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旧色

竹林散文

 

图片

故乡旧色
文/竹林


我要还家,我要转回故乡。
我要在故乡的天空下,沉默寡言或大声谈吐。
 

                                                           ——海子


                                             
羡慕有故乡的人,他们从自己的故土走来,那里有他们儿时淳朴天然的生活痕迹,并收藏着他们年故事的依据。这些依据,是他们抒情故乡的心灵基础。
那些描写田园风光,山水之趣的美丽文字,是我梦中的情致,宛如一缕清风,带我到那模糊又清晰的地方,看他们绵延的儿时记忆。

他们的家乡在沉寂的山峦田野,烟雨深林,田畴万顷,桃,梨,梅,杏,四季颜色。
朴素的柴房,散发出阵阵怡人的木质味儿。灶塘里燃着从山里砍来的柴薪。
院舍后青山翠竹,河溪边菊丛柳 耕牛在河溪里幽闲的饮水浴泥。顽童光着小屁股,也在水里扑腾,河里的鱼虾螃蟹是孩童的诗意。
碾坊里,黄牛被蒙上眼睛,围着碾盘一圈一圈地走,磨出的五谷粉面,满足了乡民简单淡泊的心。
村口的老井旁,一棵百年的老树,树上飘着红色的布条,布条上寄托
乡民朴素的愿望。
庄户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耕为生,粗布素衣,清茶淡饭,闲散恬逸的生活在光阴里平仄而去。
安稳的现世,闻着清风做梦的乡村,纯净地恩宠着生活在这块土地的人们,他们恬淡的生活,像一丛丛野菊,清秀在山涧田野。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也许,这样恬静悠然的烟火村庄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深深眷念的精神家园吧?
 
图片


我的妈妈也有她深情怀念的故乡,那些娓娓道来的关于故乡的故事,成了我脑海里诗情画意般的消费。
妈妈的故乡在南方一个美丽的小镇,外公是小镇上的私塾先生。外婆
纺棉线做刺绣深居简出。
大舅是远洋海员。二舅在小镇开了一间杂货铺。与外公外婆同住在黛瓦青墙的老宅里。
老宅有一口长年不会干涸的水井,那一幽冬暖夏凉的净水,取一瓢烧开,沸冲山野的粗茶,便是外公最清澈的意趣。
小院的墙壁用木板做成,窗户是一个一个小木格子,用白色的纸糊上。
晚上的月色,把院中婆娑的树影印在窗户纸上。夜里不时有蛐蛐的鸣声。
我想,那是怎样的夜晚?那才是真正的夜晚,静谧美好如诗....

妈妈常去外公私塾里念书,私塾设在一个门扉高大的四合院里。窗户是雕花的,
上的朱漆,显得阔绰气派。院落中间有一个偌大的水池,用来防火用。池子里静卧着睡莲,几尾鱼儿在池里游来游去。
朱檐黛瓦,深深庭院,朗朗读书声,这是外公的私塾。妈妈在这里熟读了四书五经和百家姓。
在那些微笑岁月里,散落着妈妈花样年华的芬芳,还有她最美的深铭。 

妈妈住的那个小镇有东南西北门,如若要去买菜,沿着青石铺就的长巷,不到二十分钟便可到南门的菜市。
北门一条小河四季潺流,
一个小姑娘,一盆布衣,几根皂角,一根木槌, 河边石阶,沿河垂柳。。。
木槌敲打衣服溅起的水花,还有皂角的自然香味...这些,都印刻着妈妈儿时的光阴细节,组成了她对故乡的饱满记忆。
故乡的一石一井,故乡的狗吠鸡鸣,故乡的炊烟脚步,故乡的乡里乡亲。。。
皆是故乡深情的生活原色,是那样宽厚飘逸,那样的简约美丽。
 


图片 


我总说自己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好朋友枫说,你应该是有的,那个你出生的长大的城市就是你的故乡,亦可以唤作故城。
我问枫,作何解释?枫说,故乡不仅是一个地址和一个空间,也并不一定是在乡下,故乡应该是自己曾经的容颜和记忆留存的地方。
有自己的光阴故事,有很多的细节存在,还有那些老屋,那些老的街道,街道转角处那一棵树,那一家你喜欢去的老店...

,这么说,我是有故乡的。 我的故乡在西南一个小小的城市,我在那里出生,与那块土地相依相偎了十五年。
童年与少女时期的生活片段,散落在儿时的旧居里,在豆腐脑的叫卖声里,在隔壁阿婆敲打木鱼与诵经的声音里,在大人们吆喝自己的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里,在上学的路上,在一家一家糖果铺,在老字号的担担面馆里......


