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消褪的画面之归来(一)
情感往事
难以消褪的画面
如画,虽没有稿纸,但那浅灰色的线条依然十分清晰。
夕阳浓浓的余晖似乎早已被暮秋的风所吹淡,否则不会不给这幅画面涂上色彩,我的记忆也不可能是灰白的。
一群妇女回来了,佝偻着腰走在村后一条直通南北的马路上,个个拖着疲惫的身躯,不自觉地走成了小队,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着淡淡的微笑,如满载而归的猎人。左肩背着背箕的斜梁,镐头的柄插入背箕的主梁,搭在右肩上,平均分担背箕的重量。临近村子的水塘,路岔成了几条,妇女们也各自循近路回家。此时站立屋后盼望着母亲归来的我,近距离地看到了一幅更清晰的画面,——或者说是一尊雕像。
母亲穿着破旧的丝光蓝大襟上衣,扎在脑后的短发已经有了些零乱,部分头发已经散落到了脸前,又被西风吹到了鬓边,露出了略带腊黄的面容,看得出,那零乱的头发里,掺杂了很多银丝。她回到了家门口,把背箕轻轻放到了门旁,背箕里盛满了大大小小的山芋,好多断成了两截,那是用镐头从土里刨出时不小心刨断的,这就是“捞山芋”,实际就是在收完后的山芋地里重新找出遗漏在土里的山芋,这在当时是大人小孩常做的事。母亲让我到屋里拿来菜刀,然后一个一个地削去山芋上面残留的茎与须,这又叫“择山芋”。母亲对我说,晚上就煮山芋吃。煮山芋是家家最常见的一顿晚饭,把山芋洗净后直接放入大锅里,添上水煮沸,捞出煮得柔软的山芋一家人围坐桌边吃,噎住了就盛一碗煮山芋的汤喝。
黄昏后,家里点上了昏暗的煤油灯,那天晚上我吃没吃母亲煮的山芋,已经记不清了,但是早上醒来时,唯有那黄昏时的画面,历历在目。
这幅画一直藏在我的心里,几十年来没有消褪,只是每次呈现,都会让我觉得酸酸的。(2015-3-31)
说明:(1)背箕,俗称粪箕子,用蜡树条编成,可用来背东西,是苏北、皖北及江西部分地区的农民家庭里常用的一种工具。 (2)镐头,俗称粪耙子,也是苏北、皖北及江西部分地区的农民常用的一种铁头木柄农具,主要用来刨土等。
文章评论
若莲如兰
第一次看到您写母亲的画面,真实又亲切!小时候山宇在我家田园也是年年种年年吃,吃得快吃厌了!而今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但没想着为了健康,人们还是回归到过去的味道!其实不只是这山宇的营养健康,更是一种最质朴归真的生活气息!因此,反而更亲切,尤其这夹杂着浓浓的情意!
你房间里的鱼
细腻,感动
小白杨
母亲永远是心中那幅永不褪色的画卷……
小白杨
知道,也有同感!