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民俗】消逝的游戏(2)

似水流年

打老婆子不支锅
      游戏流行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及其之前,商丘的农村。玩游戏的时间为夏季或秋季的晚上饭后,天气晴好,空地上没有泥水,伙伴们脱了鞋子光着脚丫走在地上不觉得脚凉,穿着鞋反而感觉脚捂得慌。此时玩这游戏再恰当不过了。
       晚饭就是吃些中午剩下的馍,填饱了肚子再喝些凉水,就跑到门口大胡同里玩,各家的男孩都一样,睡觉的时间还早,天还没有黑下来。不用多时,也不用相约,大胡同里就成了孩子们的欢乐世界了。
       玩打老婆子不支锅这一游戏,需要各人都脱掉鞋子,大家穿的鞋子都一样,都是千层底的布鞋,旧旧的,有的鞋子前头已经开了洞,穿上了漏着大脚趾头。这都不影响玩游戏的。游戏适合五人以上玩,太少不热闹,超过十人又有些多了,经常都是六七个人玩。
每个玩家对上一只鞋子,鞋子后跟着地,前头搭在一起,这样锅灶就支好了。离锅灶约3m远的地上横画一长约1m两头用短竖线堵上的工字型痕迹称为城(音)。大家都手拿另一鞋子投城,站在锅灶边上把手中的鞋子投掷过去,谁的鞋子离城最近,谁第一名,在城竖线外算离城最远,最远的是最后一名,最后一名就是老婆子。
      排好名次,站在城横线上用各自手中的鞋子砸锅灶。把锅灶砸塌了,由老婆子去支锅。其它玩家都拿起手中的鞋子轻轻敲打老婆子的后背。口中念念有词,反反复复地念叨:打老婆子不支锅,支锅烧汤请人喝,爹不喝,娘不喝,脱了裤子盖住锅!直到老婆子把锅支好。这一局游戏结束。
      下一局游戏还从投城开始。



 

文章评论

CH7

那时候的孩子一个游戏玩半天还有瘾,现在的孩子兴趣转移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