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小记
个人日记
题记:“她在少女时代就知道他们是一对恋人,现在又看见他们双双的走了。”,有什么样的一句话会比这句更加具有时光穿透力的吗?  ------ 献给 安知妍
 
文/拓跋梵音
                                                  
    
                                              
1
由郑州向南一个钟头的车程有个小城叫漯河。漯河那边有两条河穿城流过,一条叫沙河,一条叫礼河,却没有一条叫漯河。大抵有河的上游的城市,女孩子往往都会很俊美。这大都体现在身材上面。来自山区和没有河的地方的许多都没有那种让人怦然心动的身材。水土的原因吧。
抵达漯河的那个下午天已快黄昏。拓跋氏随着落车的人群步出漯河火车站的那个时候,他感觉一切都很熟悉。小时候就跟着奶奶过,奶奶的那条村子就座落在铁路边上。上海到北京的铁路,京沪线上。很小的年纪,与那些小伙伴也经常光着脚走在光亮的铁轨上。会有很多的叉路,由其在那些类似于边城的小站。年少的人在那样的叉路反而那不是叉路,而是梦想。成年以后,若是还有幸光顾类似于铁轨分叉那样的路,那叫作彷徨。
没有在铁路边生活过的人鲜有那种在冬天的夜半醒来后惊觉窗外的朔风呼叫过后所带来的那样一种瞬间空旷而又让人会升起无边敬畏的心动的感觉以及心灵于那样简单瞬间升腾而带来的周身单纯的热流猝涌。那夜的静寂不会带来遗憾,而是希望。如果,那个时候,你能勇敢些,再镇定些,你就会感到、你敢、推开那扇堆满、白皑、皑的积雪的门。十二门,就是有十一道是,关闭的,总有一扇,在那样的雪夜,为你而开。
没有过北方冬天的雪夜感受的人是难以体味上面意境的。并且那些都已属过去,现在的冬夜,即使再黑,总也难以沉静,总会有人类的吠声。人无处不在,而静只存在于我们心里。
家乡的那个城市就在这样的一条铁路旁。南北的铁路,东西的车站。从奶奶的村子走进那座城池的时候,怀揣着许多不安。身上泥土味还没有散尽,需要的是千锤百炼。不过,有一点却是明确的,总有一天,拓拔会从那个城市的小站坐上经由的火车,一路向北,抑或一路向南。
眼下的漯河的那份熟悉感就来自于年少时生活的家乡。
出站是一个站前广场,右边有公交,左边有卖各种食品的店面。一条马路平行着车站,又与家乡的一样,所以怎么可能不熟。坐上电瓶三轮车时,拓拔让车夫拉他去市中心的酒店,回答说,这里就是市中心、、、
以此始
                                   
2
拓跋氏来到漯河是因为安知妍。来的时侯,拓拔氏在空间里发表一条心情签名,如果有上帝存在,不知道上帝会向着谁呢? 其实总是擅于发出提问的人并不是可以好好解决问题的人。就像在《乞力马扎罗的雪》开头,海明威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了那个风干豹子尸体的问题那样,他没有痊释好过那样的问题。不过,能读懂他那篇文字的人实在廖廖。独立的思想很重要,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让人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我思,故我在。上帝会向着善良的人吧。一位足以有潜力成为名媛的女子回答了这个问题。
安知妍至少有两次跟拓跋氏提到过尸体。一年前的那个夏天,还有就是今个夏天。
其实尸体并不就是另人毛骨悚然的东西。比如,那具风干豹子的尸体。在海明威那里,那是勇敢的化身。总有一天我们都会成为尸体。
