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小儿推拿真人穴位图示(内部资料分享)
中医养生
1.七节骨又叫七节,位于背部正中督脉上,从命门(第2腰椎下凹陷中)至尾椎呈一直线。操作时用拇指桡侧面或示、中二指面自下向上或自上向下作直推,分别称为推上七节和推下七节。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多用于虚寒腹泻,久痢等,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多用于肠热便秘或痢疾等症。
2.三关在前臂桡侧,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直线。用拇指桡侧面或示、中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屈宝宝拇指,自拇指外侧端推向肘称大推三关。此穴性温热能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宝宝手脚冰冷,腹痛,腹泻,四肢无力及受寒引起的感冒等一切虚寒证时用。非虚寒病症慎用或禁用
3.天河水在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直线。操作时用示、中二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清(推)天河水。此穴性温凉平和,能清热解表,泄火除烦,治疗热性病症,清热而不伤阴。宝宝感冒发热,潮热(发热如潮水定时而发,或按时热势增高),烦躁不安,口渴,惊风等一切热证时用
4.八卦或称内八卦,在以掌心为圆,从圆心到中指指跟横纹为半径的圆。用运法即指端在穴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形推动;顺时针掐运称运八卦。顺运八卦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行滞消食;逆运八卦能降胃气,消宿食,增饮食。宝宝出现胸闷胀满,呕吐,咳嗽等宜顺运;没食欲,打嗝频作宜逆运
5.太阳,在眉后凹陷处。操作时,两拇指桡侧自前向后直推,称推太阳。用指端揉该穴,称揉太阳或运太阳。向眼方向揉为补,向耳方向揉为泻。具有开窍,醒神的作用。一般宝宝头晕,头痛的时候可以用。
6.二马,又叫二人上马。在手背第四、五掌骨小头中间的后方凹陷中。用右手拇指和中指相对掐或揉二马穴,称掐揉二人上马。揉二马为补肾滋阴的要法,宝宝夜啼、遗尿、脱肛、体虚咳嗽等就可以多揉揉二马穴。
7.胃经位于拇指掌面近掌端第1节。操作时,旋推为补,称补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胃经。补胃经和清胃经统称为推胃经。具有清脾胃之湿热,和胃降逆的作用。宝宝吐奶、呕吐的时候,或者老是打嗝的时候,可以给孩子推推胃经。
8.小肠位于小指尺侧缘,自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操作时,从指尖直推向指根为补,称补小肠;反之则为清,称清小肠。补小肠和清小肠统称为推小肠。具有清小肠及下焦湿热,分清泌浊的作用,临床多用于小便涩赤,不易排净,泄泻等症。宝宝小便发黄,舌头溃疡的时候可以用。
9.大肠经在示指桡侧,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操作时从示指尖直推向虎口为补,称补大肠;反之为清,称清大肠。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推大肠。补大肠能涩肠止泻,固脱温中;清大肠能通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并能清肝胆之火,及调理肠道。当宝宝拉肚子、大便有些硬时,可以给宝宝推大肠。
10.肾经,位于小指末节罗纹面。操作时,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肾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肾经。补肾经和清肾经统称为推肾经。补肾经能滋肾壮阳,强健筋骨;清肾经能清利下焦湿热。一般用于治疗小便赤涩,不易排净,尿多,尿频,尿急(指憋不住尿)等。
11.肺经位于无名指末节罗纹面。操作时,旋推为补,称补肺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为推肺经。用清法能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用补法补肺益气。一般可治疗感冒,发热,咳嗽,胸闷,气喘,虚汗,脱肛等。
12.心经位于中指末节罗纹面。操作的时候,旋推为补,称补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经。补心经和清心经统称为推心经。具有清心火,利小便,补心血的作用。一般可用于心血不足、小便赤涩、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等症。
13.肝经位于食指掌面,食指螺纹面。操作时旋推为补,即以拇指指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称补肝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即用拇指桡侧或指面,或示中二指指面,或以掌根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称清肝经。两者统称推肝经。一般操作次数为100次。可治疗烦躁不安、惊风、目赤等。
14.二扇门,位置:掌背中指根本节两侧凹陷处。操作:拇指甲掐,称掐二扇门,拇指或中指按揉,称揉二扇门。掐、揉二扇门能发汗解表,舒筋活血的作用。一般掐5次,揉50次。小儿在伤风,无汗痰喘,胸闷等时可以用此法。揉时要用力,速度宜快,多用于外感风寒感冒。
15.拿风池,位置:耳后胸锁乳突与斜方肌之间,颅底凹陷当中。操作:用拿法,用拇指指端与示、中二指指端,或用拇指指端与其余四指指端相对用力提掐风池5-10次。具有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小儿在感冒、头痛、发热、目眩、颈项强痛时使用。本法对发汗效果显著,往往立见汗出。
16.脾经在拇指末节罗纹面。操作:旋推(以拇指指面在穴上作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或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为补脾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脾经。补、清脾经统称为推脾经。补脾经能健脾,壮气血;清脾经能泻脾火;清补脾经(平补平泻)能调合脾胃,活血顺气
17.揉准头。位置 在鼻尖端,属督脉。【操作】按或揉准头。[功用] 发散解表,通关窍,并可供望诊用,如患儿此处呈深黄色为有内热,大便干结。[主治] 感冒,慢惊风(指的是于多种疾病中出现手足蠕动,或抽搐时作时止,神疲面白,大便色青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等
18.推坎宫。位置:在两眉上直对瞳孔,自内眉梢至外眉梢呈一条直线。操作:两拇指自眉头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亦称分阴阳,一般推20~50次。具有 疏散解表,醒神开窍的作用。可在孩子感冒发热,头痛,眼睛红痛、眼屎过多,惊风以及情绪不畅、饮食食积等病时使用。
19.开天门[位置]在天庭穴下,自两眉心(两眉之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操作]以两拇指交替向上推,称开天门或推攒竹。
20.
