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富贤 :今后确实会有千万"失独家庭"
个人日记
一、失独家庭危机被国家计生委精心掩盖
中国在1973年全面实行计划生育,当时就开始出现失独隐患,1975年到1979年出生人口中独生子女就已经占了15.6%。1980年全面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失独家庭现象不断显性化。一些政协委员早就关注到失独家庭危机,并在议案中也不断提出。《北京文学》主编杨晓升2004年出版了报告文学《只有一个孩子——中国独生子女意外伤害悲情报告》,获2004年度“正泰杯中国报告文学”大奖、第三届(2004—2008)徐迟报告文学奖,在人民大会堂获奖。 国家计生委的一些官员看过该书,认为是一部很不错的报告文学,但是国家计生委认为该书将冲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国家计生委宣教司硬是将该书从新华书店的书架上给撤下来。
我的《大过空巢》在香港出版后,杨晓升先生委托我找渠道在香港出版,我也尝试找过几家出版社,都无果而终。
失独家庭危机长期被国家计生委精心掩盖。到2012年,媒体很少有关于失独家庭的报道。
二、我2012年在《环球时报》的文章引起社会关注失独危机
2012年5月我回国作了23场讲座,呼吁停止计划生育。5月9日《广州日报》刊发了失独家庭的文章。孔庆东教授提醒我关注此事,而稍后《环球时报》也约稿,只给了我一天时间。我根据2005年1%的人口抽样调查的独生子女家庭比例,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年龄别死亡率大致估算:每出生1万人,有360人在10岁之前夭折,有463人在25岁之前死亡,760人在44岁之前死亡。假设母亲平均在26岁生孩子的话,那么这2.18亿独生子女家庭的母亲到51岁的时候有一千万已经失去了独生子女,到70岁的时候有1656万已经没有了孩子。现在正常人群就有1/8家庭不孕不育了;妇女生育能力在27岁就开始下降,而人们普遍晚育,孩子10岁以后夭折,母亲补生的机会非常渺茫。
《环球时报》以《“失独”之痛须格外重视》发表了我的文章。但是有些断章取义:
1、将我的结论“当务之急是果断停止计划生育”修改为“当务之急是果断调整独生子女政策,放宽生二胎的限制”,这一修改就等于我自己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巴掌,因为我一直是呼吁停止计划生育,而反对仅仅放开二胎,我在2007年版《大国空巢》中就批评了二胎方案,2009年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二胎方案是错误的》
2、我当时估算的2.18亿独生子女家庭,有些是还会继续生育的,即便是失独,部分低龄人还会补生的。因此,如果以25岁之前死亡计算的话,真实失独家庭不会达到1000万。《环球时报》将我的数据分析修改为:“由此可推算,这2.18亿独生子女中有超过1000万会在25岁之前死亡。这意味着即便不计算2010年后新增独生子女家庭和死亡孩子数量,到2035年也会有1000万失独家庭”。但是将我后面的一句“即便由于成功补生,上述失独家庭数量减少一半,但相对于目前上百万的失独家庭来说,仍然是数量级的差别”删除了。
2012年5月12日《环球时报》的文章发表后,我当天就在博客上发表文章《计划生育政策不能无视失独家庭的壮大》 并呼吁:“今后媒体采访,请不要修改我的结论。”
《环球时报》是《人民日报》旗下的官方媒体,发行量两百多万份,本身影响就很大,文章当时就引起很大的轰动。
尤其是《人民日报》旗下的另一份报纸《京华时报》在2012年8月27日以《失独家庭将达千万多重困境待破解》为题,转述了《环球时报》文章中的观点,一下子就像捅了马蜂窝,被网络媒体(包括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凤凰网、腾讯、新浪、网易、搜狐)漫天铺地转发并热评(都是放在首页),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安徽卫视等电视媒体也都在播放失独家庭的节目。
2012年8月30日我在博客文章再次发表了申明:“其实我原文是考虑到部分补生情况的”: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众多国际媒体也都引用、报道了《环球时报》和《京华时报》文章的观点。其中《纽约时报》采访我的时候,我再次补充,所谓的25岁1000万,还需要考虑到部分妇女会补生。但是《纽约时报》与国内媒体一样,照样没有将我后面的观点发出来。
从此失独危机引起社会(包括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广泛关注,“上千万失独家庭”这个概念深入人心。据我所知,至少几十所大学成立了失独家庭关怀组织(好些邀请我作顾问),北京师大等多所大学将失独问题作为心理学博士研究课题。从宣传效果来说,确实是新闻学的一个标志性案例。
三、失独危机只是计划生育恶果之一
