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首陕北民歌
手机日志
100首陕北民歌
陕西民歌,泛指陕西各地的民间说唱音乐。陕西民歌是世世代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在各种艺术形式不断地相互影响、融合创造、发展、流传下来的。一般可以根据地域及艺术特点将陕西民歌分为陕北民歌、陕南民歌和关中民歌。各种地区的民歌或豪放奔放,或婉转柔美,构成了陕西丰富的民间艺术。陕西民歌的代表,紫阳民歌(序号49,编号Ⅱ-18)、陕北民歌(序号572,编号Ⅱ-73)、镇巴民歌(序号585,编号Ⅱ-86)均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陕北民歌简介
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信天游
信天游,又叫“顺天游”、“爬山调”。是陕北地区普遍流行一和种民歌行式。其基本格式是上下句结构的两句体,一般是上句起兴,下句点意,言简意赅,短小精炼。歌词大多是即兴编唱,采用比兴手法,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是其突出的特点。歌词以七言为主,多用叠字、重字、重词。如“兰格英英”、“白格生生”、“红格彤彤”、“巧格伶伶的手”等等,因此常见一些不规则的八字、九字及十多个字的唱句夹杂其中。信天游的曲调基本上是单乐段,但其调式色彩与节奏安排却十分多样,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情调和意境。大致可分为两种基本形态,一种节奏自由,音域宽广,旋律起伏大,高亢奔放,用高音腔演唱;一种则节奏规整,结构严谨,旋律较平稳,细致柔和,多用平腔演唱。
风俗歌曲
风俗歌曲是反映陕北人民在一定历史阶段风俗习惯和歌曲。这类歌曲数量相对较少。主要有宴唱的“酒曲”,因陕北地区气候干旱,所以老百姓用歌唱的方式求雨,形成了“祈雨歌”,还有祭祀歌、巫歌叫唱等。风俗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语言生动,旋律流畅悠扬,节奏自由,表达了黄土高原人民的情感与愿望。
小调
小调流行于陕北榆林地区各县,数量很多,题材相当广泛,大部分调曲比较固定,多为叙事体,如《揽工调》、《走西口》、《三十里铺》等。其歌词多为分节,七言为主,采用平腔演唱。另一部分已有丝竹、打击乐伴奏,向着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发展,如清涧县的“道情”、米脂县的“碗碗腔”、神、府的“二人台”等。小调大多语言质朴生动,曲调深沉优美,情绪刻划细致准确,篇幅较大。
小曲
小曲主要是流行于榆林城内的一种不化妆、不表演的坐唱歌曲。它的形成至少可以追溯到明代。吸收了清、明两代南方来榆官宦带来的苏州丝竹、湘潭小曲等江南曲调,又逐渐的渗入陕北当地山歌民曲,不断发展演变而成。歌曲题材主要采自市民阶层生活,以风花雪月、男女情爱、闺中思春、忠臣良将为内容。喝词结构严谨,文辞华丽,也讲究平仄辙韵,文人创作气息颇浓。被誉为沙漠绿洲中的一泓清泉。
特色
陕北民歌反映社会生活内容十分丰富。现在所流行的陕北民歌,大部分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既有反映社会变革的内容,也有“长工歌”的内容,反映陕北人民对封建统洽阶级的压迫、剥削的反抗,特别是革命历史民歌,是一批珍贵的革命历史资料。像著名的《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在8000余首陕北民歌中,这类作品毕竟是少数。多数作品反映的是平淡的人平淡的事。例如:小媳妇想娘家,大姑娘盼出嫁,女娃算卦,吹鼓手迎亲,出门人思念家乡,年轻人谈情说爱,夫妻吵嘴逗趣等。还有,石匠们用歌声来装饰那单调的石锤声;农民们用歌声驱逐寂寞和忧愁;赶牲灵的人将那悠扬的歌声洒满崎岖的羊肠小道;多愁善感的小媳妇用歌声倾吐心中哀怨。这些基本上是抒发感情的。此外,陕北人还用民歌形式来为日常生活服务:货郎用歌声来叫卖,农民用歌声来祈雨,逢年过节时用歌来庆祝、娱乐,男婚女嫁用歌来举行仪式,喝酒时用酒歌来猜拳,用歌来进述历史故事,用歌来搞社交,用歌来记叙重大历史事件,男女青年用歌谈情说爱,用歌来记叙新人新事,甚至上坟哭灵也以歌代哭。乃至丑闻千里,以歌传之;奇人怪事,以歌颂之。
代表作品
《绣金匾》以陕西传统小调《绣荷包》填词发展而成的革命民歌。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流行于陕北,随着全国的解放,又很快地流传到全国各地。歌曲结构短小,全曲共上下两乐句,下句的曲调骨架是上句的下四度变化模进。旋律的进行明快流畅,起伏自然,层次分明,结构严谨。以亲切细致的音调,深刻地抒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热爱和对人民子弟兵——八路军的深厚情意。1976年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逝世后,歌唱家郭兰英怀着深切悼念之情再次演唱了这首歌,给了它新的解释,特别是将第五段词改填为:“三绣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鞠躬尽瘁为革命,我们热爱您。”把歌曲引向高潮,深深打动了亿万人民的心。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