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文?

个人日记

    关于“人文”的含义,100个人有200种说法。
  不过,有两则故事值得大家回味。
  一则故事是作家梁晓声亲历的。
  一次在法国,梁晓声跟两个老作家一同坐车到郊区。那天刮着风,不时有小雨飘落。前面有一辆旅行车,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不停地从后窗看他们的车。前车车轮碾起的泥水扑向他们的车,车身上满是泥污。
  他们想超车,但路很窄。
  梁晓声问司机:“能超吗?”
  司机说:“在这样的路上超车是很不礼貌的。”
  正说着,前面的车停了,下来一位老先生,对他们车的司机说了点什么,然后把自己的车靠边,让他们先过。梁晓声问司机:“他刚才跟你说什么了?”
  司机转述了那位先生的话:“一路上,我们的车始终在前面,这不公平!车上还有我的两个女儿,我不能让她们感觉这是理所当然的。”
  梁晓声说,这句话让他羞愧了好几天。
  另一则故事是我亲历的。
  2008年9月,我和几个朋友在美国旅行。在一处风景名胜地,来来往往的各国游客很多。
去了趟洗手间解完手,同行的一位女士从女厕出来,面带不解地对我说:“我发现一件怪事,六七个日本老太太,在一个厕位门口排成一排,另外一个厕位空着,她们却不上,我以为要排队,结果一进去就有位置。”
我被深深地震动了!想想吧,一个日本旅行团的老太太们,忍着内急而耐心地排在一个厕位门口,把另一个厕位让给别人!知道这世上有谦让的美德,但不知道还有谦让成这样的!
  这件事,让我今生难忘。
  什么是“人文”?“人文”就是一种根植与内心的素养,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摘自《文史博览》——王翔宇)
读后感:当我安静的看完这篇文章,忍不住沉思了很久,曾几何时,浮现在眼前的超市称重处秩序混乱,火车汽车公交车车门口永远拥挤不堪,我身处的小县城红绿灯装置对行人而言仿佛形同虚设,至于随意抛掷垃圾更是司空见惯,前几日看见一篇讽刺短文,标题是“做到以下中的几条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的绅士”,里面林林总总十几条,就包括我以上所说的,看完后我不禁捂着胸口感叹:难道这不是我们中国式的悲哀吗?我原本是万千社会中一平凡的再平凡不过的小人物,可是我却会为很多中国式的见怪不怪的行为而感到痛心和悲哀。因为我赞成一个朋友的一句话,那就是:生活中所有良好习惯的累积铸就一个人良好的品行!

文章评论

西木

我觉得春燕是个有品味的知性&#59415人士!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