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江南乡土的人文叙事
个人日记
读梅赞《远去的凉亭》散文集有感
在我心里,渴望有一扇明媚的窗。在这个窗口种满鲜花,洒满阳光,有真情在流淌,有清泉在流畅,有草木相映衬,还有那万家灯火在开放。梅赞《远去的凉亭》散文集就如同这阳光、清泉、青草、花木,盛开在我的心里。
认识梅赞是在《楚天都市报》的副刊上。因为我也喜欢在业余时间随手涂鸦几句,常有“豆腐块”被该报刊用。那时,看梅赞的文章,觉得他的文字老到,功底深厚,以致我以为他是一位久经文字沙场的老人。后来,在内部业务刊物上也常常看到梅赞的名字,才知道他与我年龄相仿、在同一单位的不同地点。再后来,我们因工作需要调到一个楼里办公。日常照面,我们也时常聊聊文学的话题。没有想到,不经意间,凝聚他近18万字的散文集呈现在了我的面前,让我眼前为之一亮,钦佩之情难以言表。
拿到这本散文集时,是一个初春的上午,正是阳光明媚,借着这美好时光,我一口气阅读了其中的部分篇章,为他的真情所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细细地品味着每章每节、每文每字,可以说是字字珠玑,难以释手,让我铭心刻骨。
这本集子共有七辑,分别是“那时花开、飘泊的乡愁、看电影、就这样被感动、草叶情思、爱是不能忘记的、屐履处处”。在我看来,每一辑就是一扇流动的窗口,每一个小标题就是一行绿色的诗行。透过这一扇扇窗口,我看到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叹,对生活的思考,对自然的赞美,象一首首诗、一片片景,亦象是历史烟云在我眼前悠然飘过。正如作家梁必文在序中所描述的那样“有乡情、友情、亲情和爱情,有喜悦、有痛苦,也有欢笑和叹息。点点滴滴,信手拈来,自然质朴,真情流露。”
生活的篇章,总在泼墨和留白之间写意。梅赞用诗意,将流年里的水瘦山寒,书写成开阔的意境,冬来萧瑟,春来明媚,平淡的日子,用温暖的笔描述。透过《那时花开》这扇窗,我仿佛看到柔软、清彻的隽水,看到大市的时光,白霓桥的石板街,恐怖的堂屋,闻到桂花的馨香。让我印象深刻的当是用作书名的《远去的凉亭》。作者在此辑引言中,感叹道:我站在凉亭口,猛吸一口清风,大声地吆喝,声音在群山间婉延传播。此时的山径,弯弯曲曲,掩在青枝绿叶间,时隐时现,那不正是一段丰富而历尽磨难的人生吗?由远去的凉亭生发出对人生的感怀。作家梁必文在序中对此篇也是情有独钟,他点评道:古时候交通不便,除了舟辑之外便是步行,“凉亭”便成了旅途之人长途跋涉不可或缺的短暂的驿站。正所谓“长亭接短亭”,遮风挡雨庇护众生,那也是文人墨客咏物抒怀的寄托。现代交通发达了,“凉亭”也早已随之消失了,但永也消逝不了的是那一抹远去的风景和美好的记忆。作者以它作为书名,可见匠心。
在静谧中与自己的灵魂对望,在安静中花开独妍,自嗅其香,体味那种属于自己的情感。透过《飘泊的乡愁》这扇窗,让我穿越到了那“动乱年月”。在这辑里,让我最为动情的是《风雪夜归人》。因为我与作者有着同样的经历,有着同样的生活体验,有着感同身受的情感期盼。想象着作者描述的那个情景,一种感动涌动于心。一个鹅毛大雪的冬天,姐弟俩翘首盼望父亲的归来,母亲忙里忙外,把家里清扫了一遍又一遍,等着父亲回家过年。而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父亲的身影。原来,因为雪下得大,汽车不通,父亲只好从一位老农手里买了两只箩筐,担着弟、妹走了60余公里山路,穿越风雪,艰难回家,肩膀被扁担磨出了血。写到这里,作者哭了;看到这里,我也流泪了。为那深深父爱而感动,为那亲情的力量而感怀。这辑里,作者还写了太阳下最崇高的工作,故乡的味道,城市炊烟,外公门前的香樟树,一条家织布裤,清明忆,帆布包、牛皮带和红五星,漂泊的乡愁,繁花等。平凡的故事,不平凡的生活场景,总是让人有种感动的力量。