我的家在这个城市的边上,三居室的平房,左邻右舍十多户人家,围成了一个U形小院。
槐树和黄桷树是小院最骄傲的风景。五月时,槐树上挂满了白色的槐花,多得连绿叶都几乎看不见了,满院都是槐花散发的浓浓的香味,迎来蜜蜂嗡嗡,彩蝶飞飞。
男孩子
爬到树上,把一串一串的槐花摘了从空中扔下来。
我把一串一串的槐花捧在手上,一边用鼻子嗅,一边放在嘴里尝,洁白的槐花浓浓的香,淡淡的甜。
夜晚,一个少女站自己家窗帘的后面,听一个男孩家里传出的笛声,感觉是给自己的,懵懵懂懂的心跳,是少女在小城里不为人知的青梅故事.....
 

 
图片
 

小院的花坛里,有大丽菊,指甲花,蝴蝶花和小菊...
于它们自己的季节里,竞相开放,姹紫嫣红,陪伴滋养着小院人家干净无争的淡泊光阴。
小院后,一座小山坡,是邻舍最喜欢的去处,也是欢声笑语散落之处
各家用竹篱把属于自己的地隔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菜圃,地里的四季瓜果菜蔬,与我们同剪饮食岁月。
无需怎样的精心照料,那些蔬菜瓜果植根于土壤,有了阳光和雨露的关怀,就会顺意季节开花结果。
邻舍的大妈阿姨会把自己菜园里的豆角,黄瓜,茄子,青椒,小白菜.....分享给大家,一起尝鲜。
油锅里爆香的青葱,翻炒的菜肴,衣兜里红透了的西红柿,都是寻常百姓家不惊不扰的烟火情节。
 

在那些淡泊质朴的日子里,我们最欢呼雀跃的就是邻舍的“百家宴”了。风和日丽之时,
邻舍们在院子里支起桌椅,把自己厨房的手艺香喷喷的放在桌上。我们每一张桌子都去夹上一筷子,就是不喜吃自己家的,大人们说,这是“隔锅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闲散平淡的百姓生活充满着安逸与愉悦,有着人情味最温暖的真实感。
这样的日子是人情的,和睦的,人缘茂密的,宛如风清流转的朴素花朵,在邻舍之间的房檐之下,在恬淡的日子里花开花落,四季更迭.....

写到这里,恍惚唤醒了自己淡忘了的儿时记忆,唤醒了对故地的深深眷恋之情。亦有无限的感慨与彷徨。那童年的光阴,那些清晰如昨的记忆,不知在哪儿去捡拾?
那些可以指认,可以珍藏我儿时印痕的旧居旧影还在吗?那些旧的街世街道还在吗?
妈妈的故乡,你们的故乡,我的故城,都还在吗?那些纯朴天然的风景,那些浓浓的草木香味,都还在吗?

点滴之墨难书故土情怀,那些曾经的如莲往事,被时代的浪潮冲淡,唯有在记忆里亲吻温厚宽容的老旧岁月了。
人到中年,已是崇拜珍惜光阴的年龄,用心化缘于光阴深处。或许,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在生命里等待—
那便是—— 



烟雨窗幽  溪边有翠柳
一畦瓜果门扉后  峦间鸟鸣不休
东篱菊下桑麻  
依栏醉看云霞
与君赋词赌书  
粗茶布衣乡下

 
图片




 




















文章评论

菏露

那是皈依,可以清洗灵魂!

冷月寒烟

故乡的山水田园、鸟语花香,随着小桥流水、幽径曲廊呈现在眼前……念起,便会在心中荡起温馨提示涟漪……

陋室书香

故乡、家乡何处是?有亲人有爱的地方。小时候的故乡,早已被岁月碾忘,看到你的佳作,引起了孩童年代的遥远记忆...。[em]e160[/em]

老姚

好长时间没有读到这么赏心悦目的散文,故乡旧的风土人情在你的笔下跃然纸上。拜读了!

小妆

故乡的美好记忆,总会在饱尝了都市的喧嚣之余,盛装莅临!

小妆

丫姐,文中境,图中意,曲中情,让人流连忘返呀!

牛人灌白水

谁不夸咱家乡好?许多人都这么说。我的故乡在农村,如今返乡,已面目全非,断壁残墙,土地荒芜,庄稼汉都到城里打工了,谁来维系我美丽的故乡?[em]e150[/em]

牛人灌白水

儿时的欢声笑语,经久不息在脑海里回荡。不长大多好,可是回不去了。跟随竹林的文字和图画,好似在脑海里过了一场电影! 我们的向往,山清水秀的宜居之地,谁来还我们的桃花源!

一海明月

与君赋词赌书 粗茶布衣乡下。自然的故乡很美,心灵的故乡很甜!问好竹林,欣赏佳作![em]e163[/em]

诗儿

故乡在记忆深处![em]e163[/em][em]e163[/em][em]e160[/em][em]e160[/em]

默然

写出了真性情[em]e142[/em]

山峰风语

若言故乡,出生之地以及儿时长期居住之地,那么俺就有三个故乡[em]e113[/em]

虚怀若谷

有灵性,有感情,有意蕴的文字,喜欢,借走欣赏了![em]e11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