失独危机引起广泛关注,一方面是大家认识到计划生育的危害,有助于停止计划生育,也有助于给真正需要帮助的失独家庭以实际的帮助。但是同时也衍生了另外一个问题,比如很多失独家庭也纷纷组织起来,认为他们为计划生育、减少人口做出了贡献,要求得到额外的补偿,要用超生家庭的罚款补偿给他们。一些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提交提案,建议用超生罚款补偿失独家庭。
凤凰网对我采访时,我表示:一方面,失独家庭越来越多,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假如这个群体确实有困难,国家应从“扶贫”的角度出发,给予一些补偿和照顾。但如果以“我们失独家庭坚守了计划生育政策、帮助国家减少了人口、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为理由要求享受二次待遇,我觉得这是不合理的。国家的财政收入的一部分源自超生家庭的纳税,国家将这笔收入用以帮助失独家庭,对超生家庭来说相当于二次罚款,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假如失独家庭确实有困难,失独者在年老时没人照顾,政府有义务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给予帮助和救助。如果一些失独父母较为年轻,家庭状况尚可,经济水平在贫困标准以上,却因小孩过世要求得到一些额外照顾,我觉得是不合理的。给予补偿时不能将“失独家庭”单列一类,而应将他们纳入整个国家扶贫的范畴。从国家福利的角度出发,他们不应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获得额外的补偿。大家都是政策的受害者,超生家庭也是受害者。失独家庭的加速增长,不仅仅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是对人口政策提出了重大挑战。如果继续目前的人口政策,今后大多只有独生子女,一方面失独家庭数量会不断增长,另一方面这些独生子女照顾自己的父母都已经是自顾不暇,更是无力照顾失独家庭。当务之急是果断停止计划生育,一方面可以遏制独生子女家庭增长的势头,减少今后失独家庭的数量;一方面可以增强社会应对失独危机的能力。
我后面没有再就失独家庭进行更为详细的量化,一方面是因为失独家庭只是计划生育所衍生的众多问题的一小部分,而我的重点是呼吁停止计划生育,我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没有必要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研究失独家庭危机。一方面是因为,目前独生子女家庭比例的唯一数据是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但是这次抽样调查的质量很差,另外2010年人口普查低龄组重报严重(会导致独生子女家庭数量虚低),也就是基础数据粗糙到“斤”,再去精确研究“克”,是没有必要的。 另一方面,中国社科院的王广州教授2013年发表了详细的分析。
四、2015年8月失独危机再度引起广泛关注
最近失独家庭又引起广泛的关注。2015年8月21日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问我是否在北京,要对我进行现场采访,我说我没有回国。8月23日(24日?)《信息时报》发表文章:
8月22日至23日,第四届中国社会救助研讨会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会上,专家就社会救助体系面临的现实困境探讨解决方案。易富贤指出,根据2013年人口数据推断,中国现有的2.18亿独生子女中,会有1,009万人或将在25岁之前离世,不久之后的中国,预测会有1,000万家庭成为失独家庭。
《信息时报》的这篇文章被各媒体广为转载,其中被香港《南华早报》转载后,又被国内发行量最大(发行三百多万,读者一千多万)的《参考消息》转载:《港媒:中国将有千万“失独”家庭 养老问题堪忧》然后又被各大媒体转载。
其实我根本没有到广州中山大学参加第四届中国社会救助研讨会;所谓的“根据2013年人口数据推断”也只是记者自己加上去的,因为我2012年后根本就没有再计算失独家庭数据,也没有什么“根据2013年人口数据推断”。
五、“上千万失独家庭”结论是可信的
有朋友问,“1000万失独家庭”这个结论是否准确?我认为是可信的:
1、虽然以25岁死亡来推算“1000万失独家庭”,是不可靠的,因为还有人会继续生育、补生,但是补生的难度也很大,生育障碍率是指怀不上或者怀上了但是保不住胎,15~29岁妇女为11.0%,30~34岁为14.2%,35~39岁为39.3%,40~44岁为47.1%。虽然年轻的父母可能会补生,但是现在普遍晚育,孩子10岁后夭折的话,母亲补生的机会非常渺茫。
2、失独不仅仅发生在孩子25岁之前。依据动态预期寿命和年龄别死亡率计算,2000年出生的每100个孩子,超过4个在25岁(父母四五十岁)之前会死亡,超过8个在50岁(父母在70多岁之前)之前会死亡。
3、中国社科院的王广州教授在2013年第一期《中国人口科学》发表了《独生子女死亡总量及变化趋势研究》
他也是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估算的,但是他的分析比较详细,他认为到2050年累计死亡独生子女将超过1184万。