将一些年的风雨,一些年的光阴,一些年的故事,都写在珍惜里。透过《就这样被感动》这扇窗,那暖暖的棉絮,那芹菜的清香,那冬夜的温暖,那长萦心头的时光,总是让我感到一阵阵的温暖。这种温暖既是文学的,也是写实的,尤其是《陪岳母看世界杯》让人好生感动。岳母是鄂南一农村老太太,原本对足球一窍不通,平时没兴趣,也没有时间去看那玩艺儿。自作者的小舅子、岳母的独子肝癌晚期在家休养后,岳母为了陪球迷儿子排解病中的寂寞,竟学会了看足球。后来,儿子不在了,但岳母为了儿子,爱足球却成了瘾。由于远在武汉,作者和妻并不能常回鄂南去陪老人家,常常打电话回去,与岳母说着世界杯的事儿;或者在重大赛事时,抽时间回家陪老人家看球,让岳母冲淡心中的苦痛。这种孝心让人情动于心。在这扇窗里,还有很多情感风景,如献给蓝天,就这样被感动,母亲的快乐,姐姐,买花记,拾荒者的爱,是花就要开,雪夜的红玫瑰,一壶茶油,栀子花香等,每道风景都很迷人。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很注意生活的观察与积累,往往能从一些人们并不注意的小事中,观察到很动人的故事,并能让人在这些故事中受到教益。
生命最该拥有的本质是质朴,它是人生的底色,一个质朴的人,一定是懂得感恩的人,诚实的人,安心的人。《草叶情思》是作者向我们打开的另一扇窗。在这个窗里,我们读到的是清新雅致。这里有雅致的诗,更有雅致的人。这里,我们看到了湖北诗坛教父级的诗人曾卓老人,正所谓“他在,灯不会灭。”读到了涌动于心的“三毛的文字”。从此,雨季不再来,自己的心便豁然开朗了。从《惦记叶文福》、《江南之恋 ——怀念饶庆年》、《梁必文印象》到《为徐鲁而醉》等文章中,读到了文人的惺惺相惜、文人们对文字的坚守,就如同作者在《为徐鲁而醉》中所描述的那样:“十年,不知不觉地,他竟出版了17部著作(仅我所知道的)之多,这是何等的惊人的成绩,也包含了多少勤奋和辛劳。”作者在此辑中关注的不仅仅是身边的作家、诗人朋友,他的眼光还透视着古今中外,如《邓拓.马南邨》、《走近苏雪林》《李叔同与中国裸模》、《阮籍与嵇康》、《音乐怪才瓦格纳》、法布尔与《昆虫记》等。
作者为了守住文字这片窗口,是经历过风霜雨雪的,以致他自己对这种坚守就有一种惊讶。他在后记中写道:那个在大市中学简陋的父母的办公室里,翻动着七十年代的报纸、杂志的懵懂少年是我吗?那个在偶然的机会,与《诗刊》相遇,被文字打开一扇明丽窗口的青葱少年是我吗?那个面对面与鄂南诗人叶文福、饶庆年、梁必文、徐鲁先生谈话的浪漫小伙是我吗?那个在书中哭过、笑过、骂过的激情飞扬的热血青年是我吗?......正是这样一些机缘,使我爱上了写作。记人记事,吟花咏月,写景状物,感慨感叹。可以说,这里凝聚了作者的喜悦,痛苦,忧伤,笑声,叹息......
在这丰盈饱满的时代,缺少的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将心靠岸。梅赞对文字的坚守,并非空虚落寞,而是在孤独中寻一份力量;对文学的坚守,并非荒凉无助,而是不让这个世界荒芜。在梅赞的心里,文学这扇窗是明媚的;在我心里,这扇窗也是明媚的!