安知妍有一次上课时就以为自己摸到了尸体。那是一个有癫痫的小孩,上着上着课就抽风了,忽然就躺在地上成为了尸体,安知妍慌忙中去摸的时候,忽而又把手抽了回来,那个时候的闪念,哎呀是、是平生第一次摸到了尸体。所以,当那个夏天安知妍在漯河发短信告诉拓跋你看到的会是我的尸体时,拓跋眼前出现的也是那个孩子的尸体。不过,那个时候安知妍说的是一尸两命的尸体。安知妍威慑着对拓拔说,她的爸爸当得知这一切,将会是怎样的一个天崩地裂,拓拔你是插翅难逃。
于是,拓跋对车夫说,你拉我去离开发区比较近,又比较安全的酒店。其实像拓拔氏这种胡人的后代,提着脑袋一个人行走江湖惯了,从也不知害怕二字怎么写的。之所以说要安全,只是相对于安知妍的爸爸来说的。他不能让他找得到他。
3
                                                                                               
漯河的车牌号打头是写的“L”,“豫L”。然而巧合的是,拓跋氏从小生活的那座城市也是以“L”打头,“皖L”。更妙的是,拓拔氏定居的那座南方的城市的车牌,也是以“L“打头。当然,还有一点,安知妍的爸爸的姓氏的汉语拼音,也是以”L打头……
那天晚上的漯河沐浴在满目的雾霭。这是一种能让人流眼泪的雾,拓拔氏知道这是一种毒雾。昨天还记得看新闻,社科院的一个什么专家说汽车尾汽对雾霭的供献率是4%,拓拔恨不得那人在眼前的话就给他扔鞋。40%还差不多。中国人多地少,本不该发展家居汽车业。
不过在这样能见度不高的雾里,还是比较有安全感的吧。于是,拓跋住下来后就去了周边的超市,还有医院,当然他不是去看病,只是因为他知道安知妍来过这里。
在稀薄暮色下找到春和家园的时候,拓拔心里也是忐忑不安地想着,也许安知妍给他说过的地址并不存在。他不知道她在哪里,就像《告别薇安》里面开头就写的那样。那个男人最后来到了那座到处是高挑漂亮的北方女孩女孩的北方城市,他也只是想着她也许就是其中擦肩而过的一个那样。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薇安并不漂亮。所以他找不到她。
当初安知妍要拓拔氏淘宝密码的时候,他随口哼了句,你都从来还没告诉过你家的地址,安知妍问你要这个干嘛?这会让我胡思乱想的,他说假如有一天你变成了尸体我都无法把你运回去。安知妍制着笔记本屏募上的那幅城市地图,拓跋都不知到她是怎么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弄出来的,说出了一串门牌号,拓拔还嘟囔着说,没见过这样的门牌号的,我本身就是做房地产的,比如五楼二单元,就是门牌号502,哪带你们这样的的?明明说的五楼,可门牌号都到了七百多、、、
春和家园的门牌号就是他说的那样的。20幢502,标的也是20幢502。没有762这样的门牌号。
但当他来到了他鳞选的那个另一个小区时,赫然出现的762门牌号,面对时,已然泪流满面的了。薇安毕竟就是薇安,安知妍就是安知妍。
4
                                          
许多人就是在不知不觉当中成了李商隐的。
漯河的那个早晨有点早。因为到达新玛特特的时候不开门。新玛特广场的左边,有一家店铺卖热干面。店家是一个高挑的妇女,系着围裙,面色里透着醇朴的桃红。面端上来的时候还是热的,伴着还有一碗热汤。当拓拔从包里掂起相机对着那碗热干面拍照时,感到那个女人正注视了一下自己,一边弯腰在擀面。当然,他知道她那样的一撇当然不是警惕,也无须警惕。因为她知道他是外地人,头一遭来她的店里。
这种勿需警惕的感觉来得也是那样熟悉。那是小时候的家乡那边的感觉。安知妍和她爸妈抱怨过拓拔和他的父母不亲。有一点是正确的,有一点是没看到的。拓拔自打学会走路以后就跟着奶奶。
