃,只有自家人种的质量有保证。
老家酒席里有一道菜,是红薯制作的。我记得流程是把红薯洗净去皮切片,那片有讲究,都是一寸宽三寸长左右,便于码盘。切好片后,油锅里炸熟,然后放在盘里码好,上笼锅蒸透。然后,再在小锅里把糖汁熬好,浇在蒸好的红薯片上,一道简单美味廉价环保保健的菜品就可以端上桌了,想当年,这是我每次吃酒席最盼望的一道菜。油炸红薯片的香味最勾引小孩,以至于每次酒席前备料,那道菜都会多准备点,就这也架不住人们随时去拿,后来厨师就把红薯片切厚点,不炸透。
关于那道菜,老家叫“假山”不知道名出何处?是形状吗?那道菜以前上面还有一排八片肥肉,就像梅菜扣肉那种。为什么是八片?是因为吃酒席都是八仙桌,坐八个人,一人一片。据说在某个特别困难的年代,那八片肉是用线穿在一起的,不让人吃,只是看看,流水席嘛,这趟坐完了,下趟接着上,那肉是循环利用的。时代剧变,现在,那道菜已经取缔了那排肥肉,是因为大家已经不需要那点营养了。
何止那些肥肉,现在的生活里,很多油脂和肉类已经慢慢远离餐桌。哥哥现在完全素食,他回家来最喜欢吃的是妈妈做的野菜疙瘩,上次临走在车上还吃呢 。妈妈在苹果园预留了很多野菜,鸡吃鹅吃我们也吃,呵呵。
今天儿子就要上学了,因为孩子在学校营养不是那么好,所以他在家期间生活多有改善,就在家半个月,体重就回升很多。平时,我和老公以素为主。我们的饭菜,既有老家的风格,也有晋城的习惯。我喜欢简单的生活,我相信简单的生活,我崇尚简单的生活,我会把简单生活列为下半辈子的目标。只有人人都生活的简单点,需要的少一点,这个地球才会更美丽,更干净,更整洁,更适合养育我们人类。
又逢新年,不论你是亲自操作的主厨,还是洗菜打下手的帮工,只要你是家庭的一份子,就得为关系幸福的年节美食出力流汗,煎炸蒸煮熬炖煸,八仙过海身手展。春节是吃货的天下,墨香给你一个展示自家厨艺风采的机会,二月作业《家宴招招鲜》体裁、字数不限,欢迎大家踊跃参加,吃的美文字更美,走遍墨香都不怕!
看看日历,虽只有28号,但确实是月底了,该交作业了。
关于吃的,我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太多的感慨无从谈起。
年前回了一次老家,看看亲爱的父母,送了孝敬的东西和少数的钱。父母在那一辈的老人里算是经济宽裕型的,但不想因为这个而不去表达孝心。人老了没别的事,尽可能的让他们开心最要紧。
每次回到镇上,不管多好的餐馆,都没法安抚我的胃,心心念念都是妈妈的美食。这几年,妈妈老了,其实是不忍心让她亲自劳作,尤其是我们回家的时间不一定在饭点。好在咱还有个非常非常贴心的妹妹,她正在休年假,因为我们回去而提前在家等候,饭菜就不在话下了。
那天,妈妈和妹妹馏了五大笼屉吃的,其中三种包子,分别出自姐姐妹妹和妈妈之手。素馅儿包子,是我的最爱,那一顿,吃了五个,别的啥都吃不下了。
妈妈拿手的其实不是这个,她做的“蒸肉”是最好吃的,我们家那些男的,女婿和外甥女女婿等,是最喜欢吃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会口味一样。他们有本地的,还有外省的,难得在这件事上步调一致。
“ 蒸肉 ”要用老家人自己做的馒头来蒸,那馒头不用任何添加物,发酵粉是自己做的,面粉是自己种的小麦磨的。肉要用农家自己喂养的猪肉。把五花肥肉用刀切成薄片,开水里烫一下,等水凉了,再用手把肉片抓搓揉碎,然后在水里放上各种调料。调料也是自己磨碎的花椒大料粉,妈妈一般不用味精。等调制好了水,再把馒头切碎,放进去揉匀。最后放点面粉搅拌,放点芹菜调色,最后用手攥成饭团放笼锅里蒸熟。图片?