附作者基本情况:
梅赞,男,1963年12月生,湖北汉阳人。现在金融单位工作。
1980年代开始写诗作文,作品散见于《长江文艺》、《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家庭》、《现代人报》、《金融时报》、《芒种》、《散文诗》等报刊杂志。
出版有诗集《为你而歌》(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与人合作出版有诗集《黎明的雨点》(长江青年诗丛,1986年版)。
在我心里,渴望有一扇明媚的窗。在这个窗口种满鲜花,洒满阳光,有真情在流淌,有清泉在流畅,有草木相映衬,还有那万家灯火在开放。梅赞《远去的凉亭》散文集就如同这阳光、清泉、青草、花木,盛开在我的心里。
认识梅赞是在《楚天都市报》的副刊上。因为我也喜欢在业余时间随手涂鸦几句,常有“豆腐块”被该报刊用。那时,看梅赞的文章,觉得他的文字老到,功底深厚,以致我以为他是一位久经文字沙场的老人。后来,在内部业务刊物上也常常看到梅赞的名字,才知道他与我年龄相仿、在同一单位的不同地点。再后来,我们因工作需要调到一个楼里办公。日常照面,我们也时常聊聊文学的话题。没有想到,不经意间,凝聚他近18万字的散文集呈现在了我的面前,让我眼前为之一亮,钦佩之情难以言表。
拿到这本散文集时,是一个初春的上午,正是阳光明媚,借着这美好时光,我一口气阅读了其中的部分篇章,为他的真情所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细细地品味着每章每节、每文每字,可以说是字字珠玑,难以释手,让我铭心刻骨。
这本集子共有七辑,分别是“那时花开、飘泊的乡愁、看电影、就这样被感动、草叶情思、爱是不能忘记的、屐履处处”。在我看来,每一辑就是一扇流动的窗口,每一个小标题就是一行绿色的诗行。透过这一扇扇窗口,我看到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叹,对生活的思考,对自然的赞美,象一首首诗、一片片景,亦象是历史烟云在我眼前悠然飘过。正如作家梁必文在序中所描述的那样“有乡情、友情、亲情和爱情,有喜悦、有痛苦,也有欢笑和叹息。点点滴滴,信手拈来,自然质朴,真情流露。”
生活的篇章,总在泼墨和留白之间写意。梅赞用诗意,将流年里的水瘦山寒,书写成开阔的意境,冬来萧瑟,春来明媚,平淡的日子,用温暖的笔描述。透过《那时花开》这扇窗,我仿佛看到柔软、清彻的隽水,看到大市的时光,白霓桥的石板街,恐怖的堂屋,闻到桂花的馨香。让我印象深刻的当是用作书名的《远去的凉亭》。作者在此辑引言中,感叹道:我站在凉亭口,猛吸一口清风,大声地吆喝,声音在群山间婉延传播。此时的山径,弯弯曲曲,掩在青枝绿叶间,时隐时现,那不正是一段丰富而历尽磨难的人生吗?由远去的凉亭生发出对人生的感怀。作家梁必文在序中对此篇也是情有独钟,他点评道:古时候交通不便,除了舟辑之外便是步行,“凉亭”便成了旅途之人长途跋涉不可或缺的短暂的驿站。正所谓“长亭接短亭”,遮风挡雨庇护众生,那也是文人墨客咏物抒怀的寄托。现代交通发达了,“凉亭”也早已随之消失了,但永也消逝不了的是那一抹远去的风景和美好的记忆。作者以它作为书名,可见匠心。
在静谧中与自己的灵魂对望,在安静中花开独妍,自嗅其香,体味那种属于自己的情感。透过《飘泊的乡愁》这扇窗,让我穿越到了那“动乱年月”。在这辑里,让我最为动情的是《风雪夜归人》。因为我与作者有着同样的经历,有着同样的生活体验,有着感同身受的情感期盼。想象着作者描述的那个情景,一种感动涌动于心。一个鹅毛大雪的冬天,姐弟俩翘首盼望父亲的归来,母亲忙里忙外,把家里清扫了一遍又一遍,等着父亲回家过年。而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父亲的身影。原来,因为雪下得大,汽车不通,父亲只好从一位老农手里买了两只箩筐,担着弟、妹走了60余公里山路,穿越风雪,艰难回家,肩膀被扁担磨出了血。写到这里,作者哭了;看到这里,我也流泪了。为那深深父爱而感动,为那亲情的力量而感怀。这辑里,作者还写了太阳下最崇高的工作,故乡的味道,城市炊烟,外公门前的香樟树,一条家织布裤,清明忆,帆布包、牛皮带和红五星,漂泊的乡愁,繁花等。平凡的故事,不平凡的生活场景,总是让人有种感动的力量。