新玛特的周边就是市中心。来新玛特的唯一目的是买五粮液和能当礼物的点心。拓跋决定坐上电瓶三轮车去周边找一家鲜花店,这种店面在这个城市繁华的中心应当有。车夫又问了几个车夫,拉他走了很远的路才找到那些有花店的路口。由于难找,所以就没再让车夫找零。那家化店就在马路边几步的阶梯。
在一块儿的时候,每当看见那些躺在繁华街区的地上乞讨的人类,拓拔氏总是让安知妍去那些人的碗里面放钱。看到安知妍那样放钱的身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安知妍也是蹑手蹑脚地抵达那里。那个时候的脑海里总是闪现那具风干豹子的尸体,挥之不去。
花是美好的事物,怎么能藏着掖着?临走的时候拓拔觉着一个男人怀里揣着一大捧鲜花在这样的光天化日之下怪别扭,让老板娘给他包起来,老板娘如是说。也是个高挑的妇女,职业与生意的关系,这是位风姿绰越的女人,还有着不一般的大气。
站在花店前的台阶上,抬头看到就在街的对面,却开着几家寿衣店。其实,死亡与美好就在我们身边,同时都在。
5
                                                                      
鲜花与美酒不可共存也。抑或是酒浇不活鲜花。
既然活不下去,面对还是必须的。敲开门的那一刻,拓跋知道那不是安知妍。
                                                                             
6
                                
两个男人就这样对站在那里,黑暗里没有战争。
楞住了几秒,拓跋氏还是故意低声嘟囔着一边悄悄后退。几米之后就是楼梯,下到三楼的时候他听到了上面房门重重关闭的声音。灵活的好处是假如你面前出现的是你以后的哪位准老丈人那么你还是识趣的好。那样的老拳可不是好消受的。记得有人说,是丈母娘的刚性需求拉高了目今中国的房价,可是须知,正是老丈人的野蛮让现今双十一光棍节的那一个晚上所有中国单身的爷们都能喝上个大醉。
走在那个小区的花园通道里还是充实的。也安知妍不知道被他关到哪里去了。这个在今天这个漯河的晚上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些什么呢?目前还得不出结论。只是在眼前又出现了那些在城市繁华街区躺躺在地上乞讨的人,以及那具风干豹子的尸体。
至今拓拔氏还记的那天漯河的下午退房的时候,误将服务员说的那句“刮胡子的刀忘拿了”、听成了是“忘了关空调”。有意思的是方言。以前每当听到安知妍给家里打电话,他都会模仿安知妍说过的那些方言。漯河说的是河南官话,其实以北京北的普通话看起来,就是可以将“刮胡子的刀忘拿了” 听成“忘了关空调” 的地方。
漯河此刻已经在身后,而那样的一碗热干面留在了心里。
回到郑州的那个晚上,拓拔在手机里看到了一条他的短信,我们漯河谈吧。
“她在少女时代就知道他们是一对恋人,现在又看见他们双双的走了。
重逢的情景他想过多少回了,等到真发生了,跟想的完全不一样,说不上来的不是味儿,心里老是恍恍惚惚的,走到衖堂里,天地全非,又小又远,像倒看望远镜一样。使他诧异的是外面天色还很亮。她憔悴多了,幸而她那种微方的脸型,再瘦些也不会怎么走样。也幸而她不是跟从前一模一样,要不然一定是梦中相见,不是真的。曼桢笑道:"真是——多少年不见了?"世钧道:"我都不知道你在上海。"曼桢道:"我本来也当你在南京。"说的话全被四周奇异的寂静吞了下去,两人也就沉默下来了。”(引自《十八春》)
张爱玲的这段像极了我们。拓拔氏的梵音自语道。“她在少女时代就知道他们是一对恋人,现在又看见他们双双的走了。”,有什么样的一句话会比这句更加具有时光穿透力的吗?那么,我该怎么办呢?
