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年味

个人日记

 这些天来,电视开始不断播放有关春节、春运的新闻,心里也默默地怀念起春节在家过年时那浓浓的年味。只是觉得没有了父亲的新年总是少了些什么。

父亲是一位离休干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休息在老家,一个叫湖北团风的地方,位居鄂东的一个叫葫芦地的普通小村庄里,过着普通农民百姓的日子。每当年岁进入腊月时,忙完了农活的父亲就开始置办年货,父亲的那份精细、那份心喜,历历在目。

那时,我还在部队服役,弟弟在县城上班,一家人一年难得几次相聚。尤其是我因为当时战备任务重,曾经有七年没有在家过年,所以,只要是得知我们能回家过年,父亲就早早的开始准备。

我们那个小山村离附近的小集镇有三公里多的山路,出进很不方便,父亲当时的身体不是很好,不能负重提东西,加上记忆力减退,购物时经常忘记了要购的物品。年迈的父亲就租辆三轮摩托车,一点点地往家里运,今天购点青菜、肉类,明天买点粉丝、海带,湾里人说:“你们不知道,你细爷(我们平时这样称呼父亲)知道你们都要回来不知道是多高兴,进了腊月他就没有停止过采购。”当我回到家中看到那储藏室满满的各种食物时,那种浓浓的父爱让我直想流泪。

到了大年三十,父亲会用一个小箩筐,装上香、往事钱、贡品,带着我们这些晚辈,到后山的祖坟,给祖人烧香、上亮、拜祭。父亲说,这是老家的规矩,在世的人过年不能忘记了祖人,我们不能忘了自己的根,这是一种文化传统,你们一定要继承。

拜祭过祖人后,接着就是写春联、贴春联。父亲从来不去买春联,而是根据自己的所感所悟作对联。他所作的对联有的是自己的一种处世态度,有的是一种心情。他作好后让我照着写,从大门到屋内的小门,全都贴满,一种喜气盈满层内。

按传统习俗,做完这些事后,接着就是关大门(据说这是锁财气),这时,母亲就会将自己做的各种好吃的菜端上桌,首先是让祖人吃。说是让祖人吃,实际上就是在八仙桌边摆四条凳子,桌子上放些鱼肉类的菜,摆上酒,燃放鞭炮后,我们这些晚辈对着八仙桌一一磕头。过了十来分钟,就算祖人吃好了。直到这时,我们才能再去端菜、摆酒,一家人开始吃“团年饭”。这顿饭要慢吃,不能太快。等全部吃完后才能开大门,否则会放了财气。饭后,父亲会拿出他一年的积蓄,给几个晚辈发压岁钱。一家人其乐融融,真正的天伦之乐。

团年饭后,父亲会搬出一方小桌,放在木炭火盆边,然后摆出各种小吃。一家人这时就围绕火盆而坐,边吃着小吃边聊着天。此时的父亲,因为喝了几杯酒,话匣子也打开了。他会给我们讲一些先人的故事,述说着他当兵打仗的岁月,告诉我们这祥瑞的日子来之不易,要求我们好好工作、好好学习,不祈求我们当官发财,只愿我们勤奋努力、平安快乐。此时,电视正在放着春节晚会,小山村的外面不时响起鞭炮、燃放着烟花,平日沉静的小山村,此时处处充满了年的味道。

到了初一,就是拜年的时候。父亲的一生人缘很好。四里八乡都有些亲戚朋友,我与弟弟每年拜年都是骑着车分路进行,往往到了初四、五才能把全部的年拜完。即使很累、很烦琐,我们心里还是高兴的,因为这样,父亲才高兴。

如今,父亲走了,已经离开我们八年了,留下身体不是很好的母亲,还有我们这些分在几处的姐弟。每到过年时,一大家人虽然也能从四面八方聚会在一起,但是怎么也找不到当年父亲在世时的年味感觉,没有了父亲的新年总是那么单调,也没有了那份氛围,心里总是有些许失落。

年是什么,是人们的一种心情的愉悦,是一种充满童趣与快乐的氛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孩子们对美好生活和未来的期盼,更是亲人团聚的象征。

窗外又响起了噼噼啪啪喜庆的爆竹声。在这还是小年的日子,人们相互传递着祝福,满脸写满了新的美好希望,祈祷着美好的未来。

               写于2012117日(星期二·农历腊月二十四小年)武昌

文章评论

以蓝

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喜欢这种接地气,朴素的文章,感觉很温暖。

米粒子

乡情依依,亲情依依,同感!

隐形

一篇充满年味儿和思念的小文,读来塞心湿眼,每年这个时候,炎黄子孙要完成这样一次蔚为壮观的大迁徙,不为别的,只为那短暂的团聚,用短暂的节日表达浓浓的爱,深深的情,这就是年。老兄,过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