中国在1973年全面实行计划生育,当时就开始出现失独隐患,1975年到1979年出生人口中独生子女就已经占了15.6%。1980年全面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失独家庭现象不断显性化。一些政协委员早就关注到失独家庭危机,并在议案中也不断提出。《北京文学》主编杨晓升2004年出版了报告文学《只有一个孩子——中国独生子女意外伤害悲情报告》,获2004年度“正泰杯中国报告文学”大奖、第三届(2004—2008)徐迟报告文学奖,在人民大会堂获奖。 国家计生委的一些官员看过该书,认为是一部很不错的报告文学,但是国家计生委认为该书将冲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国家计生委宣教司硬是将该书从新华书店的书架上给撤下来。
我的《大过空巢》在香港出版后,杨晓升先生委托我找渠道在香港出版,我也尝试找过几家出版社,都无果而终。
失独家庭危机长期被国家计生委精心掩盖。到2012年,媒体很少有关于失独家庭的报道。
二、我2012年在《环球时报》的文章引起社会关注失独危机
2012年5月我回国作了23场讲座,呼吁停止计划生育。5月9日《广州日报》刊发了失独家庭的文章。孔庆东教授提醒我关注此事,而稍后《环球时报》也约稿,只给了我一天时间。我根据2005年1%的人口抽样调查的独生子女家庭比例,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年龄别死亡率大致估算:每出生1万人,有360人在10岁之前夭折,有463人在25岁之前死亡,760人在44岁之前死亡。假设母亲平均在26岁生孩子的话,那么这2.18亿独生子女家庭的母亲到51岁的时候有一千万已经失去了独生子女,到70岁的时候有1656万已经没有了孩子。现在正常人群就有1/8家庭不孕不育了;妇女生育能力在27岁就开始下降,而人们普遍晚育,孩子10岁以后夭折,母亲补生的机会非常渺茫。
《环球时报》以《“失独”之痛须格外重视》发表了我的文章。但是有些断章取义:
1、将我的结论“当务之急是果断停止计划生育”修改为“当务之急是果断调整独生子女政策,放宽生二胎的限制”,这一修改就等于我自己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巴掌,因为我一直是呼吁停止计划生育,而反对仅仅放开二胎,我在2007年版《大国空巢》中就批评了二胎方案,2009年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二胎方案是错误的》
2、我当时估算的2.18亿独生子女家庭,有些是还会继续生育的,即便是失独,部分低龄人还会补生的。因此,如果以25岁之前死亡计算的话,真实失独家庭不会达到1000万。《环球时报》将我的数据分析修改为:“由此可推算,这2.18亿独生子女中有超过1000万会在25岁之前死亡。这意味着即便不计算2010年后新增独生子女家庭和死亡孩子数量,到2035年也会有1000万失独家庭”。但是将我后面的一句“即便由于成功补生,上述失独家庭数量减少一半,但相对于目前上百万的失独家庭来说,仍然是数量级的差别”删除了。
2012年5月12日《环球时报》的文章发表后,我当天就在博客上发表文章《计划生育政策不能无视失独家庭的壮大》 并呼吁:“今后媒体采访,请不要修改我的结论。”
《环球时报》是《人民日报》旗下的官方媒体,发行量两百多万份,本身影响就很大,文章当时就引起很大的轰动。
尤其是《人民日报》旗下的另一份报纸《京华时报》在2012年8月27日以《失独家庭将达千万多重困境待破解》为题,转述了《环球时报》文章中的观点,一下子就像捅了马蜂窝,被网络媒体(包括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凤凰网、腾讯、新浪、网易、搜狐)漫天铺地转发并热评(都是放在首页),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安徽卫视等电视媒体也都在播放失独家庭的节目。
2012年8月30日我在博客文章再次发表了申明:“其实我原文是考虑到部分补生情况的”: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众多国际媒体也都引用、报道了《环球时报》和《京华时报》文章的观点。其中《纽约时报》采访我的时候,我再次补充,所谓的25岁1000万,还需要考虑到部分妇女会补生。但是《纽约时报》与国内媒体一样,照样没有将我后面的观点发出来。
从此失独危机引起社会(包括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广泛关注,“上千万失独家庭”这个概念深入人心。据我所知,至少几十所大学成立了失独家庭关怀组织(好些邀请我作顾问),北京师大等多所大学将失独问题作为心理学博士研究课题。从宣传效果来说,确实是新闻学的一个标志性案例。
三、失独危机只是计划生育恶果之一
失独危机引起广泛关注,一方面是大家认识到计划生育的危害,有助于停止计划生育,也有助于给真正需要帮助的失独家庭以实际的帮助。但是同时也衍生了另外一个问题,比如很多失独家庭也纷纷组织起来,认为他们为计划生育、减少人口做出了贡献,要求得到额外的补偿,要用超生家庭的罚款补偿给他们。一些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提交提案,建议用超生罚款补偿失独家庭。