图片就不上了,回老家前,大嫂娘家舅妈去世,她奔丧后给我们带了几个老家的花馍,老公看着可爱,就上了微信,大哥一瞧,嗯嗯不错,就分享在自己朋友圈。这倒没啥,奇怪的是不断有人和他要啊,他答应了,然后在我们回家时让我们带,他给在老家的二哥打了招呼,让人家给他弄一百个,我记得每个馍有七八两,这规模,半个后备箱都不够。老公直抱怨麻烦,大哥说都你那图片害的。
提到花馍,这是老家特产。以前每到腊月,家家户户都要磨面,把面粉里最白的那部分留下来,发酵后做花馍。还记得每次蒸花馍前那艰难的揉面过程啊。那面,要足够硬,才能让花馍塑形,才能让它有型有款而在蒸的过程里不变形。因而大多数都是男人和面,我在家从不做家务的爸爸也因此每年挽袖上阵,和一大盆硬硬的面。那样硬的面,要揉到光滑顺溜,是一刻不能偷懒的。那面还挑剔人,有的人会越揉越光,有的人却只会把它揉的干裂。在烧的暖暖的炕上,在一大块案板前,七八个人围在一起,五六个揉面的,一两个师傅做花馍,只见那一块简单的面,在师傅手里经过小剪刀小切面刀小梳子的切剪压下,片刻就成型,变成栩栩如生的各种动物花草图案,那时候以为简单,现在想来太过神奇了!也太难做了,妈妈四个女儿,没一个完全会做的。
花馍初具规模后,还要做精细的装饰,其一是做造型,是动物的,要在上面饰一个动物的头型。是飞禽或者昆虫的,要在上面做适合它们的头饰,要让人一眼看出来你做的是什么。记得那时候经常给妈妈打下手,帮忙做个枣花梅花什么的小饰品,贴在花蝴蝶或者梅花鹿的某个部位。花上镶的是红枣或者黑豆,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妈妈是村里有名的师傅,每年腊月都不得闲,我们家总在年前最后一天才有空做。那时候问妈妈,累不累?妈妈朗声答应,不累,有人需要是很幸福的。妈妈不光继承老一辈的花样,她还自己构思了几个图案,印象里有个“鹿回头”,特别逼真生动。妈妈除了做吃的,还会做衣服,她的庄稼也种的非常好。
妈以前常说,看你姐啥都会做,看你和你妹妹,将来要怎么生活?妈也没想到,现在啥都不用买,都有人做的现成,就连花馍,也规模化生产了,拿钱去买就是。不过有的东西,必须亲自动手才意义非凡。
今年知道我们要回去,妈妈临时加班亲自给我们做了几个花馍,其中有四个,是有特殊意义的。在我们老家以前的规矩里,年前蒸花馍时,要蒸“银子瓮”,是个象征富贵聚财的馒头。那时候只有男丁可以有,吃了后来年可以多挣钱之意。记得我三四岁上,我们家分家以后,妈妈当家了,她做主给我们每一个女孩子每年都蒸一个。妈妈的伟大之处,真的好让我们动容。对我们的孩子,她当然全无男女之分,桐和楠只要在家过年,全部一样对待。
妈妈老了,从那馒头上我能看出来。蒸花馍是需要手劲的,她已经好几年不给人帮忙了,她给我们做的,也已经放弃了最硬的那种面。看着不再精美异常的花馍,我的泪已崩堤。
女儿第一年挣钱,坚持要给妈妈,妈妈没有推辞,也没有说话,看得出她的心情很复杂。妈妈也算老来有福,儿子女儿孙女外孙女给钱就不用说了,好几个外甥外甥女也会给钱,她不要,人家说小时候受过很多恩惠,无以为报,每年来看看,看她身体还好,心里很安慰,一年里心情也会很好。
要走的时候,后备箱里依然是塞的满满的。二姐给孩子买了吃的,我没有要,让她过年时走亲戚用。二姐给的菜,她的大棚里的绿色蔬菜,我如数收下。年前二十六带的芹菜西红柿和香菜,就在家里随意放着,到现在还是非常新鲜的。我相信这是完全没有化肥和农药的,它们自己证明了自己。超市里买到的普通的菜不会存放这么久。
车到镇上,依然还要装东西,二哥带的很多买的特产,我的那份都没有要。外甥女给的红薯,我只有把包装打开,一个个分散开放在角角落落里也要带上。