桌上的那杯皖酒王一饮而尽。下午,我可以不开车。
以此终
                  
                                          
(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文/拓跋梵音
1
由郑州向南一个钟头的车程有个小城叫漯河。漯河那边有两条河穿城流过,一条叫沙河,一条叫礼河,却没有一条叫漯河。大抵有河的上游的城市,女孩子往往都会很俊美。这大都体现在身材上面。来自山区和没有河的地方的许多都没有那种让人怦然心动的身材。水土的原因吧。
抵达漯河的那个下午天已快黄昏。拓跋氏随着落车的人群步出漯河火车站的那个时候,他感觉一切都很熟悉。小时候就跟着奶奶过,奶奶的那条村子就座落在铁路边上。上海到北京的铁路,京沪线上。很小的年纪,与那些小伙伴也经常光着脚走在光亮的铁轨上。会有很多的叉路,由其在那些类似于边城的小站。年少的人在那样的叉路反而那不是叉路,而是梦想。成年以后,若是还有幸光顾类似于铁轨分叉那样的路,那叫作彷徨。
没有在铁路边生活过的人鲜有那种在冬天的夜半醒来后惊觉窗外的朔风呼叫过后所带来的那样一种瞬间空旷而又让人会升起无边敬畏的心动的感觉以及心灵于那样简单瞬间升腾而带来的周身单纯的热流猝涌。那夜的静寂不会带来遗憾,而是希望。如果,那个时候,你能勇敢些,再镇定些,你就会感到、你敢、推开那扇堆满、白皑、皑的积雪的门。十二门,就是有十一道是,关闭的,总有一扇,在那样的雪夜,为你而开。
没有过北方冬天的雪夜感受的人是难以体味上面意境的。并且那些都已属过去,现在的冬夜,即使再黑,总也难以沉静,总会有人类的吠声。人无处不在,而静只存在于我们心里。
家乡的那个城市就在这样的一条铁路旁。南北的铁路,东西的车站。从奶奶的村子走进那座城池的时候,怀揣着许多不安。身上泥土味还没有散尽,需要的是千锤百炼。不过,有一点却是明确的,总有一天,拓拔会从那个城市的小站坐上经由的火车,一路向北,抑或一路向南。
眼下的漯河的那份熟悉感就来自于年少时生活的家乡。
出站是一个站前广场,右边有公交,左边有卖各种食品的店面。一条马路平行着车站,又与家乡的一样,所以怎么可能不熟。坐上电瓶三轮车时,拓拔让车夫拉他去市中心的酒店,回答说,这里就是市中心、、、
以此始
2
拓跋氏来到漯河是因为安知妍。来的时侯,拓拔氏在空间里发表一条心情签名,如果有上帝存在,不知道上帝会向着谁呢? 其实总是擅于发出提问的人并不是可以好好解决问题的人。就像在《乞力马扎罗的雪》开头,海明威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了那个风干豹子尸体的问题那样,他没有痊释好过那样的问题。不过,能读懂他那篇文字的人实在廖廖。独立的思想很重要,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让人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我思,故我在。上帝会向着善良的人吧。一位足以有潜力成为名媛的女子回答了这个问题。
安知妍至少有两次跟拓跋氏提到过尸体。一年前的那个夏天,还有就是今个夏天。
其实尸体并不就是另人毛骨悚然的东西。比如,那具风干豹子的尸体。在海明威那里,那是勇敢的化身。总有一天我们都会成为尸体。
安知妍有一次上课时就以为自己摸到了尸体。那是一个有癫痫的小孩,上着上着课就抽风了,忽然就躺在地上成为了尸体,安知妍慌忙中去摸的时候,忽而又把手抽了回来,那个时候的闪念,哎呀是、是平生第一次摸到了尸体。所以,当那个夏天安知妍在漯河发短信告诉拓跋你看到的会是我的尸体时,拓跋眼前出现的也是那个孩子的尸体。不过,那个时候安知妍说的是一尸两命的尸体。安知妍威慑着对拓拔说,她的爸爸当得知这一切,将会是怎样的一个天崩地裂,拓拔你是插翅难逃。
