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之行——彼岸有梦
浅吟低唱
前言:第一次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20年前的事情了吧。那时候正值热播新加坡电视剧,不知道剧中的男女主角为寻找什么,一次次在西子湖畔游走,又一次次满怀欣喜的乘火车回到自己的故乡。现在当然知道了,他们在追逐爱情。义无反顾的背着包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追求自己所要的东西,以及回故乡之后,打开大大的背包,给亲朋好友分享带回的礼物,那些场景给幼小的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然后就到了高中。有段时间班里的女生经常聚集在一块谈论梦想,都一致理智地认为:将来高考填报志愿,不能报杭州,只因那儿美女太多!\(^o^)/~
在温两年,知道杭州与我近在咫尺,却始终提不起做一个背包客的勇气。虽有无数的计划,但始终因各种变化而搁置。这次期末考试结束后,再一次在期盼的驱使下,突然订了到杭州的动车票。这一举动惊倒了很多朋友,知道他们是不放心,^_^,谢谢你们。我也知道爱我的人儿和我爱的人儿对我的担心,当然还有宽容,虽然是一个人上路,但我满载着关怀与爱,那不是安全和幸福吗?
出发那天是阴天,气温不高。3个多小时的车程,睡一会儿,看会书,看会儿旁人,也就到了。下车后,在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奶奶的带领下,我顺利的找到了位于河坊街,离西湖仅十来分钟步程的酒店。杭州的空气真好,几次深呼吸,只为压住雀跃的心跳,呵呵,杭州,杭州,真正是 “树木绿,云儿笑,空气清新环境好”。
杭州是多么受上天的眷恋,有山有湖有江有森林,还有四季分明的天气。掰着手指头都数不过来的才子名人把杭州熏陶成一个有风韵的文化名城。做了一次杭州的过客,我想写的,更多的是个人的感触与机遇,那些景,那些人,那些事。
那些景
办好入住登记,一个人背个包,手拿相机,开始游走河坊街和南宋御街。几乎在中国所有的旅游城市都能找到这样的为外地游客专设的假古董街道,旅游商品到处都是。不过,让我驻足良久的是一家叫“云南小粒咖啡”的店,专卖的是云南的特色纪念品。气氛一流,那里有天生的音乐人,并且是帅哥很养眼的哦!O(∩_∩)O~
西湖是全国最大的免费景点了吧,杭州人的幸福就在这里。我们散客组团,到达西湖时是上午8点。此时的西湖,人来人往。远处群山雾气缭绕,湖水微波粼粼,太阳待我们真好,躲到白云后面休憩去了。一路跟着导游走,是她步子太快还是我们走得慢了?跟爱拍照的驴友一起,险些几次掉队。一路边走边拍,直到“花港观鱼”。呵呵,这儿的鲤鱼都绝对成仙了,那一个个壮硕的样儿啊!旁边的草坪里,还有放养的孔雀先生在闲庭信步呢!听导游讲起“花港观鱼”的“鱼”字,也有一段历史呢!你发现了什么没?呵。,自助游最经济实惠的一点就是“蹭导”。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清晨和傍晚都是逛苏堤白堤最好的时候,烟雾缭绕,山水一色,山顶的亭子若隐若现,仿若泼墨的山水画,人间仙境。如果过了早上八点,就像菜市场一样了。船游西湖时,下起了大雨,让西湖多了一份妩媚,多了一份神秘。
苏小小墓,小小的一个衣冠冢,安置在一个小小的八角亭里,静静地,守在西湖的一角,相对于其他景点来讲,这儿显得寒碜和落寞了些,但游客也有不少。我想,这到底是苏小小的悲哀还是幸运?一生青楼,死后还不得安宁。亦或是,死后依旧不寂寞?
断桥?断桥在哪儿?人最多的那个桥就是了。苏小小墓过去便是一座很长的石桥,这就是有名的断桥,“断桥不断”是西湖三怪之一。
西湖的美景太多,哪能道尽呢......
半为西湖半为愁
灵隐寺,是杭州最大最有名的佛教胜地。灵隐寺对面即是飞来峰。灵隐寺庄严肃重,有大雄宝殿,有祈求身体安康的药师殿;飞来峰钟灵毓秀,在陡峭的石壁上凿刻着众多栩栩如生的佛像,其中数开口弥勒佛和闻多天王最大。雷峰塔景区其实也与佛教连在一起的,当年拆散许仙和白娘子的,就是灵隐寺的和尚法海,且不管当初雷峰塔建造的起因,现如今,这座塔却因了白蛇传里美丽的爱情故事而声名远扬。大早匆匆赶至雷锋塔,因为时间关系,没有走至塔内。新雷峰塔,金碧辉煌,外观绝对符合了国家领导人的审美观。最扯的是,听说里面有电梯?