凤凰网对我采访时,我表示:一方面,失独家庭越来越多,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假如这个群体确实有困难,国家应从“扶贫”的角度出发,给予一些补偿和照顾。但如果以“我们失独家庭坚守了计划生育政策、帮助国家减少了人口、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为理由要求享受二次待遇,我觉得这是不合理的。国家的财政收入的一部分源自超生家庭的纳税,国家将这笔收入用以帮助失独家庭,对超生家庭来说相当于二次罚款,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假如失独家庭确实有困难,失独者在年老时没人照顾,政府有义务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给予帮助和救助。如果一些失独父母较为年轻,家庭状况尚可,经济水平在贫困标准以上,却因小孩过世要求得到一些额外照顾,我觉得是不合理的。给予补偿时不能将“失独家庭”单列一类,而应将他们纳入整个国家扶贫的范畴。从国家福利的角度出发,他们不应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获得额外的补偿。大家都是政策的受害者,超生家庭也是受害者。失独家庭的加速增长,不仅仅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是对人口政策提出了重大挑战。如果继续目前的人口政策,今后大多只有独生子女,一方面失独家庭数量会不断增长,另一方面这些独生子女照顾自己的父母都已经是自顾不暇,更是无力照顾失独家庭。当务之急是果断停止计划生育,一方面可以遏制独生子女家庭增长的势头,减少今后失独家庭的数量;一方面可以增强社会应对失独危机的能力。
我后面没有再就失独家庭进行更为详细的量化,一方面是因为失独家庭只是计划生育所衍生的众多问题的一小部分,而我的重点是呼吁停止计划生育,我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没有必要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研究失独家庭危机。一方面是因为,目前独生子女家庭比例的唯一数据是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但是这次抽样调查的质量很差,另外2010年人口普查低龄组重报严重(会导致独生子女家庭数量虚低),也就是基础数据粗糙到“斤”,再去精确研究“克”,是没有必要的。 另一方面,中国社科院的王广州教授2013年发表了详细的分析。
四、2015年8月失独危机再度引起广泛关注
最近失独家庭又引起广泛的关注。2015年8月21日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问我是否在北京,要对我进行现场采访,我说我没有回国。8月23日(24日?)《信息时报》发表文章:
8月22日至23日,第四届中国社会救助研讨会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会上,专家就社会救助体系面临的现实困境探讨解决方案。易富贤指出,根据2013年人口数据推断,中国现有的2.18亿独生子女中,会有1,009万人或将在25岁之前离世,不久之后的中国,预测会有1,000万家庭成为失独家庭。
《信息时报》的这篇文章被各媒体广为转载,其中被香港《南华早报》转载后,又被国内发行量最大(发行三百多万,读者一千多万)的《参考消息》转载:《港媒:中国将有千万“失独”家庭 养老问题堪忧》然后又被各大媒体转载。
其实我根本没有到广州中山大学参加第四届中国社会救助研讨会;所谓的“根据2013年人口数据推断”也只是记者自己加上去的,因为我2012年后根本就没有再计算失独家庭数据,也没有什么“根据2013年人口数据推断”。
五、“上千万失独家庭”结论是可信的
有朋友问,“1000万失独家庭”这个结论是否准确?我认为是可信的:
1、虽然以25岁死亡来推算“1000万失独家庭”,是不可靠的,因为还有人会继续生育、补生,但是补生的难度也很大,生育障碍率是指怀不上或者怀上了但是保不住胎,15~29岁妇女为11.0%,30~34岁为14.2%,35~39岁为39.3%,40~44岁为47.1%。虽然年轻的父母可能会补生,但是现在普遍晚育,孩子10岁后夭折的话,母亲补生的机会非常渺茫。
2、失独不仅仅发生在孩子25岁之前。依据动态预期寿命和年龄别死亡率计算,2000年出生的每100个孩子,超过4个在25岁(父母四五十岁)之前会死亡,超过8个在50岁(父母在70多岁之前)之前会死亡。
3、中国社科院的王广州教授在2013年第一期《中国人口科学》发表了《独生子女死亡总量及变化趋势研究》
他也是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估算的,但是他的分析比较详细,他认为到2050年累计死亡独生子女将超过1184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