将一些年的风雨,一些年的光阴,一些年的故事,都写在珍惜里。透过《就这样被感动》这扇窗,那暖暖的棉絮,那芹菜的清香,那冬夜的温暖,那长萦心头的时光,总是让我感到一阵阵的温暖。这种温暖既是文学的,也是写实的,尤其是《陪岳母看世界杯》让人好生感动。岳母是鄂南一农村老太太,原本对足球一窍不通,平时没兴趣,也没有时间去看那玩艺儿。自作者的小舅子、岳母的独子肝癌晚期在家休养后,岳母为了陪球迷儿子排解病中的寂寞,竟学会了看足球。后来,儿子不在了,但岳母为了儿子,爱足球却成了瘾。由于远在武汉,作者和妻并不能常回鄂南去陪老人家,常常打电话回去,与岳母说着世界杯的事儿;或者在重大赛事时,抽时间回家陪老人家看球,让岳母冲淡心中的苦痛。这种孝心让人情动于心。在这扇窗里,还有很多情感风景,如献给蓝天,就这样被感动,母亲的快乐,姐姐,买花记,拾荒者的爱,是花就要开,雪夜的红玫瑰,一壶茶油,栀子花香等,每道风景都很迷人。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很注意生活的观察与积累,往往能从一些人们并不注意的小事中,观察到很动人的故事,并能让人在这些故事中受到教益。
生命最该拥有的本质是质朴,它是人生的底色,一个质朴的人,一定是懂得感恩的人,诚实的人,安心的人。《草叶情思》是作者向我们打开的另一扇窗。在这个窗里,我们读到的是清新雅致。这里有雅致的诗,更有雅致的人。这里,我们看到了湖北诗坛教父级的诗人曾卓老人,正所谓“他在,灯不会灭。”读到了涌动于心的“三毛的文字”。从此,雨季不再来,自己的心便豁然开朗了。从《惦记叶文福》、《江南之恋 ——怀念饶庆年》、《梁必文印象》到《为徐鲁而醉》等文章中,读到了文人的惺惺相惜、文人们对文字的坚守,就如同作者在《为徐鲁而醉》中所描述的那样:“十年,不知不觉地,他竟出版了17部著作(仅我所知道的)之多,这是何等的惊人的成绩,也包含了多少勤奋和辛劳。”作者在此辑中关注的不仅仅是身边的作家、诗人朋友,他的眼光还透视着古今中外,如《邓拓.马南邨》、《走近苏雪林》《李叔同与中国裸模》、《阮籍与嵇康》、《音乐怪才瓦格纳》、法布尔与《昆虫记》等。
作者为了守住文字这片窗口,是经历过风霜雨雪的,以致他自己对这种坚守就有一种惊讶。他在后记中写道:那个在大市中学简陋的父母的办公室里,翻动着七十年代的报纸、杂志的懵懂少年是我吗?那个在偶然的机会,与《诗刊》相遇,被文字打开一扇明丽窗口的青葱少年是我吗?那个面对面与鄂南诗人叶文福、饶庆年、梁必文、徐鲁先生谈话的浪漫小伙是我吗?那个在书中哭过、笑过、骂过的激情飞扬的热血青年是我吗?......正是这样一些机缘,使我爱上了写作。记人记事,吟花咏月,写景状物,感慨感叹。可以说,这里凝聚了作者的喜悦,痛苦,忧伤,笑声,叹息......
在这丰盈饱满的时代,缺少的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将心靠岸。梅赞对文字的坚守,并非空虚落寞,而是在孤独中寻一份力量;对文学的坚守,并非荒凉无助,而是不让这个世界荒芜。在梅赞的心里,文学这扇窗是明媚的;在我心里,这扇窗也是明媚的!
附作者基本情况:
梅赞,男,1963年12月生,湖北汉阳人。现在金融单位工作。
1980年代开始写诗作文,作品散见于《长江文艺》、《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家庭》、《现代人报》、《金融时报》、《芒种》、《散文诗》等报刊杂志。
出版有诗集《为你而歌》(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与人合作出版有诗集《黎明的雨点》(长江青年诗丛,1986年版)。
文章评论
寒儿悠悠
读此文,读出了你的影子,你的路也是写与思与行铺就的。
一册山河
谢谢兄!
vicky
写这么长[em]e103[/em][em]e103[/em][em]e10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