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天堂 (连载八)

童年的记忆

 
    八、
文、无边的天空
 
    总听见祖辈的公公婆婆们称呼母亲以及大妈婶子们“宝宝”,前面还加上她的姓氏,称呼我的母亲一律是“金家宝宝”,因我舅家姓金的缘故。而祖父叫我母亲时,就只有“宝宝”两个字。这或许是古之遗留下来的习俗罢了。
 
    我颇感好奇之外,免不了东问西求地想知道究竟。于是问西场头的四林婆婆。伊笑了,笑得有点诡异。我说:“四林,四林,为啥不是胡司令、汤司令,偏偏是个潘司令。”于是伊追着我数落:“小姑娘家,要文雅点。”伊唱
:“阿宝、阿宝,我看侬捉(割的意思)草,捉脱脚爪。”歌词里的阿宝,似乎有点被轻视的滋味。然而,我看祖父,对母亲更多的是尊重,绝没有半点看轻的成分在里面。母亲也很客气,总是呼唤阿爹。不象父亲,从来没叫过一声爹或者阿爸,口口声声是老头子。

    这不能怪父亲,从小就生活在缺少父爱的家庭里,靠祖母一个人,省吃俭用拉扯一大家子人,真的很不容易。作为长子的父亲为此也吃尽了苦头。更何况文革时祖父的历史问题,成了父亲进入银行的绊脚石。祖父退休后,能够叶落归根已是父亲莫大的仁慈。(村里人都这样说。)又或许是祖父自有可观的退休工资,不需要子女养活他,而反而是他常常会买点鱼啊、肉的贴补家用。所以,父子俩都大度。一好两好换来大家好。

    祖父也不计较父亲有没有喊他爸,照样哼着秧歌调:“嗦啦嗦啦、哆啦哆,咪嗦啦哆咪唻哆……”一副乐天派的模样。

    姐唱:“麻子麻,麻子啦女人偷枇杷。枇杷树上有条蛇,麻子啦女人吓得不敢爬……”我说:“不唱,不唱,麻子是好人,麻子是我老师呢!”

    于是爸教我唱他编的山歌:

    天上星,地上星,阿妈叫我拿点心,拿啦啥点心?拿啦黄瓜炒面筋。拨了啥人吃?拨了踏车(踏水车)哥哥吃。踏车哥哥阿蟆 (小蝌蚪)捉勿着,捉着只窝雀雀,(一种鸟)窝雀雀尾巴跳了跳,回头(告诉)老叔叔,老叔叔聋彭。回头铜匠,铜匠落北跑,回头猫,猫上正梁。切咚切咚——咣——咣——咣!

    鸽蜢(人名)钓田鸡,钓到娘舅啦门前去。娘舅叫伊里厢坐,舅妈叫伊外头坐。娘舅要杀脱只老雄鸡,舅妈讲,我伲拢总只有一只咕咕啼 。娘舅要杀脱只老母鸡,舅妈讲,我伲只有迭个一只生蛋鸡。外甥别转头来到屋里(回家的意思)。娘舅激起拐家生(扔家具),我家拢总只有一个男外甥!

    母亲说,鸽蜢是东邻大妈妈家的亲戚,父亲是根据他看到和听到的,编的山歌。父亲说,我祖母很会唱山歌,他也只是跟着她学了点皮毛。可惜我无缘见到我那四十八岁就仙逝了的可怜的祖母!
   父亲继续唱:
南山头上鹁鸪啼,拨(嫁)囡拨啦太湖西。阿奶看见孙囡归,揩台抹凳笑眯眯;
阿爸看见囡归,拎仔菜篮买肉去;阿妈看见囡归,甏里咸鸡就摸起。
阿哥看见阿妹归,拿仔枪勒打野鸡,野鸡打不着,格去捉一只。
阿嫂看见姑娘归,抱仔小囝迎出去。
兄弟看见阿姐归,关起门来假读书;弟媳妇看见姆姆归,关牢北窗乓布机。
 
…………
 
    父亲嘴里的很多山歌,我也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记得他还会唱一个姐夫赚小姨的故事,说是一对夫妻在街上闲逛。丈夫看到一位美女,赞叹不已。妻子说:“这也值得你赞叹?她还没有我家小妹的一半漂亮。”于是丈夫起了贪心,找借口去丈母娘家诓骗小姨子。我只记得丈夫骗丈母娘,说他妻子病了。其中有两句是:药渣吃来假山高,药水要用担桶挑。其他的都不记得了。那位糊涂丈母娘因为家里生意忙,脱不了身 。在那位无耻女婿的再三要求下,答应让小女儿去姐姐家照顾姐姐。结果,一路上就被姐夫骗失了身。到姐姐家时,肚子都隆起来了,姐姐当场自尽身亡——一场悲剧!

