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随想<三>
个人日记
昨天晚上我又去姐姐家蹭饭了。我知道,与其说我是去姐姐家蹭饭,还不如说我是想去找妈妈,想去那儿寻找妈妈留下的足迹,嗅溴妈妈留下的家的味道。
我知道妈妈是不在泸州的,因为她四月底就去了温江二姐家准备长住。
和姐姐说笑间自然会谈到妈妈,姐姐问我今年买粽子吃没有?说外面买的粽子没妈妈亲手包的粽子味道好。我听着笑了笑没说话。
其实,我的心里所想何尝不是和姐姐一样?每每在外面看见那些粽子,我的眼里就会浮现出那一幕永远也抹不掉的温馨:一个梳着马尾的小女孩,端坐在小木凳上,很努力很认真地用那双美丽的小手在卷着粽叶学包粽子,年轻的爸爸妈妈坐在一旁忙碌着指点着。。。煮熟了的粽子香喷喷,热气腾腾地从锅里拿出来端上桌子,桌子上早已摆放好了盐蛋,魔芋烧鸭子,卤肉,小菜,绿豆稀饭等好吃的,妈妈满脸笑容大声喊着“娃儿些,吃粽子喽!”。。。
人,总是喜欢在传统的节日里加倍地伤感,浓浓地思念亲人,思绪也常常会回到记忆的路。
后天就是端午节了。在记忆里,端午节总是很幸福的。在小时候,爸爸妈妈在那里,那里就是我们的家。每逢过节的时候,一大家人开开心心和和美美地团聚在一起,吃着,说着,笑着。那浓浓的家的味道呀,真的是好极了!长大了,我们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小家。不过在过节的时候,我们总还是喜欢回爸爸妈妈给我们留守着的家,总还是喜欢说那句话:“走,我们回家过节去!”
后来有一天,爸爸不在了,妈妈独自为我们撑起一个家。妈妈在那里,那里就是我们的家。过节的时候,只要妈妈在泸州,我们依然会回家,依然会说那句话:“走,我们回家过节去!”。
记忆的路是遥远而漫长的,终究会收回思绪重新回到现实中来。
晚饭后走出姐姐的家,外面是一片灯火阑珊,而我的心里竟然是希望自己能简单地静着。
站在斑马线上想起好友蜗牛先生写的那篇日志《我忘记了继续行走》。在那篇日志里,蜗牛先生写到“过红绿灯的孩子,每一步都踩着斑马线。好大钢琴呀,欢快的曲子沿着公路流淌。”呵呵,每一个人都会在斑马线上行走,每一个人都会在那钢琴上面弹奏出曲子。那钢琴弹出的曲子,都是无词的歌,而歌词是要用自己的经历去谱写的,内容是什么,只有弹奏的人才知道。要想弹出一首欢快的曲子,就要走出轻快的步子,不是么?
想想离女儿下晚自习放学的时间还早,我决定算好时间走着路去接她回家,绝对不能迟到,因为现在我就是女儿的家!
看着街上的车灯如流水般滑过,我却想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坐车吧!
文章评论
紫陌红尘
每认读你写的东西都很喜欢,喜欢你所描述的那种平静而温馨的感觉!
蓝天草原
温馨幸福的回忆。祝友友端午节快乐!
虎威
写得真好,引起了我很多共鸣。作为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感慨颇深!另外,文笔真美 ,很感人,让我联想 ,有点想落泪了
红竹
行云流水般的文字道出亲情的深厚和浓郁,喜欢看这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皇家玫瑰
姐,写得真好!姑妈在我心里是最淳朴善良的人。起早贪黑、熬灯守夜、吃苦耐劳。这些词放在她身上一点也不嫌多。就像中国版的“阿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