#小儿推拿手法# 推法: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沿同一个方向运动。推法操作时上肢放松、肘关节自然屈曲。动作协调,用力均匀柔和。频率为120-240次/分钟。可分为直推、旋推、分推、合推四种。
21.
#小儿推拿手法# 掐法:用拇指垂直用力或是用指甲垂直切入穴位和皮肤。妈妈在做掐法的时候,手握空拳,拇指伸直,指腹紧贴着食指桡侧缘,垂直向下切入穴位皮肤,不能抠动,动作要快、准、狠,时间短暂,妈妈切记不能掐破宝宝粉嫩嫩的皮肤哦。
22.
#小儿推拿手法# 摩法:用手掌掌面或者是食、中、无名指、小指指面紧贴在穴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摩擦移动。操作时妈妈的肘关节微微弯曲,腕部、前臂放松,用力要自然,摩动时要缓和协调,大概120-160次/分钟。摩法要求“皮动肉不动”,所以妈妈在摩动的时候不能带动宝宝的皮下组织。
23.
#小儿推拿手法# 按法:以拇指、中指指端或指面或手掌在选定的穴位上用力向下按压。妈妈在按时,肩、肘要放松,将力量积蓄在手掌或者是指,并逐渐用力深压,可停留一小段时间。妈妈在用拇指或中指按时,要握拳并且伸直拇指或中指,不要屈曲。用掌根按时,按压时腕关节也要伸直。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远离病苦,快乐健康。
【迎香】
[位置]鼻翼旁五分,鼻唇沟中。
[操作]用食、中二指揉,称揉迎香。
[功用]鼻塞不闻香臭时,按之可以通利鼻窍,使香臭得闻,所以命名为迎香。
[主治]鼻塞流涕。
【耳后高骨】 [别名] 【高骨】。
[位置] 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下陷中。
[操作]两拇指或中指端揉,称揉耳后高骨。
[功用] 疏风解表。
[主治] 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天柱骨】
[位置] 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示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汤匙蘸水自上向下刮。
[功用] 降逆止呕,祛风散寒。
[主治] 呕恶,项强,发热,惊风,咽痛等症。
【肩井】
[位置] 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筋肉处,属足少阳胆经。
[操作] 用拇指与示中二指对称用力提拿肩井,称拿肩井,一般提拿5次;用指端按肩井,称按肩井,一般按两分钟。
[功用] 发汗解表,补益气血。
[主治] 感冒,昏厥,上肢活动不利等。
【肾顶】
[位置] 在小指顶端。
[操作] 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肾顶
[功用] 揉肾顶能收敛肾气,固表止汗。
[主治] 自汗或盗汗(白天或夜间汗多),解颅(指囟门应合不合)等。
【掌小横纹】
[位置]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操作]用中指或食指按揉,称揉掌小横纹。
[次数]100~500次。
[功用]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主治]常用于痰热喘咳、口舌生疮,顿咳,流涎等症,为治疗百日咳、肺炎的要穴,对婴儿流涎剧烈者,亦有良效。
【小横纹】
[位置] 在掌面示、中、环、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操作] 以拇指甲掐,称掐小横纹;拇指侧推,称推小横纹。
[功用] 开胸散郁,化痰涎。
[主治] 气管炎,百日咳,肺炎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四横纹】(四缝)
[位置]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小儿四指拼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为推四横纹。用拇指甲掐,为掐四横纹。
[功用]退热除烦,散结行气,和气血。治疗腹胀,疳积,不思饮食等症。
[主治]腹胀、疳积、消化不良等。
【五指节】
[位置]在手背,五指第1指间关节处。
[操作]用拇指指甲掐,称掐五指节,掐5~20次;用拇、食指揉搓称揉五指节,揉100~200次。
[功用]掐或揉五指节能镇惊安神,祛风痰,通关窍,掐五指节主要用于烦躁不安。
[主治]惊惕不安,惊风抽搐,咳嗽痰多,腹痛等。
【板门】
[位置]手掌面大鱼际平面。
[操作]用拇指按揉板门称为揉板门,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从腕横纹推向拇指根称为横纹推向板门,可以止吐。反之,称为板门推向横纹,可以止泻。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治疗乳食停滞,食欲不振。
[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暧气等 。
【手阴阳】
[位置]掌侧腕横纹。又称大横纹。桡侧(拇指侧)为阳池,尺侧(小指侧)为阴池。
[操作]两拇指自掌侧腕横纹中央(总筋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大横纹,又称分手阴阳、分阴阳。
[功用]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消食。
[主治]寒热往来,腹胀、腹泻、呕吐、食积、烦躁不安。
【小天心】 [别名] 鱼际交。
[位置] 在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操作] 用指端揉,称揉小天心;拇指甲掐,称掐小天心;以中指尖或屈曲的指间关节捣,称捣小天心
[功用] 揉能清热镇惊,利尿,明目;掐捣能安神镇惊。
[主治] 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小便赤涩,目赤肿痛,痘疹欲出不透等。
【老龙】
[位置]在中指指甲根正中下一分。
[操作]拇指甲掐,称掐老龙。
[功用]开窍醒神,退热。
[主治] 突然昏厥,虚脱气闭,心火实热,急惊风。
【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