于是,拓跋对车夫说,你拉我去离开发区比较近,又比较安全的酒店。其实像拓拔氏这种胡人的后代,提着脑袋一个人行走江湖惯了,从也不知害怕二字怎么写的。之所以说要安全,只是相对于安知妍的爸爸来说的。他不能让他找得到他。
3
漯河的车牌号打头是写的“L”,“豫L”。然而巧合的是,拓跋氏从小生活的那座城市也是以“L”打头,“皖L”。更妙的是,拓拔氏定居的那座南方的城市的车牌,也是以“L“打头。当然,还有一点,安知妍的爸爸的姓氏的汉语拼音,也是以”L打头……
那天晚上的漯河沐浴在满目的雾霭。这是一种能让人流眼泪的雾,拓拔氏知道这是一种毒雾。昨天还记得看新闻,社科院的一个什么专家说汽车尾汽对雾霭的供献率是4%,拓拔恨不得那人在眼前的话就给他扔鞋。40%还差不多。中国人多地少,本不该发展家居汽车业。
不过在这样能见度不高的雾里,还是比较有安全感的吧。于是,拓跋住下来后就去了周边的超市,还有医院,当然他不是去看病,只是因为他知道安知妍来过这里。
在稀薄暮色下找到春和家园的时候,拓拔心里也是忐忑不安地想着,也许安知妍给他说过的地址并不存在。他不知道她在哪里,就像《告别薇安》里面开头就写的那样。那个男人最后来到了那座到处是高挑漂亮的北方女孩女孩的北方城市,他也只是想着她也许就是其中擦肩而过的一个那样。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薇安并不漂亮。所以他找不到她。
当初安知妍要拓拔氏淘宝密码的时候,他随口哼了句,你都从来还没告诉过你家的地址,安知妍问你要这个干嘛?这会让我胡思乱想的,他说假如有一天你变成了尸体我都无法把你运回去。安知妍制着笔记本屏募上的那幅城市地图,拓跋都不知到她是怎么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弄出来的,说出了一串门牌号,拓拔还嘟囔着说,没见过这样的门牌号的,我本身就是做房地产的,比如五楼二单元,就是门牌号502,哪带你们这样的的?明明说的五楼,可门牌号都到了七百多、、、
春和家园的门牌号就是他说的那样的。20幢502,标的也是20幢502。没有762这样的门牌号。
但当他来到了他鳞选的那个另一个小区时,赫然出现的762门牌号,面对时,已然泪流满面的了。薇安毕竟就是薇安,安知妍就是安知妍。
4
许多人就是在不知不觉当中成了李商隐的。
漯河的那个早晨有点早。因为到达新玛特特的时候不开门。新玛特广场的左边,有一家店铺卖热干面。店家是一个高挑的妇女,系着围裙,面色里透着醇朴的桃红。面端上来的时候还是热的,伴着还有一碗热汤。当拓拔从包里掂起相机对着那碗热干面拍照时,感到那个女人正注视了一下自己,一边弯腰在擀面。当然,他知道她那样的一撇当然不是警惕,也无须警惕。因为她知道他是外地人,头一遭来她的店里。
这种勿需警惕的感觉来得也是那样熟悉。那是小时候的家乡那边的感觉。安知妍和她爸妈抱怨过拓拔和他的父母不亲。有一点是正确的,有一点是没看到的。拓拔自打学会走路以后就跟着奶奶。
新玛特的周边就是市中心。来新玛特的唯一目的是买五粮液和能当礼物的点心。拓跋决定坐上电瓶三轮车去周边找一家鲜花店,这种店面在这个城市繁华的中心应当有。车夫又问了几个车夫,拉他走了很远的路才找到那些有花店的路口。由于难找,所以就没再让车夫找零。那家化店就在马路边几步的阶梯。
在一块儿的时候,每当看见那些躺在繁华街区的地上乞讨的人类,拓拔氏总是让安知妍去那些人的碗里面放钱。看到安知妍那样放钱的身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安知妍也是蹑手蹑脚地抵达那里。那个时候的脑海里总是闪现那具风干豹子的尸体,挥之不去。