那些人
来的时候,就有朋友“善意”提醒:一个人出去,是不是很不方便?连拍照的人都没有。我是幸运的,在车站下车时,便碰到了一位老阿婆。问了路以后,很热心的给我指点,直到把我安顿下来,告诉我,从河坊街往吴山广场方向走,十来分钟就可以到西湖了。当时时间太急,或是根本就没有想起来给老人来张慈祥的特写,不过,一切都在心中。谢谢,阿婆,愿您福寿安康。
次日早晨,我参加了散客组团游览西湖。同车的驴友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山西的,青海的,湖南的,哈尔滨的,温州的......一个人,两个人,一家人,一堆朋友......大家一路欢声笑语。同座的驴友,留学于都柏林大学,现在东南大学读博,今年毕业,也是乘着空挡四处游逛。驴友主动承担起拍照的差事,替我省了不少事儿,呵呵。谢谢,愿你的人生越来越精彩。
印象最深的是一对夫妻带着自己的老母亲一起旅游(听口音是东北人),这对夫妻少说也50开外了,一路对老奶奶照顾得细致入微。一问,知道了老奶奶今年已经78高龄了,那身体硬朗得,走路,抢道,反应灵敏度一点也不输给我们这些年轻人。在我的软磨硬泡,外加一口一个“叔叔、阿姨”的甜蜜攻势下,终于,这家三口分别走进了我的镜头。(据阿姨讲,那位叔叔可是从来不拍照的哦!)
准备离开的那天早晨,特地起了个早。一个人从河坊街,走到西湖,顺着湖岸,循着柳荫,去找雷峰塔。一路走走停停,停的时候当然是要“臭美”了,\(^o^)/~感谢这些人,放下了世俗的防备,给我留下这么多美丽的照片。 当然不能忘记我们的姚导了,这算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导游了,老江湖们也赞不绝口哦! “天下山河美不美,就靠导游一张嘴” 那些事 还记得那天晚上,左顾右盼的走过两条街,就为找一个银行。回酒店的时候,顺手带回了一个大西瓜。当天晚上因为太累没吃,次日傍晚,西瓜还是没逃过魔口,被我掏心吃了,O(∩_∩)O哈哈~ 还记得那天,从灵隐寺回来,同行的俩夫妻,山西人,说要到小吃街看看,难得这次到杭州进修要多去几个地方走走,于是我主动担起了向导的职责(呜呼,在小小的温州都把自己弄丢过的人,在陌生的地方不要把别人也弄丢了,嘻嘻)。一向以路痴闻名的我,这次竟然顺堂堂的把他们带到了河坊街。只是在过马路时,那大姐神情紧张的拉着我:“丫头啊,过马路我怕啊!你们这南方式的过马路让人不习惯,真叫人哆嗦!”说得我只能讪笑。 还记得大家一起在梅家坞茶村吃茶,一起调侃的情景;还记得在东方文化园“抢”菩萨圣水,几次欲滑倒的情景;还记得从灵隐寺回来,路上鞋子坏了尴尬的站在大街上的情景;还记得临行前一个人走在西子湖畔,请那些美丽的人儿给我拍照,他们欣然接受的情景;还记得找不着道时,那些美丽的人儿热心给我指路的情景;还记得那天晚上一个人坐在西湖边,看着雷峰塔剪影的情景;还记得那天一个人漫无目的,走过杭州无数大街小巷的情景...... 我们终还是要散的。组团同游的人,大家都明白,也许我们不会再联系了。我们只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有个匆匆交汇的点,同行过一段路,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或清晰或不清晰的记忆,我们终究要回到各自的生活中去。旅途中,我们会遇见很多的陌生人,姑且放下防备,不要问来时路,不要问归去时,就这样简简单单的同行一程。 知道为什么没有怨了。不是不在乎,恰恰是因为太在乎。走了这么久,我想,不管生命的底色是黑色还是彩色,生活中总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儿。感谢每一个给我生命添色的人,即使有的如昙花一现,就像匆匆出现在我的镜头里,下一秒却不知道在哪的过客。享受当下的快乐,让自己幸福,因为幸福是从内而外的,快乐的瞬间可以为生命的黑色增添星点彩色。那些努力在自己生命中让自己开心快乐的人,即使是短暂相遇,或是两情长久,或是长相厮守,岂能辜负了他们? 后记:也许离开了,才能真正去体会那个过往的城市。那天在收拾东西离开杭州时,突然意识到以后不会在这个城市了,就伤感起来。是的,我迷恋这个城市,超乎自己的想象。 曾经看到一句话,忘记是哪本书里的:“要经常出去走走,才能保持能量的流动,不局限在一定的思维里,从而才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回温的路上,半躺着,看着高空翻滚的云和耀眼的阳光,突然明白:有些情绪,可以像云一样在空中飘浮,也可以被踩在脚底下,只要懂得让思想在三万英尺的高空中行走。
......
文章评论
相忘于江湖
阅读你的游记,仿佛亲临其景,欣赏美景,感受杭城的人文气息,还可以欣赏音乐。美不盛收。不觉让我想起:出自奥敦周卿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由来;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浓妆淡抹,尾之相衔画舫,尽欢声,无处不笙簧。春暖花香,岁 日康,真奶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相忘于江湖
声气相融谓之知音,心心相通谓之知己
破晓长空
[em]e100[/em] 未来的路会越来越精彩!
新雨
越来越漂亮了
╭★幻化成蝶
和你一样期盼好久好想亲临,这次你在先[em]e100[/em] 你做到了,在此和你一起分享了你美好的心情[em]e121[/em] !
我爱细曼
好想去看看你杭州之行的精彩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