红薯是我最喜欢吃的食物之一,无论蒸煮煎炸还是烧汤,都是满心喜欢。不过红薯对地的要求很高,一样的品种,种在不同的地方,味道是完全不同的。曾经买过很多,有的非常难吃,只有自家人种的质量有保证。
老家酒席里有一道菜,是红薯制作的。我记得流程是把红薯洗净去皮切片,那片有讲究,都是一寸宽三寸长左右,便于码盘。切好片后,油锅里炸熟,然后放在盘里码好,上笼锅蒸透。然后,再在小锅里把糖汁熬好,浇在蒸好的红薯片上,一道简单美味廉价环保保健的菜品就可以端上桌了,想当年,这是我每次吃酒席最盼望的一道菜。油炸红薯片的香味最勾引小孩,以至于每次酒席前备料,那道菜都会多准备点,就这也架不住人们随时去拿,后来厨师就把红薯片切厚点,不炸透。
关于那道菜,老家叫“假山”不知道名出何处?是形状吗?那道菜以前上面还有一排八片肥肉,就像梅菜扣肉那种。为什么是八片?是因为吃酒席都是八仙桌,坐八个人,一人一片。据说在某个特别困难的年代,那八片肉是用线穿在一起的,不让人吃,只是看看,流水席嘛,这趟坐完了,下趟接着上,那肉是循环利用的。时代剧变,现在,那道菜已经取缔了那排肥肉,是因为大家已经不需要那点营养了。
何止那些肥肉,现在的生活里,很多油脂和肉类已经慢慢远离餐桌。哥哥现在完全素食,他回家来最喜欢吃的是妈妈做的野菜疙瘩,上次临走在车上还吃呢 。妈妈在苹果园预留了很多野菜,鸡吃鹅吃我们也吃,呵呵。
今天儿子就要上学了,因为孩子在学校营养不是那么好,所以他在家期间生活多有改善,就在家半个月,体重就回升很多。平时,我和老公以素为主。我们的饭菜,既有老家的风格,也有晋城的习惯。我喜欢简单的生活,我相信简单的生活,我崇尚简单的生活,我会把简单生活列为下半辈子的目标。只有人人都生活的简单点,需要的少一点,这个地球才会更美丽,更干净,更整洁,更适合养育我们人类。
又逢新年,不论你是亲自操作的主厨,还是洗菜打下手的帮工,只要你是家庭的一份子,就得为关系幸福的年节美食出力流汗,煎炸蒸煮熬炖煸,八仙过海身手展。春节是吃货的天下,墨香给你一个展示自家厨艺风采的机会,二月作业《家宴招招鲜》体裁、字数不限,欢迎大家踊跃参加,吃的美文字更美,走遍墨香都不怕!
文章评论
化石
赞!写的真好!文字朴实流畅,很强的带入感,仿佛走进你的生活,那么真实,那么令人回味!每一道美味,不仅仅是勾引出了食欲,还都有特色和生活的背景!太好了!
化石
好想吃蒸肉、花馍还有那个红薯!
化石
美文美吃!谁若不爱,咱不款待!风缘上菜!
苏醒
喜欢吃那红薯片
萍姐
南北口味各异,但对自家种的纯绿色食品的追求却惊人的一致!
自然
风缘姐过年好!自然也喜欢吃红薯呢,灶里烧的,蒸肉蒸的,炸的,烘烤的,煮稀饭,烘干饭,自制薯条等等……
麦子
姨,在你的文章里我看到了我们家满满地幸福!!
飞舞的雪
我喜欢吃那个蒸肉
飞舞的雪
写的太好了,每一道菜都介绍的详细做法,得空去尝试。
香雪飘飘
呵呵,新年好!你那的“蒸肉”和我们的“蒸肉不同。
Graceful
蒸肉也是我最爱吃的美食,只是我每年只享受吃那香喷喷美味,从不问该如何做,今天看到你的文章,收获不小终于学会了制作方法,有亲自试做蒸肉的想法了。花馍的制作过程也写得很细致入微,还有香甜可口的油炸红薯块,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童年时代的年味中。
疯子
一顿吃五个包子[em]e113[/em] 厉害[em]e128[/em]
疯子
这种蒸肉没吃过,给我来二百个[em]e120[/em]
疯子
老板:给我上十斤【鹿回头】,再加二十斤【银子瓮】[em]e128[/em] [em]e128[/em]
天道酬勤
姐姐的文笔真好:我仿佛看到了六七个人围在一起做花馍的热闹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