花是美好的事物,怎么能藏着掖着?临走的时候拓拔觉着一个男人怀里揣着一大捧鲜花在这样的光天化日之下怪别扭,让老板娘给他包起来,老板娘如是说。也是个高挑的妇女,职业与生意的关系,这是位风姿绰越的女人,还有着不一般的大气。
站在花店前的台阶上,抬头看到就在街的对面,却开着几家寿衣店。其实,死亡与美好就在我们身边,同时都在。
5
鲜花与美酒不可共存也。抑或是酒浇不活鲜花。
既然活不下去,面对还是必须的。敲开门的那一刻,拓跋知道那不是安知妍。
6
两个男人就这样对站在那里,黑暗里没有战争。
楞住了几秒,拓跋氏还是故意低声嘟囔着一边悄悄后退。几米之后就是楼梯,下到三楼的时候他听到了上面房门重重关闭的声音。灵活的好处是假如你面前出现的是你以后的哪位准老丈人那么你还是识趣的好。那样的老拳可不是好消受的。记得有人说,是丈母娘的刚性需求拉高了目今中国的房价,可是须知,正是老丈人的野蛮让现今双十一光棍节的那一个晚上所有中国单身的爷们都能喝上个大醉。
走在那个小区的花园通道里还是充实的。也安知妍不知道被他关到哪里去了。这个在今天这个漯河的晚上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些什么呢?目前还得不出结论。只是在眼前又出现了那些在城市繁华街区躺躺在地上乞讨的人,以及那具风干豹子的尸体。
至今拓拔氏还记的那天漯河的下午退房的时候,误将服务员说的那句“刮胡子的刀忘拿了”、听成了是“忘了关空调”。有意思的是方言。以前每当听到安知妍给家里打电话,他都会模仿安知妍说过的那些方言。漯河说的是河南官话,其实以北京北的普通话看起来,就是可以将“刮胡子的刀忘拿了” 听成“忘了关空调” 的地方。
漯河此刻已经在身后,而那样的一碗热干面留在了心里。
回到郑州的那个晚上,拓拔在手机里看到了一条他的短信,我们漯河谈吧。
“她在少女时代就知道他们是一对恋人,现在又看见他们双双的走了。
重逢的情景他想过多少回了,等到真发生了,跟想的完全不一样,说不上来的不是味儿,心里老是恍恍惚惚的,走到衖堂里,天地全非,又小又远,像倒看望远镜一样。使他诧异的是外面天色还很亮。她憔悴多了,幸而她那种微方的脸型,再瘦些也不会怎么走样。也幸而她不是跟从前一模一样,要不然一定是梦中相见,不是真的。曼桢笑道:"真是——多少年不见了?"世钧道:"我都不知道你在上海。"曼桢道:"我本来也当你在南京。"说的话全被四周奇异的寂静吞了下去,两人也就沉默下来了。”(引自《十八春》)
张爱玲的这段像极了我们。拓拔氏的梵音自语道。“她在少女时代就知道他们是一对恋人,现在又看见他们双双的走了。”,有什么样的一句话会比这句更加具有时光穿透力的吗?那么,我该怎么办呢?
桌上的那杯皖酒王一饮而尽。下午,我可以不开车。
以此终
(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文章评论
上善若水
一个叫沙河,一个叫澧河[em]e113[/em]
如梦令
挡不住的才思敏捷文采飞扬,超尘脱俗的文字令人无比享受!
月光倾城
"人无处不在,而静只存在于我们心里。"
月光倾城
美妙的文字,湿漉漉的现实~~
蓝辛紫酉访秋
不要轻易放弃属于自己的幸福,加油!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3╰)还有一个叫河图~~
我快被你弄晕了
文章好,人也好,交个朋友吧
家乡的月亮
俺是漯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