    很多好听的山歌,可惜都失传了!

    那时候,姐也教我唱歌。是一个知识青年教给她的,再由她教给我。记得的也已经不完整了,她唱:“提起蔬菜大丰收,唉吆,社员个个有劲头,唉吆。番茄落苏小圆头,黄瓜萝卜长豇豆,春夏秋冬忙田头,样样蔬菜呀大呀么大丰收!提起蔬菜大丰收,唉吆,社员个个有劲头,唉吆。药水喷啦菜上头,肥料挑到田横头,要搭菜秧盖被头,样样蔬菜呀大呀么大丰收。提起蔬菜大丰收,唉吆,社员个个有劲头,唉吆。车车运到城里头,工人吃了甜心头,工农联盟有奔头。样样蔬菜呀大呀么大丰收!大丰收!”很有点黄永胜“上海说唱”的味道。

    东邻大妈妈家招的女婿是一位体育老师,人长得帅,口才也出众。所以,没多久就被安排进一家集体企业当车间主任、党委副书记和书记。平步青云,升得特别快。空闲时,他常常到我们家闲聊,谈他们工厂里的各种奇闻趣事。我记得最搞笑的是他们厂里的厕所文化(有人写在厕所里的诗歌)。他唱:“紧急电报,马上就到,冲向敌人的碉堡。先开机枪,后开大炮,最后贴张布告!”我们都笑得前仰后合,这写手真的绝了,写得如此传神。

    正月十五的夜里,大妈妈是一定要在自家田里点田绽的(有一种说法叫燃腊子)。一把稻草,点上火,边跑边唱:“点田绽,大家好。你家田里羊脚爪,我家田里羊卵泡(气球)。”我笑她前后矛盾,一会儿“大家好”,一会儿就人家小,自家大了。她也不计较,说:“大家都这样唱吗!”

    姐和庆芳姑姑她们则喜欢扛“三姑娘”(又说叫壁角姑娘,这是一种近似于扶乩占卜的游戏,用于问休止。),说三姑娘还会暗示姻缘呢。我不懂,跟着她们瞎起哄。我看见她们拿了一个饭篮盖子,一只纺纱用的铁锭子,还用了点糠。具体怎么做,我也不记得了。只记得她们唱:“一姑娘,勒啦哇?(在吗)不勒啦。二姑娘勒啦哇?不勒啦。三姑娘勒啦哇?勒啦。三姑娘,三姑娘,正月半夜里月啊亮来路啊光,正好出门做道场。侬头发来不及梳么蓬仔头了来,鞋子来不及穿么拖仔鞋跟来……”我跟在后面唱:“三姑娘啊,裤子来不及穿么拎仔来。”姐她们就赶我,“捣蛋鬼,这样,三姑娘会不肯来的。”我感觉她们真好笑,自己的姻缘要决定在三姑娘的手里,更何况这三姑娘子虚乌有吗!

    春天来了,春雨淅淅沥沥。转眼间绿色的麦浪随风舞蹈,桃红李白,菜花飘香。布谷鸟唱着歌儿,燕子斜飞进人家。   

     我教姐姐唱:五月风光真正美,春风吹来草原绿……那时候,我特别喜欢草原歌曲。那种悠扬、那种空旷、那种豪放,正是我们这里所缺少的。想象自己能在蓝天白云下的绿色草原,骑上骏马一路驰骋的欢乐场面!

    山歌伴随着我成长,带给我欢乐也带给我无尽的回忆 ……


图片

文章评论

云汐

感受天空童年的快乐,真好![em]e163[/em][em]e179[/em][em]e100[/em]

秋枫 *****~**

美好回忆总让人不能忘怀[em]e160[/em] [em]e178[/em] [em]e178[/em]

冷风

有空才能细看哦。我得先看回顾7,再看8.像看连续剧,嘿嘿。

冷风

[em]e113[/em] 山歌真好,歌词很好,过几天有空听无边唱山歌。

冷风

无边姐姐新春愉快,我们这里下大雪啦,冰冻,你们那还雾霾吗?

落叶无声

童年的歌谣真不少 那是我们快乐的源泉

冷风

[em]e192[/em] 我来了。

冷风

[em]e195[/em] 听山歌啦。

吾知行

尽赏友人妙笔华章!问候新春快乐![em]e183[/em] [em]e192[/em] [em]e163[/em] 续篇小说扣心弦,追忆童年梦影前。十八女郎花似玉,曾经多少勿嗟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